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節
但是能夠直面一票不要臉的陸軍大佬,打滾撒潑也好,拍桌子威脅也好,暗中利益交換也好,最終確保陸海軍分配軍費的時候,海軍能夠得到充足的固定經費。 又能隔三差五就找到陛下面前弄點額外經費的海軍將領,只有他呂興業一個。 沒他呂興業,海軍維持現有規模都難,更別說大造艦擴張規模了。 對此,海軍內部也是很服氣的,對呂興業的工作也非常支持。 所以,才能夠讓呂興業這么一個,連大海都沒有見過的人當了海軍部部長,并入值御書房。 直到現在,其實呂興業也沒出過遠洋…… 撐死了也就是坐船在長江口近?;斡埔幌?,而且風浪一大他還暈船! 一個暈船的海軍部部長,放在其他國家幾乎不可想象,但是在大楚帝國這里卻是正常的很,就連海軍內部對他都很支持。 什么,你說我們海軍的老大暈船,根本沒辦法,也不懂的指揮艦隊出遠洋作戰? 你把我海軍上下幾十個精通海戰的將領當廢物???有我們在,用得著我們的參務大臣,海軍部部長出海帶著艦隊打仗嗎? 完全不用的! 呂興業只要能確保海軍每年的固定經費充足,不被陸軍那些王八蛋拿捏住。 再偶爾從陛下手里弄個幾十萬百來萬額外經費,那么就是海軍無可爭議的頂梁柱,大家心服口服!這一次趁著松江號巡洋艦的服役儀式以及視察在建的金陵號戰列艦,又讓呂興業找到了機會弄來了五十萬兩銀子。 這不,海軍上下高興的很。 第二天就迫不及待的開始琢磨著下第三艘和第四艘以及第五艘金陵級戰列艦的訂單了。 至于為什么陛下只批準了兩艘的額外經費,但是海軍卻是下了三艘戰列艦的新訂單。 這自然是海軍自己想辦法擠出來的經費。 大楚帝國海軍的規模也挺大的,每年固定軍費也是兩三百萬呢。 而且一艘頂級的戰列艦,為了確保質量往往需要三年以上的建造周期,這意味著海軍還可以分期付款…… 最后算下來,一年多出個八萬多兩銀子也就差不多了。 海軍方面這里省萬八千,那里省個萬八千也就差不多能夠擠出來了。 再說了,如果明年的東北戰役打的順利的話,大楚帝國肯定能夠獲得大筆的抄沒繳獲。 而按照以往的傳統,這些在新占領區里的抄沒所得,會有一部分會作為額外軍費分配給軍方。 陸軍那邊已經答應了海軍,這一次東北戰役如果海軍能夠把海上運輸搞利索了,再順利掩護陸軍登陸遼東半島攻占金州衛,確保海上后勤線通常的話,那么在東北戰場上的抄沒所得的額外軍費,海軍那邊能拿兩成。 這讓海軍那邊頗為心動,以往的時候這種抄沒所得所分配的軍費,基本上都是陸軍拿絕對的大頭,海軍也就只能吃點殘羹剩飯。 別說兩成了,就連一成都沒有! 這兩年里,海軍基本只能靠著每年的常規軍費以及偶爾從羅志學手中弄來的額外經費過日子。 之前為了獲得抄沒所得的分配權,海軍還一度鼓動陸軍方面登陸攻占濟州島呢,不為別的,就為了能夠露個臉然后加大抄沒所得分配的額外軍費的分配權。 可惜的是,登陸濟州島一事不了了之,如今大楚帝國連遼西走廊都沒拿回來呢,直接跳到影響不了大局的濟州島上玩登陸作戰,多少有點本末倒置的感覺。 如今,陸軍那邊打算搞遼東半島的登陸作戰,海軍自然是欣然配合的。 根據承順六年六月份,御前陸海協商會議里的商議結果。 為了后續更好的展開東北戰役,為奪取遼西走廊提供更有利的環境,擬定由陸軍派遣登陸兵力,海軍負責掩護登陸,維護后勤以及后續可能戰敗后的撤離。 陸海合作,來一波登陸遼東半島金州衛。 只要能夠登陸成功并站穩腳跟,那么大楚帝國就能夠開辟遼東半島戰場,極大的牽制東擄的兵力,以減輕遼西走廊戰場上的壓力。 東擄人的兵力還是比較多的,畢竟他們除了東擄人本族兵力外,還掌控有漢八旗以及蒙八旗,同時還能夠控制歸順他們的高麗半島以及漠南蒙古的兵力。 真讓他們把兵力全部集結起來投入遼西走廊,大楚帝國到時候進攻遼西走廊的時候,說不準都要免面臨超過二十萬的敵軍。 盡管大楚帝國陸軍對自身很有自信,也認為能夠憑借著自身強悍的火力,哪怕對面有二十萬大軍一樣能夠平推過去。 