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節
而法務部的設立,也意味著保鄉軍的司法體系正式走上了正規。 同樣隨著各機構的職能逐步完善,更意味著保鄉軍的各項機構體系已經能覆蓋絕大部分事務。 甚至連督察部反貪司這種專從事百官反貪的機構都設立了。 現在的保鄉軍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這一次羅志學南下,也把之前留守在南陽城的諸多各部官員一起帶往襄陽。因為未來幾個月甚至更長一段時間里,襄陽城都會是保鄉軍的軍事、政治、工業中心。 在襄陽,保鄉軍設立了以襄陽兵工廠為核心的各類工廠,李青店的各工廠已經是陸續搬遷到這里,并且在搬遷的過程里還進行了規模的擴張。 在襄陽,羅志學將會在這里暫時設立大將軍府,統籌成立各項軍政事務。 同時因為襄陽位于楚北的核心中間地帶,不管南下漢陽,還是北上南陽,又或者是西進鄖陽,東進隨州都距離適中,保鄉軍完全能夠以襄陽為基地四處征戰 三千多人以及大批量的物資、武器裝備,分別乘坐了上百艘各類大小船只,浩浩蕩蕩的順著白河一路南下。 雖然因為是大船隊,為了安全走的比較慢,所以折騰了三天后,這才抵達新野城而已。 抵達新野城后,羅志學也沒有趕著南下,而是在新野城停留了一段時間,接見當地以及附近地區的官員,并視察新野城防務,聽取第六混成旅近期的情況報告。 等第六混成旅做完報告后,當天羅志學還收到了西進鄖陽的黃光茂的戰報,看完黃光茂的戰報后,羅志學心情很不錯。 因為黃光茂報告,他已經率領第九混成旅拿下了均州,目前正在向鄖陽挺進。 一旁的徐志賢心情也很不錯,只見他在地圖上給均州畫上一個標示后,又在鄖陽打了一個大大的圓圈:“黃旅長已經進軍鄖陽,而根據報告,鄖陽城內的主力之前就已經被盧象升帶走,并在三袁莊戰役里被我軍殲滅,如今鄖陽城內估計正式守軍不會超過千人,戰兵不會超過兩百?!?/br> “第九混成旅和第十混成旅合兵,拿下鄖陽不成問題!” 說到這里,徐志賢又指著地圖道:“這樣一來,我們在襄陽以北地區也算是真正站穩腳跟了!” “在南陽府北部,我們已經先后拿下了南陽城、南召縣城、魯陽關、鎮平、裕州,而上述地區有北路軍各部駐防,穩如泰山?!?/br> “在東部地區,我們也拿下了唐縣、泌陽,后續第六混成旅的主要兵力將會駐防這一帶地區,以防備汝寧府方向的敵軍?!?/br> “在西路,我軍已經攻占淅川、內鄉,并有第十混成旅部分兵力駐防,同時還拿下了均州,后續拿下鄖陽后,有第九混成旅和第十混成旅聯手拱衛,西線無憂?!?/br> “在南線,先一步南下的第三步兵旅以及部分炮兵和騎兵部隊已經前往棗陽,根據情報,棗陽城內守軍稀少,應該是已經被敵軍戰略放棄,攻打難度也不會太大!” “如此在襄陽以北地區,我軍算是站穩腳跟了!” “后續我軍要做的就是,沿著漢水南下,一路攻占宜城、南漳等地區,并爭取在這一帶殲滅湖廣明軍主力,為后續南下承天府、漢陽府,乃至渡江攻占武昌府,奠定基礎!” “根據我們陸續搜集的情報,湖廣明軍以宜城為主,南漳為輔囤積了至少一萬五千人以上的兵力,并且明軍還在繼續從南方各地乃至楚南地區抽調兵力進駐上述兩地,并有反攻襄陽之意圖?!?/br> “到最后,該地的明軍數量怕是能突破三萬人” 此時,徐志賢在地圖上的宜城方向打了個大大的x,并道:“既然敵軍在此地匯集主力,那么正好,我們也不用讓兩個主力旅到處奔波,就在這里擺開架勢和他們打一場!” “最好是能夠讓他們主動北上襄陽,在他們即將抵達襄陽的時候,我們再出兵和敵軍決戰之?!?