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節
“第三師一旅駐防德安府,其余駐防襄陽府作為各方戰略預備隊?!?/br> “近衛師二旅駐防漢陽?!?/br> 羅志學一邊說著一邊看了看地圖,隨后又看向了一頭沒怎么說過話的海軍部部長呂興業。 “這一次渡江作戰,前期難點在于渡江,而陸軍之渡江也需要海軍協助,對此,海軍方面怎么看?” 呂興業一聽羅志學的話,都還是有些愣的呢,畢竟他在眾人之間屬于實打實的小字輩,唯一的一個準將……今天這種級別的會議,呂興業本來就是認定自己只帶著耳朵過來,只聽不說,到時候上頭怎么吩咐自己就這么做。 但是沒想到羅志學會直接開口讓他說話。 當然了,能夠成為海軍部部長的人,哪怕是接著保鄉軍之前大擴張的順風,但是呂興業也是有過人之處的。 只是稍微愣了那么一秒后,就見他收拾好心情當即道:“啟稟陛下,海軍會全力配合陸軍渡河?!?/br> 羅志學聽罷卻是不滿意:“怎么配合?” 呂興業聽到這話,當即有些后悔剛才說的話太假大空了,當即道:“我海軍現有各類裝有火炮的戰船一共三十六艘,百料到四百料不等,一旦發起渡江,我海軍戰船將會主動出港,主力封鎖對面武昌之港口,防止偽明水師出戰?!?/br> “我海軍各戰艦上的火炮,雖然大部分都是繳獲來的火炮,但都是經過挑選后的將軍炮、佛郎機火炮,此外也有我們襄陽兵工廠生產的三百斤短袍,火力強,數量多,足以攔截偽明水師出戰?!? “另已經籌集各類運輸船只百余艘可供陸軍前期渡江所用!” 羅志學聽罷這才點頭:“海軍還是不要放松,現在距離渡江作戰還有些時間,爭取再武裝一些戰船出來?!?/br> 大楚帝國海軍的戰船其實很簡單的,大部分都是普通的內河船只,只不過是臨時加裝了火炮而已。 而且受到船只本身噸位小,不夠牢固等原因,也部署不了多少火炮。 但是,即便如此也比武昌那邊的明軍內河水師強得多。 明軍水師早就已經沒落了,現在拱衛明王朝海防的實際上是海盜出身的鄭氏船隊,而直屬明廷的官方水師已經不堪重任。 這沿海水師都如此了,內河水師可想而知。 畢竟明廷已經統一華夏兩百余年,長江腹地可不會遇上什么大規模的敵人水師,因此很早開始,明王朝的內河水師基本只停留在剿匪,維持治安,查緝走私等偏向治安等任務。 很多明軍內河水師船只,連基本的舊式傳統火炮都沒有。 要不然,保鄉軍也不會繳獲了一批明軍水師戰船后,還得再往上頭加裝火炮了。 而經過加裝火炮后的大楚海軍,其火力定然是要強于明內河水師的。 除了火力外,對于內河船隊而言,最為重要的白刃戰大楚海軍也不弱。 大楚海軍的將士們,除了部分是直接招募的水手以及明水師投誠水兵外,還有相當多一部分兵力,尤其是配屬各船上的陸戰隊基本都是直接從陸軍抽調的主力步兵。 初設海軍的時候羅志學就考慮到了這年頭的水面作戰,除了火炮等遠程攻擊外,近距離的白刃戰也占據了相當大的比重,因為一開始就從各陸軍里抽調精通水性的士兵和軍官們,轉職去海軍那邊,其中大部分都被編入了陸戰隊里。 這些陸戰隊士兵有火槍,有盔甲,其整體實力是不差的。 后續在渡河作戰里,配屬這些陸戰隊士兵的海軍,就算無法獲得什么太大的勝利,但是牽制住武昌城內的明軍水師還是可以的。 只要海軍能夠把他們給牽制住,那么其他事陸軍都可以自行解決。 一場軍事會議里,基本敲定了近期內會發動渡河攻勢,不過具體時間還要再看后續各部隊的準備情況。 在發動渡河之前,第一師的第二旅得先抽調回來,然后也需要進一步武裝近衛師,再充實各類彈藥。 同時還需要打造一大批小船、木筏等渡江工具。 各部隊也需要進行針對性的適應性訓練,好歹先讓士兵們學個游泳吧,不然渡江的時候遇到敵人襲擊或者發生意外掉下去可就直接淹死了。 