但是如果有更好的辦法,能夠減輕遼西戰場上的壓力,自然也是好事。 反正大楚帝國海軍在渤海,黃海海域占據了絕對的制海權,東擄方面連個舢板都無法下海,完全無法阻止大楚帝國突如起來的海上登陸,就算登陸后遭到敵人大規模的兵力反擊,也能夠依托金州衛本身的狹小復雜的地形構筑防線。 退一萬步說,萬一登陸上去的部隊真的打不過,那么還可以直接從海上撤退,可以有效地控制損失。 綜合上述,大楚帝國陸海軍合作,聯合登陸遼東半島的作戰計劃在今年九月份的時候就被正式敲定了下來,隨后進入了籌備期。 對此,海軍方面很重視! 早早就已經擬定了由北洋艦隊的夏秋陽海軍上將親自率隊。 帶領北洋艦隊的部分主力戰艦以及幾乎所有的運輸船只,再加上一部分后勤部征召的眾多民用運輸船,組成一支將會有超過五百艘船只組成的龐大艦隊參與遼東登陸作戰。 第506章 白陽榮的無奈 這五百艘船只里,近百艘是海軍的各種戰艦以及運輸艦,剩下的四百多艘全都是臨時征召的民用運輸船。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的每一艘船,哪怕是征召來的一些小型民用船只,也都是具備近海航行能力的船只,不是那些只能在內河航行的小舢板。 而這些船只里,包括一些軍艦其實主要任務也是運輸士兵以及各類裝備,彈藥補給。 而真正提供航行護送,對陸炮火支援任務的是北洋艦隊里的多艘主力艦。 包括十六艘大冶級護衛艦,六艘襄陽級巡洋艦,此外最新服役的松江號巡洋艦也會作為這一次行動的旗艦,也就是夏秋陽海軍上將的座艦參戰。 七艘巡洋艦以及十六艘護衛艦,大楚帝國海軍基本上是把所有能夠機動抽調的新式主力艦都給抽調了,剩下的一些主力艦,則是嫡屬于南洋艦隊,以防備西班牙,葡萄牙,荷蘭三國的艦隊可能的異動。 當然了,參與這一次行動的大楚帝國海軍也不僅僅是只有這些新式主力艦,還有二十多艘鳥船以及福船等老式船只。 這些老舊船只雖然因為無法搭載大量火炮,其火力比較差,因此不適合參與新時代的線列作戰。 但是有一說一,這些老舊的船只,尤其是那一批比較新的鳥船在東亞海域里,還是相當靠譜的。 當初的鄭芝龍,基本就是靠著這一批鳥船充當主力,輔以大量的小型船只稱霸了整個東亞海域。 如今大楚帝國雖然財大氣粗,要把海軍打造成全新式的海軍,但是在足夠的大冶級護衛艦以及松江級巡洋艦服役之前,這些鳥船乃至那些福船依舊是大楚帝國海軍的主力船只。 這些鳥船如今在大楚帝國海軍手中,用來協助主力戰艦執行任務還是可以的。 再不濟,當武裝運輸艦也是極好的。 同時擬定的登陸艦隊里,還會有一批在山山東,河北沿海就地打造的帆漿船,這些也被稱之為蜈蚣船的船只,在內河以及近海海域里比較靈活,不受風向的影響,雖然火力弱了一些,但是帶上它們也不是為了讓它們發揮多少火力,純粹是為了當主力船只的貼身護衛,以防東擄人可能派出來一些小船襲擊艦隊。 海軍方面,為了遼東半島的登陸作戰,是打算把北洋艦隊的當家主力船只都拉過去,光是各類搭載了火炮的船只就達到了上百艘。 除了船只外,海軍方面還會派遣了他們的第二陸戰團參與登陸作戰,海軍現在一共也就三個陸戰團,第一陸戰團駐防在廣東香江海軍基地,新編沒多久的第三陸戰團駐防在浙江舟山基地。 這個第二陸戰團之前駐防在山東登州府威海衛海軍基地,如今被敲定為登陸遼東半島的登陸部隊。 海軍的這三個陸戰團,并不是純粹的步兵團,而是都具備獨立作戰能力的混成團,每個陸戰團下屬除了三個步兵營外,還編有一個炮兵營,一個輜重營,一個騎兵哨,總兵力四千多人呢。 只不過這三個陸戰團也是整編改革后的新式編制,本來編制就大,要是換成以往的老式編制,那就是混成旅了。 海軍這邊為了登陸聯動,把北洋艦隊的家當都拉了出來,還動用了一個陸戰團。 陸軍那邊自然也不會等閑視之,為了這一次聯合登陸作戰,陸軍方面特地把陸軍里最具有登陸作戰經驗,同時也是楚軍里比較早成軍的新式甲等師第二十三師給抽調了出來,然后派往山東登州府威海衛港進行適應性的訓練。 