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節
因為這里是皇宮! 王曉柳初為皇后,這是向羅志學,更是向天下人彰顯自己的‘賢后’形象。 說起來很扯淡,但是對于一個皇后來說,什么是賢? 其他先不說,首選不能‘妒’。 并且這還是最為重要的一個要求。 因為一個帝國要傳承下去,就要后繼承人,皇子越多越好,哪怕夭折一半最好還能再有十幾個皇子可以作為備選…… 所以歷朝歷代,對于皇后的一個基本要求就是不能是妒婦。 甭管王皇后真正內心想法是什么,但是她這個時候都選擇了向羅志學,向朝中的文武臣子,向天下人展現了自己的大度。 羅志學看著其實面孔還有些稚嫩,滿打滿算也才十六歲的王皇后,當即微微點頭道:“后宮諸事皇后大可自處之?!?/br> 選秀女乃是王皇后的分內事,羅志學自然不會插手。 畢竟身為皇后的王曉柳,她不僅僅是羅志學的妻子,更是一國之母,同時大楚帝國也沒太后這種角色,因此現在整個后宮都歸她管。 而為皇帝選女人充實后宮,鞏固國本,這一向來都是后宮里的太后或者皇后負責的。 大楚帝國沒有太后,自然也就只能由王皇后來負責了。 王皇后聽到羅志學這話,當即道:“那么臣妾回頭就吩咐下去了?!?/br> 羅志學點頭不說話,又是低頭開始吃飯,等吃飽之后這才起身前往外殿處理政務。 恭送羅志學走了后,王皇后想了想,隨即吩咐宮女道:“等會開個牌局,去把淑妃和麗妃還有德嬪請過來一起打牌!” 不提王皇后在后宮怎么折騰,羅志學到了前頭后卻是開始了一天的政務。 大婚之后的大楚帝國,算是沒什么迫切的大事了,但是各種文武政務依舊非常多。 一個新生的帝國諸多事情總是非常多的,尤其是目前的大楚帝國實際上各項制度還不算完善,甚至連法律都不完善。 目前大楚帝國施行的法律,暫時還是依托大明律在執行,只是改動了其中部分律法。 畢竟修改制定法律是一項非常復雜而龐大的工作,大楚帝國雖然之前就已經設立了法務部,后來又把法務部升級為法務院這個專門立法的機構,但是大楚帝國崛起的時間太短,之前也沒有太多人手被分配到早期的法務部工作。 很長一段時間里,法務部里負責制定修改法律的人也就只有幾十號人而已,并且工作重心也都集中在制定稅收相關的法律上。 至于其他的各項法律,其實暫時并沒有進行改動,沿用大明律居多。 但是這種情況顯然是不可能一直持續下去的,畢竟大明律里的很多法律條文并不符合大楚帝國的現狀以及未來發展。 因此法務院就要根據大楚帝國自身的情況,同時參考大明律開始制定大楚帝國自身的法律體系。 而最先成文的法律,卻不是什么民法或者商法,也不是什么刑法,而是稅法! 這放在其他王朝里估計是非常奇葩的事,但是對于大楚帝國而言這卻是非常合理的事情。 大楚帝國現在什么事最重要?爭霸天下。 而爭霸天下是需要錢糧支撐的,因為收稅也就成為了大楚帝國治下最為重要的一項行政事務。 這從大楚帝國里稅務部的龐大經費以及工作人員數量都能看的出來。 之前大楚帝國的稅收工作,大多是根據一些行政機構,主要是稅務部出臺一些行政條例來執行,但是正式建國之后卻不能一直這么干,總的有個明確的法律條文不是。 因此早期的法務部,現在的法務院的第一項重大工作,就是根據原來的一些稅收條例來制定大楚帝國的第一項法律。 《稅法》 而經過數個月的反復琢磨,數次刪改調整后,法務院那邊終于是制定了最終版本的稅法,并呈報了羅志學進行審批。 法務院雖然是制定各項法律的機構,但是它本身實際上沒有頒發法律的權限,一項法律要生效,是需要經過皇帝的親自批準并昭告天下的。 