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節
作為襄陽戰役參謀長的徐志賢,將會帶著參謀處六個參謀組成襄陽戰役參謀部,為大軍出謀劃策,制定各種作戰計劃供王瞎子、黃丁權選用 這一次奇襲襄陽,由第一步兵旅、第一騎兵旅組成,并以王保勇(瞎子)為戰役司令官,黃丁權為副司令官,徐志賢為參謀長。 該戰役司令部屬于臨時機構,除了有個參謀部外,實際上也沒其他什么正兒八經的機構,等打完襄陽戰役后直接原地解散的那種。 羅志學對徐志賢道:“參謀事務是你的老本行,按照道理說我也需要多說什么,不過我還是要說兩句,這一次襄陽戰役,你要拿出真本事來,多看,多想,制定最完善的作戰計劃?!?/br> 徐志賢道:“大將軍放心,屬下一定盡心盡力?!?/br> 羅志學再一次掃視三人:“該說的都說了,后續該怎么做你們應該也心里有數了,時間不早了,都去吧!” “記住,我在這里等著你們的捷報或者你們平安歸來?!?/br> 等這三人告退后,很快就帶著一群人坐船渡江,看著他們揚帆過江,羅志學一時間也是有些忐忑起來,不由自主的對身邊的侍衛隊隊長白永寧道:“你說,他們能夠成功嗎?” 白永寧道:“大將軍放心,他們會成功的?!?/br> 羅志學道:“是嗎?也難說,這說好聽了是奇襲,但是說的不好聽就是軍事冒險,稍有不慎這前往襄陽的大軍就會遇到問題,一旦攻城不下,又被敵軍糾纏住的話,那么麻煩可就大了?!?/br> 白永寧道:“我雖然不怎么懂這些軍略,不過屬下卻是知道,這王旅長也好,黃旅長也罷,再有這徐副處長都是我軍翹楚,一個英勇善戰,一個穩妥老道,一個謀劃過人,有這三位英杰,我軍奇襲襄陽城必然會成功!” “退一萬步,哪怕不成功,但是以他們的能力,襄陽城里的敵人也不太可能留下他們,自保是肯定沒有問題的?!?/br> 羅志學道:“但愿吧!” 說罷,羅志學也不在說話了,而是靜靜看著正在渡江的保鄉軍將士。 此時,大批的保鄉軍將士們正在乘坐著簡陋的竹木筏、少量船只正在渡江呢。 因為臨時緊急征用附近、扣留過往的船只有限,這些船只基本都是用來運輸馬匹和糧草彈藥,至于大量的普通步兵們,只能是乘坐簡易無比的竹木筏了。 這些緊急趕工出來的竹木筏質量自然不咋滴,有那么幾艘甚至渡江到一般就散架了,以至于上頭的士兵們陸續落水,最終導致數人被淹死。 如果不是附近有安排好的船只以及精通水性的人及時趕到救援,就上來了一部分人,恐怕這十多個落水的士兵都得死光…… 盡管渡江的時候出現了一些意外,甚至有多人落水身亡或失蹤,但是這依舊無法讓保鄉軍的渡江停下來。 很快,第一步兵旅和第一騎兵旅就渡江完畢,王瞎子、黃丁權、徐志賢他們當即率領大軍迅速南下。 按照計劃,他們將會在今天白天里持續行軍二十多公里,一路抵達襄陽附近,休息一夜后,在第二天黎明前急行軍趕制城門下,而那個時候,李東紹內應也將會殺出并及時打開城門迎接大軍入城。 就在王瞎子他們一路迅速南下的時候,雖然已經盡力的繞開人煙密集之地,并且派出騎兵提前進行封鎖,避免當地人向襄陽傳遞消息。但是襄陽城里的明軍依舊得知了消息! 有一個外圍的明軍巡檢,老遠看到保鄉軍過來后,直接就扔下十幾個手下,自己一個人騎馬跑了。 哪怕是保鄉軍的騎兵上前追擊也沒能追上。 最后,這個明軍巡檢一路逃回了襄陽城,并向城內的明軍匯報了有大批賊軍即將殺到的消息。 一時間,整個襄陽城都震動了! 崇禎八年四月三十日,襄陽知府衙門里,知府唐顯悅一臉震驚:“這些賊軍從哪里冒出來的?” “是從鄖陽流竄過來的?還是從南陽流竄過來的?” 得知有大批流賊出現的時候,唐顯悅整個人都是傻的…… 之前可沒有半點風聲說周邊出現了賊軍啊,前兩年禍害襄陽府、鄖陽府一帶的流賊早就跑了,現在還在中原、江北一帶和官軍打著呢。 之前也沒聽說江北的賊軍突破了當地官兵的攔截,進而跑到湖廣楚北地區來啊。 至于北方中原的流賊,那里可是有洪督師率軍圍剿呢,并且北邊的南陽府也有陳永福所部駐防,按照道理來說也不可能直接流竄到襄陽府邊上來啊。 