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節
這喝完一口水后,黃祥斌看著身前身后,默默向南徒步行軍的將士們,臉上露出了一絲擔憂。 他沒有想到,自己率軍從湖廣一路打到江西,又從江西一路打到廣州,沿途遭到了不少敵人的頑抗,也遇上了眾多的阻礙,但是絕對沒有想到,自己從軍生涯里遇到的最大問題不是頑抗的敵人,不是復雜難走的地形,而是這該死的酷暑。 此時的他雖然騎在馬上,不用直接走路,但是都這么難受了,可想而知,自己麾下的將士們還需要徒步行軍是多么的不容易。 哪怕是從韶州府南下之前,自己已經做了不少的準備,比如提前為大軍更換了夏裝,并且還為自家大軍準備了數萬頂的斗笠,用來給將士們防曬遮陽,順帶也可以遮擋南方春夏時期的眾多雨水。 但是真正走到廣州府的時候,依舊還是讓自家大軍出現了不少的非戰斗減員。 自從五月中旬,當地氣溫迅速升高,一下子從溫和的春天狀態轉變為酷日狀態后,他麾下的大軍竟然是在短短半個月里病倒了三百多人。 要知道,他的大軍打偌大一個韶州城,都沒減員三百多人…… 不對,哪怕是之前攻打南雄府這個險峻關隘的時候,也沒傷亡這么多呢。 上一次傷亡三百多人的時候,那還是強攻贛州城那個鐵烏龜的時候。 但是最近半個月里,他們也沒搞什么急行軍,只是慢悠悠的南下。 頂多中途就是拿下來了北江沿岸的英德縣城而已,嗯,實際上當時也沒打,對面的一兩千明軍看到楚賊殺過來了,一半逃亡一半投降了。 而清遠這邊,自家前鋒一個團殺到后,城內士紳很干脆的在縣令的帶領下開門迎接王師了。 然而就這樣,他的大軍愣是在半個月里出現了三百多人的非戰斗減員,嗯,雖然其中絕大部分人經過治療后還是能回到原部隊的,但短時間內出現了缺額不是。 再說了,傷員經過治療后,大部分還能回歸部隊了,但是計算傷亡數字的時候,傷員依舊會被計算在內。 所以,這病倒也可以看成是非戰斗減員了。 而且病倒的原因各種各樣,讓人是防不勝防。 中暑的有,因為天氣一冷一熱,溫差大而感冒發燒的也很多,還有不少是喝生水導致的。 主力師里的士兵們因為在新兵營連都接受過衛生宣傳,行軍扎營要盡可能喝燒開后的水。 但是守備軍里的很多士兵,都是明軍投誠士兵里直接整編過來的,并沒有接受過完整的新兵營訓練,他們的衛生觀念總體來說比較單薄,其中有少數人在水壺里的涼水喝完后,因為天熱口渴難耐,同時又懶得生火燒水而直接喝野外的生水…… 然后就上吐腹瀉了…… 再精壯的漢子,連續拉幾天后,那也得變成病貓……甚至不少有人病情嚴重一些為此還丟掉了小命。 唯一讓黃祥斌慶幸的是,這些都是一些常規病癥,而且不是什么大規模傳染病,要不然他的數萬大軍分分鐘要崩盤…… 南方沿海地區的氣候,給第七師和第十一守備師帶來了不小的麻煩,不過也僅僅是一些小麻煩而已。既然天氣炎熱,溫差極大容易著涼感冒,野外生水容易生病等等,那么黃祥斌他們也是會做一些針對性的應對措施的。 首先就是征集大量的醫生。 雖然第七師里有一個醫療營,里頭有不少的軍醫和護兵,但是數量還是稍微差了欠缺了些,這南下路上一邊行軍一邊征集大夫也是必須的。 其次則是嚴格宣傳衛生觀念,尤其是不能讓士兵們直接喝生水,水必須要先燒開了后才能喝。 同時因為夏天酷日行軍,將士水分流失大,需要更多的水分進行補充的情況,要在出發前提前準備更多涼開水,士兵們隨身攜帶的竹筒水壺從以往的一個直接增加到兩個甚至三個。 然后每個哨里,哪怕是行軍途中也要定時安排人手提前燒水并進行補充。 初步解決了飲用水衛生這個問題后,隨軍的大夫們也開始大批量煎熬清熱解毒類的湯藥分發給將士們預防中暑,此外一線基層的護兵以及基層軍醫也是重點宣講衛生的重要性。 當然了更加重要的還是傳達命令,強制下令將士不得隨意飲用野外生水,不得在軍營內所以大小便,注意個人衛生等一系列的條例。 眾多措施集中施行后,軍中生病的將士數量明顯降低。 