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節
依他們之前的判斷,盤踞在松山的不過是一群普通流賊而已,并且還是傻乎乎的流賊。 這從他們搞出來的簡陋木墻防御工事就能看的出來。 后來,他們發現這些流賊手頭上竟然還有火炮,并且很雞賊的實現藏起來了等己方的炮兵靠近百米后,再突然開火,一舉導致己方炮手損失慘重。 然即便如此,黃光茂也沒有喪失信心! 火炮嘛,這玩意又不是多稀罕的事,尤其這種短管鐵炮,不說官兵手上有很多,就算是一些大地主士紳的莊園堡壘里都可以看見類似碗口炮的短管鐵炮。 流賊和官兵作戰多時,又到處攻城劫掠莊園,部分些運氣好的流賊獲得一些火炮也不奇怪,而且這種碗口炮使用也很簡單的,用不著復雜的瞄準計算,只要知道裝大概分量的火藥什么的就能使用了。 所以,看見流賊有火炮不要奇怪,這很正常,尤其是大規模的流賊里頭基本上都會有碗口炮啊啥的。 只不過當代大多流賊的精銳骨干為了機動性,通常都是騎兵,再不濟也是騎著騾馬機動的步兵,所以流賊里的精銳骨干反而是不會裝備火炮。 因此松山里的流賊搬出來兩門火炮,黃光茂不覺得奇怪。 但是對面突然就打出來了這種密集、節奏感強烈的箭陣就讓黃光茂直接皺緊了眉頭。 這一次,自己恐怕是遇上硬茬子了,對面的不是積年老賊就是叛軍出身的賊兵。 黃光茂和賊軍交手多年,流賊是什么樣的他清楚的很,普通流賊他打過不知道多少,也和少數精銳老賊打過好幾次。 以他的經驗來看,能夠打出這種箭陣的賊軍絕對不是什么普通流賊。 遇上這樣的硬茬子,由不得黃光茂不謹慎! 這一個搞不好,說不準就得陰溝里翻船了。 黃光茂皺緊了眉頭,而一旁的王繼達先是愣了好一會,但是很快就是露出了一臉的貪婪。 精銳老賊? 好??! 這精銳老賊的首級份量比尋常流賊強多了! 要是能把這一伙精銳老賊給剿滅了,如果還能再擊斃或者活抓一個有名有號的大賊頭目,再加上他之前帶隊剿滅踏天虎以及其他亂七八糟流賊的功勞。 這么多功勞擺在這里,回頭上頭只是給他升一個同知都是瞧不起他,知府也就馬馬虎虎。 他準備下大本錢好好cao作,運氣好一些說不準能搞一個南京六科給事中出來。 畢竟,他是三甲進士出身,和尋常舉人監生出身的縣令不是一碼事! 第56章 有失體面 王繼達雖然沒啥軍事上的見識,但是作為魯山縣知縣,他見過的流賊也不少了,該有的基本常識還是有的,一看流賊的火炮和弓手,他稍微一琢磨就有知道,這前頭的賊軍肯定不簡單! “前頭極有可能是某個大隊流賊里的骨干老賊?”王繼達內心里如此想著:“說不準還是有名有號的老賊,這要是把他們給剿滅了,這功勞可比剿滅千把人的普通流賊強多了?!?/br> 王繼達噼里啪啦盤算了一番后,覺得如果能夠把這些老賊殲滅后,再加上原有剿滅踏天虎所部的功勞,自己進一步升遷是板上釘釘的,同知什么的都配不上自己的功勞,跳一級搞個知府是穩穩當當的。 如果運氣好一些,再下狠心花大代價砸錢,欠下一些人情拜托師友幫忙推一波,他都可以奢望搞一個南京的六科給事中,這往后前途大大的有。 盤算完了后,只見王繼達深吸了口氣:“賊軍蹤跡已顯,黃都司此時不出擊更待何時!” 這要是時間拖久了,讓對面的賊軍精銳跑了,還怎么升官??! 升官發財縱橫朝堂在此一戰,爾等低賤武夫還不麻利的趕緊沖上去,要是耽誤本官的升官大計,讓爾等低賤武夫吃不了兜著走! 