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節
徐志賢把這里選為預設戰場,也是充分考慮到了此地乃是盧象升東進的必經之路。 同時這地方也不是什么險要關隘,容易被敵軍埋伏之類的,對方也沒有理由繞過這里。 但是這里看似平坦的地形又有多條南北流向的小河,能夠有效的遲滯對方的行軍速度,最終為保鄉軍攔截對方,迫使對方進行正面交戰創造有利機會。 而徐志賢此時也站了起來解說了三袁莊一帶的地形,也重點提及了那幾條南北流向的小河。 并且后續還詳細講述了作戰司制定的一系列作戰計劃。 徐志賢接替黃光茂開始講述一系列具體作戰計劃的時候,回到座位上的黃光茂看著徐志賢,心中不由得暗嘆一聲:“看樣子這兩天要找大將軍說一說下部隊的事了!” “如其最后被徐志賢灰溜溜的趕出參謀部,不如自己主動提及去帶兵面子好看!” “而且自己主動提出來讓位置,大將軍應該也會念及自己明事理,回頭給自己一個主力步兵旅的旅長位置呢?!?/br> “第七步兵旅、第八步兵旅正在準備新兵編練當中,自己趁著這機會下去撈一個主力步兵旅旅長的位置也不算差?!?/br> “總之,這參謀部是能待下去了!” 說起來,最近一段時間里的黃光茂很郁悶! 在舊參謀處,現參謀部里,黃光茂看似是部長抓總,但實際上所有的作戰計劃都是徐志賢帶著人制定的,黃光茂每一次在會議上看似說很多,然而大部分內容都是提前背下來的內容…… 平日里商議各類作戰計劃的時候,甚至參謀部下發各種作戰命令的時候,都是需要徐志賢以作戰司司長的名字簽字首肯。 沒有徐志賢的簽字批準,連黃光茂這個正牌參謀部部長都無法直接下達各種作戰命令。 而這,并不是徐志賢越權,而是羅志學特許給徐志賢的權限,參謀部里作戰事務以的徐志賢為準,黃光茂這個參謀部部長都沒權力插手。 這讓黃光茂這個參謀部部長當的很不痛快。 哪怕黃光茂當參謀部部長之前,就已經知道自己只是給徐志賢占位置的,等徐志賢積累了足夠的資歷和帶兵經驗后,分分鐘就得給人家騰位置。 但是吧,原本他預計著再怎么樣,自己也能當半年以上的參謀部部長,累計足夠的資歷。 畢竟徐志賢積累戰功和帶兵經驗都需要時間不是。 然而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徐志賢崛起的太快! 徐志賢之前兼任第三步兵營營長的時候,在襄陽城戰斗力親自帶兵,陸續攻占城內眾多建筑,并攻占了襄王府。 盡管這一系列的戰斗其實不算多顯眼,但是也算是為徐志賢積累了帶兵作戰的經驗。 更重要的是,徐志賢在南下奇襲襄陽的時候,各種出謀劃策,為攻占襄陽是立下了大功的。 奇襲襄陽之所以能夠成功,除開羅志學本人的功勞外。 其屬下里,親兵營營長李東紹當屬首功,沒有他帶領精銳潛入襄陽城并趁亂打開城門迎接大軍入城,奇襲襄陽就是一句笑話。 其次就是徐志賢這個參謀部副部長兼任作戰司司長了,奇襲襄陽的一系列作戰計劃都是他制定的。 大軍一路能順利南下,還能順順利利沒有遇到任何阻礙就偷偷渡江,又能順利偷襲打開城門殺入城內,這和徐志賢所制定的作戰計劃是分不開的。 至于黃丁權,王瞎子他們這些將領,看似是帶兵攻克了襄陽,但實際上只是聽命行事,基本沒有什么發揮的余地,只是正常行動而已,也就只有一個苦勞。 奇襲襄陽城一戰,也是讓徐志賢徹底走上高層的戰役。 第155章 大戰盧象升(一) 襄陽戰役之后,徐志賢雖然還掛著副部長的名頭,但實際上已經隱約取代黃光茂,成為了參謀部實際上的部長了。 至少,作戰、訓練、情報這三個參謀部里的核心權力都已經歸屬徐志賢管轄,黃光茂就只剩下處理參謀部內務,順帶參加各種高級軍事會議充當會議主持人的作用了。 黃光茂自然是不希望這樣的,而他也更加明白自己爭不過徐志賢的。 