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節
“如此最終算下來,我們可以把這種駐防地方的兵力的成本壓縮至少一半下來,并且還能夠讓這些兵力保持應該有的訓練水平以及裝備水平!” “如此情況下,我們就可以在每個省設立若干個團用來駐防當地,以較低的成本維持各地的彈壓,也能夠讓各部主力部隊騰出手來參與一線戰斗?!?/br> “此外,如果我們是采用燧發槍為主要武器的新式部隊,那么步兵部隊節省了盔甲、長矛以及運輸這些武器的馬車后,那么整體耗費還會進一步降低!” 聽到徐志賢的話,羅志學基本上是理解了徐志賢等一票陸軍將領的想法了。 他們嫌棄守備軍戰斗力太渣,所以之前強烈支持裁汰了,但是用現在的主力部隊彈壓地方又覺得浪費,嗯,更關鍵的是陸軍也沒那么多的錢糧籌建太多的主力部隊。 所以他們就打算采取折衷方案,搞一些缺乏機動能力,缺乏后勤等輔助兵力,但同時又保持戰斗兵員訓練水平的部隊出來。羅志學仔細想了想,覺得這事還行。 反正大楚帝國現在只有二十多萬主力部隊是不夠用的,哪怕等到明年春天的時候兵力增加道三十多萬,這對于偌大的華夏地區而言依舊是很勉強的。 畢竟到時候華夏不僅僅要對內彈壓,還要對外布防甚至發動戰爭,這總兵力數量少了根本就安排不過來。 仔細考慮了后,羅志學道:“聽上去還行,陸軍可以先搞一批試一試,如果效果良好可以推廣使用?!?/br> 說罷,羅志學想了想又道:“這種部隊在編制上可以進行縮編,在保留指揮體系,骨干體系以及部分戰斗兵員的情況下,盡可能的縮減非戰斗兵員的數量?!?/br> “此外,這種部隊既然是準備在戰爭必要時期經過補充后直接調上前線,那么也要建立相應的補充體系,要在第一時間里就對這種部隊進行兵員上的補充,以最快的速度回復常規戰斗編制?!?/br> 羅志學又翻看了一遍這個計劃書后,指了指上面的低成本正規軍幾個字:“后頭的計劃換個名字,不要用什么低成本這些字眼,后續編成的時候繼續用陸軍正規部隊的番號,嗯,番號直接從一百往后排?!?/br> 低成本正規軍,這樣的字眼如果讓外界知道了,還以為大楚帝國要搞什么垃圾貨色呢。 但實際上陸軍搞出來的這個方案,其實只是削減了部隊的輔助兵力以及機動能力,輔助兵力不用說,這些輔助兵力在非戰斗時期其實也沒啥用,真到作戰時期再征召也可以的。 而機動能力的話,主要是減少火炮的機動能力。 這些削減里,有很重要的一個點,那就是盡可能的控制并減少騾馬的數量。 畢竟騾馬的耗費太高了,這騾馬數量要是減不下來,控制成本也就成為了一句笑話。 至于騾馬取消后,這些部隊后續的機動怎么辦。 對內彈壓的時候,估計那些地主武裝什么的也拉不出什么紅夷大炮之類,所以也用不著重武器,只靠輕步兵上去也能搞定了。 同時這些部隊都是在當地駐防,并負責當地的防務,也不會出現長途奔襲之類的事情。 因此取消大批騾馬,也不會實際影響這些部隊負責當地的彈壓任務。 至于大批敵人殺過來了,進行防守作戰的時候也用不著太多的騾馬,就和明廷里的諸多新標軍一樣,他們之中除了新秦軍以及少數江北新標軍外,其實大部分的新標軍也沒多少騾馬。 因為他們大多時候都是打防御作戰,用不著騾馬…… 而真到了有需要的時候,完全可以就地征召騾馬進行緊急補充,到時候就可以直接拉著火炮到處跑了。 后續數天,陸軍那邊的諸多人員加班加點,很快就制定出來了一個初步的編制方案。 羅志學看過方案后覺得還行,就當場批準,讓陸軍新建兩個師進行試點,即第一百師、第一百零一師。 第一百師預計布防在江西,第一百零一師則是預計在安廬行省的皖南區域里部署。 這兩個師有著兩種編制,一種是戰時編制,這個完全效仿現有的主力部隊,嗯,特指裝備火繩槍的部隊。 