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節
這如果能夠找到繞過去的小路,直接派一隊精銳偷偷摸過去,直接在敵人的后背發動猛攻豈不是妙哉! 黃光茂做出了吩咐后,沒一會王繼達卻是過來了。 這會,王繼達總算是沒坐著轎子過來了,而是直接拖著肥胖的身軀走路過來。 “黃都司,賊軍就在眼前,正是建功立業的時候,怎么停下來了?” 王繼達表情有些不滿:“本官看那些賊軍也不過一兩百人,所依仗的也不過些許木墻,我軍有兵千人,拿下此賊輕而易舉,如今止步不前,萬一賊軍逃了這么辦?” 黃光茂聽到王繼達說話就不爽! 這王八蛋屁都不懂,偏偏還喜歡指手畫腳,天天不是這里有意見,就是那里有不滿。 之前追擊,行軍的時候王繼達指手畫腳的時候,因為影響也有限,所以黃光茂大多也聽從了。 但是,賊軍就在眼前,這王繼達還指手畫腳黃光茂就很不爽了。 但是哪怕是內心里不爽,他還是得強忍著怒氣,擠出一副笑臉道:“縣尊所言甚是,此番我強敵弱,拿下此賊不成問題?!?/br> “只是我軍將士連續奔波月余已經疲困,急需休整一二,直接出戰固然可勝,然士卒傷亡怕是不會小?!?/br> “此外我觀對面松山賊兵,修筑了大片木墻營房,并且還是新修筑的,應該是想要在這里擋住我們,不會輕易逃跑?!?/br> “即便他們逃跑,那我們也能及時追上去?!?/br> “王縣尊放心,不會誤了事?!?/br> 黃光茂說是這么說,但是他也不肯定對面的賊兵會不會跑,畢竟己方上千人馬擺在這里,對面的賊兵看見了害怕繼而逃跑是很正常。但是對黃光茂而言,其實賊兵跑不跑都無所謂。 賊兵要是不跑,后頭他就打故去。 賊兵要是跑了,那么就追上去,然后深入伏牛山腹地征集糧草。 不用打就能劫掠糧食,其實黃光茂還挺希望這樣的,畢竟他也不愿意手底下的戰兵有所折損。 然而王繼達卻是瞇著小眼睛盯著黃光茂盯著看。 那雙小眼睛里透出的眼神,已經逐漸冷冽了。 黃光茂進山是為了糧食,不太在乎是否能打殺流賊,但是王繼達在乎啊。 雖然一開始王繼達和黃光茂再一次進入伏牛山是為了糧食,但是也是為了獲得一些首級。 而在發現了伏牛山周邊有好幾百流賊后,王繼達的注意力就已經是放在這些流賊上了。 伏牛山的糧草財貨他要,這些流賊的首級他更要! 所以黃光茂如今止步不前,給賊軍流出了逃跑機會的舉動讓王繼達非常不滿。 按照王繼達的想法,還等個屁,直接沖上去殺,直接把前頭的一股腦干掉,再把首級割下來。 有了這幾百流賊的首級,再加上之前伏擊踏天虎所部所獲得的數百首級,然后再花錢活動一番,王繼達估摸著自己就能把屁股下的位置往上再挪一挪。 至于說這千余明軍連續行軍后疲困不已,直接發動進攻的時候可能會遭到比較嚴重的傷亡。 這關他王繼達屁事! 黃光茂手底下的士兵死光了和他更沒關系了,那可不是他手底下的士卒,和他也統屬關系,他連黃光茂的監軍都算不上…… 他從一開始,都只是憑借著自己高人一等的文官地位,強行壓著黃光茂以他為尊而已。 實際上,嚴格上來說,他們倆沒有任何的統屬關系,連友軍都算不上。 因為王繼達不是武將,他不帶兵的,這都不帶兵,自然也就談不上什么友軍。 什么,你說他手底下有數百縣勇,這些縣勇乃是鄉民自保剿賊,和他王繼達有個屁關系。 即便這數百縣勇死光了都沒關系,這些縣勇可沒有上報記錄,完全是他私底下以縣令的名頭,再讓人以私下名義征召的鄉民,死光了都和他沒關系。 