徐志賢能夠以副部長的名頭把持參謀部大部分權力,不是他多牛逼能夠從黃光茂手中搶過去,而是羅志學直接下令讓徐志賢兼管的。 說白了,如果不是黃光茂剛當上參謀部部長沒多久不好調動,羅志學都要把黃光茂直接調走,好給徐志賢騰位置了。 大家都知道這一點,黃光茂自己也知道。 前幾天黃光茂還有些猶豫,想要多拖延一段時間,但是這幾天北上作戰,徐志賢表現的越來越突出,他想要離開參謀部下去帶兵的念頭也就越來越強烈了。 黃光茂思索這些的時候,都沒怎么聽徐志賢講述作戰計劃,反正這作戰計劃他已經提前看過了,不聽也知道說的是什么。 等徐志賢講述完明天的詳細作戰計劃后,黃光茂這才重新站起來道:“方才徐兄已經介紹了我們參謀部的作戰計劃,諸位有什么意見可以說了?!?/br> 王瞎子和黃丁權眾人自然是沒啥意見的,你讓他們帶兵往前沖可以,但是你讓他們搞明白徐志賢制定的一系列作戰計劃,并從中找出漏洞來還真沒那本事。 保鄉軍里的將領體系還是過于原始,很多都是邊軍小軍官,士兵以及流賊、流民們出身。 還有一部分就是投誠官兵里的將領。 說實話,這些人的軍事素養也就那樣,干不了太復雜的事。 真正能夠在作戰計劃上出謀劃策的還是得參謀部作戰司里的那群參謀們。 如今參謀部作戰司里的參謀們,都是從全軍里軍官里挑選出來的一批懂文識字,嗯,沒有足夠文化水平的話連情報文件都看不了,各種計劃書也看不了,根本沒法制定作戰計劃…… 這些懂文識字的人也是目前羅志學重點培養的軍官群體,徐志賢只是其中比較突出的一個而已。 這些懂文識字的軍官們,羅志學會讓他們多職務輪換,不斷的累計帶兵經驗,積累參謀經驗等,同時還讓他們進入了隨營軍事學堂里學習。 保鄉軍的隨營軍事學堂已經正式籌辦起來了,目前開辦有第一期,預計學制為三個月。 從學制就能看的出來,這純粹就是也一個軍官速成班。 內有學生八十多人,分設步科、騎科、炮科、后勤科一共四科,直接對應各兵種,暫時旨在短時間內對現有軍官進行培養,尤其是讓他們掌握如何指揮一支大量利用槍炮的軍隊的能力。 因為保鄉軍里的很多軍官都在其他地方帶兵作戰,能夠入學的軍官大多都是參謀部、軍政部、軍械部、后勤部四大部里的軍官,同時還有親兵營,第一步兵旅,騎兵旅,炮兵旅,第一輜重營里的軍官。 等后續局勢初步穩定后,羅志學也會從南陽府各地作戰的第二混成旅、第三步兵旅、第四混成旅里選調董文識字的軍官進入該隨營學堂里入讀。 隨營軍事學堂,預計會為保鄉軍提供大量的合格基層軍官,不過這也需要時間,短時間內保鄉軍還是得用這些各種草根出身,沒有經過專業軍事培養的軍官了。 沒有專業院校培養也無所謂,保鄉軍對此的解決辦法就是一邊打一邊學。 打仗這東西嘛,一個新兵經過三五場戰斗如果還不死,或者是從軍一年半載的那么基本也就算是老兵了。 對于軍官來說也差不多,帶兵打多幾仗只要不是太傻,那么也能勉強像模像樣帶兵打仗了。 對此羅志學很清楚,所以他一般對麾下將領也不會太過苛求,不會提出一些太難的要求,都是盡可能的在更大優勢的情況下才打仗。 畢竟成長是需要時間的,也會付出代價的,而羅志學要做的就是把學習的代價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 ———— 經過一晚上的作戰會議后,保鄉軍已經徹底制定了作戰計劃,并且羅志學已經是在會議的最后,給各部隊下達了相應的命令。 這也意味著,奔襲數十公里虎,一路殺過來的保鄉軍已經做好了準備,就等著明天和盧象升所部決一死戰了。 第二天,天色還沒有亮透呢,都林鎮內的保鄉軍將士們卻已經提前用過了早飯,正在收拾個人裝備,營帳等物,為開拔進行最后的準備。 天色剛亮呢,作為全軍前鋒,肩負著重大戰術任務的騎兵旅在王瞎子的率領下率先離開營地,朝著北方而去。 