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節
盡管最終失敗了,但好歹也是經過了頑抗的抵抗。 而對楊嗣昌,崇禎雖然連續下了好幾道旨意進行責罰,甚至連兵部右侍郎的頭銜都給摘掉了,右副都御使的頭銜也在長沙戰役后,被貶為右僉都御史。 但是,他依舊沒有摘掉楊嗣昌總理五省軍務的頭銜。 崇禎,內心里還是指望楊嗣昌能夠戴罪立功的。 但是,當他看到楊嗣昌直接棄守衡陽,帶著殘兵敗將一路逃到廣東去后,心中的怒火再也忍不住了: “楊嗣昌丟城失地,臨陣逃脫,著錦衣衛立即逮捕入京候審!” 第303章 明廷劇變 崇禎帝因為楚南戰事的連接失利,楊嗣昌因為實力不濟放棄衡陽退守廣東而震怒。 冒火的崇禎直接下令抓人,緊接著就任命了新的南線總督人選。 楊嗣昌都要被逮捕下獄了,自然要找個代替的人選,而且這個新的代替人選管轄的范圍也和楊嗣昌時代不一樣了。 楚南丟掉之后,西南方向的戰事就會從楚南、川東會蔓延到貴州、兩廣地區。 因此,新的總督除了總督湖廣、四川外,還會總督廣西,廣東,貴州軍務。 朝廷臣子那邊討論來討論也沒個定論,崇禎看著心煩,最后他考慮到西南局勢緊張,新調人過去也比較麻煩,所以干脆直接讓兩廣總督熊文燦總督西南各地戰事算了。 畢竟之前熊文燦在擔任兩廣總督對付海賊,平定地方動亂的時候也是干的很不錯的。 為此,崇禎再一次展現他對臣子的重用之心。 直接給熊文燦加兵部尚書銜,兼右副都御使,總督廣東、廣西、貴州、四川、湖廣五省軍務。 這個官帽子,比之前楊嗣昌的官帽子強得多。 之前楊嗣昌擔任總理五省軍務的時候,官帽子還是兵部右侍郎兼右副都御使呢。 但是熊文燦呢,崇禎直接給了他一個兵部尚書的頭銜。 干掉楊嗣昌后,崇禎還不覺得解氣! 短短數天內,崇禎就連接罷免了十多位大臣,就連兵部尚書張鳳翼也是受到了極大的牽連。 此外坐鎮陜西關中的洪承疇,坐鎮河南汝州的陳必謙,坐鎮安慶的史可法通通都是遭到了崇禎的訓斥甚至罷免,理由? 楚賊大舉調兵南下,橫掃楚南各州府之時,其他幾個方向的明軍重兵竟然所無動于衷……坐視楚南局勢徹底敗壞。 這一點,崇禎還真冤枉上述三人了。 洪承疇在陜西不僅僅要在關中府一線對抗楚賊西進,同樣對內還要繼續圍剿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人,盡管目前的各部流賊已經大不如前,但是依舊還在蹦跶著呢。 按照洪承疇以及部分朝廷重臣們支持的方略,陜西一線的官兵一邊守住關中府,一邊繼續調集兵力圍剿高迎祥等流賊,等解決了高迎祥等流賊后,再揮兵東進楚北。 河南的陳必謙嗎,人家連自己手底下有多少兵力都搞不清楚,也指揮不動左良玉這種驕兵悍將,至于從薊遼一線調來的吳三桂為首的邊軍,更是鳥都不鳥陳必謙…… 史可法嗎,盡管他已經得到了幾乎整個江北以及江西,甚至部分江南地區的兵力以及糧草支援。 但即便如此,他能穩住九江、宿松太湖這一條長江南北兩岸的東線就已經是很不錯了,至于反攻那是不可能的。 東線光是楚賊里的主力師就有好幾個,而且其中之一還是楚賊里的絕對王牌主力第一師。 楚賊第一師布防漢天府東南之興國州以及江西九江府瑞昌縣一線,距離九江府府治德化,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九江城只有一步之遙,該方向除了第一師外,還有第四臼炮團。 楚賊第四師,駐防黃州府一線,并在前線的黃梅、廣濟等地駐防重兵。 