至于強行攻打上去會造成多少的傷亡,這就不在他的考慮之內了。 他是三甲進士,正兒八經的文官,才不會去關注那些低賤武夫們的死活呢。 聽到王繼達的話,黃光茂都懶得生氣和吐槽了…… 這王八蛋除了催促自己出兵沖上去,也不會說其他話的了。 黃光茂只能是耐著性子解釋,他要做好準備,確保萬無一失之類的,并且一再對王繼達保證,絕對不會讓對面這些賊軍跑了的。 黃光茂如此做派,王繼達自然是非常不滿的,所以一再施壓,甚至都讓他直接出動三百戰兵沖上去。 黃光茂這一次倒是抗住了壓力,說什么也不肯直接傻乎乎的派遣麾下三百戰兵沖上去。 前頭這些流賊明顯不同尋常,自己要是還把手底下的三百戰兵派上去硬沖,就算打贏了也會死傷慘重,畢竟他手底下的戰兵披甲率也不高,也就那么只有二三十人有盔甲而已,剩下的可沒盔甲護身。 一旦強行沖上去遭到敵人的密集箭支覆蓋射擊,豈不是要完蛋。 不過王繼達給他施加的壓力還是非常大,黃光茂也不好什么都不做,要不然的話真的會吃不了兜著走。 所以深思過后,他決定還是要打一打,但是不能這么傻乎乎的直接沖擊山谷。 不多時,黃光茂做出了最新的安排,一邊是安排了兩個隊,也就是六十人左右的戰兵在后頭掠陣,而前頭則是當炮灰用的兩百多縣勇。 他王繼達不是說要直接打嘛,而且也表現出來了完全不在乎可能出現的傷亡,那么就讓他手底下的縣勇去當死好了。 當然了,僅僅依靠縣勇炮灰是不靠譜的,估計死傷殆盡了也沖不過去。 正面的這兩百多縣勇純粹就是用來吸引對面賊軍的注意力,最好是能夠把他們的弓箭手吸引過來,如果能夠引得對面的弓箭手連續射出實際波的箭支那就更好了。 射箭也是個體力活,尤其是戰陣上持續快速射擊更是對體能要求非常高,通常來說弓箭手在短時間內連續射出十多支箭支后,體能基本也就差不多了,繼續強行彎弓射箭的話,倒也不是不能射箭,但是力道就會差很多,并且很容易就會把肌rou拉傷。 一旦前頭的縣勇能夠把對面弓箭手的體能消耗掉,那么己方掠陣用的戰兵就能作為第二波兵力沖上去,直接沖到木墻并攀爬上和敵軍進行短兵廝殺,避免在推進的過程里就遭到重大死傷。 不過饒是如此,黃光茂還是覺得正面進攻大概率是拿不下來的,所以正面只是一種吸引敵人主力已,牽制敵人兵力的方向而已。 他把真正的主攻方向是放在峽谷兩邊的山上,準確的說是左側的山。 一旦己方能夠攻占山谷兩側的山頂,那么就能夠對山谷正面的敵軍形成居高臨下的優勢,到時候山谷里的賊軍不想死在自家的箭支覆蓋下的話,那么就只能選擇退走。 正面和兩側進攻,相互配合,一起給對面的賊軍施加壓力,而不管是那一邊獲得了突破都能讓己方獲得最終的勝利。 為此,他安排了百人縣勇進攻左側山坡,外還有兩個隊六十人規模的戰兵。 右側山坡則是安排了同樣百人的縣勇,但是戰兵只有三十人。 如此一來,他直接把剩下的四百縣勇一股腦都派了出來,戰兵則是派出了一百五十人的規模。 同時還有百多人的戰兵作為戰略預備隊,如果三個方向里,有方向獲得了優勢,有突破的征召,那么他就會選擇性的再投入若干預備隊,以徹底突破敵人的防線。 一口氣投入大量兵力發起猛攻,這其實并不符合黃光茂的原先安排,但是王繼達給他施加的壓力太大。 動不動就說對面的賊軍會跑,說兩句就說什么要彈劾他…… 黃光茂無奈之下,只能是選擇一個折中方案了。 