約莫一刻鐘后,第一步兵旅所屬的第三步兵營作為全軍步兵前鋒,開始離開營地,踏上了北上的道路。 隨后是第一步兵營、第四步兵營等第一步兵旅的部隊。 緊隨其后的乃是第一炮兵旅的兩個炮兵哨,共計十二門六百斤長炮。上述兩旅離開后,羅志學親自率領千人規模的親兵營出發,隨同出發的還有大批后勤物資,至于第一輜重營則是落在最后面作為斷后部隊。 因為兵力匱乏,到處都需要用兵,羅志學經常把輜重部隊直接當場步兵部隊使用,以至于現在的第一輜重營逐漸演化后,現在都已經快要變成純粹的戰斗步兵營了…… 大批輜重物資的運輸任務,現在都直接交給了后勤部組織的兩個運輸營負責,輜重營往往只派遣少數軍官和士兵進行管理,而輜重營的主力,日常時候則是作為護送物資部隊使用。 必要時候,基本就直接上戰場,當成普通步兵用。 保鄉軍大軍陸續出營,因為預計今天會爆發一場大規模的遭遇戰,因為保鄉軍行軍的時候,并沒有和前兩天一樣保持高速行軍的狀態,而是用著比平常都稍微慢一些的速度北上。 只是他們出發的早,哪怕是行軍速度比平常慢了不少,也是順利在上午十點左右就抵達了三袁莊附近。 大軍抵達三袁莊附近后,并沒有直接前往三袁莊,而是在南邊大約兩公里外的一片樹林里暫時休息。 將士們直接坐地上喝水吃干糧,為了避免做飯升起煙霧讓對方偵騎提前發現,他們只能直接吃干糧了。 士兵們自己吃的時候,也不忘給眾多騾馬喂養飼料。 不管是人還是騾馬,他們都需要盡快的恢復體能,這樣才能夠在后續的作戰里有充足的體能進行作戰。 將士們休息的時候,羅志學也是持續關注著戰場上的動向。 偵騎陸續回報,盧象升所部正在朝著三袁莊而來,明軍派遣的偵騎甚至都已經抵達了三袁莊,也對道路兩側進行了搜索。 但是保鄉軍根本就沒有靠近三袁莊,而是在足足兩公里外的的樹林里就停下了腳步進行休息。 短時間內對方的偵騎倒是沒發現他們。 不過估計也藏不了多久,因為偵騎的搜索往往是扇面的,除了對道路前方進行詳細搜索外,往往也會對道路左右兩側進行搜索。 在這種開闊地帶里,偵騎的搜索面積甚至能夠達到好幾公里。 但是,羅志學他們也沒想過要躲躲藏藏??! 在三袁莊這種地方根本沒法玩埋伏,而正是因為不可能被埋伏,人家盧象升才能大著膽子走這條路。 從頭到尾,羅志學也好,參謀部的參謀們也好,就沒想過玩什么埋伏。 他們要做的就是正面遭遇敵軍,然后擊潰之! 當然了,如果遭遇敵人后,敵人不抵抗直接跑路那更好,追上去殺一波更簡單。 對于任何一支軍隊而言,對于任何一個將領而言,組織撤退永遠都比組織進攻更困難。 站在矮山上,羅志學看向西北方向,雖然視線中什么都沒有,但是他很清楚,盧象升所部明軍主力就在那里,雙方直線距離大約在五公里左右。 這么遠的距離,加上還有矮山遮擋視線,他自然不可能看見任何一個明軍士兵的。 對著空蕩蕩的西北方向看了一遍后,羅志學這才收回視線,看向王瞎子: “瞎子,多余的話我就不說了,你也知道今日一戰的重要性,我就一個要求:如果敵軍步炮想要逃離戰場的話,牽制住他們,等我們過來!” 王瞎子道:“大將軍放心,對面的騎兵不多,也就百來號人,方才我也遠遠看過了,都是一群半吊子,他們擋不住我的?!?/br> 羅志學點頭:“嗯,去吧!” 隨后他轉頭看向徐志賢道:“讓將士們收拾好東西,做好最后準備就啟程前往三袁莊!” 羅志學帶著大軍往三袁莊而去的時候,剛率軍進入三袁莊邊緣地帶的盧象升也是獲知了偵騎消息,在東南方向大約十里外,發現了大股賊兵正在由南往北而來,看其行軍路線,似乎要往鄧州而去。 其中多賊兵著灰袍,剃光頭。 盧象升聽到這個消息,問都不用問,就知道偵騎發現的流賊是保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