除了這兩個前線的主力師外,后頭還有楚賊之第六師駐防武昌、大冶。 同時東線靠北方向,也就是德安府還有楚賊第三師一旅兵力。 最后,楚賊還在京師武昌南郊大營里,持續編練第七師,在江北漢陽軍營里編練有第八師。 第七師、第八師這兩個楚賊主力師雖然都還沒成軍,不過加起來暫時也有上萬兵力了。 上述,僅僅還是主力部隊,此外還有在黃州府一線的第五守備師、漢天府東南一線的第七守備師。 而這些兵力,最終都是可以用于東線戰斗的。 人家史可法現在都提心吊膽的防備著楚軍東進,那里有余力主動發動西進反擊啊。 但是洪承疇和史可法依舊受到了崇禎的訓斥,至于陳必謙更慘! 他被崇禎給直接罷官了…… 但是吧,陳必謙看似總督東線戰事,但實際上他能直接調動的兵力只有區區那么兩三萬人,其中大部分都還是死守魯陽縣、信陽等地的兵力,根本無法輕易調動。 所以陳必謙在得知楚賊在楚南有大動作后,一度也是嘗試了在北線發動反攻,但是吳三桂遲遲不來,一直到五月份的時候都還在外頭晃悠到處劫掠,左良玉也多次借口說缺兵少糧,槍炮藥子更缺等理由拒絕出兵,所以他計劃中的北線攻勢遲遲都沒能展開。 但是前線統兵文官們的苦處,崇禎可能不知道,也可能知道但是裝作不知道。 反正他也沒其他什么好辦法,又不能變出幾百幾千萬兩銀子來,更變不出來幾萬幾十萬為大明朝死戰的將士出來。 所以他只能利用皇帝的身份,強行壓著這些大臣們想方設法做事。 事情甭管難不難,但是你都得給我辦好了,要支援?沒有……總之辦不好就要你腦袋,辦好了就是朕領導有方! 說起來,崇禎朝的大臣們都挺難的,一個不小心就被罷官免職了。 崇禎一朝換中樞大臣的頻率那絕對是史上罕見,沒第二個皇帝像他這樣喜歡折騰的。前后十來年功夫,一共換了五十幾個大學士,也就是閣臣,其中首輔都換了十七個。 在他之前,明王朝兩百多年一共也就出現百名左右的首輔,他當皇帝十來年就換了十幾個,這人的腦回路,不是一般皇帝能夠相提并論的。 而且崇禎用臣子有個特點,剛開始用你的時候掏心掏肺,但是一旦出了點啥事,直接就把你推出去背黑鍋,罷官殺人了…… 這人吧,不太適合當皇帝。 但凡他讓中樞稍微穩定一些,別三天兩頭就換人,也不至于混到一個自掛煤山的下場。 中樞一年到頭天天動蕩,臣子們要么擔驚受怕要么勾心斗角,還打個屁的流賊,滅個屁的東擄! 在這種大背景下,楊嗣昌被崇禎親自下旨逮捕下獄,抓人的錦衣衛已經是連夜出京了,只不過現在楊嗣昌在廣東,這錦衣衛要跑到廣東去傳旨順帶抓人,估計得跑好幾個月…… 同時,洪承疇、再加上史可法、孫傳庭等重要的巡撫們,有一個算一個,全都受到崇禎的訓斥。 而陳必謙也是倒霉透頂,直接被罷官了! 理由就是陳必謙坐鎮河南日久,但寸功未立,坐視楚賊做大…… 陳必謙的幾個對手們逮著同時一陣猛噴……崇禎順著臣子們的話頭,也就直接把陳必謙也來了個罷官去職。 好歹給陳必謙留了個面子,沒把他逮捕下獄,而是讓他自愿乞骸骨…… 還在汝州那邊,千辛萬苦,想方設法協調左良玉、吳三桂等驕兵悍將想要搞南陽攻勢的陳必謙,這會還不知道自己已經把罷官了呢。 他是莫名其妙的升官,莫名其妙的被罷官…… 緊接著,朝臣們一番明爭暗斗后,推選出來了新的東線總督,王家禎! 于是乎,因為遼東兵鼓噪,而惹毛了崇禎,直接把他罷免的王家禎,再一次被崇禎起復,加兵部尚書銜,兼右副都御使總督南直隸、河南、江西、浙江軍務。 因為直接統管南直隸軍務,其重任就是扼守東線,防備楚賊東進,不出意外的話,其駐地應該就是應天府金陵城這個南京了。 