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怎的喝這么急?沈母急慌慌的發問。 沈既白搖頭不語。 - 桑寧之所以沒注意到沈既白和沈母,一方面是因為她目力不佳,另一方面則是因為謝三。 她內心充斥著恐懼,生怕謝三會不管不顧,當著帝后及滿朝文武的面發瘋。 雖然這種可能性極低,但男人只要稍有異動,于自身不會有多大影響,卻足以給她帶來滅頂之災。 在桑寧視野中,周圍一切都是灰蒙蒙的,不太清晰,唯有謝三格外明顯。 他一身玄衣,坐在案幾前,姿態尤為閑適,饒是帝后在側,也無法讓他生出絲毫緊張。 桑寧深深吸氣,按照工部的安排,三名花神在登鼓前,袖籠中都藏著不少花瓣,等站定后,將花瓣向天空拋灑,隨風而動。 夜風瑟瑟,卷動亮麗的舞帶,復雜又輕盈的裙衫仿佛搖曳的花,飄逸出塵。 桑寧暗暗往右側望去,見樊留光伸出手,露出一截皓腕,便知是到時間了。 花瓣溫軟,溢散縷縷淺香,隨著少女舒展掌心的動作,被風遠遠吹了出去。 恍若仙子一般。 謝三看得出了神。 先前在邊關時,桑寧時刻被群狼環伺,經常怕得掉眼淚,在他眼里從來都是柔弱的,瓷器般易碎,必須得精心呵護。 可回到京城以后,她像變了個人,依舊秾艷美麗,膽子卻大了許多,不僅敢違抗他的命令,還涉足到婦孺失蹤案中。 那件案子錯綜復雜,否則也不會讓大理寺卿如此頭疼。 長夏侯府雖已承繼百年,但如今因桑馳的緣故,早已陷入困窘,成不了她的底氣。 如果桑寧足夠聰明,就該知道怎么做才能救她的父親。 花瓣飄落到近前,淺粉與暗色的堅硬桌案截然不同,謝三瞇起黑眸,手指不緊不慢撥弄著繞在腕間的碧玉珠串,高高在上,冷漠疏離,仿佛完全沒有觸碰這朵花的想法。 三位花神依次向帝后祝禱,祝禱詞是桑馳親擬,桑寧背的滾瓜爛熟,自然不會出錯。 少女嗓音清冽溫和,如潺潺溪水,很是悅耳。 瓊枝郡主離開鼓面前,特地回頭看了桑寧一眼,目光打量著小姑娘白皙瑩潤的肌膚,抿了抿唇,神情隱隱透著幾分不善。 這么近的距離,饒是燈火昏黃,桑寧也能覺察到瓊枝郡主的變化。 那樣明顯的敵意,除了瞎子,誰都不會忽視。 她內心茫然,不明白自己做錯了什么,竟招惹了身份尊貴的郡主娘娘,直到屐齒踏在青石板上,發出脆音,桑寧才想起桑怡說過的話 瓊枝郡主臉上生了紅疹,病癥雖不算嚴重,但出門時仍需以紗覆面。 扮成水仙花神時,面上涂抹的脂粉尤為厚重,即便如此,仍有些許疹子的痕跡暴露在外,與冰肌玉骨的杏花花神形成鮮明對比。 我是不是眼花了,居然覺得桑二比瓊枝郡主還要出眾? 瓊枝郡主像艷麗奪目的傲雪紅梅,桑二像潔白馥郁的空谷幽蘭,都是難得一見的美人,沒必要分個高下,幸好兩人中間隔著樊留光,不然火藥味怕是更濃了。 瓊枝郡主側臉為何凹凸不平,還帶有些許腫脹之感,可是起了疹子? 貌似是誤食了醉仙樓的河蟹,才會這樣。 三位花神出場前,城樓上的鼓樂聲便已停歇,是以瓊枝郡主聽見了眾人的議論聲,就算不夠清晰,大致內容也能分辨出來。 女子漂亮面龐扭曲一瞬,她深深吸氣,平復自己的情緒。 值此佳節,朕第三子率大軍得勝歸朝,朕與皇后商量,便在城樓上與諸位共慶,三位花神均為京城最出眾的女郎,水仙花神是素有第一美人之稱的瓊枝,石榴花神和杏花花神分別是樊相與長夏侯的掌珠,舉止大方,落落脫俗。永和帝拊掌道。 頓了頓,他看向三人:朕給三皇子的賞賜,是京中的一座宅邸,三位花神可要什么賞賜? 瓊枝郡主略微仰著頭,她是大長公主的親孫女,自幼在禁宮內長大,論受寵,比起幾名皇子也毫不遜色,她眨眨眼,狀似無意地道:陛下和娘娘對瓊枝有教導之恩,這已經是最珍貴的賞賜,瓊枝斗膽,此次能不能給旁人討個賞? 聞言,不僅永和帝的眼神落在樊留光身上,周圍官吏及家眷也不約而同盯緊了樊留光,暗道樊相之女果真運道極佳,出身不凡也就罷了,還有手帕交主動討賞,十分難得。 桑寧也是這么想的。 她有些羨慕,若她是樊留光,便能趁機在帝后心里留下一個好印象,為爹爹爭取到最寶貴的時間。 但很可惜,她不是樊留光。 此事與她毫無瓜葛。 心里轉過這種想法,桑寧安安靜靜站在原地,等待瓊枝郡主討完賞賜,她便能回到先前那間竹棚休息,也不必提心吊膽繼續留在城樓,生怕自己做錯什么。 永和帝屈指輕叩桌面,微笑頷首,允了瓊枝郡主的請求。 瓊枝郡主屈膝行禮,在眾人的注視下,緩緩開口:近年來,太后娘娘一直在庵堂禮佛,娘娘曾給祖母修書一封,言道自六公主出嫁后,身邊沒有年輕人陪伴,覺得乏悶的很,不如讓桑二姑娘前往庵堂陪伴太后,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