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節
保鄉軍前期擊敗陳永福、后續又拿下南陽城的時候,可是繳獲了大量明軍的火炮。 各種亂七八糟的火炮都有,不過數量最多的還是攻戎炮、其他是大小將軍炮、虎蹲炮、佛郎機。 哪怕只算這幾種類型的火炮,而大小尺寸也是亂的很,從幾十斤到上千斤都有,都不知道明軍怎么想的,把火炮體系搞的那么亂。 面對如此雜亂的火炮,保鄉軍把其中質量尚可,威力尚可,有使用以及改裝價值的繳獲火炮挑選出來。 再臨時給它們改裝搭配保鄉軍專有的木制雙輪炮架上,編入第四炮兵哨以及第四混成旅下屬的三個步兵營等步兵部隊里。 第四炮兵哨因為裝備的都是繳獲的舊式火炮,因此編制要比新式六百斤火炮更大一些,達到了九門。 配屬了五百斤將軍炮兩門,三百斤將軍炮三門,三百斤佛郎機兩門,兩百斤佛郎機兩門。 別問為啥區區一個第四炮兵哨,就裝備了四種不同類型的火炮,要問就得去問明軍為啥把火炮搞的那么亂…… 而第四混成旅下屬的三個步兵營里,乃至輜重哨則是配屬了兩百斤以下的各類短管火炮,比如虎蹲炮、攻戎炮、佛郎機什么的。 后續保鄉軍編練第五混成旅、第六混成旅、第九就混成旅、第十混成旅的時候,基本上也效仿了第四混成旅的這一體系。 給各傳統混成旅配屬一個大編制的傳統炮兵哨,裝備各類兩百斤以上的各傳統火炮,以將軍炮、佛郎機為主。 各營則是配屬兩百斤以下的各類虎蹲炮、攻戎炮、佛郎機為主。 當然,這只是一個籠統的標準,實際上執行的并不嚴格,因為這些傳統混成旅能裝備什么火炮,得看繳獲了什么火炮…… 總之有啥用啥,沒那么講究…… 畢竟保鄉軍編練降兵為主的傳統混成旅,為的就是能快速成軍,填補主力部隊兵力過少的空缺。 不可能讓它們和各新式步兵旅一樣,給步兵營裝備自造的兩百斤短袍。 這種短袍質量上佳,機動便利,發射兩斤霰彈,而且相對傳統輕型火炮射程更遠,威力更大,不過這種短袍雖然產量不小,但是用量也大,所以現在也挺緊張的,根本輪不到各傳統混成旅。 而傳統混成旅的炮兵哨,更不可能和各野戰炮兵哨一樣配屬六百斤長管火炮,這種火炮產量更低,現在連主力野戰炮兵哨都不夠用,根本沒有多余的給傳統混成旅使用。 不過第四混成旅的火炮水平,雖然遠遠無法和保鄉軍主力部隊的火炮水平相提并論,但好歹也是炮啊。 在固定防御作戰里,尤其是部署在城頭上的時候,依舊能夠給缺乏野戰重炮的進攻明軍造成巨大的威脅。哪怕是那些明軍臨時打造出來,慢吞吞的攻城器械看著很龐大,但是同樣扛不住城頭火炮,尤其是那幾門比較大的將軍炮的轟擊。 除了自家火炮優勢外,安永多還知道本方援軍只要幾個時辰就能抵達,指揮作戰的時候,根本不考慮節省彈藥,直接敞開了打。 就和剛才的防御作戰一樣,各種槍炮火力齊開,進攻明軍死傷了幾百人后就不得不退卻了。 不過這也和左良玉非常謹慎有關,之前幾次明軍的進攻,左良玉打的其實都非常的謹慎。 進攻的時候一看情況不妙往往就下令撤退了,然后耐心的再一次尋找機會。 如此一來,明軍的傷亡雖然能控制在一個比較低的水平,但是進攻同樣收效甚微,連城頭都沒爬上去幾次,偶爾幾次有戰兵爬上了城頭,也很快被保賊軍動用重甲戰兵給趕了下來。 通過這些天的防御作戰,安永多也算是看明白了,對面的明軍看似好幾萬,但是能拉出來打仗的估計也就萬把人,根本承受不了太大的損失。 安永多可不信左良玉在后續短短幾個時辰里,舍得付出巨大的傷亡來強攻裕州城。 這要是強攻不成,他左良玉后續拿什么抵抗大將軍親自率領的大軍? 到時候別說拿下裕州城了,他左良玉能不能跑得掉都難說。 安永多猜測的并沒有錯,在早上的進攻再一次失利后,左良玉和賀人龍商量許久以后,最終還是決定先收兵。 總之不管如何,直接拿人命堆是不可能的。 他們兩個,不管是左良玉還是賀人龍,都指望著手底下的兵力升官發財,甚至保住小命呢,那里會不管不顧直接扔進去好幾千將士,去填裕州城這個大坑啊。 明軍陸續收兵,城頭上的安永多倒是覺得很可惜。 “如果他們繼續打一次,那么等大將軍來了那么就更好打了,說不準還能在他們攻城的時候直接襲擊他們的營地?!?