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節
洪承疇讓曹文詔帶著區區六千兵力和十幾二十萬流賊死磕,還大言不慚的說我沒有援軍支援你,但是我會親自給你搖旗吶喊…… 但是曹文詔再牛逼,也沒辦法以區區數千人對抗十幾萬流賊啊。 歷史上曹文詔率軍南下沒幾個月就被包圍,當他深陷重圍的時候數次向附近友軍救援,但是周邊友軍沒一個來救援的…… 最終身陷重圍的曹文詔兵敗自殺而殉,也不知道他死之前會想什么。 也許,會淚流滿面吧…… 保鄉營里的一群骨干除了少數幾個是伏牛山里新加入的人外,其他的基本都是官兵出身,對官軍的情況自然是相當了解,自然知道官兵里的募兵戰兵不多。 第二哨哨官王大壯此時就道:“我們如果能擴充到兩千人規模,再經過兩三個月的訓練,應該能夠擋住三千人規模的官兵,就算到時候在山外頭打不過我們也能夠退守大山,這樣我們的回旋余地就大多了?!?/br> 聽著眾人的話,羅志學心中也是在思索著。 今天的軍議收獲比他預料的還要大一些,盡管他內心里早已經確定要出兵,不過他出兵的理由和麾下各將領們的理由不太一樣。 軍議里各將領們說的是官兵的威脅,但是羅志學更多的還是考慮到保鄉營自身的發展。 他想趁著官兵主力被流賊吸引住的時候,對外擴張以壯大保鄉營的實力,以應對未來更大的威脅,奠定保鄉營的根基。 畢竟伏牛山的底蘊太差,再怎么說這也只是個偏僻山區而已,以伏牛山里的情況哪怕是他已經把整個伏牛山地區都控制住,連帶著伏牛山東部和南部的兩片外圍丘陵地區都已經是半控制,并從中獲得了一些糧食等戰略資源。 但是,伏牛山地區的資源,撐死了也就維持千把人規模的兵力而已。 想要繼續擴軍就必須掌控更多的地盤,獲得更多的糧食,因此進一步擴張是必須的。 羅志學的出兵動機和麾下將領們的出兵動機一開始雖然不一樣,不過也是殊途同歸。 不管是為了應對幾個月后的官兵威脅,還是為了保鄉營自身的發展,他們都必須出兵獲得更多的資源以進行擴軍。 一番思索后,羅志學站了起來,只見他環視一圈后緩緩開口道:“我很高興諸位能夠從多方面,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問題?!?/br> “找到問題所在,正視并解決問題,這很好?!薄拔蚁M院笾T位也要保持這樣的態度?!?/br> “基于目前的外部形勢,如今我保鄉營看似安穩,然危機迫在眉睫,已經沒有多余的時間讓我們在伏牛山里慢慢修生養息積蓄實力了?!?/br> “所以,我決定再擴兵千人,為了滿足擴軍所需,當出兵外出征集糧草?!?/br> “這里我先定一個基調,此番出兵之目的,不在于殺傷多少敵軍,不在于攻克多少城池,而在于征集到足夠的糧食、鐵料等各戰略物資?!?/br> “參謀處要盡快拿出來一個具體行動計劃,后勤處開始著手準備后勤輜重運輸問題,軍械處要妥善準備好出征以及后續供應的軍械?!?/br> “至于后方的軍械生產以及糧食供應等問題,諸位也不用cao心,我會讓內政各處做好相應準備的,你們要做的就是制定好作戰計劃,并讓部隊保持最佳狀態以隨時出動!” 羅志學的一番話給今天的軍議定下了大方向,那就是出兵! 不過具體怎么打,甚至打哪里都還得再商量,但是這已經不是今天這一場戰略軍事會議的內容了。 今天的內容,就是要根據內部以及外部的環境變化敲定未來一段時間里的保鄉營的戰略規劃。 至于在戰略規劃下怎么具體執行,那是后續的事。 羅志學親自定下了戰略大方向后,并沒有和王瞎子他們幾個人繼續待著,而是起身離開準備他今天的另外一場會議了。 定下了出兵大方向后,保鄉營還要一大堆準備工作需要做呢,這些準備工作也是需要內政各處進行配合的。 所以,羅志學隨后召集了征糧處、糧餉處、工業處、商貿處、營務處等內政各處人員開會,以制定一個籌集糧草、軍械的整體計劃。 甭管前頭的軍方決定怎么打,但是都得提前準備好糧草和軍械。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嘛! 