實在不行,他再征召數百縣勇補上去,誰還知道他們進軍伏牛山的過程里死了數百縣勇了? 開玩笑,我們怎么可能有傷亡,我們是零傷亡作戰好吧! 實在還不行,事情又鬧的比較大的話,王繼達還有絕招! 直接把戰敗導致死傷嚴重的帽子全扣到黃光茂頭上去,再拉上幾個同年好友一起彈劾造勢,到時候黃光茂會不會被問斬他不知道,但是他王繼達絕對屁事沒有。 反正對王繼達而言,現在打上去的話,哪怕是一場慘敗他都不會虧,但是如果贏了那就賺大了。 穩當的很! 相反,如果現在不打,對面那些流賊一股腦跑了,那他可就一顆首級都撈不著了。 所以,王繼達毫不猶豫的對黃光茂進行了施壓:“時間尚早,完全可以進伐賊兵,以免賊兵逃竄,還是說黃都司要坐視賊軍逃竄而不動?” 說話的時候,王繼達瞇著一雙小眼睛盯著他看。 后面的王繼達還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話雖然沒有說出來,但是雙方都知道不會有什么好話。 黃光茂沉默了,他很清楚如果得罪了此人,自己恐怕是討不了好,甚至極有可能面臨禍事。 幾秒,十幾秒后,黃光茂還是低聲道:“王縣尊所言甚是,卑職之前是考慮不周了,我這就安排下去?!?/br> 他不過是一個世襲千戶出身的武將而已,職務也不過是小小的都司,真心得罪不起王繼達這個進士出身的文官,別看他似乎只是一個七品縣令,芝麻大的官,但是此人的政治能量比他大多了,兩者都不在一個層次上。 要不然,他一路上為什么對王繼達表現的如此恭順,甚至打不還手,罵不還口,還得配上笑臉啊。 真心得罪不起??! 眼見黃光茂去安排進攻事宜后,王繼達這才微微點頭,看向黃光茂的背影還帶著一絲鄙夷。 這些低賤的武夫,一個個都是賤骨頭,老想著偷jian?;?,不給他們點壓力,就不知道為君上分憂,為社稷盡忠,之前給你連好言好氣的說,你還膽敢狡辯,不抽你一巴掌都不知道你自己的低賤! 如今亂象叢生,流賊遍地都是這些低賤的武夫不作為所至。 而黃光茂走過去,開始對屬下安排作戰事宜的時候,也是內心里暗罵:王八蛋,別讓老子逮著機會,要不然遲早做了你! 第54章 炮擊 松山,羅志學帶著安永多等人登上了峽谷左側的山腰處隱蔽指揮處,居高臨下看著山谷外的明軍。 來的明軍果然和哨探報告的一樣,至少上千人之多。 并且很容易就能夠看出來其中有將近三百人隊形整體戰兵。 訓練有素的戰兵和臨時征召起來的縣勇青壯區域自然是非常大的,哪怕只是遠遠看一眼他們的隊列基本就能夠分出來。 將近三百戰兵,這對于伏牛山保鄉營而言可是勁敵。 畢竟他們保鄉營里有豐富作戰經驗的老兵,哪怕是算上那些戰俘老賊也不過百人左右。 只不過保鄉營里的老兵比較特殊,并不是尋常步兵而是大多騎兵出身,那些戰俘老賊大多也能騎能射。 三百戰兵,大幾百的縣勇,再加上數百人的民夫,這就是羅志學所需要面對的敵人。 除了敵軍兵力不俗外,羅志學還發現了明軍隊列里有不少的火器。 這也不算什么稀奇的事,人家明軍在立國之初就開始玩槍炮了,至今都兩百多年了,而鳥銃和紅夷火炮也是玩了幾十年了。 其他地方不說,不遠處的魯陽關城頭上都擺著不少的火炮呢。 在尋常的縣勇、衛所之類的二三流明軍里可能裝備的火器少一些,差一些,但是在一些主力野戰明軍里火器的裝備比例卻是不小的。 