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唐青來之前,官員已口舌辯論幾番,蕭雋示意他和寇廣陵坐下,道:“兩位卿家有何見解?!?/br> 此前東溟借朝貢有意為難大鄴時,唐青就與寇廣陵私下探討過,當時二人結論頗為相近。 寇廣陵率先開口:“啟稟皇上,下官與唐侍郎商議過此事,就邊境關貿,我們以為應當重開?!?/br> 唐青接過寇廣陵的話:“不僅是冀州,幽州,連東南臨海,也該開啟海上貿易之路?!?/br> 誠然,對于外患邊境用經濟手腕懲治為最有效的法子,可縱觀歷代的史冊記載,哪怕在關系最緊張的征戰年頭,邊境貿易始終斷斷續續地進行,任政策怎么施行,也難以阻止交易往來。 外族沒有大鄴成熟的手工業制造,對日常用品需求量每年不變,甚至逐年增加。 大鄴以此長期打壓,短期內效果顯著,可日子一久,容易形成彈簧效果,致使外族多股散游騎兵連年對邊境侵犯搶掠,以冀州為例,駐扎在最北的軍鎮常年不得安息。 而放眼往東南方向一看,東溟也蠢蠢欲動,其近年頻繁滋擾沿海,據之前從水師總督給的消息判斷,主要也是掠奪物資。 唐青吹了吹茶水浮起的熱氣,道:“盤踞在西北、北方的外族有著天然的草場優勢,咱們要他們的牛羊皮襖,牛乳制品,還有剽碩的馬匹,供給邊境地區?!?/br> “海國上各類魚鮮海產豐富,海底還能開發藥材,名貴珍物,這些都可用于貿易交換。但商貿的規則只由大鄴制定,譬如只能用大鄴的貨幣交易,又或提升一定的關稅,遏制外族發展的速度,具體政策,還需認真規劃?!?/br> 唐青總結了古代歷朝邊境商貿方面比較適宜的策略,期間有些口干,低頭飲了半盞茶水。 縱使被幾雙眼睛看著,這些人中有高官有皇帝,他仍坦然自如,此等氣度,非常人所及。 唐青最后說道:“若有長期了解邊境的人能給出準確消息,那就最好不過,否則光是考察,都要耗去不少時間?!?/br> 議事結束,唐青準備跟著寇廣陵離開,李顯義出現在他身后,笑道:“唐侍郎,皇上有請?!?/br> 唐青便與寇廣陵分開,獨自入了內殿。 案前陳擺了瓜果和茶點,一看就是為唐青準備的。 他溫聲言謝,承受御前帝王的打量。 只過了個上元節的功夫,前后不過半個月,唐青已清減幾分。 放在往時,蕭雋因妒意驅使,恐怕會口吻不明的責備一句“韓擒怎么照顧人”,如今,此話已不需他開口。 蕭雋明眼如炬,在朝會時怎會看不出二人的嫌隙,遣出密探,便得知他們分開的消息。 蕭雋道:“卿瘦了?!?/br> 唐青:“若陛下召臣只為此事,臣還有公務,望陛下準許臣先行告退?!?/br> 蕭雋:“……” 他道: “卿就這么怕孤要你?” 唐青垂眸。 蕭雋一扯嘴角,心想,上元節那夜,此人對自己分明還有好臉色,他既與韓擒分開,又何須避他如毒蛇猛獸。 兀自黯然片刻,蕭雋淡道:“唐卿適才在殿內所言,孤考慮過。而今朝上恰有一位熟知邊境的人,那人即是孤的皇叔。他在冀州二十年,對邊境可謂了若指掌,屆時孤會將卿引薦給皇叔?!?/br> 唐青道:“可是冀襄王?” 蕭雋:“沒錯,皇叔此番來鄴都,與孤來了一場叔侄情真的杯酒釋兵權,此事你理應也在朝上聽過。這會兒他去了皇陵掃陵,過幾日回來?!?/br> 唐青的確聽過“杯酒釋兵權”的消息。 傳言蕭雋給這位皇叔放了特殊的駐守邊境軍將權,此權僅有為數極少的幾位常年駐守邊境的名將才有,再來就是這位冀襄王。 有人認為冀襄王功不抵此,掌握的兵權太重,大鄴平定幾年,此事也爭議了幾年。 然而就在今年上元節的佳宴上,冀襄王與皇帝酣暢飲酒的席間,把一半兵權交回蕭雋手里。至于是冀襄王心甘情愿地歸還兵權,還是蕭雋用計施壓,除了當事人,便不得而知了。 唐青笑道:“既然如此,臣很期待與冀襄王見面?!?/br> 他借機告退,轉身欲走時,腰肢一緊,叫幾步趕來的男人雙手攬于身前。 “陛下——” 蕭雋自后攬抱著他,高大的身軀微微壓在唐青肩側,沉聲道:“為何……為何你與他分開了,還是不選孤?唐青,你與孤相處時,就像上元節那夜,也會開心,與孤在一起,并無不適,對不對?” 唐青:“……陛下,還請放手?!?/br> 蕭雋低語:“放手、放手……你與孤說的話,永遠只有放手,孤難道就比不上一個韓擒?!” 他松開唐青,拉起那只白修長瀅白的手,放在胸口前按了按。 “還記得那日你與孤對弈后,說過的話么?!?/br> “你說的那些,孤不知何時起,對你也有,全部都有——” 唐青微微怔神,旋即抽出左手,指尖仿佛還殘留著蕭雋心臟跳動的觸感。 他低頭,道:“臣才結束一段情,暫時不會考慮別的事,還請陛下不要在臣身上浪費時間?!?/br> 說罷,唐青疾步離殿,未去看那雙一直注視他的眼睛。 第59章 一連幾日, 唐青都在為開啟邊關貿易查閱資料,為修訂政策條規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