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節
當代,炊具,農業才是最大的鐵制品消耗戶! 數以千萬計的民眾,他們所需要用到的菜刀、鐵鍋、柴刀、鐮刀、鋸子、錘子、鋤頭、犁耙等眾多工具,才是鐵料的消耗大戶。 大楚帝國軍方訂購的二年式燧發槍,撐死了也不過幾十萬支,消耗的鐵其實很有限。 但是民間使用的菜刀,鐵鍋,鐮刀,鋤頭等工具,那可是數以千萬計的用量。如果單純為了國防工業的話,其實光是一座大冶煉鐵廠就足夠了,甚至都有多余的,之前的大冶煉鐵廠,其相當多一部分產能都已經是用在了民間上,已經闖出了名頭,并遠銷周邊數省的漢鍋,就是大冶煉鐵廠鐵產能富裕的最大證明。 要是沒多余的鐵產能,工業部怎么可能會把鐵產能用在造鐵鍋然后賣出去…… 這到了當涂煉鐵廠更是如此,槍炮所用到的鐵產能只是一小部分而已,更多的鐵產能還是用于工業以及民用上了。 而這些需求幾乎沒有止境,甚至是越來越多的,并且越多越能提升社會的整體生產力。 所以,對于目前的大楚帝國而言,鐵料產能是越多越好,目前幾家官辦煉鐵廠總計十萬噸左右的產能,再加上民間眾多民營煉鐵廠三四萬噸的產能,撐死了也就十四萬噸而已。 這對于龐大的大楚帝國而言遠遠不夠! 羅志學看了看前頭的一排煉鐵廠房,隨后轉頭看著下頭的一群官員們,隨即道:“鋼鐵是個好東西,軍隊里的槍炮要用,工廠里的設備要用,民眾做飯要用,手藝人打造座椅要用,農民們種田砍柴要用?!?/br> “如今的鐵產能雖然不少了,但是對于帝國而言還遠遠不夠,而且現在的鐵價也過于昂貴!” “華夏大地,眾多農民們,他們還在用著銹跡斑斑甚至木制的農具,靠著這些破爛工具怎么開荒種田?” “帝國的農民們,需要更加廉價,更好用的鋤頭,鐮刀!” “你們鋼鐵行業任重而道遠??!” 羅志學一邊說的時候,下頭的一群臣子一個個都是在專心聽著,用心記著。 沒有人會認為羅志學會在這個時候,隨便說一番話。 這一番話,體現的是陛下對鋼鐵行業的高度重視以及殷切的期望! 當即不少官員心里就琢磨著,這鋼鐵行業有搞頭??! 為什么是官員這么想? 因為升官??! 人家陛下都說鋼鐵行業很重要了,這自己如果把鋼鐵行業搞上去,升官還不是分分鐘的事。 羅志學在當涂煉鐵廠視察了一整天,幾乎是把煉鐵的每一個環節都看過了,此外還看了當涂鋼鐵廠新搞的一座實驗性的煉鐵爐,說是采用了更好的耐火材料,同時采用了改進的鼓風機。 整體看起來要比原來的煉鐵爐子更大一些,聽當涂煉鐵廠總督辦洪漢英說,這種煉鐵爐能夠提升生產效率,同時生產出來的生鐵質量更加的穩定。 雖然爐子練出來的都是生鐵,但是受限于工藝水平,再加上生產流程并不統一,所以哪怕是同一家煉鐵廠生產的生鐵,其質量往往也不一樣,這對后續的二次加工,煉鋼也會造成一定的困擾。 盡管在羅志學看來,這玩意其實和原來的煉鐵爐子沒啥本質上的區別,都是落后而原始,但是他更加清楚,技術的進步是需要積累的,一步登天這種事做夢就好了,現實里別指望。 哪怕是羅志學現在就把后世現代的高爐給原樣設計出來,以目前帝國的基礎技術能力也搞不出來。 其他不說,光是材料都沒有…… 羅志學有足夠的耐心讓那些技術人員一步一步的琢磨并持續改進,當雷擊眾多的小改進后,那么技術躍升也就順利成章了。 所以當場羅志學表揚了參與該煉鐵爐的一群工程師們,并吩咐了人給他們發放技術獎勵。 視察完了當涂煉鐵廠后,羅志學的第二家視察工廠乃是當當涂兵工廠。 畢竟這一次過來,主要還是為了看當地的國防工業,敦促當地的國防工業以及相關企業別偷懶,趕緊把槍炮彈藥等產能給提升起來。 尤其是二年式燧發槍,兩斤半、五斤以及九斤野戰炮這三種口徑的野戰炮,以及四十八斤臼炮這幾種核心主力裝備還有至關重要的彈藥。 上述武器以及彈藥的產能,直接關系到了部隊的戰斗力。 只是讓羅志學沒有想到的是,這一次過來除了看到了各種主力裝備的產能穩中有升,一切向好外,還看到一個意外之喜。 當涂兵工廠彈藥廠,竟然是成功把他之前囑咐的新型榴彈給搞出來了! 