除了陸軍第二十三師以及海軍的第二陸戰團外,為了確保登陸行動的后續兵力充足,陸軍方面還抽調了已經完成了整編和換裝的第二十師前往山東登州府,充當戰略預備隊。 此外駐防在山東的第一百零四師也會進行整編補充,充當第二梯隊的戰略預備隊。 上述三個陸軍的師,將會編成第七軍,專門用于遼東半島方向的作戰,并有陸軍里最具有登陸作戰經驗的將領白陽榮陸軍中將擔任軍長。 至于海軍的第二陸戰團,雖然也會參與登陸作戰,但是他們嫡屬于海軍,不歸屬陸軍管,所以不會被納入到第七軍當中。 此外第二陸戰團也只參與前期的登陸作戰,是不會參與后續攻打金州衛城的。 如果順利的話,第二陸戰團后續還會從遼東半島撤出,然后再乘坐船只在金州衛的后方進行登陸,配合金州衛方向的第七軍,給來襲反攻的敵軍來一個前后夾擊,爭取包一個大餃子。 這一次陸海軍在遼東半島登陸作戰的野心還是比較大的,他們想要的可不僅僅是占據金州衛中左所以及南關島等金州衛城南部的區域,他們還想要攻占金州衛城,甚至拿下復州衛城。 而等到大量的東擄兵力從北邊過來的時候,那么再動用第二陸戰團進行第二次登陸作戰,通過海陸直插來襲敵軍的背后位置,爭取一次性殲滅大量敵軍。 只要在這里攻城掠地,并殺傷大量敵軍,才能夠真正的動搖東擄人高層的信心,然后迫使他們在遼西方向抽調兵力回援。 進而減輕遼西方向的戰略壓力,為大規模推進創造更有利的機會。 陸海軍為了登陸遼東半島,做了充分的準備,從船只再到登陸部隊,再到武器裝備以及補給物資都是非常充分的。 而北洋艦隊司令夏秋陽海軍上將,也是在七月下旬,親自乘坐著剛服役的松江號巡洋艦,帶著一批北洋艦隊的戰艦和運輸艦,同時運輸著大批武器彈藥以及糧食北上。在他北上的時候,陸軍方面的白陽榮陸軍中將已經在六月份的時候提前抵達了威海,開始對第七軍的三個師進行適應性訓練。 只是白陽榮對這一次的任務有些無奈! 說心里話,當初徐志賢找到他,說是想讓他帶著老部隊第二十三師登陸遼東半島的時候,他內心里是拒絕的…… 他在金陵城里當著參謀部戰略司的司長挺好的,沒興趣去帶部隊搞什么登陸作戰。 天地良心,他白陽榮從小到大都是個旱鴨子,他連游泳都還是之前擔任了第二十三混成旅旅長,又接到讓這個旅玩登陸作戰的任務后,才趕鴨子上架學游泳的。 而且他還暈船…… 之前搞的幾次登陸作戰,說實話都把他搞怕了。 登陸海州的時候,那只是小打小鬧,而等到登陸長山八島的時候,那可是真的受罪,吐了一路不說,而且當時帶的第二十三混成旅因為長途海運,一個個都變成了軟腳蝦,隨船攜帶的騾馬也是病倒了一大堆。 如果不是敵人沒什么抵抗,說不準當時的幾次登陸作戰就會變成一場災難。 從那以后,他對這種登陸作戰的任務就非常的抵制了。 這種在路上把命交給海軍,等到了地方后,自家士兵一個個都變成軟腳蝦的場景,想一次都怕一次。 遇上沒啥戰斗力的明軍地方衛所兵還好,但是這一次東擄遼東,要面對的可是東擄人的。 人家東擄人雖然裝備差了點,待遇差了點,人數少了點,但是戰斗意志還是比較勉強的,人家可不會看見你登陸了轉身就跑…… 所以讓他帶兵去登陸遼東半島,說實話,白陽榮內心里其實是不愿意的。 他也怕在遼東半島上栽跟頭。 要是登陸不順利,在遼東半島吃了個大敗仗,他豈不是要完蛋? 但是軍令如山……人家徐志賢說了整個陸軍里,中將以上軍銜的人,就只有他一個白陽榮懂得大規??绾5顷懽鲬?,也有著豐富的經驗。 除了他白陽榮外,陸軍根本找不到其他適合的人選來。 別說中將這個級別了,就算是少將級別的將領,也沒幾個具備這種多場登陸作戰的經驗。 原第二十三師,也就是第二十三混成旅時期的幾個將領倒是可以,但是原第二十三混成旅副師長,今年春天的時候已經病重而亡,原第二十三混成旅下屬的參謀長,去年冬天的時候,就因為在云貴戰役里出了差錯,直接被一擼到底,這會都已經轉為預備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