等到他們殺到廣州府城北邊二十多公里外的小鎮金利時,軍中因為中暑、腹瀉嘔吐發燒等情況病倒的人數大幅度降低了。 黃祥斌陸軍中將此時才是放下心來,他之前還真心怕帶著大軍一路從贛州打到廣州,沒到明軍殺傷多少人卻是被疾病給擊垮了。 而這一次疾病襲擊,也是讓黃祥斌中將認識到,打仗不僅僅是將士勇武,不僅僅是武器彈藥這些東西,還有其他諸多方方面面的東西。 而有時候,一些看似不起眼的東西就能導致一支大軍的潰敗。 比如衛生問題! 在金利小鎮進行初步休整的時候,黃祥斌中將抽空把最近大半個月南下大軍遭到疾病侵襲的過程都寫成了報告,尤其是重點提及了飲用水衛生問題。 這份報告,不僅僅會傳回金陵城,讓金陵城的陛下和參謀部那些人作為一個參考。 同樣也是傳給了廣西那邊作戰的第五師等部隊。 廣西那邊作戰的第五師等部隊,實際上也是屬于黃祥斌中將麾下的部隊呢。 黃祥斌中將,他可不僅僅是第七師的師長,實際上第七師師長只是現在他的兼職而已,他如今的本官職務乃至兩廣守備司令,奉旨統籌兩廣戰事。 如今在廣西作戰的第五師、第三守備師、第六守備師這三支部隊,都是屬于兩廣守備司令部麾下,也就是黃祥斌中將麾下。 廣西那邊的氣候環境可不會比廣東好多少,甚至很多地方還要顯得更差一些,更容易讓將士們遭到疾病的侵襲。 因為他下令第五師等廣西作戰的各部隊,也要重點注意衛生問題,注意防中暑問題。 兩廣戰役,楚軍最大的敵人并不是明軍,而是當地的氣候環境。 —— 黃祥斌帶著第七師以及第十一守備師在金利小鎮休整了兩天后,這才繼續南下。 而此時,廣州城距離他們已經沒有多遠了,按照正常行軍速度的話,也就是一天左右的路程而已。 嗯,如果沿途沒有遭到明軍的伏擊和阻攔的話。 因為臨近廣州,而廣州這地方本身就是廣東巡撫駐地,作為省城的廣州城自然駐防了不少的明軍兵力,同時也有情報顯示,廣州城里除了廣東本地的兵力外,還有一批來自海上的所謂義軍。 實際上這些人就是明末時期的各種亂七八糟的海盜,其中不少被明廷官府所招攬或拉攏,繼而出現在廣州城里抗擊楚賊。 對于這些海盜,黃祥斌中將卻是呵呵一笑! 這些海盜如果駕船在海上也就罷了,楚軍甭管陸海軍,還真的只能看著他們干瞪眼…… 但是他們膽敢上岸和帝國陸軍作戰,那純粹是嫌命長了。 別說這些雜七雜八的海盜了,就算是鄭芝龍所部在陸地上,也是被楚軍吊打的份。 第393章 守城的海盜們 明末時期沿海的海盜多了去,可不僅僅是鄭芝龍一家,鄭芝龍所部只是當代規模最大的海盜團伙而已,并且已經算是洗白上岸了,不算嚴格意義上的海盜了。 但是除了鄭芝龍他們外,實際上當代閩浙廣東沿海地區里還有大量的中小規模的海盜團伙。 這些海盜里什么樣的人都有,既有窮兇惡極,殺人毀船的純海盜;也有不少是沒啥事的時候是海商,遇見肥羊了就臨時客串一把海盜,還有一些純粹是活不下去的沿海漁民,鹽丁,鄉民為了求活化身為盜。 這年到的閩浙粵沿海地區里,是非?;靵y且復雜的,各種海盜是多如牛毛,不僅僅是華夏自家的海盜,還有來自于與扶桑,高麗,南洋各地土著的海盜…… 就連泰西洋人也跑過來湊熱鬧,如荷蘭,葡萄牙人乃至西班牙人等。 整個華夏沿海地區是顯得非常的混亂的,不過即便是如此混亂,明廷在最近這幾年卻是依舊能夠掌控當地沿海的局勢。 這靠的也不是明廷自身的水師力量,實際上明廷自身的水師主力,也就是早期閩浙一帶的官方水師,早就被鄭芝龍為首的海盜團伙給徹底擊潰了。 連時任福建總兵俞咨皋都是因此獲罪被殺,嗯,這人本身沒啥名氣,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但是他的父親很多歷史愛好者應該知道,那就是抗倭名將‘俞大猷’。 可惜,虎父犬子,老子是名將,打的倭寇哭爹喊娘;兒子卻是眼高手低,盲目自信帶著明廷最后的一支官兵水師,傻乎乎的沖上去和當時實力遠超官兵水師的‘十八芝’所屬的水師軍打海上決戰……然后一敗涂地,徹底葬送了明廷官方水師的力量。 