對黃光茂的作戰安排,王繼達倒是沒什么意見。 王繼達關注的重點是打不打,而不是怎么打。 只要黃光茂帶兵去打,那么黃光茂怎么排兵布陣,選擇什么地方作為主攻方向他沒管。甚至他對黃光茂把縣勇當成炮灰用也沒什么意見,不過是死傷幾百縣勇而已,他分分鐘就能通過再次征召補充回來。 只要能打贏,只要能夠讓他獲得一波足夠的流賊首級,其他事情都無關緊要。 王繼達沒有干涉黃光茂具體派兵布陣,這多少讓黃光茂松了口氣。 王繼達一而再再而三逼著他派兵出擊,這就已經很過分了,如果還要仔細干涉如何排兵布陣,選擇主動方向,具體派多少人去打,用什么戰術之類的,恐怕黃光茂都要直接崩潰了…… 而王繼達呢? 他瞄了黃光茂一眼后收回了視線。 干涉排兵布陣他不懂,更不屑于懂! 他王家乃是耕讀傳家的書香門第,他王繼達堂堂三甲進士,七品縣令,所學所用皆為圣人大道。 學兵書弄武事? 有失體面! 這年頭,別看都是文官帶兵,不少文官還有著知兵的名頭,但是文官帶兵又不是說讓他們親自指揮大軍。 他們的真正工作其實是給下頭的將領們下發命令,監督好那些將領們打仗而已。 比如說對著抽象地圖搖頭晃腰看一番后,就對某個將領說你必須攻克這里,打不下來本官必斬爾等狗頭…… 至于具體怎么打,關他們屁事…… 遠的地方不說,就說河南這一片。 這一片最大的軍事指揮官是誰?河南巡撫玄默。 玄默科舉出道,外放當過推官、回京當過吏科給事中、會試考官等職務,一度因噴魏忠賢而被罷官,崇禎繼位后殺魏忠賢,此人重新起復為官,去年加僉都御史銜巡撫河南,主持河南剿匪事宜。 你翻遍他在擔任河南巡撫之前的履歷,也見不著任何一個和軍事有關的字眼。 但是,就是這么一個人當了河南巡撫,然后指揮著左良玉、陳治邦、陳永福、曹文詔等一大票明軍總兵,副將,游擊們打仗…… 鬼知道明王朝的中樞大佬們腦子里咋想的,讓一個在吏科給事中任上出名,以噴魏忠賢而上位的科道言官當一省巡撫,還不是普通地方的巡撫,而是遭到數十萬賊軍侵襲,戰事頻繁的河南。 那不神經病嘛! 你讓他噴人可以,而且他玩這個非常拿手,但是你讓他帶兵,人家真心不會…… 他就沒接觸過這玩意。 所以,中原被禍害,流賊越打越多也別怪人家玄默,得怪明廷中樞的大佬們,選一噴子帶著大幾萬軍隊去打仗,腦子瓦特了…… 他要是能行,那么后世里就能拉出好幾億人來當這個巡撫帶著幾萬人打仗! 誰還不是個鍵盤俠啊,說得好像大家伙不會噴人一樣。 一省巡撫都是個大噴子,而再往下的汝州鎮守譚正凌,這家伙當過先后兩地縣令,再過來是同知,知府,右參議,和軍事也沒啥關系,這個右參議還是賄賂得來的,但是得到了玄默的信任后,就被玄默派到汝州鎮守軍務…… 而其他的諸多統兵的文官其實情況大多類似, 雖然不少都有知兵的名聲,但是不說百分百,但是九成九真心不會帶兵打仗…… 不是說他們能力差或者人品差之類的,只是說他們真的專業不對口…… 像是盧象升這樣自己組建、訓練軍隊,打仗的時候自行指揮甚至直接沖上去的猛人,那是個例,翻遍整個明王朝歷史也沒幾個。 具體到王繼達這人身上,他自然也是屬于大多數,帶兵但是不會打仗的那種。 你要是非要說王繼達會帶兵打仗,人家能噴你一臉。 吾乃文臣,豈可行賤武之事。 再聒噪,本官就上奏折彈劾你,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