他們不僅僅把新型榴炮彈給弄出了,甚至為了發射這些新型榴彈,他們還專門試制了一門一百五十毫米口徑,身管倍徑七倍的十八斤榴彈炮,以專門發射這種新型炮彈。 第466章 新式榴彈初登場 羅志學看著桌面上的這幾枚黑乎乎的炮彈,不由得露出了喜色。 盡管這些榴彈看上去依舊是圓球形榴彈,似乎和以前的榴彈也沒啥區別,但實際上區別大了去。 一旁的工業部下屬的彈藥研究所所長常樂山,正用著眉飛色舞對羅志學介紹著這種榴彈:“我們根據陛下您之前的指示,先后設計了數十種不同的引信結構,最終敲定了采用這種木制引信?!?/br> “這種木制引信直接深入炮彈內部,側邊有導火孔和內部的裝藥相連,發射的時候,由炮膛內部的發射藥產生的高溫直接點燃這種管狀木制引信,經過一定的延時后引爆炮彈!” “同時為了確保炮彈在裝填的時候不至于翻滾,導致無法對準方位,我們按照陛下您的指示,給榴彈加裝了木制的彈托,這樣裝填的時候,炮彈就能夠以固定的方位進行裝填,同時發射出去的時候,木托也能更好的閉氣提升膛壓,還能穩定炮彈出膛的方位?!?/br> 常樂山一邊說,還一邊拿起引信管給羅志學看,并在沒有實際裝藥的榴彈上進行安裝。 也正是因為這些炮彈實際上都沒有裝藥,所以羅志學才大著膽子靠近,甚至親自上手cao作一番安裝引信。 如果是實彈的話,別說羅志學自己怕不怕了,下頭一群臣子們都會各種勸諫,以避免羅志學近距離接觸這么危險的東西……萬一出現什么事故來個爆炸,那豈不是要完蛋? 羅志學親自cao作了一番安裝引信后,又把引信拿出來反復看了看,最后才道:“好,彈藥所這一次做的不錯!” “沒有辜負朕的期望!” 聽到羅志學這些說,常樂山終于是咧著嘴笑了。 要知道這段時間來,他和彈藥所里的數十個同事可是背負了不小的壓力,畢竟陛下多次親自指示,并且是要錢給錢,要人給人,光是研究經費就多次下撥給了六萬兩了。 這要是還搞不出來新式榴彈,那么哪怕陛下不怪罪他們,但是其他人也不會說三道四了。 要知道,工業部下屬的研究所可不止只有一家彈藥所,還有其他十幾個家呢,但不是每一家都能在短短一年內獲得六萬兩銀的研究經費的。 彈藥所,全稱‘工業部彈藥研究所’,嫡屬于大楚帝國工業部下屬,和工業部的其他十幾個研究所一樣,專門用于研究攻克重大研究項目的獨立研究機構。 類似的還有工業部槍械研究所、工業部火炮研究所、工業部鋼鐵研究所、工業部機械研究所等十多個。 他們廣泛和皇家理工學院進行合作一起進行研究,甚至其中的不少研究人員都是皇家理工學院里的師生。 而皇家理工學院里的老師,基本都是華夏大地里比較早一批接觸科學技術的人,比如宋應星,目前就在皇家理工學院里擔任教授一職,同時宋應星還是禮教部教材司的司長呢。 而類似宋應星這樣接觸過并研究過科學技術的人,其實還有不少,只不過大多名聲不顯,大楚帝國為了搜刮這樣的人才,直接下令各地方官府進行舉薦。 而在一個封建帝國了,什么事都怕皇帝較真……羅志學直接下旨各地舉薦新式科學人才,各地方官員自然是鉚足了盡頭搜刮各種科學人才。 別說宋應星這樣的新式人才,就算是那些洋人傳教士之類的都被舉薦了一批過去。 陛下可沒說被舉薦人不能是洋人啊…… 這些被舉薦上來的新式人才通過一定的考核之后,確實才華過人的會被安排到皇家理工學院里擔任老師,并授予品級。 哪怕是稍微差一些的不能當老師,但是也會盡可能的安排到各研究所或工廠里。 總之,但凡是個人才都不會放過! 如此,才能夠短時間內為皇家理工學院搜刮到數十個老師,為麾下眾多工廠搜羅數以百計的工程師……嗯,盡管其中有一部分人一開始并不愿意來當這個什么老師或者工程師,尤其是大楚帝國還沒有北伐的時候。 但是這不重要,這人來都來了,自然不會把他們放過的。 畢竟大楚帝國是一個傳統的封建帝國。 皇家理工學院里的老師是到處搜刮來的人才,學生也不例外,同樣是讓地方官員舉薦上來的各種天才少年。 因為對天才少年也沒什么硬性標準,于是乎不少地方官員就舉薦出來一批傳統意義上的神通,什么三歲能讀能寫,五歲能寫詩詞之類的。 總之搞的亂七八糟的。 