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節
就和左良玉一樣,哪怕是平時做的再過分,但是對洪承疇這樣的頂級大佬也得老老實實的聽話。盧象升的地位雖然暫時還不如洪承疇,但是現在也差不到那里去了,接任湖廣巡撫是板上釘釘的,并且還有消息說,因為洪承疇負責的防區太大,為賊軍又流竄作戰,以至于顧不過來。 朝廷有意讓盧象升接管更多的地區防務,和洪承疇相互配合圍剿賊軍。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么盧象升不用多久就會成為和洪承疇一樣的頂級大佬。 面對這樣的人,孫洪才平時里再怎么囂張跋扈,也得老老實實的聽話。 因此接到盧象升的命令后,他也顧不上攻打新野城了,而是開始收拾家當,并且把營地后移,準備明天一大早就西返。 至于現在,這都下午了,還沒幾個小時天就要黑了,想要西返也走不了多久。 還不如早早休息,明天天一亮就出發,爭取盡快趕到三袁莊一帶。 于是乎,等進入了下午時分后,三袁莊一帶也好,新野城那邊也好,戰事都初步停了下來,各自都做著準備。 等到第二天一早,孫洪才就正式率軍西返,其麾下騎兵更是一馬當選,五百騎早早就快速向西疾馳。 這情況讓新野城內的李多等保鄉軍將領大為不解。 “他們為什么要撤退?難道是久攻不下傷亡太大了?” “他們也沒多少傷亡啊,昨天的他們的進攻雖然嘗試了幾次,但是每一次都是只死傷了幾十人就匆忙退卻了,加起來也就死傷百來人而已,不可能讓他們傷經動骨啊?!?/br> 李多看著前方正在西撤的敵軍,沉思了片刻后道:“會不會是大將軍的主力殺到了他們背后,所以敵軍才撤退的?” 當即就有下屬道:“有可能,之前我們就得到了大將軍的消息,說他們正在持續北上,而且是沿著鄧州一帶去的?!?/br> “之前我們也發現了敵軍有萬人主力正在東進?!?/br> “按照推算,大將軍他們的主力應該是在鄧州一帶和盧象升的主力遇上了?!?/br> “如此一來,孫洪才率軍西撤也就很明了了,他們不是因為攻克我新野城困難而不打了,而是因為后頭大將軍他們在?!?/br> 李多覺得也應該是這樣,當即道:“傳令下去,準備出城跟上去,把火炮也帶上,再帶上一批馬車作為車陣?!?/br> “不過到時候也別靠的太近,一定要嚴防他們的騎兵?!?/br> “防止他們以退為進,殺一個回馬槍?!?/br> 不用多久,李多就率領了第七步兵旅為核心,另外還有數十騎兵,百余輜重兵的兵力跟了上去。 這一次李多率軍出城就小心多了,不僅僅沒有靠的太近,只在后頭十多里外跟著。 還把城內的所有馬車都一股腦帶了出來,甭管是保鄉軍自由的,還是民間里的普通馬車,甚至連獨輪車什么的都一股腦帶上了,還臨時性搞了一大批木制距馬給帶上。 距離這么遠跟著,還搞這么多馬車和距馬,純粹就是防備明軍中的騎兵而已。 一旦敵軍掉頭想要殺個回馬槍,那么李多是不會有任何猶豫,直接就大步向后狂奔重新退回新野城。 這些馬車就是為了提供行軍速度,增加機動力的。 就算一個不慎被敵軍騎兵給追上了,那么也能夠依托馬車和距馬等物就地組建車陣進行防御作戰,等待大將軍主力救援。 李多小心謹慎的跟著上去,前頭的孫洪才卻是沒搭理后頭的這支尾巴。 他繼續悶頭西返,趕著去救援盧象升呢。 今天早上,他剛帶兵西進不久,就遇上了一批從西邊過來的潰兵,而這些潰兵們給他帶來了一個極為驚恐的消息:昨天盧象升率軍和保鄉軍賊兵在三袁莊大戰了一場。 