/br> 費秉清也是道:“可惜了!” ———— 左良玉收兵,暫緩進攻裕州城后,本來還想著繼續打造攻城器械,并且針對賊軍城頭上火炮眾多的特點,再一次針對性加強攻城器械的防御厚度,好為下一次攻城一口氣直接拿下裕州城。 但是還沒等他把這事敲定下來呢,就有一個屬下將領腳步沖忙,神色慌張的小跑了進來。 這人一進來,頓時就引起了眾人的注意,此時營帳里還有十幾個中高級將領在呢。 然而這人卻是渾然不管其他人,直接快步到了左良玉耳邊低語了幾句。 緊接著,左良玉臉色大變! 但是沒一會左良玉就是強自鎮定了下來,表情恢復平靜后,對著營帳內眾人道:“偵騎匯報,裕州以西十里外發現大批保賊軍!” “賊兵至少有萬人以上!” “不過這萬人里,少數也有幾千人是隨軍的民夫,前頭的偵騎估摸著,真正的賊兵應該有五六千人!” “另外這一批賊兵還帶了不少的火炮,還有數百精騎!” 左良玉說罷后,看著營帳內一群已經直接臉色變色的將領道:“這應該是救援裕州的保賊軍了!” 一旁的賀人龍同樣臉色急變,連續問了幾句,并得到了左良玉的確認后,皺著眉道:“這要是讓他們進城了,那么裕州城怕是更不好打了!” 其余諸將聽罷也是多人點頭,其中一人道:“前頭我軍猛攻裕州城多次都沒能拿下來,而且裕州城內的保賊也就那么兩三千人,現在又來了上萬賊兵,哪怕其中只有五千真賊兵,那么這裕州城也不好打了!” 另外幾人聽罷這話,倒是有人心里嘀咕著:什么不好打啊,是完全沒希望了! 又有人道:“這保賊和尋常流賊不一樣,尋常流賊可沒怎么多槍炮,更沒怎么多盔甲兵器,之前我們也得到了一些消息,裕州城內的保賊軍,其實以前就是陳永福那廝手底下的降兵,陳永福手底下的那批人,還是能打的?!?/br> 第四混成旅是明軍降兵出身,這一點根本瞞不住,因為第四混成旅里幾乎所有的普通士兵們,身上穿的軍服還是以前明軍的軍服,眼睛不瞎的人一眼看過去就知道。 甚至如果不是旗號有所變化,直接把第四混成旅認成是明官兵也不稀奇。 因此別說在座這些明軍將領們了,就算是外界的一些普通人,他們只需要看一眼也能知道,第四混成旅這支保賊軍以前是官兵。 第175章 都怪陳永福 保鄉軍雖然早確定下來了自身的灰色軍服,但是保鄉軍在最近幾個月里擴充的速度極快,僅僅是保鄉軍新式軍隊就從三四千人快速擴充到了上萬人規模。 保鄉軍自行統一生產的新式軍服供應這些新式軍隊也就勉強,并沒有太多的產能來供應擴充速度更快,更多的降兵傳統軍隊。 更重要的是,為了能夠讓降兵傳統部隊能夠快速形成戰斗力,往往只有很短的整編時間,緊接著就被派上各戰線了,根本就來不及對這些降兵們進行大規模的換裝。 如此情況下,短時間內也只能讓他們繼續穿著原來明軍的軍服,只不過是在袖子上額外綁了一條灰色的布條作為簡單的區分而已,只有小軍官們能夠配發新式灰色軍服的。 不過,這種情況也不會的持續太久,保鄉軍內部的各類軍械產能一直都在快速擴充當中。 這些軍械也不僅僅是槍炮,盔甲等武器,同樣還包括了各類軍需物資,比如軍服,被服,帳篷,新式四輪馬車,甚至連帶軍用的水壺,鐵鏟,旗幟等等亂七八糟的東西等眾多軍需物資都有生產。 之前這些軍需物資,大多都依靠李青店兵工廠以及其他幾家工業部所屬的工廠進行生產。 而隨著保鄉軍拿下南陽城、襄陽城后,工業部已經在羅志學的指示下,開始逐步把李青店里的各類工廠、作坊轉移到南陽城、襄陽城這兩座主要城市去。 李青店的位置還是過于偏僻了,當時選擇在這里建設包括兵工廠在內的各類工廠。 純粹是保鄉軍要執行南下戰略,而南下后也沒有攻占任何城池,所以只能選擇李青店這個地方進行建設。 但是隨著保鄉軍的擴張,拿下南陽城和襄陽城后,各種工作以及技術人員自然是需要陸續轉移到這兩大城池來的。 如此交通更加方便,同時安全性也更有保障,同時也能夠拿更好的安排越來越多的工廠人員。 如今李青店那邊,各類工廠已經有了十多家,工人數量已經達到了一萬余人。 這么多人的吃喝拉睡所需要的物資供應也不是個小數目,李青店那邊比較偏僻,交通也麻煩,所以保鄉軍早早就決定要把這些工廠陸續遷移到南陽城、襄陽城去。 