/br> “力爭通過這一戰殲滅湖廣地區殘余的明軍主力!” “只要干掉了這一股明軍,那么后續我們再南下承天府、漢陽府以及荊州府、德安府等地的時候,將不會再遇到大規模的主力明軍!” “宜城一戰,可直接定楚北歸屬!” 徐志賢的話說的豪氣萬丈,但是羅志學卻是沒有露出什么激動的表情。 因為徐志賢的戰略計劃說的好,但這都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敵軍是真的按照己方預定的路線來說。 比如說敵軍是否會真的反攻襄陽? 敵軍主動反攻襄陽的話,那自然是極好的,保鄉軍就能充分發揮己方野戰能力比較強悍的優勢,直接在大規模的野外會戰中擊敗對手。 但是,如果明軍就待在漢水邊上的宜城不過來呢? 到時候保鄉軍如果還想要繼續南下攻占江漢平原,實現己方的楚北戰略,那么就必須死磕宜城這快硬骨頭。 不拿下宜城的話,南下保鄉軍無法利用漢水作為后勤運輸通道不說,而且還會被敵軍在后方腹地埋下一把大大的刀子。 能致保鄉軍于死地的刀子! 但是現在的保鄉軍真的能攻克數萬明軍把守的城池嗎? 第194章 密議立后 保鄉軍在過去幾個月里,雖然陸續拿下了不少城池,甚至連襄陽這種堅城都給拿下了,但是含金量其實很一般。 保鄉軍能拿下襄陽靠的是奇襲,并不能說明保鄉軍的攻堅能力有多強。 此外保鄉軍拿下的其他大部分城池,大多也是守軍兵力不多、士氣低下,隨便一打就崩潰的那種。 而遇上明軍守軍稍微多一些的城池,其實保鄉軍打的都不算順利。 比如裕州,第四混成旅啃了大半個月,死傷上千人才拿下來,如果不是中途大批量補充投誠士兵過去,第四混成旅早完蛋了。 比如魯陽關,當時守軍不過那千余人,而保鄉軍動用了第二步兵旅這種主力部隊,并且還是南北一起夾擊,但也是付出了比較大的傷亡才拿下來的。 保鄉軍從伏牛山南下后,所進行的一系列戰事里總死傷其實沒多少,而半數以上都是因為攻占裕州城和魯陽關而導致的。 羅志學也從一系列的攻城戰里,察覺到了保鄉軍現在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缺點,那就是攻堅能力其實很一般。 如此情況下,硬啃數萬兵力駐防的宜城,很容易就崩斷保鄉軍的牙! 只是,羅志學知道自家大軍的優點和缺點所在,就是不知道湖廣明軍那邊知不知道。 但是料想多少也會有些了解,畢竟盧象升戰敗的消息,應該已經是傳遍很多地方了,南邊的湖廣明軍必然也會是最先得到消息的。 他們哪怕不知道盧象升具體是怎么戰敗的,但是對保鄉軍有所防備也是一定的。 如果不是他們對保鄉軍有極大的警惕之心,估計早就殺到襄陽城來了。 然而他們從五月份到六月中旬的現在,一個多月過去了卻是始終沒來,這已經是很能說明問題了。 甭管他們畏戰怯戰,還是說有什么其他的謀劃,但都說明了一點,他們并沒有把保鄉軍當成普通義軍看待。 他們很謹慎! 這一謹慎,就容易守城不出。 而面對死守不出的敵人,現在的保鄉軍暫時也沒什么太好的辦法,只能用人命死磕。 保鄉軍攻堅能力薄弱,這也是羅志學吩咐丁剛毅這個襄陽兵工廠督辦,展開攻城短管重炮試制,并研究火繩開花彈的重要理由。 ———— 但是不管明軍謹慎也好,浪戰也好,保鄉軍的南下戰略都不會改變,退一萬步說,那么明軍真的弄了好幾萬大軍死守宜城,那么大不了保鄉軍就和明軍在宜城死磕。 