最終盧象升慘敗,最后被迫退守三袁莊。 剛得知這個消息后,孫洪才一度猶豫過是不是還需要西進,也想要直接轉道北上去找洪承疇所部,甚至東進汝寧府等地方。 但是最終他還是決定了繼續西進救援盧象升。 這也不是孫洪才對盧象升多么忠心,實際上孫洪才都不是盧象升的嫡系下屬,他是湖廣本地的將領,只不過是暫時歸屬盧象升指揮而已。 更也不是孫洪才多么忠君愛國,一心殺賊。 而是不去不行! 第163章 盧象升之死 孫洪才繼續西返救援盧象升的理由很簡單,這個時候救援盧象升,就等于雪中送炭。 一旦救援成功,那么就能收獲盧象升的感激和回報。 有盧象升在后頭給他撐腰,以后他孫洪才的小日子還不得過的很瀟灑啊。 再者,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他手底下的五百騎兵執意要去救援盧象升,他也沒辦法攔著不讓他們去。 甚至,這五百騎兵還逼著他一起去! 這五百騎兵,可不是孫洪才的直屬部隊,而是盧象升派過來協助孫洪才追擊保賊軍,配合孫洪才攻打新野城的。 而且這批騎兵乃盧象升的嫡系,統帥該騎兵的副將林勇翼就是盧象升從北直隸帶過來的天雄軍老嫡系。 盧象升之前在北直隸任職的時候組建了一支天雄軍,那個時候他也弄了一些騎兵。 后來盧象升調職南下,雖然不可能把整個天雄軍都帶走,但是帶一些班底上任還是不成問題的。 這些帶著南下的班底里,就有百多人的騎兵。 抵達鄖陽后盧象升又是繼續招募騎兵,最終把這支騎兵擴充到了五百騎規模,并且是清一色的職業騎兵,雖然精銳程度遠不如邊軍,但是好歹也是能玩騎射的,和那些半吊子騎馬步兵不一樣。 說白了,這支騎兵是盧象升的嫡系部隊,其統帥林勇翼只聽盧象升的,不聽他孫洪才的! 得知盧象升在三袁莊戰敗,被困在了三袁莊,同時孫洪才又猶豫著是不是要繼續西進的時候。 率領這支騎兵的副將林勇翼很不客氣的跟孫洪才擺明了:既然僉憲已經給他們下了命令,那么就必須西返。 你孫洪才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 不去老子先把你干掉…… 到這時候,孫洪才才知道,盧象升派林勇翼這王八蛋過來不僅僅是來幫忙的,還是來當監軍的。 如此情況下,孫洪才甭管心里怎么想,那也得繼續率領西返…… 但是吧,去是去了,但是到時候具體怎么救援,是不是真的救援還得再斟酌斟酌。 畢竟林勇翼他可能運氣不太好,西返的途中一不小心死翹翹也是有可能的。 他,孫洪才! 絕對不是一個任人威脅的人! ———— 就當孫洪才不情不愿,在林勇翼的監督下率軍西返的時候,三袁莊那邊卻已經重新燃起了戰火。 大清早的保鄉軍的炮兵部隊就開始對三袁莊內的明軍進行了猛烈的炮擊。 為了確保炮擊效果,同時也知道三袁莊內的明軍也沒了成規模的騎兵,更沒有可以進行反擊的長管火炮,張馬林率領的炮兵部隊在步兵的掩護下,直接上前到了只有區區三百多米的地方進行近距離炮擊。 如此近的距離下,又有張馬林這個老炮兵軍官親自指揮,其麾下的十二門六百斤長炮的命中率高的驚人,同時因為距離近,其炮彈的動能也非常充足。 炮彈落在明軍依托木籬笆構筑起來的簡易防御工事上,幾乎是無往不利,直接橫掃眾多防御工事。 而三袁莊內的明軍,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木籬笆一帶的各種障礙物被保鄉軍的火炮集中火力破壞。 他們一度想要主動殺出來進行反擊,迫使保鄉軍的炮兵部隊退卻,但是剛出來就是遭到大量輕重火炮的密集炮擊,又不得不重新逃回去。 