第436節
第534章 騎兵廝殺 承順六年四月二十六日,約十一點鐘。 遼西走廊西端,山海關以東大約二十公里外的廣寧中前所城。 城外數以百計的火炮正在持續開火,有長身管大口徑,重達數噸的十四斤加農炮,有長身管的九斤加農炮。 這些加農炮依靠著強悍的威力,在中等距離上朝著中前所的城墻以及城外的些許堡壘發射著實心炮彈。 偌大的實心炮彈,攜帶著龐大的末端動能,一枚接著一枚持續撞擊著古老的城墻,把城墻外層的磚石砸的粉碎,而當城墻外層的磚石被砸的脫落后,里面的夯土也就露了出來。 而夯土層如果持續遭到實心炮彈打擊的話,被命中一枚兩枚炮彈肯定沒啥事,但是如果持續遭到打擊,那么就會松動、脫落最后導致坍塌。 中前所這里的城墻,可不是金陵城或幽州城這些超級大都城一樣,城墻有著動不動就十幾米厚,真打起來,也是很難徹底抗住加農炮的長時間持續炮擊的。 而相對于加農炮的實心彈炮擊,楚軍里一百多門各口徑的榴彈炮才是更要命的。 這些榴彈炮所發射的榴彈,很多都是大口徑的榴彈,十八斤一百五十毫米,二十四斤的一百七十毫米,四十八斤的兩百毫米的榴彈,每一枚落在中前所的城頭上或城墻后方,命中敵軍的話都能掀起一片腥風血雨。 尤其是一些在敵軍頭頂上直接凌空爆炸的榴彈,更是殺傷力巨大,四十八斤新式榴彈如果是凌空爆炸的話,能形成的大量彈殼碎片以及其內的小鋼珠,如同下雨一樣潑灑下方數十米的區域,如果下方剛好有敵軍密集人員聚集,并且頭頂也沒有厚實的頂蓋防炮工事的話,那么全軍覆滅都是分分鐘的事。 不僅僅榴彈炮發射新式榴彈,就算是九斤野戰炮也因為實心彈炮擊效果不佳,部分九斤野戰炮也是采取了靠近部署,抬高仰角并發射九斤一百一十五毫米的榴彈。 持續不斷的爆炸,給中前所城里的東擄守軍,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體驗。 他們早就聽聞過楚軍槍炮犀利,甚至其中不少還和楚軍交過手,見識過楚軍的槍炮威力的。 但是……如今楚軍打出來的猛烈火炮攻勢,依舊遠遠超出了他們的想象。 如此密集的炮擊,導致了城頭上根本無法立足,哪怕是有著環形沙袋防御工事都不行,因為楚軍打過來的榴彈是在太過,其中不少榴彈都是凌空爆炸的。 楚軍的炮手,對凌空爆炸的榴彈是,因此在調整木制引信的點火時間時,往往會特地稍微提前那么一點點,爭取讓榴彈在落地前的一瞬間里爆炸。 當然,因為缺乏緊密引信的緣故,因此哪怕是故意提前了點火時間,但是實際上榴彈的爆炸時間也很難說,大部分還是落地后爆炸,還有一些干脆是還沒有飛到敵人的目的地就提前在空中爆炸成為了也一枚昂貴的煙花! 只有少數才能夠在剛好飛到敵人頭頂上凌空爆炸的。 然而這個概率雖然小,但是架不住楚軍的火炮多,打出來的榴彈也多啊。 如此情況下,城頭就變得危險匆匆了,甚至連城墻后方的區域都變得不再安全,因為楚軍的榴彈彈道彎曲,很多炮彈其實都是落在了城墻后方爆炸的…… 相反,東擄人在城墻外頭挖掘的一些壕溝,這些地方反而更加的安全,因為這些壕溝往往比較深,同時也有防炮工事,楚軍的榴彈就算威力大,也難以造成太大的實際性威脅。 —— 楚軍的猛烈炮擊,讓中前所內的守軍感受到了巨大無比的壓力,尤其是剛開始的時候所遭到的慘重傷亡,讓城內守軍直接失去了頑抗的信心。 所以,才會一再的催促城外的東擄騎兵,也就是豪格所部盡快出擊。 此舉讓豪格非常不滿,并且還通過旗語威脅了城內的守軍,要讓他們拼死抵抗,絕對不準擅自撤退云云。 而他自己雖然不滿,但是也帶著騎兵出擊了。 他總不能真的眼睜睜看著楚軍的幾百門火炮對著中前所一直炮擊,那樣就算守軍的作戰意志再堅定也沒用啊。 看楚軍現在的炮擊架勢,搞不好是奔著把中前所炸成廢墟去的。 