因此,王家禎又被俗稱之為南京總督。 而熊文燦那邊因為坐鎮主持西南戰事,又被俗稱之為西南總督。 洪承疇那邊依舊是三邊總督,不過人家是有兵部尚書加銜,此外還是太子太保呢。 由此,明廷形成了三大總督共同圍剿楚賊的局面。 而這些變化,是在楚南潰敗的消息傳到京師后,短短半個月內就形成的。 等到六月份的時候,明廷在短短半個月內,針對楚賊的高級文官,也就是總督、巡撫這個級別的官員,都已經撤換了足足七個之多。 當然,這些暫時只停留在文件上的調換,因為圣旨下發并通報也需要時間,很多人看似被罷免了,但依舊還在位置上待著。 如六月初的時候,哪怕明廷已經正式下旨逮捕楊嗣昌了,但是人家楊嗣昌依舊在韶關那邊帶著,一門心思恢復新標軍編制,找熊文燦要錢糧,要槍炮。 其新標軍右軍,在短短半個月不到的時間里,就迅速恢復到了三七千多人的規模,并且還在迅速擴編當中。 因為楚南潰敗的影響,導致的不僅僅是楊嗣昌,陳必謙等在外頭帶兵打仗的高級文官們的沉浮,更是掀起了一番內閣層面的劇烈變動。 去年后因為動蕩而導致只剩下溫體仁、錢士升、張至發三人的內閣,在四五月份的時候錢士升又是遭到了影響,并且在楚南大戰持續傳來后,錢士升也是受到了牽連,最后被迫‘稱病致仕’。 如此一來,內閣就只剩下區區兩個人了! 為此,明廷那邊掀起了劇烈的爭奪閣臣寶座的斗爭! 最后,吏部侍郎孔貞運,賀逢圣、黃士俊俱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三人成為了新的閣臣。 而這一番內閣變動了,自然少不了楚南大戰的巨大影響。 大楚帝國的崛起,已經直接影響到了明廷內部的高層政治斗爭,更加影響到了明廷的高層戰略選擇,甚至都影響到了遼東的東擄的戰略抉擇。 東擄之擄首黃臺吉在今年四月份的時候在盛京稱帝建國,改國號為大清,改年號為崇德,很難說不是受到了羅志學在武昌稱帝建制,立國大楚,定年號承順的影響。 這一看羅志學在武昌稱帝了,擄首黃臺吉自然也不甘于落于人后,所以就讓一群匪盜加漢jian們搞了個勸進,不當什么大汗,要當皇帝了! 并且還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東擄決定繞道蒙古入關! 他們想要趁著明廷被楚軍牽制之際,跑到北直隸去搶一波。 第304章 東進序幕 大楚帝國承順二年六月十八日,武昌! 從長沙帶著近衛師返回的羅志學,并沒有閑著。 相反,回到武昌的羅志學要比在楚南帶兵打仗的時候更加忙碌。 率領大軍打仗的時候,羅志學的工作重心都是在軍務上,至于其他行政事務除非是比較重要的事務,不然的話大多都是被延后。 但是回到了武昌后,之前擠壓的諸多事務一下子就全部涌了過來,羅志學為了處理諸多擠壓的事務,每天一大早開始就審閱文件,中途還要接見眾多臣子。 一連忙了大半個月后,羅志學才算是把之前擠壓的眾多事務給處理掉,同時把工作的重心再一次轉移到了軍務上來。 六月十八日,羅志學抵達武昌南郊軍營,視察了正在編練當中的第七師。 ”如今第七師的兵員已經有了六千多人,基本上各團的架子已經是初步搭起來了,后續我們要做的就是持續補充新兵和裝備!” “兵員上問題不大,我們之前已經持續在荊州府募集兵員以整編第七師,預計下個月這一批新兵就能夠完成為期三個月的新兵訓練,進而補充到第七師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