羅志學去主持內政各處的會議了,而王瞎子他們這些軍方將領們卻是沒有離開,而是在安永多這個參謀處處長的主持下,開始商議具體的作戰計劃。 安永多開口第一句就是:“依照大將軍的指示,我們在未來三個月內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擴軍千人?!?/br> “擴軍之中,出兵征集物資很重要,不過更重要的是提前募兵,畢竟我們的時間不多?!?/br> “新兵訓練是需要時間的,我們不能在兩個月或者三個月后,把物資都征集完畢再進行募兵,募兵必須走在物資征集的前頭!” “為了確保新募之兵在三個月后順利成軍,我認為應當立即在南部、東部外圍各村,也可以適當從鄰近的山外各村里募兵,其他不管,先把兵員選出來進行訓練再說?!?/br> 安永多說罷后,王瞎子道:“不錯,新兵招募得走在前頭,這樣才能夠確保三個月后這些新兵擁有一定的戰斗力?!?/br> 其他眾人自然也是沒意見的,因此很快就把這事敲定了下來了。 敲定立即展開新兵招募的計劃后,安永多再一次道:“根據大將軍的指示,我們未來三個月內的出兵計劃是為了擴軍提供充足的物資保障,因此出兵計劃的首要目標為征集到足夠的糧食、鐵料等戰略物資以滿足擴軍所需,不用計較城池得失,殺傷敵軍多寡?!?/br> “基于此,我的意見是以攻掠魯山、南詔一帶鄉野為主,視收獲是否充足再考慮是否攻打魯山城或南詔城?!?/br> “考慮到出山道路、距離遠近、攻打難度和潛在收獲,我個人認為前期的攻打目標應該放在魯山縣鄉野,尤其是宋家莊,爭取打一個開門紅?!?/br> 黃光茂聽到這話后頓時站了起來,對著眾人道:“宋家莊積糧如山,金銀滿窖,的確是個好去處?!?/br> 黃光茂嘴角微微彎起,露出一絲笑容道:“黃某進山前剛好去過宋家莊園,對宋家附近地形,莊園內布局不說了如指掌,但也是有所了解?!?/br> “如攻宋家莊園,黃某愿為先鋒!” 說話的時候,黃光茂就想起了當初直接率軍進山之前,經過宋家莊園索要軍需的場景。 當時宋家家主宋平和一毛不拔,黃光茂把陳治邦,汝州知州的書信拿出來了都不管用,最后只給了區區幾百斤糧食…… 還不如不給呢! 因為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宋平和故意的,正所謂糧食不多,侮辱極大,把當時的黃光茂氣的夠嗆,甚至當時就想著是不是偽裝成流賊把宋家莊給洗掠了。 如今聽到安永多把第一個目標就定在了宋家莊,黃光茂有些興奮了。 你宋平和不是一毛不拔嘛,這一次他黃光茂不拔毛了,他要把宋平和這個鐵公雞直接燉了! 第79章 要打仗打大仗 宋家莊,位于魯山縣西部,距離伏牛山松山村不遠,也就大概三十里路左右。 這三十里路有西邊部分,則是屬于丘陵山區里的小道,雖然勉強能通行馬車,但是也不算什么好路,而出了丘陵山區后,就來到了平原地帶再走十多里路也就到宋家莊了。 宋家莊臨沙河支流而建,莊園附近則是普通村民,主要是宋家的佃戶們。 圍繞著宋家莊是大片農田,而這些農田絕大部分都為宋家所有。 而宋家的強勢,不僅僅在宋家莊一帶擁有大片農田,實際上在其他地方也擁有大量的田莊,大量的農田讓宋家獲得了大量的糧食來源,再加上宋家還是耕讀傳家的讀書人家,這稅自然也是不交的,因此宋家之富在整個汝州里都算是聞名的。 世人盛傳宋家莊內糧食滿倉,金銀滿窖。 這也是保鄉營這些反賊們決定出山征集糧草等戰略物資后,第一時間就把矛頭對準了宋家莊的緣故。 并不是因為保鄉營內眾人和宋家有什么仇恨,更不是因為黃光茂在背后進行推動,純粹就是因為宋家莊是一塊大肥rou。 肥到安永多和王瞎子他們剛準備出山征集糧草呢,眾人就齊齊想到了宋家莊。 “宋家莊的范圍比較大,不過外圍都是沒有防護的普通村民防務,其核心是宋家莊園?!?/br> “我去過宋家莊園內部,其院墻高丈半,周長一里,其內不僅僅有宋家核心族人居住的院落,其宋家的糧倉以及其他倉庫也是在其中?!?/br> 黃光茂一邊說著,還一邊用毛筆在紙上畫著宋家莊園的布局。 “他們的院墻雖然高,比尋常大戶人員的院墻也更厚,但是終究不是城墻,是絕對不可能擋住六百斤長炮的轟擊的?!?