黃光茂所部乃是陳治邦麾下,而陳治邦麾下的明軍可是民王朝在中原地區的主力部隊之一,多次參與圍剿義軍并且戰功不小。 這樣的明軍裝備有火器是非常正常的事。 不過讓羅志學稍微放心的是,山腳下的明軍雖然裝備有火器,不過明顯沒什么大口徑的長管火炮。 雖然距離有那么幾百米,但是羅志學依舊看到了山腳下的明軍推出來的三門火炮是屬于非常典型的短管散彈炮,估計也就只有百來斤左右,說起來還不如保鄉營里裝備的兩門兩百斤的散彈炮呢。 除了這三門百斤短袍外,明軍還裝備有一批鳥銃,看過去也不多,估計也就幾十條而已。 這些火槍手和刀盾手,長矛手等混編,組成了一個個十來人的小陣型。 并不是說直接幾百人列出密集隊形直接沖上來,以至于看起來似乎有些散亂。 此時,羅志學身邊的安永多開口了:“是鴛鴦陣!” 羅志學前世也聽聞過鴛鴦陣,此時稍微會議后想起這玩意還是戚家軍的主要陣法,據傳用來打倭寇很好用,但是了解的也不多,當即向安永多投去了一個詢問的神情。 此時安永多也才想起,自家大將軍乃是讀書人出身,雖然懂得很多,但是似乎不知道鴛鴦陣之類的陣法。 不用羅志學開口問,安永多就解釋了起來:“此陣擅長進行小規模廝殺,在江南水鄉,山地里比較適合?!?/br> 一旁的林冬生此時則是露出一絲譏笑道:“看來對面的明軍,是把我們當成尋常流賊了!” 尋常流賊怎么打仗的,自然是不會講究什么章法,而且也缺乏專業的弓箭,火炮,火槍等遠程火力,對上官軍這種相互配合的陣型自然是會死的很慘,更不用說官兵還有弓箭手、火槍手、炮兵等遠程火力兵種。 但是,伏牛山保鄉營和尋常流賊不一樣啊。 他們之中能夠彎弓射箭的可是不少,百名騎兵有一個算一個,全都是能夠彎弓射箭的,而大隊步卒里也有幾十個能射箭的。 此外他們還有兩門火炮。 說起遠程火力來,山腳下的這支明軍還不如他們呢。 對付伏牛山保鄉營的這種遠程兵力出色,但是近戰步兵不咋地的反賊,官軍最好的辦法其實就是拉出幾門長管火炮來,對著他們來一陣炮火襲擊,再弄一堆弓箭手或者火槍手來打一波,最后以披甲步卒沖上來干一波。 到時候伏牛山保鄉營要么被動挨打,要么是只能直接翻身上馬沖出去主動干架。 但是,黃光茂并不知道對面的這些反賊不同尋常啊。 直到現在,黃光茂其實都還是把松山的反賊當成了尋常流賊土匪之類的。 而對付這種普通流賊他的經驗豐富著呢。 他估摸著己方的戰兵列陣,掩護己方炮兵靠近后開幾輪火炮,躲在簡陋木墻后面的賊軍基本上也就被嚇跑了,就算還剩下一些流賊頑抗,但是等縣勇沖上去后基本也就完事了。 至于讓己方戰兵靠近廝殺,其實他就沒想這么干。 不是舍不得,而是沒那必要。 他的戰兵是用來掩護炮兵和掠陣用的,沖鋒的主力會是那些炮灰縣勇甚至手無寸鐵的民夫,如果對面的流賊能抗住縣勇的這一波進攻,那么他才會出動戰兵攻打。 現在嘛,用不著。 怎么說呢,就算是要出動戰兵,好歹也要用炮灰先消耗消耗賊兵的體能啊,哪能直接就把三百戰兵派上去呢。所以羅志學他們所看到的就是,明軍的戰兵列出了一個又一個鴛鴦陣后,并沒有輕舉妄動,而是分列兩側。 把偌大的中間位置給空了出來,很快就有一小群明軍士卒推著三輛炮車上前,這三輛炮車上,各自安裝有一門百斤左右的碗口炮。 同時還有數十名的弓箭手隨同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