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當時寺里的人們只把兩名受傷的僧尼救出,李嫻妃因屋舍垮塌被埋入其中,不幸遇難。 后來人們撲滅大火,把她的遺體從灰燼里找出來,已經被燒成了黑炭一般,面目全非。 因她曾是宮里的妃嬪,清云寺差人來詢問作何處理。 溫顏想了想道:“且尋一尋李家,是否還有親眷在,將其領回去葬了吧?!?/br> 內侍應是。 這事得跟周瑾行說一聲才行,萬一他后續追究起來,溫家也脫不了干系。 用完飯后,趁著天色沒黑,溫顏親自去長春宮。 現在周瑾行成為溫淑妃,斷不能讓溫家的信息遞到他手里,若不然就穿幫了。 故而溫顏過去同周瑾行提起這事時是當著采青的面說的,給她提了個醒。 聽到李嫻妃不幸身亡,周瑾行一點都不意外,當時放她出宮還是錢嬤嬤求的情。 溫顏細細觀察他的神色,試探道:“朕差人去尋一尋李家是否還有親眷,把她的遺體領回去安葬,可妥當?” 周瑾行淡淡道:“一個罪人罷了,隨你怎么安排?!?/br> 溫顏稍稍放心。 李嫻妃原本就不是一個起眼的人,她的生死對于宮里頭的人來說并沒有什么影響。 而遠在京城外的遇難者此刻已經成功脫身,甄氏帶著她隱藏于一處鄉下。 當初為了今日的脫身,籌謀了大半年?,F在陳伯已經回了京,留甄氏在這里照看。 小屋簡陋,油燈散發著微光。 李嫻妃頭戴布巾,身穿粗布衣,完全是農家婦人的打扮。 甄氏給她盛來一碗馎饦,說道:“月娘今晚將就用著,明日一早我們就離開這里,前往乾州那邊?!?/br> 李嫻妃擔憂問:“陳伯呢?” 甄氏:“他得回去應付京里,以防萬一?!庇值?,“我們先行離開,邊走邊等,你的路引也都備上的,以后就叫陳麗蘭,對外說是我們夫婦的女兒?!?/br> 李嫻妃點頭,“我什么都聽大娘的?!?/br> 甄氏有些小歡喜,感慨道:“月娘在宮里困了十余年,可算熬到了脫身之日,倘若夫人他們還在,不知得多高興?!?/br> 提起家中父母,李嫻妃有些許黯然。 甄氏寬慰她道:“今日既得了自由,往后就得往前看,莫要再回頭?!?/br> 李嫻妃點頭,“大娘言之有理,我現如今才不到三十,就算活到五六十歲,也還有二三十年的日子要過,理應往前看?!?/br> 甄氏笑道:“正是這個道理?!庇值?,“碗底有煎蛋,月娘趁熱吃?!?/br> 冬日寒冷,可是這間小屋里卻充滿著親情的溫暖。 這天晚上李嫻妃翻來覆去睡不著,滿腦子都是對未來的暢想。 回顧往日宮中的情形,像是做夢一樣,她竟然真的從那個囚籠里飛出來了,委實不可思議。 第二天天剛發亮,甄氏就帶著她動身走了。 臨行前李嫻妃朝京城的方向行大禮跪拜,嘴里喃喃道:“望菩薩保佑淑妃娘娘平安康健,事事順心,長命百歲?!?/br> 她虔誠地磕了三個頭,才起身離開,去尋找屬于自己的新生與未來。 只要宮里頭有溫淑妃善后,她就能海闊憑魚躍,徹底隱匿于山野鄉間,過自己想要的人生。 早晨寒冷,空氣卻新鮮,呼入肺里沁人心脾。 二人借著晨光前行,越往前走,天就會越亮。 天亮了,便意味著新的一天開始。 也幸虧溫顏先給采青打了預防針,她機靈的把溫家送進宮來的消息攔截了,沒有落到周瑾行手里。 而周瑾行對這事處于睜只眼閉只眼的態度,主要還是李嫻妃沒有威脅性,無需跟她較真。 眼見到了年關,今年因著京中權貴們被逼著上交田賦之故,溫顏問起備年禮一事。她覺得還是得打個巴掌給個棗比較合適。 羊毛出在羊身上,光從文武百官和世家貴族們手里收取來的田賦就有不少了,年禮給備豐盛些,討好一下也無妨。 這事周瑾行允了。 他拿麥桿戳了一個火晶柿子吸食,以前不喜食甜,但自從變成孕婦后,口味好像也變了,對甜食類特別偏愛。 溫顏提醒道:“柿子性寒,不宜多食?!?/br> 周瑾行:“管得寬?!?/br> 溫顏:“我是為你好?!鳖D了頓,“過年宮里頭怎么過?” 周瑾行:“許太后才病故一年,簡單些便是?!?/br> 溫顏應是。 二人閑話家常,難得的沒有抬扛打嘴仗。 也不知是周瑾行的適應能力太強,還是其他原因,溫顏意外發現兩人居然越來越合拍了,就像老夫老妻那樣。 那種角色轉變很奇怪。 以前她是溫淑妃時,總是把周瑾行當成一個攻略的任務對象去看待。 而今周瑾行變成了自己,且又是孕婦,替她承受孕期壓力,她也沒臉去欺負他,兩人反而能和平共處。 有時候連溫顏都覺得奇怪,兩人的關系好像從姬妾轉變成兄弟情了。 亦或許是雙方都有共同的秘密要守,所以多了一層默契。 現在溫顏對待周瑾行的態度就是平常心,沒有任何偏見。 當內務局那邊把年禮發放給京中的貴族們時,他們的心情是要舒坦一些。 官員們也有一份豐厚的年禮,算是一點小安慰。 閆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