同時還需要成立專門用于搭建浮橋的工兵部隊,前期渡河是可以用船只和木筏,但是后續大量火炮和輜重的運輸可就得需要浮橋了。 畢竟保鄉軍里的短管火炮輕的都要兩三百斤,而野戰炮和臼炮基本都是大幾百斤起,而即將抵達漢陽的五斤野戰炮和四十八斤臼炮,那可都是全炮一千多斤的大家伙。 此外運輸輜重的新型四輪馬車也是載重一千大幾斤,而這些馬車可不是幾輛幾十輛,而是數百上千輛,此外還有數量更多的雙輪馬車呢。 這么多輜重全部都用船只運輸不現實,必須要有浮橋。 而當各部隊進行渡江前各項準備的時候,羅志學也是終于等到了他一直記掛著的五斤野戰炮。 第226章 戰爭利器 漢陽城,保鄉軍專用碼頭上,一側停泊著眾多保鄉軍海軍的戰船,而另外一側則是停泊著眾多運輸船,其中多艘船只正在往下卸貨。 碼頭工人們正在把一箱箱的彈藥以及各種火槍、刀劍長矛從船上搬下來。 而眾多普通彈藥和武器之中,有一批大家伙非常顯眼。 這就是火炮! 其中有又短又粗的鐵鑄臼炮,包括三門大口徑的四十八斤臼炮。 不過更加引人注目的是其中一批長管火炮,這一批長管火炮一眼看過去就和以前的兩斤半野戰炮不一樣。 它們要更大! 這就是襄陽兵工廠所生產的第一批五斤青銅野戰炮! —— 次日,羅志學在結束了今天的會議后,于下午時分就抵達了北郊軍營,也就是目前第一師主力部隊駐防的營地里。 來這里不是為別的,就是為了查看新到的這一批火炮。 隨船一起南下的襄陽兵工廠督辦丁剛毅對著羅志學介紹道:“這一次我們送來了六門十八斤臼炮和三門四十八斤臼炮;八門兩斤半青銅野戰炮、六門五斤野戰炮?!?/br> 丁剛毅指著前面空地上排列的眾多火炮繼續道:“都是我們最近加班加點生產的,其中的五斤野戰炮還是我們所生產的第一批五斤火炮呢?!?/br> 羅志學一邊聽著一邊上前查看,那些十八斤臼炮和四十八斤臼炮就沒什么好看的,這些火炮還是老樣子,都是鐵鑄火炮,沒啥技術含量。 他重點看的還是兩種青銅火炮。 兩斤半青銅火炮他之前已經看過了,半個月前襄陽兵工廠就已經開始出廠兩斤半青銅野戰炮,首批一共六門裝備給了近衛師。 這種兩斤半青銅野戰炮,整體上來說和之前的兩斤半鐵鑄野戰炮外觀區別不大,真正變化大的是材料所體現出來的性能。 而五斤野戰炮的話,則是看起來比兩斤半野戰炮大了一圈,火炮的口徑更大,炮管更長,連帶著炮架也更大,看起來極為厚實。 邊上的丁剛毅也介紹道:“這種五斤炮,整體上是從我們的兩斤半野戰炮放大而來,說起來還是紅夷火炮的底子,但是我們在鑄造加工的時候要做的更加的精細?!?/br> “陛下請看,這種青銅炮的炮管,雖然還是鑄造出來的炮管,不過經過我們的大型水力鏜床進行擴徑精加工后,炮管內部就沒有鑄造遺留的沙孔,打磨的更加光滑?!?/br> 丁剛毅說的鏜床鉆孔,并非直接拿一根實心炮管進行鉆孔,這以目前的技術底子是不現實的! 保鄉軍現在鑄造火炮,都是用泥范鑄造出來的炮管粗胚,再進行精加工。 同樣的,保鄉軍的火槍生產也差不多一個原理,先用卷皮法鍛造槍管,然后再對初步成型的槍管進行擴徑、打磨。 真說起來,其實保鄉軍的槍炮技術,尤其是核心的技術并沒有多高,和明王朝那邊基本處于同一個水準。 大家用的都是洋人傳過來的泥范鑄造紅夷炮技術,火繩槍技術,說也別說誰更牛逼。 保鄉軍這邊之所以產量高,質量好,無非就是大量使用了水力機械提高了效率,加大了產量并嚴格控制質量。 質量這東西嘛,看管理,也沒啥好說的,而產量嘛,哪怕是保鄉軍用的這些水力機械設備也沒啥技術含量…… 都是一些最原始的水力機械,羅志學當初就是直接畫了圖紙直接讓工匠們做出來的。 換成明王朝那邊只要舍得花錢,其實也能搞出來。 