不過李青店內的各類工廠依舊是鄉軍最重要的軍械物資生產基地,因此整體遷移會非常謹慎,遷移的同時也不能影響產能,甚至還要借助遷移的機會,進一步擴大產能。 一邊生產一邊遷移的情況下,李青店內各工廠的遷移速度比較慢,前后預計最少也需要三個月左右才能夠完成遷移。 遷移過程里,工業部按照羅志學的指示,在襄陽府設立了襄陽被服廠,該廠將會一邊建設擴產,一邊接受李青店被服廠的各類技術人員,后續將會成為保鄉軍治下最大的軍服、軍鞋、軍用被子、毛毯、帳篷等各類軍需紡織物的生產基地。 同時為了短時間內擴大產能,同時也是為了給處于戰亂之中的普通老百姓一條賺錢的活路,該廠的諸多技術要求不高的生產任務,比如紡紗,織布,縫制等眾多工序,將會安排一部分外發。 這年頭民間不少婦女都是能紡紗織布縫衣服的,給她們一些外發的訂單,也能夠讓她們賺些銀錢補貼家用。 等襄陽被服廠大規模投產后,那么保鄉軍的軍服等各類軍需紡織品的產能將會大幅度提升,到時候哪怕是各類降兵傳統混成旅也能夠得到新式軍服的換裝。 而襄陽被服廠搞的這種大規模外發生產模式,也不僅僅是他們獨有的個例,實際上工業部控制下的眾多工廠都會有這種外發生產模式,只是外發的比例多寡而已。 而這一套也不是羅志學搞出來的,而是他們在伏牛山時期的時候就已經形成的模式,當時他們窩在伏牛山的時候,可沒什么眾多專業的軍需工廠,很多軍需物資,比如說去年大規模生產的新式軍服冬裝,都是依靠著動員伏牛山內的眾多民間力量,尤其是那些擅長紡紗織布縫制的婦女們所制作的。 要不然,就以當時保鄉軍控制下,不過區區幾十個人規模的被服作坊,那里可能在短短幾個月內就搞出來了數千套紡織品軍需啊。 那可不僅僅是一套軍服,還包括被子,靴子,毛巾等等一整套呢,同時還有軍需的帳篷等各類紡織品物資。 同樣的,其他工廠、作坊為了短時間內提高產能,也會積極的讓民間的力量參與進來,尤其是一些機械無法完成,需要大量普通人力完成的工序。 如此,這才能夠讓保鄉軍所屬的眾多工廠的軍需物資產能快速保障。 當然了,即便是如此,保鄉軍內的各類軍需物資還是奇缺無比,保鄉軍擴軍的速度又太快,短時間內是很難滿足所有部隊的需求的,尤其是無法滿足降兵傳統混成旅的需求的。 因此第四混成旅的普通將士們,現在還穿著以前的明軍軍服。 如此一來,外人也就很容易就知道了這些保賊軍以前是官兵的事實。如果能夠和左良玉他們詳細偵查、打聽的話,那么也不難打聽出來,這個第四混成旅里大部分士兵,都是陳永福所部戰兵出身。 而不得不說,陳永福以前練兵還是很有一套的,這些戰兵投賊后在良好的待遇激發下,再加上了更加精良的各種傳統裝備,其發揮出來的戰斗力已經是超過了尋常明軍戰兵部隊。 這也是左良玉所部多次率軍攻打裕州城,最終都失利的直接原因。 畢竟第四混成旅哪怕是擁有了再多的槍炮,也得有合格的士兵來cao控不是。 而這,也是讓左良玉等人對陳永福更生氣了,賀人龍就是咒罵道:“陳永福那斯,自己吃敗仗就算了,還投了賊,要不然那些賊軍豈能輕易獲得數千官兵?!?/br> “如果沒有陳永福手底下的這些精銳,我們早就殺進裕州城去了!” 左良玉也是嘆氣道:“誰說不是呢!” 他們打裕州城這么艱難,都怪陳永福把王八蛋! 如果讓保鄉軍的人聽到他們的對話,則是會呵呵一笑! 他們保鄉軍整編降兵,和陳永福這些高級投降將領有個屁關系! 按照他們保鄉軍整編降兵的流程,陳永福個人投賊與否,其實都無法影響到保鄉軍整編明軍降兵為傳統混成旅的事實。 畢竟保鄉軍增編降兵的時候,可不成編制接受并進行整編,而是直接整編普通士兵,保留的編制也只局限于什一級。 更重要的是,保鄉軍從來都不會把降兵中的中高級將領整編到該混成旅中去。 這些投誠軍官們,其中的中高級將領,比如說陳永福父子一樣,通常都是給個虛職,顧問頭銜養起來,連個實職都沒有,更別說能夠繼續在原部隊里帶兵了。 倒是一些低級軍官經過考核后,能夠留在野戰部隊里任職,不過留任的時候也只能擔任副隊長,副哨長之類的低級副職,后續立功了再進行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