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節
畢竟誰都知道,僅僅憑借三萬東拼西湊,可戰之兵不過五千的城內守軍,是擋不住城外擁有數百門火炮的四五萬楚軍的。 —— 羅志學率領楚軍在抵達長沙城后,沒有著急著進攻,而是穩扎穩打的先扎營,修筑防御工事,防止明軍出城突襲或夜襲等小手段。 后續幾天則是開始就地打造各種攻城器械,主要是各種攀爬城墻用的長梯、推進過程里防備明軍槍炮箭支的盾車為主。 至于其他的攻城器械,尤其是大型攻城器械,手握數百門大炮的楚軍表示用不著。 楚軍攻城,一向來都不需要什么大型的攻城器械,直接把大炮拉上去,比什么攻城器械都管用。 火炮加上爆破,再加上密集的火槍火力支援,重甲步兵突襲,這已經是楚軍攻城的老套路了。 作為絕大部分時候都是守城一方的明軍也是針鋒相對,構筑更多的防炮工事,并且把防線從城墻上向外延伸,構筑壕溝,突出部堡壘。 以求抵消楚軍里的大量野戰炮以及臼炮。 這種雙方針鋒相對的攻防作戰,在武昌戰役里有了初步的苗頭,在臨湘戰役里已經比較成熟了,而等到了現在的長沙更是發展到了一個巔峰。 楊嗣昌主持下的長沙,有著相當完善的城頭防炮工事以及城外的壕溝、堡壘工事。 同時對比臨湘守軍,長沙守軍還有一個優勢那就是,城內有著三千新標軍右軍。 盡管這個右軍只是楊嗣昌用來掩蓋楚軍探子耳目的備份計劃,但是依舊是按照楚軍主力部隊的編制和裝備進行編練的。 只不過兵員素質和裝備水平不如左軍罷了。 這個右軍里擁有新式火槍約千桿,兩斤半野戰炮六門,五斤野戰炮兩門。 這千桿火槍和七門火炮,就是長沙守軍里最先進,也是最重要的守城裝備了。 除了這些先進槍炮外,城內的其他明軍還裝備有大約兩千桿的鳥銃,其他亂七八糟的火門槍數千。 攻戎炮,虎蹲炮等百斤以下的小炮三百多門,百斤以上的將軍炮,佛郎機炮等各種火炮約二十門。 整個守軍里,配屬各類鐵甲約四千具,有弓三千副。 為了湊集這些武器裝備,楊嗣昌搜刮了幾乎整個楚南,甚至從鄰近的四川,江西,貴州,廣西,廣東等地都調集了一部分。 比如偏沅巡撫派遣的援軍里,其實不少都是屬于貴州,四川等地方的衛所兵。 然而就這樣,依舊不足以抵抗楚賊! 楚賊在抵達長沙后的第四天,做好了攻城前的準備后,終于是針對明軍在城外構筑的城外陣地,戰術節點發動了進攻。 僅僅是第一天的進攻里,就讓楊嗣昌為首的城內守軍感受到了楚軍的龐大壓力,明白了楚賊為什么能夠連戰連捷,一路從南陽府由北往南,殺到漢陽,再殺到武昌,乃至現在的長沙。楚賊的火炮,實在是太猛了,根本就不是人力可以抗衡的。 楚賊攻城第一天,就至少動用了大幾十門的各類野戰炮以及同等數量的臼炮。 隆隆炮聲持續了幾乎一整天。 在密集的炮火支援下,楚軍的多支部隊同時從多個方向對長沙城外的外圍防御節點發動進攻。 明軍在城外的防御節點,尤其是幾個戰術作用較為重要,地勢比較高可以部署火炮的小山頭,更是被楚軍在開戰的第一天里就盡數拿下。 等到傍晚時分的時候,明軍在長沙外圍苦心經營,構筑了數月之久的外圍陣地,已經丟掉了半數。 丟掉了半數兵力不說,而且兵力損失也極為龐大,這一天里,明軍至少損失了兩千人的兵力。 這兩千人或死傷或投降,又或者是逃跑等等,永遠的從明軍建制中消失了。 而他們取得的戰果,僅僅是在反擊作戰里殺傷了楚賊約三百人左右。 三百楚賊,這對于兵力足足有四五萬人的楚賊大軍而言,無異于杯水車薪。 