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節
鐘祥城內的明軍可不少,城內本來就有衛所兵兩三千人,后來唐暉帶著將近兩萬人撤退到鐘祥,過去一段時間里城內官員又持續征召城內青壯協助守城。 參與守城的兵力加起來至少也有兩萬五千人之數,其中重點布防的北城墻就有一萬多人。 然而保鄉軍攻城過程里,第一天撐死了也就殺傷了七八百人,其中不少估計還是輕松。 今天上午攻城的時候,先是炮擊殺傷了數百人,突擊營為首的步兵們攻入城內后,爭奪城頭階段也陸續殺傷了數百人。 也就是說,在明軍全軍崩潰,撤退之前,明軍死傷加起來估計也就一千大幾,兩千人不到。 剩下的人全都想著跑路…… 這兩萬多人朝著南城門跑過去,而城門也就這么大一點,短時間內根本無法讓這么多人通過。 眾多明軍士兵們為了先一步出城,直接拳腳相加甚至刀槍相向,上演了一場向友軍奪路的戲碼。 以至于在南城門一帶的明軍發生了大規模的自相殘殺,至少有數百明軍死傷在自己人的刀槍之下。 這逃生之路本來就小,加上又沒有任何的組織,場面極度混亂,因此真正能逃出城去的明軍其實也不多,等到保鄉軍殺到南城門,開始大規模逼降明軍的時候,真正逃出去的明軍也就七八千人左右,其中大多還是本來就駐防南城墻一帶的明軍。 這些逃出城的明軍,在將領們的帶領下繼續向南。 而這個時候,王瞎子的第一騎兵旅帶著第一騎兵團又殺了過來。 盡管保鄉軍明面上是搞圍三厥一,采取了攻擊北城門,堵住東城門,放任南城門和西城門的方式。 但實際上在南城門數里外,也就是鏡月湖和莫愁湖之間埋伏了一支千人規模的騎兵。 明軍一旦從南城門突圍而逃,短時間內是逃得升天,但實際上不用多久就會遭到保賊軍的騎兵攔截。 所以羅志學得知城內大批明軍突圍而出,至少跑了七八千人之后也只是呵呵一笑:“有瞎子在,他們跑不掉的,倒是從西城門逃出去坐船跑的那些人攔不??!” 事實也的確和羅志學預料的一樣,先一步從南城門逃走的七八千明軍,沒多久就遭到了王瞎子所部騎兵的攔截。 這本來就丟盔棄甲,軍心士氣跌倒了谷底的明軍看見前頭出現上千騎兵后,連抵抗的勇氣都沒有。 領隊的幾個明軍將領一商量過后,很果斷的派人和保鄉軍去交涉準備投誠了…… 嗯,不是投降,而是投誠。 仗打到這個份上,他們已經無能為力,是時候為自己考慮了。 過去一段時間里他們多少也聽說了保鄉軍善待降兵,如果是主動投誠的話待遇還更好。 也不用擔心投誠過去后的人身安全問題,更不用擔心投過去就直接失去一切。 他們投過去如果混的好了,以后也是大有前途的,保賊軍里的黃光茂、費秉清這兩人就是典型的例子。 這兩人就是降將! 而如今黃光茂已經成為了保鄉軍里的西路軍司令,統帥著麾下上萬兵馬在鄖陽一帶攻城略地,打的漢中、夔州府一帶的明軍是沒有脾氣,只能依托城池頑抗。 而黃光茂的名聲也是隨著西路軍的持續攻城略地而被明廷文武官員所知。 至于費秉清這個人名聲也不小,前頭就是這人和另外一賊軍頭目安永多聯手攻克的裕州,后來又參加了和左良玉的裕州東郊戰役。 現在,聽聞已經是賊軍之中什么旅長。 哪怕是暫時還沒有領兵的陳永福,現在的名聲也逐步傳出來了,在保鄉軍的刻意宣揚下,陳永福、陳德父子成為了投誠將領的典型。 他們先擔任了軍事顧問,后來陳永福又擔任賊軍之中的后勤部副部長,就連他兒子陳德,都是在賊軍中樞中任職,地位不弱。 