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是想迎娶樊留光,借著相府權勢直上青云,還是與樊家劃清界限。 謝三沉默不語,半晌才道:你希望孤進去么? 回到京城后,謝三的脾氣秉性不似邊關時那般暴戾,心機城府也遠勝以往,用深不可測四個字來形容再合適不過。 桑寧有時都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她小心翼翼地道:殿下身份不凡,臣女哪能越俎代庖,替您做決定呢? 你倒是乖覺。謝三扯了扯唇,言辭間透著一絲諷刺。 兩人交談的檔口,樊留光聽到外面的動靜,掀開竹簾,瞧見立于青松附近骨秀神清的男子,鳳目驟亮,芙面也泛起薄紅。 殿下! 桑寧循聲回過頭,恰好和樊留光對視一眼,后者擰了擰眉,生怕桑寧借著先前床笫間積攢的情分,在三皇子面前抹黑自己,若是真讓三皇子心生抵觸,不愿迎娶她為皇子正妃,她這些年的謀劃可就竹籃打水一場空了! 樊留光暗暗加快腳步,來到謝三面前站定,周身縈繞著的脂粉香氣馥郁嬌甜,仿佛置身于花叢之中。 桑寧還記得,謝三向來不喜濃烈的脂粉氣,她剛搬進宅邸時,丫鬟準備了不少香粉,他覺得味道刺鼻,便將描繪仕女圖的精巧瓷盒隨手拋在院中,砸了個稀巴爛,還大言不慚的說,下場雨就能把這股味兒沖干凈了。 當日這人混不吝的模樣把桑寧氣得牙癢癢,如今倒是變得越發穩重,喜怒不形于色,只神色淡淡的道了聲樊姑娘。 殿下來此,可是為了施粥一事? 樊留光存心試探,迫不及待想弄明白謝三突然出現的原因,他是不是還和桑寧有牽扯? 許是太過緊張的緣故,樊留光兩手攪動錦帕,險些沒在上面戳出個窟窿。 孤是來庵堂探望皇祖母的,恰好途經此地,聽聞你們在附近施粥,便過來瞧瞧。謝三答道。 聞言,樊留光有些狐疑,不太相信謝三的話,可眼前的男子是皇子之尊,即便樊家出了兩代皇后,樊留光也不敢輕易冒犯,只能揚唇淺笑。 今日委實不巧,庫房的存糧出了問題,嬤嬤已經吩咐仆婢進城采買,估摸著得耗上許久方能施粥。 說話時,樊留光有意無意的瞥了桑寧一眼,那意思很明顯,存糧出問題根由就在她這兒,萬萬抵賴不得。 你們的辛苦皇祖母都看在眼里,絕不會虧待二位。謝三沒有刨根究底的打算,輕飄飄夸贊了一句。 見狀,樊留光越發不滿,她要的可不是太后的夸贊之語,而是真真切切、看得見摸得著的利益。 譬如后位。 只有成為大業的皇后,她才能延續樊家的榮光,成為父親眼中的驕傲,繼續過膏粱錦繡、日食萬錢的日子。 而眼前的男子,便是她扶搖直上的登云梯,樊留光不重視才怪。 按照她原本的設想,應當將自己擺在正妃的位置,憂三皇子所憂,急三皇子所急,盡最大努力展現出自己的賢良淑德,畢竟娶妻娶賢,納妾納美的道理樊留光還是懂的,有樊家在,她根本不必自降身份,與桑寧相爭。 可樊留光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她不明白,除了那副皮囊外,家世、才學、能力、品性,她哪樣不比桑寧強?為何三皇子眼中完全沒有她的存在,只能看見桑寧一個人? 樊留光不甘心,她覺得自己的血rou仿佛被無數名為嫉妒的蟲豸啃咬,連綿不斷的疼痛徹底蒙蔽了理智,讓她與桑寧針鋒相對,還在太后眼皮子底下調換了米糧,就是為了徹底毀掉桑寧的名聲。 好在她還沒糊涂到底,知曉三皇子之所以在意桑寧,與后者姣美的容貌密不可分,因此她也沒膽子毀掉桑寧的臉,只想讓她身敗名裂,當一個無名無分的玩物。 等到桑寧年老色衰,恩寵不再那日,想怎么處置還不是自己一句話的事? 樊留光深吸一口氣,強行按捺住激蕩的心緒,她巧笑嫣然,殿下,這會兒姑祖母應當做完早課了,臣女陪殿下一同前往庵堂,省得走錯了路。 謝三自幼在宮里長大,那些妃嬪為了爭寵,使出的手段比樊留光有過之而無不及,他見了無數次,從最開始的不解,到如今的厭煩,或者用鄙夷來形容更為恰當。 樊氏女對他完全沒有半點情意可言,她愛的只有榮華富貴,偏生手段不夠高明,無法妥善遮掩自己的野心。 謝三忽然笑了,他道:桑二姑娘也一起吧,恰好向皇祖母稟明陳米之事。 桑寧本以為此事與她無關,誰曾想謝三兜兜轉轉,就是不肯放過她。 余光瞥見樊留光驟然扭曲的面龐,桑寧頭皮發麻,暗暗瞪了謝三一眼,腹誹了千次萬次。 對上那雙水光瀲滟的杏眸,謝三心情大好,方才的郁躁一掃而空。 甚至還饒有興致的問了句:桑二姑娘不愿同往? 樊留光回頭看她。 桑寧笑的比哭還難看,她不可能在大庭廣眾之下拒絕謝三,讓這人折了面子,只能應允下來。 能陪殿下前往庵堂,是臣女的福分。 第42章 謝三視線在少女潤澤的菱唇流連許久, 眼神蘊著無法忽視的渴望與灼熱,讓桑寧又氣又惱,耳根漲得通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