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說這話時,桑寧有些心虛,她雖與沈既白訂了親,但彼此間卻并無多少傾慕之意。 她之所以選擇沈既白,更多是為了躲避謝三,不再淪為那人豢養的玩物,而非真動了情。 兩人之間既無情分可言,更算不得親昵,扮作杏花花神一事,桑寧沒有特地告知沈既白,不過后者在翰林院任職,時常與工部打交道,應該也能聽到些消息。 桑二姑娘還是太矜持了,未婚夫妻在月夕節接觸一二,其他人也不會說嘴。樊留光意味不明的道。 桑寧抿唇不語,事實上,自打桑思孺回到官學后,她就沒再見過沈既白。 青年飽讀詩書,向來恪守禮數,即便有心想要與桑寧碰面,但無正當理由,也不好舔顏登門。 謝三的這步棋,效果委實顯著。 在竹棚內歇了好半晌,小腿終于沒那么疼了,桑寧暗暗松了口氣,祈【公 眾 號: 這 本 小 說 也 太 好看了】禱慶典千萬別出錯。 長夏侯府承擔不起出錯的后果。 轉眼間,天色將將擦黑,帝后及后宮嬪妃即將趕至城樓,朝臣和家眷早已于兩側落座,也到了三位花神登場的時候。 小吏守在桑寧身邊,低聲提醒,桑二姑娘,待會是瓊枝郡主最先踏上石階,接著是樊姑娘,最后才是您,次序莫要弄混了。 瓊枝郡主金尊玉貴,嫌棄竹棚太過簡陋,也沒提前來此歇腳,而是把控著時辰,感覺差不多了,便直接登樓。 因此,桑寧也沒跟瓊枝郡主打照面。 窈窕有致的女子站在正前方,此時天色早已暗了下來,角落里只燃著幾盞昏黃的燈,將人影拉得老長。 桑寧一到夜里,目力就變得有些差,再加上與瓊枝郡主之間的距離不近,她根本瞧不清這位盛名在外的京城第一美人究竟是何模樣。 不過桑寧也沒那么強的好奇心,她不想給自己惹麻煩,便安安靜靜站在原地,眉眼低垂,在燈火映襯下,美得讓人屏息,又清澈的像一汪泉水。 小吏呆了好半晌,滿臉通紅的連連后退,心道沈探花好福氣,前半生因家境貧寒受了不少苦楚,但一朝科舉,不僅得了錦繡前程,還與侯府千金定下婚事。 老天果真沒有薄待他。 伴隨急促而熱烈的鼓聲,帝后已至,瓊枝郡主蓮步輕移,邁上石階,身形一寸寸顯露在眾人眼前。 女子容顏絕美,氣質脫俗,衣袂隨風浮動,仿佛即將乘風而去。 坐在主位的帝后相視一笑,樊后年過四十,兩鬢早早生出華發,神態卻稱得上從容,打趣道:瓊枝出落得愈發標致,陛下可要為其擇一佳婿? 大長公主舍不得孫女,還想再留瓊枝幾年,也不知這丫頭相中了誰。永和帝輕撫長髯道。 聽到這話,樊后不再言語,含笑望著正在登鼓的瓊枝郡主。 月夕節本就熱鬧,朝臣又將家中兒女帶至城樓,即便他們懾于皇室威嚴,沒膽子高聲交談,但當水仙花神出現時,還是忍不住發出陣陣驚呼。 先前還有人說郡主毀容了,現下謠言不攻自破,不知誰那么惡毒,竟敢污蔑水仙花神。一名梳著雙環髻的姑娘忿忿不平。 旁邊的女子與她年歲相差不多,五官秀麗姣美,不過十六七的模樣,你可知,近來有許多人說,長夏侯府的二姑娘比京城第一美人還要出挑,指不定郡主毀容的訛傳就是桑二放出來的,人心真是難測! 我爹在工部任職,皇后娘娘敲定的花神名冊,其中就有你提到的桑二,那女子為杏花花神,等下也會登鼓,究竟是美是丑,一看便知。 貌丑倒是不至于,畢竟皇后娘娘的眼光絕不會出錯,但比瓊枝郡主貌美,這一點我是萬萬不敢相信的。 兩人邊交談,邊用余光瞥向坐在第二排的桑家人,神情透著輕慢。 將那些不懷好意的揣測收入耳中,桑怡面色一沉,想沖上前與她們理論,卻被薛氏按住手腕。 怡兒,莫要沖動,陛下和皇后娘娘還在,不宜生事。 桑怡深深吸氣,點頭。 以往她礙于養女的身份,受過的冷言冷語比今日還多,桑怡都能視若無睹,偏生這些人不是針對她,而是針對寧兒,她便有些忍不住了。 寧兒前半輩子吃了那么多苦,好不容易回到京城,與血脈相連的親人團聚,也沒過幾天舒坦日子,便為婦孺失蹤案四處奔走,勞心費神,生怕無辜之人再被卷入其中。 她們呢?除了惡意中傷還能做什么? 水仙花神站定后,鼓聲愈發急促,如狂風驟雨,令人心神緊繃。 這是催促第二位花神登樓的訊號。 樊留光微仰著頭,屏息凝神,緩步往前走。 她雖不及瓊枝郡主尊貴,但好歹也是丞相之女,身份足夠讓她自傲。 瞥見坐在永和帝下手的青年,樊留光心跳驟然快了幾拍,她芙面微紅,一改往日的清冷,熱切又嬌羞。讓人不禁想起那株寓意上佳的并蒂蓮。 可謝三的神情依舊溫和,波瀾不驚。 見狀,樊后捻動佛珠的指尖一頓,片刻后又恢復如常。 按照樊后原本的想法,即便三皇子對留光并無男女之情,如若他真有鴻鵠之志,就不該拒絕留光的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