開戰第一天就損失慘重,這讓楊嗣昌真正的感受到了楚賊的強悍。 這些楚賊打起仗來,套路和人們所認知的傳統作戰方式完全不一樣! 楚賊進攻之前,必定會進行炮擊,而且炮擊力度之大遠遠超過人們的想象。 今天午后時分,楚賊為了拿下明軍城外的一個依托小山頭構筑的突出部防御陣地,竟然喪心病狂的調集了超過五十門的火炮,其中大多還是臼炮,對著這個小小的山頭進行狂轟亂炸。 山頭上的明軍守兵,面對這種狂轟亂炸根本沒有反抗之際,很多人哪怕是躲在戰壕里,也是被臼炮炮彈所殺傷。 構筑的胸墻、土木堡壘工事,面對楚賊里的五斤乃至九斤野戰炮防御能力非常有效。 最關鍵的是,這些楚賊們竟然都不列陣發動進攻,而是和老鼠們一樣,直接挖壕溝靠近,并且在靠近二三十米后就扔出來一種會爆炸的炸彈。 最終讓一批藏身在壕溝了,已經準備沖出去打反擊沖鋒的明軍重甲步兵死傷慘重! 扔過手榴彈后,這些楚賊們才是一個個沖上來。 而這些楚賊們,清一色披甲,其中的長矛手,刀盾手等更是人人全身重甲,哪怕是火槍手也穿著半身甲。 面對全員披甲的楚賊,已經飽受炮擊,手榴彈殺傷的明軍殘兵們,早已經損失慘重,士氣跌倒了極點,根本就沒有做出有效的反抗就死傷甚多,余部投降。 這種戰斗方式,讓守城的明軍很難適應。 尤其是挖壕溝靠近后扔手榴彈的方式,更是讓明軍之前制定的諸多防守戰術失效。 壕溝和胸墻、土木堡壘,不再是有效抵抗賊軍的防御工事了。 相反,傳統意義上的近戰廝殺效果反而還更好一些。 今天一戰里,明軍給楚軍之所以還能夠造成數百人的傷亡,大部分都是發起反沖鋒的時候所造成的。 明軍多次嘗試了在楚賊靠近了二三十米后,投擲手榴彈之前就突然發起反沖鋒。 士兵們不列陣,直接沖出去廝殺,并依靠精銳的重甲戰兵為骨干,對楚軍造成密集殺傷。 因為沒有列隊,出擊的明軍看似陣型松散,但是行動卻是更加迅速,甚至都不給楚賊火炮的反應時間。 如此也就避免了列出密集隊形后,遭到楚賊火炮密集炮擊。 此外,楚賊看似能依托各種壕溝逐步靠近并投擲手榴彈,但是這種戰術有得有失,依托壕溝前進作戰的楚賊,同樣也無法列陣。 當明軍這邊直接不顧陣型發起反沖鋒的時候,楚軍根本就來不及組織陣型,只能匆忙爬出戰壕和明軍進行混戰廝殺……不爬出來的話,躲在戰壕里死的更慘,會被沖上來的明軍披甲戰兵居高臨下,一槍一個洞…… 這種臨陣突然反沖鋒的情況在今天里多次上演,并且給楚賊造成了不小是損失。 只是這種戰術,極為依賴單兵素質,那些身披重甲的精銳步兵在這種混戰當中如魚得水,但是普通衛所兵在這種場合里就會死的很慘了。 而明軍的平均單兵素質以及盔甲普及率,可遠不如楚賊。 因此實際混戰當中,明軍的死傷依舊遠遠超過楚賊! 臨湘戰役里,于修文已經嘗試過用這種辦法對抗楚賊了,但是最后臨湘還是失陷了! 在絕對的火力面前,在絕對的披甲率面前,一切陰謀詭計,一切戰術都化為了泡影。 明軍的反沖鋒看似能夠冒個泡,但是也只局限于冒個泡了…… 第301章 破長沙 楊嗣昌在長沙苦心經營的外圍防御工事,只堅持了區區三天,就被城外的楚軍盡數攻克。 三天交戰里,守城明軍死傷不小,尤其是第一天因為不熟悉楚軍的作戰方式,導致死傷極為慘重,后面兩天雖然看似好一些。 但是這種傷亡率的降低,更多的還是以避戰甚至投降所帶來的。 怎么說呢,第一天的時候,明軍,尤其是外圍突出部的明軍士兵們大多還有一些士氣,指揮作戰的明軍將領們,不少人還心存幻想。 