/br> “宋家護院至少有兩百之數,但是如果我們攻打宋家莊的話,宋家肯定還會臨時征召佃戶青壯一起防守,到時候可能會有四五百之數?!?/br> “他們在院墻上擺有至少三門以上的火炮,不過都是一些百斤左右的輕炮,如果我們的炮兵哨能夠準確攻擊他們部署火炮的院墻段,足以摧毀他們的火炮炮位?!?/br> “宋家護院裝備精良,有強弓有盔甲,具體數量不知道,但是應該不會太少,否則的話他們早就被其他流賊給拿下來了?!?/br> “我聽說去年上半年的時候,就先后有至少兩波流賊嘗試攻打宋家莊園,不過最后都無功而返?!?/br> 論對宋家莊園的了解,保鄉營眾人里毫無疑問是黃光茂了解的最多。 畢竟他是親自去過宋家莊園的,親眼見過宋家的高墻和護院。 而隨著黃光茂的解說,安永多他們也算是對宋家莊園有了一個更加清晰的全面了解。 只聽王瞎子道:“怪不得這么多流賊從魯山縣里過,但是卻沒流賊能拿下這個宋家莊了,既有高墻,還有裝備精良的護院,看這火炮和盔甲、強弓,怕是比尋常官兵還要強?!?/br> 黃光茂點點頭道:“不錯,這宋家護院的確不太好對付!” 張馬林卻是道:“無妨,他們所依托不過是高墻罷了,對這種高墻尋常流賊沒辦法,不代表我們也沒辦法,到時候我親自帶著那兩門六百斤長炮過去,對準他們的院墻來幾輪炮擊估計也就差不多了?!?/br> 林冬生道:“正是如此,只要對方沒有了高墻庇護,我軍就可以直接殺進去,難不成對方一群護院和佃戶青壯還能和我們正面廝殺不成?!?/br> “甚至都不用沖進去,只需要打垮他們的院墻,把他們的那幾門輕炮的炮位摧毀掉,后頭我們就可以把輕炮前置,再加上弓手和火槍手進行火力覆蓋,別說區區兩百護院了,就算是兩百戰兵過來也不可能擋住我們的進攻?!?/br> 見眾人陸續如此說,作為參謀處處長的安永多也是道:“既然這樣,那么我們現在就制定一個詳細的進攻計劃,爭取晚一些時候呈報大將軍定奪?!?/br> 當安永多、王瞎子、黃光茂等人折騰出山的各種進攻計劃,尤其是進攻宋家莊的作戰計劃時,另外一側的羅志學也是召見了內政各處的主要人員開會。 郭全書也是跟著征糧處處長陳星凱進入其中,進去后抬頭一看,只見今天來開會的人還不少,其中就有和他關系不錯黃誠宣,當即對黃誠宣微微點頭。 黃誠宣也是以點頭回應。 不過他們兩個人都很默契的沒有開口說話。 今天這場合一看就知道不簡單,來的人不是處長、副處長,就是各處下屬的核心科的科長。 他黃誠宣也就是被提起來后當了征糧處田畝科的科長,這才得以參加這一次的會議。 當然了,如果征糧處處長陳星凱不帶著他郭全書來參加會議,實際上這會也沒法開了。 因為別看陳星凱是征糧處的處長,但實際上征糧處里干活的人,是他郭全書。 征糧處處長是個老賊了,先后跟在孫成立、羅志學身后跑腿,負責一些營務,之前保鄉營在秋收時候的征糧行動,就是此人在統籌負責,雖然大字不識,不過干的挺不錯的,至少沒出什么差錯。 羅志學設立征糧處后,正式任命他為征糧處處長,統籌負責征糧收稅事務。 然而盡管陳星凱資格老,經驗也豐富,但是依舊大字不識,連正式的賬本他都看不懂,他以前搞征糧事務的時候都是自行用只有他自己才能看懂的亂七八糟的符號來記賬的。 后續等到郭全書被分配到了他手底下當文書,征糧處那邊的賬冊才算是逐步理順。 所以征糧處那邊的情況,其實郭全書了解的比陳星凱還要多,所以他才能以投誠不過月余,升任田畝科也不足半月才能來參加今天的會議。郭全書的情況并不是個例,而是普遍情況。 實際上,今天來參加會議的十二個人里,五個都是和郭全書一樣被強行綁來的人質讀書人。 此外還有幾個人是山民出身的半吊子讀書人,再有幾個就是和陳星凱一樣的老賊了。 保鄉營缺人才,尤其是懂文識字,能讀寫公文的人才。 倒不是說非要熟讀四書五經的傳統讀書人,只要是能讀寫公文的都可以。 然而即便如此也很難找到足夠的人才,因此羅志學才把目光對準了那些地主家的人質子弟以及戰俘身上。 沒辦法,現在伏牛山里認字的人就這么點,羅志學也懶得管他什么成分,管他什么想法,逮著一個就往死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