問題是,明廷那邊舍不舍得花錢,或者是有沒有這個錢。 保鄉軍搞襄陽兵工廠,僅僅是工廠自身的建設費用就達到了二十多萬兩銀子,三期工程結束后,兵工廠內的工人總數達到了一萬余人。 這還不算為兵工廠提供機械設備的襄陽機械廠呢,這個機械廠也有兩千多工人。 保鄉軍為了維持襄陽兵工廠的運轉,每個月都得花費超過十五萬兩銀子,包括原料采購、人工開支、設備損耗等。 并且這個開支還會隨著保鄉軍持續擴軍,需要更多的武器彈藥而增加。 未來一年里,僅僅是襄陽兵工廠和襄陽機械廠這兩家核心國防工廠,保守估計就要花掉羅志學兩百萬兩銀子。 雖然說這些錢,嚴格來說也不能算是兵工廠開支,而該列入軍隊的武器裝備彈藥費用開支里。 但是不管怎么說,都得拿出兩百多萬來。 這么多錢,而且還是每年都要,把崇禎論斤賣了都拿不出來。 保鄉軍的所謂槍炮犀利,其實都是用錢給砸出來的。 沒錢,憑什么弄一大堆槍炮玩平推戰術??! —— 丁剛毅繼續說著:“采用青銅鑄炮后,新的青銅野戰炮,其炮管的承壓能力更強,能有效避免炸膛的風險和減少漏氣,也能提升炮彈的精度和威力!”“這種五斤炮,內徑達到了兩寸半(83毫米),展開后作戰重量八百斤,行軍全重一千二百斤,同樣尺寸的五斤野戰炮,如果要用鐵鑄的話,那么行軍全重至少需要一千五百斤以上?!?/br> “采用青銅鑄造火炮之后,不僅僅炮管壽命更好,更加容易加工,而且我們能夠在控制住重量的前期下,把火炮造的更大,炮管更長?!?/br> 一旁的工業部尚書袁高峰也是呵呵道:“青銅火炮,除了造價比鐵鑄火炮貴好幾倍外,其他各方面都要優于鐵鑄火炮!” “前頭我和軍械部也商討過,今后陸軍所需的野戰炮上,還是要以青銅炮為主,但是在一些陸海軍的大口徑臼炮和后續大口徑艦載火炮上,還是需要采用鐵鑄火炮用來節省成本!” 艦載火炮追求的是威力,往往身管更長,體型更大,炮管也更厚,而這也意味著需要更多的材料成本,同時艦載火炮對重量也不太敏感,百分之二十左右的重量提升完全可以接受。 丁剛毅則是道:“我們也還在持續研究改進鐵鑄火炮的工藝,爭取鑄造更好的鐵鑄火炮?!?/br> 此時羅志學開口道:“你們工業部做事,朕還是放心的,往后也好繼續努力,不要辜負了十萬將士,千萬黎民的厚望!” 說著他又對一旁的第一炮兵團的團長黃祥斌道:“你們團是第一批列裝五斤炮的,怎么樣,對裝備新炮有沒有什么問題?” 黃祥斌上校當即出列道:“啟稟陛下,臣部在半個月前就已經拿到了五斤炮的試射手冊,最近半個月來也用兩斤半青銅炮進行了模擬訓練,已經有六個炮組完成了訓練,昨天接受這一批火炮我們,我們也進行了緊急的適應性訓練,效果還可以?!?/br> 羅志學道:“好, “我軍崛起日短,短短數月就已經橫掃楚北,哪怕是后方持續擴產,加班加點的生產軍械,但是還是無法跟上我們擴軍的裝備需求,而裝備一時半會沒有到怎么辦?” “那就先訓練著,訓練好了,等裝備一到就能快速形成戰斗力!” “朕一直都說,不要讓裝備等人,要讓人等裝備?!?/br> “來,試一試打幾發實彈看看!” 今天羅志學過來,自然是要看實彈試射的,要不然只聽介紹的話,他完全沒有必要過來。 對此,黃祥斌他們也是昨天開始就有準備了,不然也不會昨天這一批火炮剛到漢陽城,這從碼頭剛卸貨呢,就被第一炮兵團所接受并且當天下午就開始進行適應性訓練,并且已經是打過實彈了。 雖然不敢說能打的有多準,但是cao作起來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隨著羅志學發話,黃祥斌上校當即道:“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