沒錯,直到現在,唐顯悅都還不知道陳永福已經兵敗,全軍覆滅,連陳永福本人都已經投賊了,同樣也不知道南陽府已經是在五天前,也就是四月二十五日就被保鄉軍迅速攻克。 緊接著,保鄉軍的主力來了個一百多公里的長途奔襲,只用了區區五天時間直接殺到了襄陽城下。 也不能怪唐顯悅消息不靈通,這年頭消息傳遞本來就很慢,更重要的是保鄉軍在攻打南陽城之前,就已經提前派遣封鎖了南陽府周邊地區的河道以及陸地交通要道。 在保鄉軍的全面封鎖下,南陽城失陷的消息暫時還只南陽府一帶流傳,根本就沒來得及傳遞到襄陽府這邊。 盡管這種全面消息封鎖不可能真正的把消息一直封鎖下去,但是只要稍微拖延那么幾天時間,也就足夠了。 這不,襄陽知府唐顯悅還不知道南陽城失陷呢,保鄉軍的大軍就已經殺到了襄陽城下。 以至于讓唐顯悅面對突然出來的賊軍是一頭霧水,連這些賊軍從那里冒出來的都搞不清楚。 但是盡管不知道這些賊軍的來路,但是來的肯定是賊軍無疑。 因此唐顯悅在楞逼過后,第一時間就下令封鎖城門,讓城內將士上城頭嚴防死守。 緊接著又召集城內的文官武將們商討城防事宜。 這個時候,其實王瞎子他們還沒有真正的抵達襄陽城下,還有那么幾千米的距離呢。 王瞎子從偵騎口中得知,城內明軍已經有了反應,并且緊急關閉露出城門,派遣了大量兵力上城頭的時候不以為意。 自己兩千多人一路殺過來,對方就算再遲鈍也會得知消息并作出相應的反應。 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明天黎明時分,內應是否能順利打開城門。 王瞎子很清楚,他們這一次所謂的奇襲襄陽城,靠的并不是他們能跑多快,戰斗力有多強,而是要靠內應的行動是否能成功。 嚴格上來說,他帶著的兩千多人,尤其是第一步兵旅這個主力步兵旅,就不是為了攻城用的,而是為了入城后廝殺,擊潰依舊頑抗的敵軍的。 “吩咐下去,按照原計劃繼續行軍到預定地點扎營休整!” “騎兵出擊,封鎖襄陽城和外界的聯系,謹防城內敵人主動出擊?!?/br> 就當王瞎子按照原定計劃繼續行動,城內的明軍也是在唐顯悅的指揮下緊急關閉城門并登上城頭的時候。 襄陽城內的一處倉庫里,李東紹也一臉的緊張中帶著興奮:“我們的大軍來了,也是到了我們上場的時候了?!?/br> “按照計劃,等黎明時分,情報科諸位在城內各處點火制造混亂,同時我將會親自率本隊強行奪取北城門,以迎接大軍入城?!?/br> 第138章 襄陽夜亂 崇禎八年四月三十日,入夜后的襄陽城內顯得比平時更加喧嘩。 各處城門以及城墻上燈火通明,大量火把被點燃了起來,眾多的兵丁一臉緊臟兮兮的巡視著各處城墻。 城外是黑乎乎一片,然而這種黑暗卻是讓守軍更加懼怕。 因為他們都知道,城外黑暗中有著賊軍的存在! 今天下午時分,襄陽城內就已經得知了城外出現了大批賊軍的消息,一開始這個消息還只是在高層中流傳,但是隨著城門被緊急關閉,大批兵丁上了城頭后,城內的普通人也能逐漸知道了城外出現了流賊。 當天下午時分,就有少數士紳權貴們出城乘船逃離襄陽,不過緊急出逃的士紳還是屬于少數,因為不少士紳們都知道了,來襲的賊軍應該只有兩三千人,數量并不算太多。 而襄陽城城防堅固,又有天下第一的護城河作為依仗,城內又有五六千官兵駐防。 在很多士紳們看來,城外的賊軍固然可怕,但是也沒等到能夠攻破襄陽城的地步。 崇禎六年那會,中原的賊軍南下楚北一帶的時候,同樣有流賊嘗試進攻襄陽,那個時候進攻襄陽的流賊可多多了,動不動就上萬流賊的。 但是那些流賊依舊拿襄陽城沒辦法,最后都不能官兵去反攻,他們自己就退卻了。 這一次來襲的賊軍雖然來的突然,而且根據小道消息說非常的古怪,竟然是清一色的剃著光頭穿著灰袍,但是,城內的眾多官員士紳們依舊不認為區區兩三千流賊就能夠攻破襄陽城。 因此,受到賊軍來襲的消息而緊急逃離襄陽城,沿著漢水南下避險的人總歸是少數,大部分士紳還是安穩待在家里等待賊軍自行退去。 甚至不少士紳都琢磨著如何利用賊軍來襲這一消息來賺取利益。 于是乎,城內的糧食在短短大半天里迅速上漲,等到傍晚時分的時候諸多糧行更是直接停售了。 當天夜里,城內十多家糧行的掌柜們齊坐一堂,商議著明天開市后糧價給漲多少。 “這一次賊軍來襲非常突然,城內諸多人家中肯定是沒辦法提前囤積糧食的,等明天賊軍出現在城下的時候,城內必然會哄搶糧食,按照我看啊,價格翻一番是沒有問題的?!?/br> 又有一掌柜道:“一番還是少了,賊軍來勢洶洶,大有圍城之舉,如此情形才翻一番,我這邊沒辦法給東家交代?!?/br> 旁邊也有人道:“不錯,我這邊東家也是交代下來了,這糧價必須漲上去,趁著這一次機會把全年的錢都給賺了?!?/br> “而且我們的動作要快,明天就統一漲價,先漲個兩倍看看,等下午的時候再漲到三倍,爭取兩天內就把價格拉到頂峰,這一次我們要狠狠的撈一票?!?/br> “動作一定要快,我少東家傳話過來,這一次來襲的賊軍其實并不多,只有兩三千人左右,這點人根本是無法徹底攻破我們襄陽城的,甚至連圍城都不可能,更別說封鎖我們的水道了?!?/br> “而這些絕對不能宣揚出去,否則讓普通人知道了賊軍沒實力封鎖襄陽城水道,肯定不會著急著囤糧,而是想要熬一熬,等一等,等城外新糧抵達?!?/br> “這個簡單,今天晚上就傳消息出去,說賊軍已經封鎖了水道,我們幾家的糧船已經被封鎖進不來了,再適當的夸大夸大賊軍的數量,兩三千人還是不夠,說成一兩萬人還差不多?!?/br> “今晚開始,就要盡可能的散播消息,盡可能的把人們趕出家口,明天一早就來我們的糧行排隊購糧?!?/br> “明天我們就把糧價直接推高到三四倍,然后果斷出貨,三天內就把錢給賺了,不然拖多幾天這糧價就不好搞了?!?/br> “這一次要是cao作的好了,那么我們獲利絕對不會比六年那一次少?!?/br> 當城內的十多家大糧行商議著該如何拉高糧價,趁著機會狠狠賺一筆的時候,襄陽府知府唐顯悅也是從白天時候的驚慌鎮定了下來。 剛得知賊軍出現在附近的時候,因為賊軍來的實在過于突然,而且任憑他怎么想,都不知道這些賊軍是從哪里冒出來的,甚至一度擔心有大批賊軍從陜西南下,鄖陽的盧象升已經戰敗,導致大批賊軍南下襄陽城。 又擔心中原大批賊軍南下,破南陽府后抵達襄陽城。 如果真的是兩者之一,那說明局勢就徹底敗壞了,襄陽城也難保。 但是等到傍晚時分的時候,根據多方哨探打探的消息,唐顯悅也算是知道了來襲賊軍不過兩三千人,雖然光頭灰賊顯得不倫不類,但是只有這么點人卻是真的。 如此唐顯悅才安心了下來,不管這些賊軍從哪里冒出來,但是憑借這兩三千賊軍別想攻破襄陽城。 安下心來的唐顯悅開始鎮定自如起來,他召集了官員和士紳,準備攤派一些錢糧,同時還派人去見襄王朱翊銘索要錢糧用于守城所用,又讓麾下官員征召兩千民夫備用,以防萬一。 雖然他不認為兩三千賊軍就能夠攻破襄陽,但是也擔心會來更多的賊軍,因此早早做準備是很有必要的。 這上半夜唐顯悅忙了許久,只不過成效不大,不管是攤派錢糧還是招募青壯都不順利。找士紳攤派錢糧,那些士紳們又不傻,他們也知道了來襲的賊軍不過兩三千人,城內又有守軍五六千人。 就算賊軍再生猛也不可能攻破襄陽城這座要塞一樣的城池??! 既然安全無憂,那么自然對出錢出糧這種事也就不怎么熱心了,很多士紳甚至連家主都沒有過來,只派遣子侄輩或兄弟過來應付了事。 而湊集的錢糧,這些士紳們一共也就只應承了區區三千兩銀子而已。 至于糧食,一粒都沒有,人家忙著拉高糧價狠狠的賺一筆呢,那里會把糧食拿出來啊,再說官倉里也有些糧食,夠五六千官兵十天半個月所用了。 這些士紳們算的很精明,知道了襄陽城無憂的情況下,不說鐵公雞一毛不拔,但是也就只給了區區三千兩銀子,這些銀子都還是看在唐顯悅的面子上給的。 要不然,一毛都不會給! 襄王府那邊也差不多,士紳們不傻,他們王府同樣不傻,不就那么兩三千賊軍嗎,官兵又不是擋不住,要什么錢糧啊,我們王府一大家子花錢的地方多了去,哪有余錢扔水里聽響玩啊。 于是乎隨便給了五百兩銀子意思意思就完事了。 這些士紳和王府的人也很清楚,如此情況下拿出來的錢糧,大概率都是不會用在守城將士身上的,給再多都會被那些官員們一口吞了,還不如不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