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節
因為成本非常高,收藏意義大過實戰意義,因此這年頭的簧輪手槍還會鍍金、雕刻精美的花紋。 羅志學自己就有兩把這種簧輪手槍,鍍金不說還鑲了寶石……這玩意就是個工藝品! 如此的簧輪手槍想要真大規模裝備自然是不現實的。 成本太高都還是次要的,關鍵的是這東西加工精度太高,嚴重依賴資深工匠的手工制作,很難用機器大規模量產。 如果朱興發只是拿出這種手槍來糊弄人的話,那么羅志學就要當場發飆。 但是打開木盒一看,里頭的手槍并沒有精美的花紋,也沒有搞什么鍍金,并且咋一看上去都還有些粗糙。 而正是這種粗糙,代表了它是一款量產火槍的身份。 就大楚帝國下屬漢天兵工廠的機械設備的加工精度,也搞不了太精密的生產,量產的火槍往往賣相遠不如那些手工打造的火槍。 拿起來一看,羅志學就發現了這款手槍和自己收藏的兩把簧輪手槍不一樣。 這槍,它沒有鋼輪…… 簧輪手槍,也就是上個世紀歐洲那邊就出現的簧輪手槍,其最大的特點就是有個鋼輪,整個擊發機構和后世的燧石打火機很類似。 但是手中的這把手槍,它沒有鋼輪。 細看,這槍采用的是擊錘撞擊槍機。 此時,朱興發也是介紹道:“陛下,這款手槍,是我們根據以前的簧輪手槍改進的,也參考了陛下您曾經提到過的燧發槍?!?/br> “漢天兵工廠的設計師們,拋棄了以往的鋼輪結構,換用了擊錘,這樣整個槍機的設計就能夠大大簡化了,雖然成本還是比較高,然而相對于騎兵的高昂成本來說,一支稍微貴一些的手槍是完全能夠接受的!” 羅志學看著這支手槍,都不知道該說啥啊,在他看來,這玩意完全就是他認知的燧發槍??! 他讓下頭的人一天到晚都在搞燧發槍,結果研究設計遂發步槍的人沒搞出來,騎兵這邊弄個手槍,竟然是搞出來了? 羅志學道:“這是遂發槍的擊發機構吧?用在步兵火槍上也可以吧?” 但是朱興發卻是面露尷尬道:“這個……” “我們的這個火槍雖然成本比以往的遑論手槍低一些,但是比步兵的火槍火槍還是貴很多,每支成本大概要二十兩左右,主要是為了確保擊發率很多零部件非常精細,需要用到高精度的機械和資深工匠進行生產?!?/br> 二十兩一支…… 這個價格在朱興發,乃至徐志賢他們看來太貴了,人家徐志賢聽了這個價格,就只要搖頭了:“二十兩太貴了,一萬支就是二十萬兩,十萬支就是兩百萬……” 但是一旁的羅志學卻是搖頭:“二十兩,不貴!” 第311章 排隊槍斃的曙光 聽到羅志學說二十兩不貴的時候,徐志賢,朱興發以及王瞎子三人都是齊齊看向羅志學,他們有些無法理解羅志學為什么會這么說。 如今步兵使用的火繩槍,軍方的采購價平均下來,一支大概在五兩銀子左右,這還是一整套的價格,包括火槍,槍刺,槍帶,彈藥帶等。 即便是這個價格,其實也不算便宜了! 這年頭的銀子還是比較值錢的,整體物價除了糧食外,其他東西并不算貴。 作為物價的對比,如今漢天兵工廠里的一名普通工人,月薪大概是一兩五錢銀子左右,伙食費用還得從里面扣除,至于技術工人以及管理人員,那個沒什么代表性,不說也罷。 楚軍士兵的補貼是一等兵八百文,二等兵五百文,三等兵三百文。 當然楚軍的士兵不僅僅拿補貼,他們還免費吃穿呢,真算起來要那就是三四兩銀子。 明軍那邊的募兵,普通營哨兵的二兩到三兩之間;新標軍的待遇高一些,有三兩甚至四兩銀子,不過還是那句話,這個錢明軍的士兵拿不到,很多是會被克扣的。 嗯,明軍士兵的這個收入,同樣不包括親兵、騎兵,低級軍官等群體,只說普通大頭兵。 也就是說,楚軍里裝備的一支步兵火槍,采購價比養一個士兵一個月的費用還要高。 明軍那邊制造的鳥銃要便宜一些,一支不過三兩多,貴一些的也不過四兩銀子而已。 此外,兩百斤的短炮也才幾十兩銀子,十八斤臼炮是百兩銀子,明軍的一大堆幾十斤的攻戎炮,虎蹲炮更便宜,少則幾兩銀子,多不過十幾二十兩銀子就能買到。 