因此第一天作戰的時候,守城的明軍打的還算是比較勇敢,采用了各種不同的辦法嘗試進行防守甚至反擊,并且一度也造成了楚軍數百人的傷亡。 但是這樣的守城方式,也是給守軍帶來了極為慘重的傷亡。 一天死傷兩三千人,這可不是什么小數目了。 但是第一天過后,隨著明軍充分認識到了楚軍的猛烈火力以及強悍的戰斗力后,再加上第一天的死傷極為慘重,這讓很多明軍,甭管是將領還是士兵們都是不由自主的采取更加謹慎,甚至更加消極的作戰方式。 反沖鋒近身混戰的情況大幅度下降,很多明軍士兵要么是從頭躲到尾,等楚軍殺上來就干脆利落的投降,要么就是一看見楚賊上來了轉身就跑。 明軍的抵抗意志,在第一天里就已經消耗殆盡了。 后續兩天的外圍戰事里,楚軍穩扎穩打,逐步拿下來長沙城外幾乎所有的戰術節點,并且兩天下來,損失都還沒有第一天的損失多。 同樣的明軍方面的損失也不多,兩天下來損失不過千余人,但是投降的人員數量卻是多了不少。 當楚軍攻克了長沙外圍的防御工事后,基于楚軍的攻城作戰的特點以及明軍守城作戰的特點,基本上可以意味著長沙戰役已經到了尾聲。 因為沒有了外圍防御工事,尤其是部分突出部高點部署的各類短袍,火槍手,弓箭手等遠程火力的威脅,楚軍完全可以大搖大擺的把大量火炮前置,直接機動到距離城墻數百米的距離上就近開炮。 城墻防御工事看似厚實,城墻頂部也有著各種防炮工事,但是面對楚賊的猛烈炮擊照樣撐不住。 更別說在開戰第六天后,楚軍還進行了多次的爆破,把長沙城墻給炸出來了兩段坍塌的廢墟。 接下來就是老一天的突擊隊突擊,這個過程里,明軍一度部署了重甲兵和火槍手作為機動兵力防著這種爆破突擊。 由此雙方一度圍繞著廢墟缺口進行了猛烈的交戰,但是最終還是楚軍技高一籌。 大楚帝國承順二年四月二十九日,楚軍經過多天廝殺后,終于殺上并攻占了長沙城的北城門一線。 緊接著朝著其他城墻以及城內重要區域挺進。 此時,已經可以正式宣告長沙城被攻破了,城內雖然還有大約兩萬人左右的明軍,但是這些明軍已經不可能再阻擋楚軍的前進腳步了。 當天午后時分,眼見長沙大局已經無可挽回,楊嗣昌最終還是下了突圍南逃的命令。 楊嗣昌本人率領若干文武高官,殘存的一千多新標軍右軍的護送下,從南城門突圍,同時還有上萬的明軍不管是有沒有得到突圍的命令,一個個都是爭先恐后的撤出長沙跑路。 楊嗣昌他們之所以還能突圍,純粹是因為楚軍并沒有完全封死長沙,特地給他們流出來了南城門,用來降低動搖守軍的意志,促使他們逃亡,降低攻城的難度,減少攻城的死傷。 圍三厥一,這也是攻城戰里一個很老套,但是卻很實用的心里戰術了。 大部分守軍其實都知道,進攻一方特地放開來的缺口背后,肯定是有埋伏的,但是大多還是硬著頭皮會從這個缺口進行突圍。 因為不突圍,會死的更慘。 隨著明軍突圍,王瞎子率領的第一騎兵旅再一次大發神威,他們依靠騎兵的短途沖擊力,不斷的攔截,驅趕明軍突圍部隊。 同時第五師屬騎兵團和近衛騎兵團也是進行了配合作戰。 三支騎兵部隊相互配合下,最后留下了大部分的明軍突圍兵力。 不過楊嗣昌卻是順利突圍而走,因為掩護楊嗣昌突圍的乃是新標軍右軍。 這支新標軍右軍兵力,盡管戰斗力不如左軍,但好歹也是根據楚軍主力部隊進行編練的,戰斗力上還是比那些營哨兵強得多。 更關鍵的是,這個新標軍右軍里有一支大約四百多騎的騎兵,這支騎兵在守城作戰里沒啥用,所以一直也沒上場。 但是在突圍作戰里卻是作用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