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宮宴亦是朝堂,無論置身何地,到處充斥著涌動的暗潮。 聽過韓擒與唐青小道消息的官員,不禁目光曖昧,紛紛帶了幾分探究。 四品官員的席坐周圍,有人瞧清楚唐青的容貌,暗暗驚艷,還自來熟的與他敘談起來。 唐青言辭客套,面色幾分疏涼,并未把周圍打量的眼神放在心上。 直到宮宴開始,群臣安靜,隨即朝出席的皇帝齊聲恭賀。 宴會由大鴻臚主持,一番賀詞宣讀結束,各國使臣紛紛上前行禮,奉出今年朝貢的珍品。 各色奇珍讓席坐上的人過足眼癮,今夜的宮宴倒沒有想象中的無聊沉悶,就連唐青也沉浸其中。 東溟使臣壓軸出場,著異邦華美服飾,姿態謙卑,可較之前的使臣,卻多了幾分傲慢姿態。 東溟使臣道:“皇上,我東溟久聞大鄴杰才濟濟,心向往之,想望風采,不知可能借此夜良機,與此等賢士討教一二?” 周圍官員竊竊交語,唐青半支下頜,暗忖: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吶。 既來朝貢,又不愿失去國家尊嚴,所以要借此機會切磋,助長本國氣勢。 金鑾寶座上的帝王好似一頭慵懶的雄獅,神情似笑非笑,當場允下。 客人都這樣要求了,作為東道主,自然不會拒絕。 東溟使臣笑道:“皇上果然痛快?!?/br> 說罷,拍了拍手。 兩名東溟武士前后入殿。 前方武士身形矯長,衣物輕便。 第一場,比的是水下戰斗。 東溟為海島大國,有著獨特巧妙的水系作戰方式,甫一出場,就讓席座上的官員們交頭低語。 比試人選自然要選水性嫻熟的,而擅長陸戰的武將們有心無力。 東南水師總督趕上今晚的宮宴,還帶了幾名心腹隨行。 短暫商討之后,總督自薦得力心腹之一。 ** 比試場地換到巨大的人工水池,已值子月,萬物蕭條,池水清淩見底,約有四丈高。 眾人圍散于水池四周,唐青亦為人群一員。 只見下水的兩人潛伏池底,依靠池中石山做掩飾,不停交手作戰,過程絲毫沒冒出水面汲取新鮮空氣。 一刻鐘后,結果已出分曉。 大鄴派出的東南水師比起東溟水軍,到底稍遜一籌,沒有對方游刃有余的水下戰斗經驗,第一場比試落敗。 東南水師主動迎到御前下跪,請求皇帝懲罰。 蕭雋微瞇雙目,遣人帶其下去休息。 他淡薄地勾了勾嘴角,不冷不熱地恭賀幾句東溟使臣,對方很快給出第二場比試。 武斗。 東溟使臣原本想請求大鄴皇帝與他們東溟最強的武者比試。 皇帝一統大鄴,不但有出色的軍事征戰能力,那一手裂天弓更是舉世出名。 若能使皇帝在比試中失敗,東溟可謂無限添光。 但皇帝貴為天下至尊,萬一在武斗中錯手傷了對方,于兩國關系并不友好。 所以東溟使臣請求皇帝欽點一名得力武將,迎接第二場比試。 諸位武將連接自薦,蕭雋神色平靜,目光掠向某個方向,見那人在熱鬧的人群中獨自圈出一片安靜之地,視線收起,點了韓擒。 對于跟在身邊數年的韓擒,蕭雋自然了解不過。 * 唐青見韓擒上場,收起方才圍觀看戲的心態,神情專注。 見識了東溟水軍嫻熟游刃的水中戰斗之術,他心知不可看輕對方實力。 第二場武斗,規定為不用武器的近身搏斗。 唐青靜悄悄地來到比試場地前邊,韓擒著墨色箭袖武袍,入場時似乎不著痕跡地看了他一眼。 唐青往金鑾寶座瞥去,窺見蕭雋慵懶淡笑,再觀韓擒目色如常,隱有幾分預感。 第二場武斗韓擒在五十招內擒服東溟第一武者,席坐上的文官內斂謙虛,與東溟使臣幾番恭維。 武將們倒沒那么收斂,揚聲呵威,氣勢高漲。 見狀,唐青遙遙瞧了韓擒一會兒,唇邊浮現笑容。 ** 來到最關鍵的第三場,東溟使臣讓人抬出一個寶箱。 第三場,既非文斗,更非武斗,而是智斗。 東溟使臣笑瞇瞇地打開寶箱,眾人嘩然。 縱然大殿輝煌華美,卻不若箱子內的一粒粒明珠矚目璀璨。 東溟使臣繞大殿走了半圈,笑瞇瞇地揚聲介紹:“此等流光珠在深海沉浸千年,東溟在一次機緣中耗費諸多力氣才能獲取。流光珠明潤透亮,光華終年縈繞不熄,不僅價值連城,常年佩戴,更有養身安神,綿延壽齡的益效?!?/br> 又道:“若皇上可差人用金線將流光珠全部穿上,寶箱內的百顆流光珠,便悉數奉給大鄴?!?/br> 眾臣道:“這有何難?” 蕭雋卻不認為事情如想象中的簡單,看東溟使臣胸有成竹的樣子,命李顯義帶幾名女紅之術高超的女官入殿。 * 月上斜梢,大殿中央的幾名女官冷汗直流,手持穿了金線的細針面面相覷。 蕭雋問:“如何?!?/br> 女官跪下,道:“啟稟皇上,此流光珠不同一般珠子,內有數道彎曲回折的孔隙,先不論哪一道可穿出珠孔,即使尋見正確的線孔,要穿完百粒流光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