而面對足足有二十多個大分類,五百多條細則條款的稅法,而且里面里頭還一大堆專業術語,羅志學看的眼都花了…… 但是法律這東西,他也不能隨便糊弄就批準了,因此哪怕是看的頭暈眼花,但也硬撐著看。 遇到不了解的條文詞句,還會讓法務院的人隨時解答。 花費了足足三天時間,這才簡單查閱了一遍后的羅志學,最終才正式批準了大楚帝國的第一項法律的頒發實施。 后續大楚帝國的征稅以及打擊偷稅漏稅??苟惖仁嵌愂障嚓P事宜,將會全面按照稅法正規執行。 而不會和以往那樣,根據稅務部制定的模糊不清,甚至自相矛盾的一系列稅務條例執行。 而稅法的成功制定和頒發,也是讓法務院那邊得到了鼓舞,當即加大了力度對其他法律條文的編制工作。 尤其是刑法和民法這兩大類法律。 必須盡早出臺并施行,哪怕是暫時還不夠完善,有所缺陷也必須先搞出來用著先。 現在的大明律的各項民法和刑法,對于大楚帝國來說很不適合,搞的現在對一些違法事件的處理很大程度上都需要依靠地方巡警和督查以及審判官們的主觀意愿。 因為根本沒有現成的法律條文作為依據。 這一點,其實在明王朝里也差不多,對于部分犯罪分子抓不抓,判不判,判多重都在縣太爺的一念之間。 哪怕是人命官司也是一樣如此! 但是大楚帝國里卻是不能長期這么下去,羅志學無法想象自己建立的帝國里竟然連基礎的法律條文都沒有,長久以往,必然是國將不國! 因此他對法務院的工作還是非常重視的,持續往法務院調派了人手,而這些人手里,相當多一部分還是有著司法經驗的人員。 比如說偽明時期的一些訟師、典吏,推官等等,這些人都是非常熟悉大明律的,對各種犯罪行為也清楚的很,這對于大楚帝國在大明律的基礎上進行修訂新的刑法,民法是很有幫助的。 經過羅志學的主持,法務院如今工作人員已經是超過了一百五十多人,分成若干司、處分別負責修訂各項法律。 他們將會先根據大明律整理,刪除一些不適合的條文,增加一些大楚帝國需求的法律條文先施行著先,以便讓各地基層司法官員們好歹有個法律依據做事。 后續會慢慢持續改進,制定出來真正屬于,并且更適合大楚帝國的各項法律條文,就和稅法一樣。 第260章 異想天開的陸軍 處理完了稅法,并吩咐了法務院那邊加快民法和刑法等各項法律的制定工作后,羅志學很快又把重心放在了工業事務上。 準確的說,也不算是普通工業民生事務,而是和軍隊密切相關的國防工業。 十一月十一日,羅志學召集了軍方將領和工業部、商務部、財務部等文武官員,一起就擴軍戰備問題進行了商討。 會議上,徐志賢代筆軍方提出了,隨著主力部隊的持續新編,各守備軍的整編,軍方對各種武器裝備的需求缺口依舊非常大,急需工業部提供更多的武器裝備。 尤其是槍炮彈藥等熱武器,而冷兵器上盔甲也缺口非常大。 而以目前工業部所供應的武器產量來看,還是無法滿足軍方的需求,并且缺口比較大。 軍械部部長胡洪卓少將也是強調道:“如今我們已經有七個主力師的編制,按照現在的主力師的編制規劃,每一個師都需要十八門的九斤野戰炮,三十六門的五斤野戰炮,三十六門兩斤半野戰炮,十八門十八斤臼炮!” “而守備師那邊,按照計劃也是要一個守備師就搭配至少十二門的五斤野戰炮和二十四門的兩斤半野戰炮還有相應的臼炮!” “但是現在,哪怕是第一師的火炮距離滿編也是差距很大,其他各師就更不用說了!” 工業部袁高峰聽到這話,則是內心里呵呵:誰讓你們腦子犯抽,制定了這么龐大的火炮裝備計劃! 