豪格也是久經戰場的高級將領了,他很清楚,在楚蠻子的這種炮擊之下,守軍想要頑抗傷亡會非常大,傷亡大還是小的,最關鍵的是對士氣打擊太大。 經歷了如此猛烈的炮擊之下,等楚蠻子的步兵沖上來,搞不好城內的守軍都組織不起來有效的抵抗,到時候可就真完蛋了。 所以,他必須減輕城內守軍的壓力,再不濟也要迫使楚蠻子不能這么肆無忌憚的炮擊。 但是想要威脅到楚蠻子的炮兵陣地,或者是讓他們無法放心的派遣步兵上前攻城,就必須殺到邊上去才行。 你總不能指望著自家騎兵在幾公里外,直接用嚇就把對面的楚蠻子嚇的不敢打不是…… 而想要靠近,就必須突破對面這支楚蠻子騎兵的攔截。 一開始,他是嘗試著帶領騎兵繞行,但是這一想法在剛剛施行就已經被他打消了念頭。 右翼前鋒兩千多騎嘗試繞行,結果根本無法擺脫對面騎兵的攔截。 對面楚蠻子的機動能力和組織以及應變能力都不差,根本不可能放任自家的騎兵直接繞行了。 既然繞不過去,那么也就只能直接殺過去了! 而之前右翼前鋒騎兵的試探性進攻,更是堅定了他這一想法。 他登上了瞭望塔,親眼看到了那一場試探性進攻。 在他的眼里,楚蠻子的火炮打的不錯,也給試探進攻的己方前鋒騎兵造成了不小的殺傷,但是等雙方的騎兵直接對沖并廝殺后,他們的騎炮兵也就失去了最大的作用。 而雙方對沖的廝殺當中,楚蠻子騎兵并沒有表現出來過人的表現,盡管比以前的明騎兵要強一些,但是強的也有限。 在和己方的騎兵的對沖廝殺當中,對面根本沒能占據什么便宜,甚至還處于劣勢當中。 而這些情況,堅定了豪格率軍出擊的信心。 當豪格率軍出擊后,對面的楚軍騎兵也是針鋒相對,第一騎兵軍主力迅速出動,近衛軍騎兵支隊也是從右翼跟上。 此時,雙方數萬騎兵已經在原野上排兵布陣完畢,并且主力持續壓上,同時出動若干中小規模的兵力發動進攻。 北側戰場,東擄的右翼兩千多騎兵,已經和楚軍第三騎兵旅從試探性進攻,演變為了全面的混戰。 每時每刻都有騎兵死傷! 而在戰場的中央,楚軍的主力騎兵炮部隊的數十門騎兵炮,已經前置并開火! 他們開火的目標倒不是還比較遠的敵軍騎兵主力,而是敵軍先派上來,試圖前出并提前拔掉這些騎炮兵的東擄中軍前鋒騎兵。 這些東擄騎兵或數百騎,或千余騎在戰場上疾馳著,他們來回機動,嘗試著尋找空間突入上去,然后破壞楚軍的騎炮兵陣地。 對此,楚軍的數十門騎炮兵也是針鋒相對,他們使用實心炮彈,使用霰彈炮擊著任何一直敢于靠近的東擄騎兵前鋒。 同時第一騎兵軍里的精銳第四騎兵旅,也是分成了兩部分在中央戰場游走,并不是直接沖上去和敵軍騎兵前鋒廝殺,而是通過機動攔截,迫使敵軍騎兵放棄繞行攻擊炮兵陣地側翼的想法。 至于正面沖擊…… 這幾百千把騎規模的東擄中軍騎兵前鋒,要是能夠正面沖擊楚軍數十門騎兵炮組成的正面火力攔截網,他們也就不用費這么多心思搞繞行了。 哪怕騎兵的速度足夠快,數量太少的話也很難沖破數十門騎兵炮組成的火力攔截網,傷亡一大,他們根本就無法繼續前進。 哪怕他們繼續前進,那么第四騎兵旅的精銳騎兵們也會第一時間殺上去,把這些保守火炮殺傷,已經損失慘重,陣型散亂的敵軍前鋒騎兵給干掉。 對此,第四騎兵旅的齊良厚準將擁有絕對的自信。 他的第四騎兵旅,在整個大楚帝國里,都是屬于傳統騎射騎兵里的精銳了,打一打殘敵那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楚軍的騎兵炮火力犀利,也就迫使東擄的中軍前鋒騎兵在不斷的嘗試繞行,突破……而第四騎兵旅也忙得很,直接導出攔截封堵。 一時間,雙方加起來好幾千騎兵,在戰場的中央位置上來回機動奔襲,時而疾馳沖鋒,時而大角度高速轉向,并且雙方距離比較近的時候,還會直接在馬背上彎弓射箭。 