等到上午大約八點左右,保鄉軍第一炮兵旅的將士們,則是開始推著大量的緊急改裝出來的大量獨輪盾車上前。 明軍這個時候也是不顧被炮擊的風險,開始用僅有的十多門輕型小炮進行反擊,雖然也給推進中的保鄉軍造成了一定的傷亡,但是卻依舊無法阻擋第一步兵旅的推進。 而當保鄉軍的士兵們推進到一兩百米的距離后,又有更多的輕型火炮上前射擊,隨后又有火槍手以及弓箭手進行射擊。 躲在簡易防御工事后方的明軍士兵擋無可擋,哪怕是盧象升之前已經一再嚴令絕對不準擅自撤退,務必要死守嚴防,前線的大量明軍普通士兵也是大量逃散,甚至還有部分中級將領眼看不妙,干脆利落的帶著麾下兵力就地投降以保全性命。 而當大量第一步兵旅的將士們殺了進去后,親兵營也是緊隨其后殺入其中。 三千保鄉軍將士殺入三袁莊后,也就意味著三袁莊戰役已經徹底進入了尾聲。 三袁莊內的數千明軍殘兵根本不可能抵擋住如狼似虎的保鄉軍士兵! 這些明軍殘兵里過半都是丟盔棄甲,甚至很多人連最基本的刀或長矛這些武器都沒有,更加不要說經過作戰慘敗,又被圍困在三袁莊后全軍士氣幾乎跌落到了極點。 在保鄉軍突破了三袁莊南部防線后,并且在戰斗過程里又殺傷了至少數百明軍后,三袁莊內剩下的明軍將士已經不再可提起來頑抗的士氣了。 到處都是胡亂奔跑,試圖脫離戰場的明軍士卒,其中不少人直接都跑到了北面或東邊,試圖直接游過小河逃離三袁莊,不過他們不知道的是,這兩個方向里看似沒有保鄉軍進攻,但實際上還各自有一個騎兵哨以及部分步兵埋伏在這里。 這些渡河逃生的明軍士兵,其實也逃不了,不用多久他們就會被這兩個方向的保鄉軍所擊殺或俘虜。 除了逃跑的士兵外,當場投降的其實更多,既有士兵們自發的零星投降,也有明軍將領們直接帶著麾下大軍投降的。 等到八點四十分左右,三袁莊大部分地區已經被保鄉軍所攻克,莊內明軍除了死傷外,或逃或降。 不過即便如此,期內依舊有一小部分的明軍在頑抗! 那就是盧象升親自率領的百余親兵,他們依托一座三袁莊原來某個地主的宅院進行頑抗。 數次招降不成后,保鄉軍果斷的拉出了幾門兩百斤輕型火炮!多輪炮擊后,一群披甲的保鄉軍戰兵就沖了進去。 慘烈的廝殺出現了! 哪怕是保鄉軍占據了絕對的兵力優勢以及火力優勢,不過盧象升本人以及麾下的親兵也不弱,在近距離廝殺的時候雖然處于絕對的下風,但是依舊死戰不降。 就連盧象升本人也是身披一身重甲,手持鋼刀參與廝殺! 而這也是整個三袁莊戰役里,戰斗最為激烈的一場戰事。 甚至一度改變了保鄉軍諸多將領,乃至羅志學對明軍戰斗力低下的感官。 已經腐朽的明軍里,還是有幾個硬骨頭! 砍翻一個賊軍披甲戰兵后,盧象升喘著氣抬起頭環視周邊。 他身邊的親兵已經只剩下區區十余人,連帶他盧象升在內,大多人已經帶傷。 而他的周邊躺滿了自家親兵的尸體或重傷號,當然了也少不了那些天殺的保賊。 周邊滿是尸體或哀嚎的重傷員! 而在更外圍,原本參與廝殺的賊軍披甲戰兵已經陸續退卻,不過有著更多的保鄉軍賊兵正在過來,而且來的不僅僅是手持冷兵器的近戰賊兵,還來了數十名手持火槍的賊兵。 這些火槍賊兵在一群披甲賊兵的掩護下迅速上前,其中的一個頭目模樣的賊兵正在揮刀喊著什么。 在其指揮下,這些賊兵在距離盧象升等人數十米外站定,緊接著舉起了火槍! 看到這一幕,盧象升哈哈一笑,隨后對麾下親兵朗聲道:“諸君隨我殺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