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書迷正在閱讀:過來跪下,求你個事[快穿]、綠茶靠套路被肥啾少爺投喂后、[少年漫同人] 松田的酒廠二周目、[綜英美] 我是一只掃興客、[原神同人] 星核獵手帶崽日常、[原神同人] 花心,但是蘿卜、[原神同人] 魔陰身爆改深海龍蜥、心動失焦、我在精神病院學斬神、相思曲
不只是除夕,以后都不熬了。 子時的鞭炮聲已經響過了,意味著現在已經是康熙四十六年了,八福晉有些恍惚,這兩個月貝勒爺的變化實在太大了。 可能是因為放棄了那個位置,所以行事不再有顧忌,自在隨心,竟比年少時還多了幾分孩子氣。 八貝勒揉了揉眉心,這件事兒始終是他理虧,當初拉人的是他,現在撂挑子的也是他。 “保泰和平郡王那里好說,舅舅們那兒……恐怕還是要把真相告訴他們,才能不被誤會?!?/br> 保泰繼承了伯父的親王爵位,作為宗室,幾乎已經升無可升了,當然親王也分普通親王和世世襲罔替的鐵帽子親王,但宗室禮的鐵帽子親王哪一個不是用軍功換來的,保泰自己都沒想奔著鐵帽子使勁。 不管是已經過世的伯父,還是繼承了親王爵位的保泰,都是因為過往情誼才會選擇支持他,當然跟這兩個人都不喜太子也有關系。 而平郡王之所以摻和奪嫡的事兒,選擇幫他,起因還在太子身上,太子曾當眾毆打過平郡王。 不過這也不奇怪,就連未來的雍正皇帝,孝懿皇后的養子都曾經被太子一腳踢暈過,更何況平郡王一個小輩。 平郡王不忿也很正常,換做他,他也忍不下這口氣去。 福晉幾個舅舅的情況就復雜了,安王府這些年屢屢被打壓,老實人都會被壓出火氣,更何況這些人也都跟老實扯不上關系。 安王府一系跟他捆綁在一起,既是想搏一搏,又想穩住自身,畢竟皇阿瑪打壓的態度明顯,在安親王岳樂去世后,安王府一系就像失去了鎮山太歲,多的是人想咬上一口。 因此除了三舅舅以外,福晉的其他幾個舅舅都是主動靠過來的,只有三舅舅現任安郡王馬爾渾,是他從太子那里挖過來的,儼然已經得罪了太子,他如果撇下不管,也實在說不過去。 所以安王府這邊切割是不能徹底切割,但大家彼此心中都要有數,退出奪嫡,做個老老實實的宗室。 一廢太子是皇阿瑪執政的轉折點。 一廢太子前,皇阿瑪打壓下五旗諸王勢力,為此在八旗中設置了都統,還把他們這些庶皇子都轉到下五旗,分到下五旗的佐領和屬人,以此來削弱下五旗諸王勢力。 而在一廢太子之后,皇阿瑪才意識到他們這些皇子的勢力太盛了,宗室王公、八旗鄖貴、外戚、朝廷重臣太多人黨附在皇子身上,勢力之大,讓皇阿瑪調轉了槍口。 安王府一系只要再忍個一年半載,就不會再被皇阿瑪針對了,前提是人得老實些,不要在儲位之爭里攪風攪雨。 八貝勒熟練的給福晉拍了拍后背順氣,溫聲道:“原本就是在同你商量,你如果不同意,那就換個說辭,沒什么大不了的?!?/br> 上輩子,是他負了福晉,在他失勢的那些年里,福晉的情緒轉換總是很快也很多,既心疼他,又恨他。 這輩子不會再有了。 八福晉一雙眼睛清凌凌地看著貝勒爺,滿臉的認真,道:“如果真的是爺的身體出了問題,那我不會瞞著,不能生養的責任不在我,但爺的身體沒問題,我的也沒問題,我們只是沒有生孩子的緣分罷了,憑什么要扣上不能生養的帽子?!?/br> 八貝勒沉默了許久才道:“你說的對,此事是我急功近利,才會弄得滿城風雨,我們原該坦坦蕩蕩的?!?/br> 他那時剛回來,想的是不走從前的老路,又恰逢九弟勸他府里進新人,他便想著一勞永逸,用他不能生養解決所有的問題。 但他忘了,皇阿瑪還不是后來那個對他恨之入骨的皇阿瑪,會主動為他遮掩,為他編織一個癡情的名聲,把不能生的帽子扣給福晉。 這樣便有了兩種所謂的真相,上瞞下也瞞,他無所謂在世人眼中能不能生,但福晉不是他,沒有像他那樣活過那么多年,而且這世道對女子原就更為苛刻。 如果他不編謊話,而是坦坦蕩蕩的告訴皇阿瑪,他不想納新人進府。 皇阿瑪就算不同意,難道還能綁他去新房,只要他自個兒堅定,向來愛面子的皇阿瑪難道還能下旨休妻不成。 八福晉要的不是爺認錯,爺也沒錯,爺和她沒有生孩子的緣分,不代表和別人就沒有這緣分,爺如果不在御前撒謊,恐怕這時候府里已經進新人了,哪怕爺不去見,有這么個人在府里頭,她心里邊也覺得膈應。 她只是心疼,她記憶里少年得志意氣風發的貝勒爺,要和那樣的名聲連在一起。 “我希望爺不要再跟任何人說是你不能生了,不管爭不爭那個位置,我都希望爺能更好?!?/br> 八貝勒揉了揉福晉的頭發,笑道:“我現在這樣還不好嗎,比從前好太多了吧。從前我是干的多睡的少,如今起碼可以睡飽了。 當然,我不會一直像年前那兩個月一樣向朝廷告假,那也不現實,往后我做好皇子的本分,該辦的差事辦,盡量辦好,不該辦的差事我也不自找辛苦了?!?/br> 他大概明白福晉的心結在何處了,這兩個月在他看來是休息放松,在福晉和知情的人眼中,一個要強上進的人突然開始整日玩樂,還是在流言滿天飛的情況下,恐怕都會以為他是一蹶不振,是頹廢墮落了。 第14章 頹廢墮落的日子讓人上癮,八貝勒頭一次體會到在宗親宴上不用照顧人有多舒服。 邈邈一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