楚軍里的兩斤半野戰炮,鐵鑄的只有百多兩銀子,青銅的貴一些,要兩百多兩銀子。 五斤青銅野戰炮的采購價要貴不少,全炮要四百多兩銀子。 九斤青銅野戰炮,是楚軍里目前最為昂貴的一種武器,采購價要七百多兩銀子。 這個采購價,還是兵工廠附加了不小利潤的,不然的話,還要更便宜一些。 不過兵工廠那邊也要運營,也要擴張和進行技術研發,適當的利潤肯定是需要的,要不然就沒辦法發展了。 在這個野戰主力火炮都只要幾百兩銀子的時代里,一支火槍二十兩銀子,這可是非常昂貴了。 朱興發他們認為,如果是騎兵少量裝備,那么還可以接受,畢竟騎兵本來就是屬于昂貴兵種,武裝一個騎兵光是戰馬加盔甲就得上百兩銀子了,而且平日養戰馬也貴的很。 最關鍵的是,騎兵這玩意沒辦法速成,不能和步兵那樣隨便找個青壯練上兩三個月就能拉出去打仗。 騎兵,哪怕是師屬騎兵團里的那些半吊子騎兵,那也非常寶貴的。 二十兩銀子的遂發火槍,用來裝備騎兵可以接受,但是用來裝備步兵……總感覺有種浪費的嫌疑。 面對臣子的疑惑,羅志學卻是道:“你們說的這二十兩銀子,說的是騎兵手槍的采購價吧,也就是最多幾千支的量?!?/br> “如此一來,生產線的成本平攤上去,那價格肯定就貴了,畢竟工業部下頭的兵工廠是不會做虧本生意的!” 此時朱興發也是道:“陛下圣明,我們預定采購的手槍是初步兩千支,用的好,回頭可能再增加兩千支,漢天廠的丁剛毅價格要的很死,非說要二十兩銀子才能做?!?/br> 羅志學道:“這是情理之中,但是如果把這燧發槍的產量提上去,不是兩千支,而是兩萬支甚至二十萬支,這成本就可以大大攤薄,到時候這價格肯定是要下來的?!?/br> 具體能少多少,羅志學也沒找工業部的人來問,但是他估計著,產量上去了,平攤成本之后,采購價直接對半砍都是有可能的。 “先不提這遂發火槍的價格能少多少,且說一旦裝備了燧發槍后,那么我們就可以全面采用火槍兵作戰,徹底放棄長矛手!” “一個重裝長矛手的全套裝備,至少三十五兩銀子以上,輕裝的長矛手也要十五兩銀子左右,同時訓練也更麻煩,對人員的要求也更高?!?/br> “如果能撤裝長矛手,哪怕是新火槍隊價格貴一些,也是劃算的!” 羅志學說的這些,之前并沒有對徐志賢他們說過,所以他們聽到羅志學的話后,都是露出了疑惑。 徐志賢道:“陛下,就算是換裝了新火槍,但是這長矛手還是需要保留吧?” “長矛手,尤其是重裝長矛手一直都是我軍隊核心戰力,這直接撤裝了的話,近戰能力怕是無法保障??!” 徐志賢說的也是事實,目前楚軍里的長矛手,乃是實打實的核心戰力。 典型的野外會戰當中,長矛手的有兩大職責,一是掩護火槍手,讓火槍手能夠安全的開火。二是在發起沖鋒的時候,充當rou搏戰的核心戰力,至于火槍手在rou搏戰當中,哪怕是裝備了槍刺,但是在rou搏戰里依舊不如長矛手。 一方面是長矛手披甲,尤其是前排的長矛手清一色身披重甲,而火槍手雖然也披甲,但是都是最輕的半身輕甲。 此外火槍比較短,加了槍刺也就兩米多點,而長矛手的長矛,可是四米五呢。 列陣rou搏戰里,那可是一寸長一寸強。 因此,列陣rou搏戰的時候,重裝長矛手才是核心戰力,什么火槍手,重甲刀盾手都得靠邊站。 如今羅志學說換了新火槍后,就能直接撤裝長矛手,這讓他們無法理解。 羅志學卻是直接拿過紙筆,簡單的畫了幾條橫線:“一旦我們列裝了新火槍,以燧發槍的特性,我們完全可以讓火槍手的隊形做到更加的緊密,甚至肩并肩!” “如果我們能夠采用三列隊形,或者干脆是兩列隊形!” “如此情況下,對比以往的士兵間隔大,六列隊形的火繩槍手,我們的新陣型在火力密度上,將會得到數倍甚至十倍以上的提升!” “試想一二,一支比現在的火槍手部隊,火力密度提升數倍的新型火槍手部隊,在戰場上將會獲得怎么樣的效果?” 