前些時候,其實城內還有人收到了陳永福書寫的勸降書信呢,說老陳我現在在保鄉軍混的還不錯,你們要是愿意投過來,那么老陳我肯定保舉他們,他日成為開國工程也是分分鐘的事。 這說的還是投誠過去的高級將領,如果是普通的中低級軍官和普通士兵們就更不用說了,保鄉軍現在對投誠降兵也算有優待,只要能夠通過考核那么就能獲得守備軍里的實缺,哪怕是中低級軍官也如此。 哪怕是唐暉都知道,保鄉軍里分兩種,一種是以槍炮為主的賊軍,一種是以冷兵器為主的賊軍。 而以冷兵器為主的賊軍,也就是那些守備軍們,以前可都是清一色的官兵。 反正都是打仗賣命,這給明王朝打仗賣命是賣,給保鄉軍打仗賣命也是賣,更何況保鄉軍那邊還能吃飽飯呢。 因此很多明軍士兵對投誠起來毫無心理負擔,甚至不少人隱約還有期待。這投過去了就能吃飽飯了…… 善待降兵這一策略,也是為保鄉軍在勸降明軍的時候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同樣是打了敗仗,但是這些明軍將領們向保鄉軍投降沒心理壓力,然而如果對面的是高迎祥這些流賊,那么他們大部分人都不會選擇投降了。 和流賊作戰的時候,戰死的明軍將領可不少,投降的不多,尤其是高級將領。 但是和保鄉軍作戰的時候,戰死的明軍將領其實不多,反而是投降的多,投誠的也多。 這里頭的區別,其實也很簡單! 投誠保鄉軍,那是因為這些明軍投誠將領們認為保鄉軍多少有點前途,而且講規矩,雖然現在實力還弱了一些,但是戰斗力極強,更重要的是保鄉軍已經建立起來穩固的統治,擁有一大片自己的地盤。 哪怕地盤小了些,軍隊數量少了些,但那也是正兒八經割據一方的藩鎮乃至獨立王國。 而高迎祥那些流賊?只能東逃西竄,連個地盤都沒有,實在讓人看不到前途所在。 基于這些情況,突圍出城的七八千明軍,在遭到了王瞎子所部騎兵的攔截后,很干脆的投誠了。 王瞎子笑呵呵的又接受了七八千降兵。 說起來,王瞎子從襄陽南下后,這都已經先后接受一萬多人降兵了…… 但是王瞎子所部的騎兵只有六百多人而已,哪怕算是臨時讓他帶的第一騎兵團也就四百四百多騎,兩者相加千騎左右。 這么點人就先后抓了一萬多俘虜,說出去都沒人信。 王瞎子笑呵呵接受俘虜的時候,唐暉也是悠悠醒來…… 此時的他正在一艘大船上,前后還有其他十多艘裝運官兵的船只。 本來他們一開始也是朝著南城門突圍的,但是發現南城門那邊人太多,而且也擔心保鄉軍在南城門外有所埋伏,所以他們中途改變主意,朝著西城門突圍,緊接著奪取了江邊停泊的十多艘船只開始順江南下逃亡。 只是,這逃是逃出來了,然而隨同唐暉一起成功逃出來的兵力只有區區兩千人不到。 面對如此結局,唐暉都不知道該如何向朝廷交代了…… 這沒法交代??! 按照紫禁城里那位爺的性格,鐘祥戰敗的消息一旦傳到紫禁城,那么逮捕自己入獄的圣旨也會隨之下發了。 麻蛋,早知道就不該北上。 反正自己這湖廣巡撫都已經被免職了,只是接任的盧象升戰死,自己不得不繼續臨時兼管著湖廣事務。 本來只要拖那么一兩個月,等待朝廷那邊新派過來的巡撫抵達上任后,自己也就能去廣西那邊戴罪立功了。 但是經過了鐘祥慘敗,自己恐怕連被貶到廣西的機會都沒有了…… 一想到未來的悲慘下場,唐暉就是忍不住唉聲嘆氣。 —— 當唐暉唉聲嘆氣的時候,鐘祥城內的羅志學心情卻是不錯。 這一場強攻鐘祥戰里,保鄉軍不僅僅成功攻克了鐘祥城,更重要的還是通過這一戰,摸索出來了一套適合保鄉軍自己的攻城戰術。 進攻鐘祥城的戰斗里,保鄉軍的戰術其實非常的簡單,那就是依托己方的強大火炮實力,直接壓制城內守軍,讓他們抬不了頭甚至不敢上城頭進行頑抗。 壓制城頭敵軍后,開始填平護城河,最后出動步兵攻城。 很簡單的一個戰術思路。 但是想要做到這一點卻是不容易,至少對明軍或者東擄等軍隊來說幾乎不可能。 因為保鄉軍的這一套簡單戰術,是建立在強大的炮兵火力之上的。 尤其是攻城臼炮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哪怕這一戰里只出動了十八門攻城臼炮,然而其發揮的作用卻是超過其他火炮的總和。 除了攻城臼炮外,保鄉軍還有大批輕型短袍,長管野戰炮。 由此構成了多層次,全面覆蓋的炮兵火力。 有了這么強大的炮兵部隊,才能夠有效掩護步兵攻城。 換了其他炮兵火力差一些的軍隊這么打,怕是要在城墻上撞得頭破血流! 第214章 鯨吞楚北 當天下午時分,入城的保鄉軍肅清了城內最后一批有組織頑抗殘敵,由此也宣告了徹底拿下該城。 有意思的是,當城內的軍事行動剛結束,入城保鄉軍們都還忙著清理零散的明軍潰兵,少部分頑抗士紳、官員時。 原來的承天府知府衙門就已經換上了安陸府衙門的招牌。 之所以改名,那是因為承天府這個名字,來源于明世宗朱厚熜,明世宗繼位之前乃是興王,就藩于安陸州。 此人繼位后,直接把封地改為承天府。 在古代傳統王朝里,承天、順天、應天、承天之類的名字一般都有特殊含義,要么是京師所在,要么是陪都所在,要么是皇帝封地之類的。 而保鄉軍是來玩造反的,自然是不會繼續把安陸地區稱之為承天府,直接改回原名安陸。 安陸府知府衙門在一個月前就已經設立了,只不過之前一直在北城郊里設立臨時府衙。 如今攻克了鐘祥城,那么安陸府衙門自然也要搬遷入城,而之所以這么著急著入城,哪怕是以為有人比他們更著急。 那就是安陸府稅務局。 保鄉軍治下的稅務局一向來都是急先鋒,往往是大軍前腳攻攻下某個地方,稅務局的官員們后腳就來了。 在鐘祥也不例外。 在保鄉軍還沒有攻克入城的時候,安陸府稅務局已經成立多時,并且其內有正式編制的稅務官、稅務巡警們都已經達到了五百之數,并在周邊地區開始征稅了。 大軍上午剛破城,后腳安陸府稅務局的稅務官員就已經隨同大軍入城。 而保鄉軍的稅務官員也不會單獨行動,人家還帶著數百號稅務巡警呢…… 這數百稅務巡警里,半數都是就地招募的各種青皮流氓等人渣,還有半數則是從襄陽府稅務局抽調的一些稅務調查官員以及部分武裝稅警的骨干。 這些人渣們之所以這么迫不及待的要入城,往明面上說就是立功心切,想要盡快的抄沒城內官方、頑抗士紳的資產,確保抄沒資產不流失云云…… 往私底下說嘛,這去得早了才能在那些士紳轉移資產之前下手撈錢??! 要是等那么幾天,萬一那些士紳們都把錢轉移走了怎么辦? 人家隨便找個地挖個坑,把銀子一埋,然后人一跑你也沒招??! 這抄沒都沒多少的話,那些稅務人渣們還怎么從中順手牽羊啊,這沒錢怎么養家糊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