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唐青頷首:“那就有勞莫大人帶路?!?/br> 莫知遙謙虛笑道:“不敢不敢?!?/br> ** 官驛距離府衙不遠,在同一條街上,徒步的腳程約莫二刻鐘。 唐青一行人收拾了行禮,乘坐馬車抵達官驛,選了房間落榻,休息至晌午,簡單洗漱后,便起來做事。 唐青見了郡守莫知遙,向對方要梧郡魚鱗冊和戶籍登記冊。 莫知遙一口應下,道:“過后便差人把它們從官署到大人手上?!?/br> 唐青笑道:“如此,便麻煩莫大人了?!?/br> 莫知遙嘴上說著“不麻煩不麻煩”,眼神里卻有些不耐煩。 不到半時辰,官吏送來唐青要的梧郡魚鱗冊和戶籍登記冊。 這半摞冊本陳舊,翻開時,紙卷泛黃,還有的頁面漏字,墨跡模糊,更有甚者,蟲子啃了大半頁的紙,上面記載的信息早已消失。 唐青與李秀莽稍作翻閱,他示意對方繼續看,轉頭向郡守詢問。 “莫大人,此戶籍和魚鱗冊已年久甚遠,許多信息已經消失不見?!?/br> 且經過幾年戰亂,每個地方的人口都有變動,有的人死于戰爭,有的人在大鄴平定后流落于其他州郡,人口流動太大,以致戶口混亂。 而今元朔三年,官府卻不曾重新核查人口登記,至于魚鱗冊,情況和戶籍大差不差,只是田地絕大部分都歸屬在地主鄉紳的手上,核查起來沒有人口登記的難度大。 可這些田地在戰亂后也早已變更,需得重新丈量所有,把多余的歸還國家,屆時再按戶籍人口授給百姓。 唐青口條清晰,莫知遙不曉得這位襄州巡察使竟如此心細能言,冷汗涔涔。 唐青別有深意道:“此番梧郡試改,乃皇上親自授意,從那么多地方選中梧郡,可為天選。梧郡如若進展順利,屆時在大鄴內推行效仿,梧郡的成功,可為第一,這第一的份量,還怕不得皇恩眷顧?” 須臾后,莫知遙心中有了一計,道:“大人有所不知,梧郡的地主鄉紳,早就擰成一股繩,他們若有心隱瞞,只要不松口,咱們也拿他們沒辦法呀?!?/br> “至于……戶籍登記一事,最近著手在辦了,下官定會盡力辦妥……” 唐青看出莫知遙明顯想亡羊補牢,但不管對方意圖如何,只要開始做事就好。 此番從鄴都南下,他帶的人并不多,幾個人真要干那么多活,恐怕半年無休都干不完,還得借郡守的勢力一用。 他道:“我遣幾位隨行的下屬指導,莫大人,沒有異議吧?” 莫知遙訕笑:“沒有異議,大人盡管吩咐?!?/br> 核查人口是一項大工程,此工作交由除了李秀莽以外的幾人,讓他們帶領官府的機構人員,重新核實定居、久居在城內所有人的身份并進行登記。 至于田地清算和登記…… 唐青向李秀莽示意:“咱們先把過去的魚鱗冊看完,之后再做打算?!?/br> 不過兩日,唐青便把舊版本的魚鱗冊閱覽完畢,他挑了個時辰,準備跟李秀莽去拜訪梧郡內比較有代表性的幾家地主。 如果能說服這幾家大戶,待他們有了表率,要帶動起另外的人,難度就會減輕許多。 就如郡守所言,這些地主鄉紳,自前朝起就掌控著田地。為了守住地產,他們選擇抱團,早已同氣連枝,就算官府找上門,也抵不住他們的地頭勢力,拿他們無可奈何。 是以,唐青打算先探探他們的態度,再做決斷。 ** 未過正午,唐青和李秀莽來到地主朱富貴家門前。 朱家在城東建了一座大宅,白墻烏瓦,馬頭檐高低錯落,百態千姿,日色落在上面,投射而成的光影都帶著精致。 外圍觀之雅致,有著襄州建筑的婉約風格,可大門卻修得十分寬闊,一戶人家看其底子如何,從大門的規模程度就可窺出幾分。 唐青在門前扣了扣鎖,看門的管事很快迎接。 他道明來意,管事揣手入兜,道:“回稟大人,咱家老爺前幾日帶著夫人回鄉探親去了,無法見您,望大人見諒?!?/br> 唐青問:“幾時能歸?” 管事搖搖頭:“這就不曉得了,聽聞老爺家中的長輩病重,這一去,有得忙呢?!?/br> 唐青輕輕頷首,攜李秀莽離開朱家。 過了朱家,便是孫家。 孫家的管事一如朱家管事那般客氣,連脫口而出的話都相差無幾。 “回稟大人,老爺這幾日病重,遵照醫囑,去清涼山莊避暑去了,歸期不定?!?/br> 唐青笑笑,和李秀莽連走幾家,無一例外的,全部都吃了閉門羹。 李秀莽道:“他們早有防備?!?/br> 連接撲空,使得他們白走一趟。 唐青看著天色,晴日曬得人發焦,悶熱難擋,便說道:“咱們尋塊陰涼處坐坐,喝點水?!?/br> 李秀莽應允,視線一轉,鎖定路邊空蕩蕩的一間茶寮。 “大人這邊請?!?/br> 兩人坐在支起的帳下,飲茶去暑,前一刻,烈日當頭,下一刻,不知幾時蔓來大片滾滾黑云,籠壓在梧郡上空,只瞬息間的變化,唐青連茶盞都瞧不見了。 周遭灰暗,風直面狂吹。 茶寮的老板一邊罵罵咧咧,一邊使勁扶穩帳子,李秀莽見狀,上面搭了把手。 豆子大的水珠忽然嗒嗒滾落,打得帳頂震耳響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