不過經過多重考核之后的這些學生,別的不說,至少記憶力都比較出色,同時腦瓜子也比較靈活,自我學習能力比較出色。 這些師生,組成了目前的皇家理工學院。 同時皇家理工學院的這些師生們,很多也是參與了這些研究所或工廠里的項目。 畢竟大楚帝國里懂新式科學技術的人就這么點,這些老師承擔教學任務的同時自然也需要承擔一些科研任務的。 不過常樂山并不是皇家理工學院里的老師,實際上他在彈藥研究所里都不算是主力研究人員,他雖然也懂得一些技術,不過他更多負責的還是行政事務。 日常干的事就是和工業部上頭的大佬們打交道,和其他研究所以及和其他廠商打交道,最大的成就不是研究出來了什么,而是依靠各種辦法從上頭要來了一批以一批的研究經費,順帶著給研究所里的研究人員提升個人待遇。 用他自己的來說就是:技術上的事我不懂,但是沒錢,本官去找上司撒潑打滾,沒人,本官去給你們挖墻腳! 正是因為有著常樂山的大力支持,彈藥研究所才能夠在今年度里,獲得了足足六萬兩銀子的研究經費。 別看幾萬幾萬的就意味很少,這年頭幾萬兩銀子,幾乎頂的上一個普通府的一年財政收入了。 偌大的大楚帝國一年的常規稅收也不過幾千萬而已。 放到工業部這邊,給十幾個研究所的總額研究經費,一年也就那么幾十萬兩。 這年頭的錢,還是挺值錢的。 有錢有人的情況下,彈藥研究所的研究也非常順利,從眾多的設計方案里逐一試驗,最終挑選出來了現在的這種設計方案,并進行了最后的設計完善。 常樂山先是介紹玩了自己的新榴彈后,又順勢介紹了一番他們和隔壁火炮研究所研發的新型火炮:十八斤輕型榴彈炮。 只聽常樂山道:“為了確保榴彈的威力,我們參考了十八斤的臼炮,把口徑制定為一百五十毫米,炮管比同口徑臼炮要更長,達到了七倍口徑,也就是一米二?!?/br> “之所以炮管能夠做的更長,是因為采用木制彈托的情況下,火炮在裝填以及發射的時候不用擔心發生翻滾?!?/br> “之所以只限制在七倍這種短身管,是因為我們制造彈殼在承受膛壓上還有所欠缺?!?/br> “畢竟我們的技術還是有所欠缺,同時為了確保威力裝藥量也不能太低,彈殼總體比較薄,而且為了炮彈爆炸后不是直接裂成兩半,而是裂成更多的彈片,彈殼會在加工的時候采取預制破片工藝,如此也就導致了這年頭的榴彈整體承受膛壓的能力比較有限?!?/br> “我們經過測試后,發現在長身管火炮下,打標準裝藥的話,彈殼會出現碎裂甚至引起炸膛?!?/br> “考慮到新式榴彈只能承受低膛壓,未來直接在野戰炮上使用的時候,必須采用減裝藥,具體減裝多少,才能夠在射程和安全上達到一個平衡,我們還需要進行更多的測試?!?/br> “因為低膛壓的緣故,那么做專門發射這種榴彈的榴彈炮,也就能夠做到更短、更薄的炮管,從而控制重量?!?/br> “現在我們搞出來的這種試射用的樣炮,炮身重只有兩百五十多公斤(純炮管),放列重量是四百六十多公斤(戰斗姿態,包括炮管、炮架,車輪),而行列重量則是八百二十多公斤(行軍狀態,包括炮管、炮架、車輪、前導車、挽具、標準基數彈藥等)?!?/br> “這種十八斤輕型榴彈炮的重量只比兩斤半野戰炮稍微重一點,但是又比五斤野戰炮輕一截,機動性相當出色,平日行軍可以采用三馬,馬匹矮小一些的話也可以采用四馬,戰斗情況下,兩匹馬就能拖著上前線?!?/br> “射程的話,我們之前幾次測試的數據里,在八百米這個距離上雖然可以達到一定的命中率,建議有效射程在五百米最好,射程和命中率可以達到一個比較好的平衡?!?/br> 一邊聽著常樂山說,羅志學也是一邊上前看了看這款十八斤輕型榴彈炮。 這玩意看上去,其實有點小……一點也不像是有著一百五十毫米粗管子的重炮。 整個炮管長度只有一米二,基本上和兩斤半野戰炮相當,但是兩斤半野戰炮那玩意的口徑才六十五毫米…… 所以這看起來,有點不搭調,尤其是配上比較大的車輪以及車架,有種大車抗噴子的感覺,談不上什么美觀…… 但是一種輕量化的榴彈炮就是這樣的,只要打出去的炮彈威力夠大那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