還有一種則是和平編制,這個和平編制大幅度縮減了后勤人員等非戰斗人員,同時編制上也進行了削減。 最終,這種師在和平編制下,只有八千人的規模,比戰斗編制的一萬四千多人少了足足六千多人。 武器裝備上,單兵武器還是那些,火炮上也是配屬兩斤半、五斤、九斤野戰炮,再搭配一些十八斤臼炮,二十四斤臼炮,不過數量要少了很多,一個師屬炮兵團的火炮只有二十四門。 但是,這些火炮大部分都是固定部署在永久工事里,并沒有配屬太多的騾馬,此外炮兵部隊也沒有配屬太多的輔助兵員,平日里要進行機動的話,都還得從民間里借調或征用騾馬…… 第412章 國本穩固 楚軍里的野戰炮兵部隊,平均下來一門九斤野戰炮要配屬二十五人以上,二十五匹騾馬以上。 但實際上九斤野戰炮的標準炮組成員是八個人,而且作戰的時候一旦出現人員傷亡,其實三四個人乃至到了最后的兩個人也能夠cao作火炮繼續作戰。 剩下的人員是運輸彈藥以及炮組的備用成員,嗯,還有馬夫之類的。 同樣的,騾馬的數量也是類似。 為了保證火炮的機動能力以及持續作戰能力,所需要的人手和騾馬數量比尋常人想象的要更大。 就這,還不包括后方提供后勤支援的后勤部隊呢。 縮減了機動能力,縮減了輔助人員的這些部隊,平日里以百余人到數百人不等的營為單位,分別部署在各城、關隘等戰略要地里。 而這種部隊的成本也是非常低,同等兵力的耗費,只有主力師的百分之四十左右,但是在對內彈壓里,其所能實際控制的區域,并不會比一個主力師少多少,同時在低烈度任務中的表現也不會比主力師差多少。 畢竟這些部隊里的士兵,也都是正規軍,各種訓練也都是嚴格按照正規軍所進行的。 而且這種部隊的出現,還有個好處,那就是又冒出來了一批軍官的新職務。 有了更多的新位置,這意味著有更多人可以升官。 而升官嘛,誰都喜歡。 這兩個新編成,以駐防地方為主要任務的師,為了和現有的野戰主力部隊進行區分,陸軍內部稱之為乙等師,而原有的主力部隊,則是稱之為甲等師。 不過雖然有甲乙之分,但是這兩者都是屬于陸軍的正規部隊,軍官和士兵們的待遇都是統一的。 ———— 設立乙等師,這是陸軍方面在降低成本擴軍,以增加地方控制力而做出的改變,類似的改變還有很多。 而敲定下來建設乙等師的時候,時間也進入到了承順四年。 這一年的春節,大楚帝國除了歡度春節外,還有一個巨大的好消息振奮了諸多文武官員。 承順四年正月初五,大楚帝國金陵城的別宮內,宋莊嬪順利生下了一個帶把的皇子,羅志學取名為羅恷(qiu)。 這名字里的恷,也沒啥特殊含義,只是個很少見的生僻字,一般地方,物品都不會用這個字,哪怕是人名也很少用到。 之所以取這個字作為皇長子的名字,純粹是為了以后民間避諱方便! 在避諱這件事上,羅志學可是深有體會。 按照傳統,民間需要對當地帝皇的名字進行避諱,而且這種避諱不僅僅局限在人名上,還包括在地名,物品名稱等等。 比如康熙叫玄燁,所以玄武門就變成了神武門……連時人寫書,寫個歷史人物李玄霸,都改稱了李元霸……藥材玄參被改稱元參…… 這種事咋一看似乎很扯淡,但實際上數千年來都這樣,每一次皇帝登基為帝,總會掀起一番規模宏大的改名潮,人名、地名、物品名通通都改…… 所以歷史上才會出現這么多的通假字…… 之前羅志學對這些其實不太了解,不過就算了解也沒用,這名字又不能亂改,是他爹給取的,而他爹羅德顯然是不會預料到自家兒子以后會當皇帝…… 因為名字普通,所以民間里大把和他同名,甚至同姓同名的人,當時光是大楚帝國內部的眾多文武官員們,叫‘志學’的就好好幾百個之多,羅志學都有好幾個…… 當初羅志學登基為帝的時候,先是帝國內部掀起了一番避諱改名潮,很多臣子都被迫改名。 后續隨著大楚帝國實際控制南方諸省后,就連民間里的普通人陸續也改名避諱了,尤其是同名同姓的人,很多兩個名字相同的人也會改一個字。 