袁高峰對軍方的新編制,尤其是火炮部隊的新編制是非常有意見的 之前第一師,一共也就二十多門兩斤半野戰炮而已,但是武昌戰役結束后,軍方那邊搞什么新編制,擴大火炮裝備比例。 按照軍方那群人的所謂規劃,一個主力師的師屬炮兵團轄三個野戰炮兵營,一個臼炮營。 野戰炮兵營下設一個九斤野戰炮哨,兩個五斤野戰炮哨,每哨六門火炮,一共十八門。 三個野戰炮兵營加起來,那就是十八門九斤野戰炮和三十六門的五斤野戰炮,總數達到了五十四門野戰炮。 但問題是現在大楚帝國里九斤野戰炮只有區區幾門而已,而且還是用來實彈測試用的樣炮,實際裝備一門都還沒有呢。 五斤野戰炮一共也才生產了十來門,正式裝備的不過十二門。 但是這些陸軍一開口就是一個師要五十四門五斤、九斤野戰炮。 這都還不算…… 師屬炮兵團還打算裝備一個臼炮營,配屬十八門十八斤臼炮。 同時兩斤半野戰炮直接下放到各團,每個團配屬炮兵哨,轄六門兩斤半野戰炮,如此下來,四個步兵團,加上輜重團就需要三十門兩斤半野戰炮,騎兵團那邊也還得再加上一個四門制的兩斤半騎炮哨,工兵營也會陪兩門兩斤半野戰炮,如此就是三十六門了。 如此算下來,按照他們的說法,一個師就得需要兩斤半、五斤、九斤野戰炮一共九十門,十八斤臼炮十八門。 而大楚帝國現在有七個已經正式授予番號的主力師,那就是六百三十門野戰炮,一百二十六門十八斤臼炮。 更別說還有一票的守備軍也說要裝備野戰炮和臼炮,還有好幾個獨立臼炮團,又搞了個什么獨立野戰炮兵團,準備裝備清一色的九斤甚至更大口徑的長管火炮。 這簡直神經病…… 你把整個工業部的人全部扔進鐵爐子里,短時間內都搞不出這么多火炮來。 所以面對軍方的獅子大開口,袁高峰表示的很淡定:“目前襄陽兵工廠已經日夜加班,滿負荷運轉了,饒是后續還能再提升些許產能,但是比例也不會太大!” “要想再提高產能,那么就需要擴大襄陽兵工廠,或者是新建幾座兵工廠了!” 要提升產能,很簡單的,給錢給人給原料就行了。 只要敢給足夠的資源支持,那么工業部就敢再上馬一個甚至好幾個兵工廠項目,培訓更多的技術工人,打造更多的機械設備用于武器裝備的生產。 但是這話一出,邊上的財務部部長黃誠宣呵呵笑道:“這籌建新工廠一事吧,所費頗多,如今我大楚財政雖然有所盈余,不過那都是之前立即作戰所繳獲的一次性所得,真正的稅收可沒這么多!” “這錢糧就這么多,是籌建兵工廠用,還是擴軍用,或者用于行政救災可要謹慎行事,這花玩了,我財務部可沒辦法憑空給你們變出新的錢糧來?!?/br> 羅志學聽著低下的臣子們說話,心中也是暗自琢磨這,如今大楚帝國的庫存錢糧雖然有一些,但是這些錢糧基本都是為了明年的戰爭開支而預備的。 可不能亂花! 就和黃誠宣說的一樣,現在亂花的話,等到明年打仗的時候沒新的大規模進項可就要抓瞎了。 但是軍隊的火炮也是急需的,兵工廠的擴建或者新建也是必須的。 現在羅志學要做的就是做好一個折衷點,比如說軍方制定的火炮裝備計劃,這個太扯淡了……別說按照新計劃滿額裝備,就算是半數裝備都是不可能的,因為根本沒這么多的火炮。 退一步說,就算有這么多火炮,大楚帝國也找不到足夠的騾馬使用。 一個九斤野戰炮哨,保守估計也得需要一百五十匹馬以上,這說的還是質量上乘的挽馬,如果是差一些的騾馬,那還得更多。 這么多火炮,需要的挽馬都得幾千上萬呢。 就算有這么多騾馬,羅志學都要考慮著樣這么多騾馬的性價比問題。 一萬匹騾馬的耗費,足夠他養至少三四萬步兵了,而且還是主力師的那種高標準供應的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