就是因為這個大敗仗之后,明廷有海無防,被迫無奈之下才開始嘗試招撫鄭芝龍等大海盜,招撫成功后,明廷的海上安全,嚴重依賴鄭芝龍所部,如今鄭芝龍更是官至福建總兵,他麾下的水師力量,已經完全取代了以往的明廷官方水師,成為了明廷在閩浙粵沿海地區的主要海上力量。 不過,明廷依仗鄭芝龍,人家鄭芝龍對明廷卻沒什么效忠之心。 他鄭芝龍雖然跟在大陸,雖然玩招安,也向往在明廷里當個總兵甚至獲封爵位之類的,但是骨子里,他還是個商人。 所以他一邊為明廷賣力持續抗擊楚賊,同時又持續的和楚廷接觸,嘗試著給自己找一條退路。 只是很可惜,到目前為止,鄭芝龍所部要求的條件,和大楚帝國給出的條件相差甚大,至今沒能談攏。 鄭芝龍以及他麾下的海上力量,是明末沿海地區的一個海盜的縮影,而除了他們被招安外,其實還有不少海盜被官府招安的,尤其是廣東這邊也比較多。 主要是閩浙一帶是鄭芝龍的大本營,沒其他海盜太大的生存空間,而廣東沿海就不一樣了,以往這里是劉香的地盤,后來劉香被鄭芝龍干掉后,鄭芝龍所部雖然吃下了廣東沿海的大部分海上利潤,但是總歸是沒能全面掌控當地的沿海地區。 因此這兩年當地還有不少其他海盜海商團伙生存的,而這些人在鄭芝龍的持續打壓下,日子過的也不咋地,所以不少人干脆牙一咬也接受官府招安,搖身一變成為了水師了。 而明廷在熊文燦主持的招安,雖然大方針是招安,但是也不會容忍讓鄭芝龍一家做大啊,因此也很樂于接受并扶持其他投誠過來的海上團伙! 只是這些被熊文燦招攬的中小海盜團伙們沒有想到,這才沒兩年呢,華夏大地的局勢就發生了劇烈的變化。 感覺也就是一眨眼的功夫而已,楚賊竟然都打到廣州來了。 然后其中的不少被招撫的海盜就莫名其妙的變成了守城的‘官兵’…… 而且人數還不少,加起來少說也有兩三千人呢。 —— 殺到廣州城下的時候,黃祥斌中將獲得了陸軍情報司以及海軍情報處聯合遞交的報告,情報上稱廣州城內目前有守軍約有八千人。。 這八千人守軍里,約兩千人是征調的廣東水師各部,嗯,也就是被招撫的各海盜團伙成員…… 四千人是最近半個月里才緊急征召的衛所青壯、鄉勇,這些人基本沒有經過任何的軍事訓練,連冷兵器都不充足。 還有大約兩千人才是城內真正的官兵,其中有五百余人乃廣東巡撫的撫標,還有一千五百人乃是屬于當地幾個衛所的留守戰兵。 城內已知部署有大小長管火炮約二十余門,從兩斤半到十斤不等,其中大半都是從戰船上臨時拆下來搬上城頭的。 另有各類短袍上百,即將軍炮,虎蹲炮,攻戎炮,佛郎機等。 城內兵各部的火槍,總計約有兩千支,都在撫標和衛所戰兵還有海盜當中,臨時征召青壯里并沒看見火槍或火炮的蹤跡 黃祥斌得到了情報部門花費了不小的代價和精力,這才搜集起來的敵軍情報后,對后續攻城也算是有了計劃。 先不著急著打,等到后方的炮兵部隊和彈藥到了再說。 畢竟廣州城內守軍的火力,尤其是火炮數量不少,這貿然進攻的話,很容易就會變成遼東地區里的東擄:被守城明軍的火炮活生生打死…… 對付這種有火炮,還有厚實城墻的城池,楚軍經驗已經很豐富了。 而具體方法也很簡單,直接用火炮洗地是最簡單,也是最能見效的辦法。如果再配合挖掘地道進行爆破,重甲突擊隊進行突擊,那么這一整套下來也就差不多了。 如果還不行…… 那么就用更多的火炮,打出去更多的炮彈,用更多的炸藥進行爆破,更多的重甲突擊隊再來一遍…… 黃祥斌堅信:在絕對的數量和火力優勢面前,所有的城墻都是渣渣! 更何況,還是眼前的廣州城! 這廣州城在黃祥斌看來,比贛州城還要容易打,更加沒辦法和當初的史可法駐守的九江城相提并論。 不是城墻厚不厚,火炮多不多的問題,而是廣州城的守軍們,并沒有構筑大量的新式城防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