因為避諱引起的改名潮,是非常龐大的,而且都給文書記載制造了一定的混亂和困難。 這一次羅志學學聰明了,特地找了個生僻字作為皇長子的名字,不僅僅是這皇長子,以后的其他兒子也會至少用一個生僻字作為名字。 這樣不管以后哪一個登基為帝,后續民間也就不用搞什么大規模的吧避諱改名了。 為了避免以后不折騰,還不如直接先取個生僻字當皇子的名字。 皇長子羅恷的出生,讓羅志學很高興,更讓大楚帝國的一大票臣子們欣喜若狂。 這可是羅志學的第一個兒子! 哪怕這不是個皇后所出的嫡子,但是在過去幾年里羅志學連個兒子都沒有,現在有個庶子就已經很不錯了。 這國本總歸是有了。 帝國后繼有人,他們也就不用天天擔心著某一天羅志學暴斃后,這個偌大的帝國直接分裂轟塌了。 正月初六,羅志學下旨冊封宋莊嬪為宋莊妃,先冊封,等出了月子后再舉行正式的冊封儀式。 三天后又正式下旨宣布大赦天下,對部分普通輕微非法的罪犯進行特赦,至于殺人,強jian以及抗稅等要犯不在特赦范圍之內。 對普通犯人進行特赦,這也足以看出羅志學也是很高興的。 不能不高興啊,前幾年的時候其實羅志學對兒子不兒子什么的還無所謂,覺得自己還年輕,這兒子遲早會有的。 甚至對臣子們總是讓自己多納嬪妃,以便早日生下個兒子的想法很不滿,認為自己也才十幾歲,但是這些臣子們就想著自己死了以后的繼承人問題了。 但是隨著時間逐步過去,尤其是前面幾個懷孕的嬪妃愣是生出來一個兒子的時候,眾多臣子開始正兒八經擔憂國本問題的時候,讓羅志學自己都有些著急了。 在宋莊嬪之前,其實已經陸續有五女懷孕,其中包括王皇后還有羅志學之前非常寵愛的淑妃、麗妃以及德嬪。 然而王皇后所生的是女兒,淑妃和李昭儀都先后小產,德嬪生的是女兒,麗妃也是生了個女兒。五個女人懷孕,兩個小產,三個生的是女兒,這兩年過下來沒搞出來一個兒子,再加上一群人眼巴巴的等著他生一個繼承人出來,搞的羅志學自己心態都有些著急了。 如今宋莊嬪終于生出來了個兒子,羅志學自然是欣喜無比,也算了了一樁心思。 不是因為羅志學對宋莊妃個人有多么喜歡,其實說實話,羅志學對莊妃本身沒太大的特殊感覺,連侍寢都比較少。 要不然之前也不只是一個嬪了,就算是個這嬪,也是在她懷孕后冊封,用來安她的心的。 在這之前,宋氏只是一個昭儀而已……大楚帝國后宮里上百個普通昭儀等低等嬪妃的一員。 但是羅志學依舊第一時間就冊封他為妃,而且不出意外的話,過幾年等孩子稍微長成,羅志學還會進一步冊封她為貴妃。 這一切都是因為她是皇長子的生母。 對他羅志學來說,乃至對整個大楚帝國而言,這個皇長子來的很及時,并且非常的重要。 某種程度上來說,宋莊妃穩固了國本,于國有功,一個妃乃至貴妃的封號她受之無愧。 宋莊妃順利生下了一個皇長子,這在皇室后宮里也引起了不小的波瀾。 王皇后也好,淑妃也好,德妃也好,麗妃也好,一大票后宮的女人都是心情不太好…… 尤其是王皇后更是愁的好幾天都吃不好睡不好! 但是表面上還得擺出一副賢妻良母的模樣,在人前,尤其是在羅志學面前還得露出一副樂呵呵的表情,又對宋莊妃各種問候各種賞賜…… 但是內心里……估計都已經詛咒宋莊妃母子恨不得下地獄去了。 這可是帝國第一個皇子啊,名副其實的皇長子啊,未來皇位的有利競爭者。 這對王皇后來說可不是什么好事,她還想著生下女兒后,再好好調整身體再生一個皇子出來,讓自己的兒子成為名副其實的嫡長子呢。 但是卻晚了一步,這在未來必然會造成負面影響的。 王皇后心中的郁悶和苦楚乃至擔憂,羅志學其實多少也能看出來一些,不過他裝作看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