不管如何,都必須拿下宜城,打開漢水通道,讓大軍能順利南下。 羅志學在新野城停留了一天后,繼續啟程坐船南下。 三天后順利抵達襄陽城并下榻大將軍府。 這一路上顛簸,并且在路上的時候也需要處理眾多的軍政事務,這讓羅志學身心也比較疲困。 因此當天下午入城后,羅志學也是沒讓參務部再安排什么會議,只是少量接見了部分軍政要員后,在傍晚時分就結束了日常工作進入了后宅休息。 如今保鄉軍處于四處征戰的崛起階段,各種軍政事務繁多,天天加班到晚上十二點也不見得就能處理完。 今天傍晚以后,除非緊急軍務,不然的話是別指望把羅志學從后宅里拉出來了。 同時羅志學也是琢磨著對參務部繼續改革,讓參務部這個從內務處改革而來的機構真正發揮出來秘書機構,減輕自己工作量的作用,而不僅僅是安排行程、寫幾篇公文而已。 羅志學估計著,現在保鄉軍的地盤不過兩府,嚴格上來說兩府都還不到,麾下大軍也就兩萬多人。 這破事就是一件接著一件沒有停歇的時候。 這么下去,等保鄉軍規模繼續擴大,地盤更多的時候,他羅志學豈不是要活活累死? 更何況哪怕是一天干十二個時辰,累死也干不完這么多的工作啊。 只是這種秘書機構也需要高度慎重,一個搞不好就會變成明朝版本的司禮監了。 其實司禮監也沒啥不好,甚至這還是一種皇權用來牽制文官的不錯體制, 但問題是,人家明王朝的司禮監里的官員都是身體殘缺,造反都沒人跟隨的太監??! 這些太監一身榮辱全靠皇帝個人信任,只要皇帝不爽,直接就打殺了。 而且太監和文官天然對立,皇帝殺太監,文官都會叫好! 對于明王朝皇帝而言,司禮監的大太監們,有事的時候干事,尤其是各種惹人反感的事,比如稽查百官抄家滅族,對士紳們收商稅等等。 用完了直接仍一口黑鍋過去,殺了用來平息外部的怒火。 殺完再立一批新上位的太監繼續干事…… 好用的很! 當然了,也不是每一個明王朝皇帝都能用好司禮監的,比如崇禎就用不好……那么好用的一個機構,愣是被他廢掉了! 從此崇禎朝的權力制衡徹底完蛋……文官獨掌大權并且沒有了任何牽制,各種cao蛋的事就冒了出來。 于是乎明王朝打東擄越打越慘,起義越鬧越亂。 最后被李自成殺進了京師,斷送了明王朝。 玩殘了明王朝的文官們當場就毫無節cao的投了李自成,奈何李自成好景也不長,很快就被東擄和吳三桂聯手擊敗。 但是沒關系,這些文官們一看李自成敗了,轉身又是雙膝一跪,投了東擄…… 自掛煤山的崇禎如果死后還能看見他昔日的臣子們,做出這種三姓家奴,甚至不顧廉恥,直接投奔蠻夷的景象,也不知道會作何感想。也許,他還是會喊:朕非亡國之君,臣皆亡國之臣吧! 明王朝的司禮監,是一個很好的權力制衡工具,但是羅志學搞出來的將軍府參務部,那可是標準的文官機構,性質完全不一樣。 如果給予參務部和司禮監同樣的權力,那么分分鐘就會導致架空皇權的權臣出現。 羅志學那個時候就得擔心會不會遭到叛亂了。 睡覺都不安穩。 因此哪怕心里有了對參務部放權的想法,但是羅志學還是會更加謹慎,短時間內是不會去動的。 現在慢慢構思著該如何改革,等到后續繼續擴張了自己實在沒辦法親自處理這么多事務了,再來進行改革。 至于現在嘛,先累著吧! 唉,這反賊頭子,當的真累! 侯云夢看到了羅志學微閉著眼半靠在浴池邊,不時還在皺眉,她也不知道羅志學再想什么,但是料想應該是外頭的那些軍政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