等羅羅志學在紙上用炭筆畫出了一個簡單的線列步兵的陣型后,王瞎子和朱興發這兩個騎兵將領還沒怎么反應過來,但是徐志賢這個步兵出身的將領卻是瞬間眼睛都亮了。 他看著圖紙上的陣型,嘴里喃喃著:“現在我們的一個步兵營,火槍手有兩百四十多人,分成六列部署,單輪火力只有四十個火槍手?!?/br> “如果采用新火槍的話,同樣的兵種和陣型,我們就可以采用三列陣型,單輪就能集中八十高火槍手,如果采用兩列陣型,那么就是一百二十個火槍手!” “僅僅是換用新型火槍,其他不變的情況下,我們的火力密度就能提升兩倍或三倍?!?/br> “如果我們再把長矛手撤裝掉,再把刀盾手和弓箭手也撤掉,同等兵力數量下,我們的單輪火力就能集中兩百個火槍手甚至三百個火槍手!” “對比現有的戰法,火力提升五倍或七倍多!” 這個時候,羅志學卻是微微搖頭,然后又在圖紙上簡單畫了個圖樣,然后到:“采用燧發槍后,我們不用擔心火繩走火問題,所以完全可以采用齊射的作戰方式,三排或兩排的火槍手一次性全部開火,直接打出去六百發子彈!” “想象一下,所有的火槍手,在靠近敵軍大概十丈左右的距離里,一次性全部開火,那等場面將會是如何的震撼?” “試問,天底下有多少軍隊,能夠在十丈內遭到這種猛烈火力齊射后,還能繼續作戰?” 聽到這話,徐志賢立馬就站了起來:“至少偽明軍就沒有這樣的精銳……” “如果遭到這種火力打擊,敵軍的前排兵力怕是都要死光,就算不死光也得死傷七八層,在短時間內遭到如此猛烈的打擊,沒幾支軍隊還能繼續保持作戰的勇氣?!?/br> “就算他們還保持了勇氣,那么陣型也徹底垮掉了!” 徐志賢說著的時候,站起來走了兩圈,然后又回到桌子前頂著羅志學畫出的幾個簡單的陣型圖:“如果有這樣的火槍手一萬人,迎戰偽明五萬新標軍不在話下?!?/br> 羅志學此時又看向了朱興發:“如果再有配屬了火槍以及遂發手槍的騎兵相助,這中原我們也就可以去闖一闖了,甚至以后跑到北邊打一打東擄也是沒有問題的?!?/br> 朱興發聽到東擄,當即也是站了起來:“陛下圣明,說實話,臣構思的火槍和手槍騎兵,就是奔著對付那些東擄去的,他日如果兵發遼東,臣懇請陛下讓臣充當先鋒將!” 羅志學看著朱興發,微微點頭:“朕應下了,以后出兵遼東,朱愛卿你率領騎兵來打頭陣!” 羅志學知道朱興發這人是遼東騎兵出身,而且家人都死在了東擄手上。 這人,和東擄那是有著血海深仇的! 羅志學說著,又是把視線投回到了桌子上的這把遂發手槍! 重新拿起來仔細看了看這手槍的擊發機構后,當即向外頭的秘書道:“讓軍械部的胡愛卿過來一趟,對了,再把工業部的袁愛卿也叫過來,嗯,漢天廠的丁愛卿應該也沒回去,把他也叫過來吧!” “今天,我們把這燧發槍的事給詳細討論一二,尤其是這遂發步槍,看看能不能搞,多久能搞出?!?/br> 徐志賢當即道:“燧發槍關乎我軍未來戰略發展,陛下,臣在這里表個態,如果工業部能夠把這遂發步槍搞出來,只要不是太離譜,只要能夠控制在十五兩上下,我們陸軍第一批就先定五萬支!” 第312章 為排隊槍斃而生 朱興發可沒想到,自己大力支持搞的騎兵手槍,不僅僅解決了楚軍騎兵戰斗力羸弱的問題,還推動了遂發步槍的研發,甚至進一步推動了排隊槍斃的發展。 大楚帝國的燧發槍研究,其實正規的研發機構乃是工業部下屬的槍械研究所,這個槍械研究前身也是襄陽兵工廠下屬的燧發槍研究組,一直都是在專門負責燧發槍研發的。 但是沒有想到槍械研究所那邊沒有搞出來成熟可用的產品,反而是漢天兵工廠內部單獨立項的騎兵手槍項目組給搞了出來。 同時漢天兵工廠內部的騎兵手槍項目組,是根據原來的簧輪手槍進行改進的,這項目名稱一直也是沿用簧輪手槍……哪怕是搞出來了后,也稱之為簧輪手槍改進型……并沒有直接稱之為遂發手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