這種忽左忽右,時進時退,時打時撤的戰術,是傳統騎射騎兵的典型戰術。 如果是用來對陣步兵什么的,那挺好用的! 至于對方也是和自己一樣的騎射騎兵的話……那么也就只能比拼組織應變能力,比拼士兵們的個人作戰技巧了。 尤其是比在馬背上彎弓射箭的能力。 可不是什么騎兵都能夠在高速疾馳的馬背上,直接彎弓射箭,并準確命中敵人的。 這需要騎兵高超的騎術以及箭術。 而這一方面,總體上來說,東擄的騎兵毫無疑問是要勝過楚軍騎兵的。 這也是朱興發一開始就把最精銳的第四騎兵旅派上去打這種典型對抗戰的緣故。因為要是換了其他的騎兵旅,恐怕干不過對面的東擄中軍前鋒騎兵,一旦扛不住,那么前置部署的數十門騎兵炮就會遭到巨大的威脅。 遭到威脅后,這些騎炮兵要么拼死頑抗,最有炮兵陣地被突破繼而全軍覆滅,要么是被迫緊急轉移,而一旦緊急轉移的話,這幾十門騎兵炮短時間內也就無法繼續發揮作用了。 而這,也是對面東擄中軍前鋒騎兵的目的! 東擄中軍前鋒騎兵并不是說非要干掉楚軍的前置部署的騎炮兵,只要能夠把楚軍炮兵給驅逐,避免后續己方中軍主力上前的話不用遭到密集炮擊,那么他們也算是完成戰術任務了。 只是楚軍這邊直接把最精銳的傳統騎射騎兵第四騎兵旅給派了出來,讓他們的戰術目標無法實現。 后方的豪格看到這一幕,毫不猶豫的下令,再一次增派了兩千蒙八旗的騎兵上前! 這兩千蒙八旗的騎兵在其他方面,比如作戰意志,決心以及軍心士氣這些方面,無法和滿八旗的將士們相提并論,但是說馬術和箭術,這些從小就長在馬背上的游牧民族絕對是一等一的。 哪怕是滿八旗自身的騎兵也不如! 沒辦法,滿八旗的騎兵們,他們可不是從小在馬背上長大的,他們實際上是漁獵民族,后續控制遼東后也逐漸演變為農耕民族。 他們的精銳騎兵也是需要進行培養的。 論騎射,還得是游牧民族的騎兵更擅長。 這兩千的蒙八旗的騎兵也提前了這一點,他們上前的時候,隊形其實很散亂,根本不像是之前的那只東擄騎兵一樣,有著完善的陣型,并且進退有章法。 他們就如同一群野狗一樣,亂哄哄的就騎馬跑上來了。 朱興發也是及時調派了騎兵上前對抗,一時間又有一只楚軍騎兵殺了出去。 此時,這片龐大的戰場上,雙方騎兵的交戰規模已經逐步擴大,從最開始的北側試探性進攻,再到北側雙方數千騎的混戰,然后是中軍的數千騎規模的前鋒交戰,再到現在又增加了數千騎。 如今的戰斗規模已經非常大了! 不過,他們其實并沒有說直接一股腦全軍壓上,而是通過持續的兵力調動,中小規模的騎兵交戰來逐步交戰。 這種數萬騎兵交戰的超大騎兵戰役,可不是說雙方將領一聲令下,然后好幾萬騎兵就直接對沖上去的。 根本沒那條件! 首先戰場非常大,從北側再到南側戰場,南北長達到了好幾公里呢……同時地形整體雖然平坦,但是依舊有起伏,矮山。 哪怕是居高臨下坐在戰馬上觀察,實際上雙方指揮官都沒辦法一眼看見自己的所有兵力,朱興發如此,對面的豪格也是如此。 因此這種超大規模的騎兵會戰,細分起來,其實是由一場場數百騎,數千騎規模的中小戰斗所組成的。 但是這些中小規模的戰斗,一環扣一環! 一旦其中某一方在某個環節里崩潰,那么就會造成連環影響,進而動搖整條戰線。 如今中央戰場那邊,豪格就是試圖利用己方的騎射優勢,壓倒楚軍主力的騎兵,然后驅逐楚軍的騎炮兵,為后續的大規模推進交戰爭取有利戰機。 然而,豪格有豪格的打算,朱興發也有朱興發的計劃! 豪格想要直接干掉楚軍的騎炮兵,典型中央戰場的決定性優勢。 而朱興發也想要用近衛軍騎兵支隊,用沖擊力最強悍的第四胸甲騎兵團以及兩個驃騎兵團,直接撕碎敵軍的左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