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落榜也沒關系,家里會給他安排仕途,謀個閑職做做也沒什么。 端王父子送周睿進貢院,誠意伯也的,甚至連外公靖安伯也給外孫兒捧場。 周睿一下子成為團寵。 先前兩家跟斗雞似的,今日倒是氣氣。 誠意伯沈志舟說道:“子煥平常心應考便是,若是旗勝,為父替你祝酒?!?/br> 端王不滿道:“你誰的爹呢?現在是喪,祝什么酒?” 見他們又要吵嚷起,靖安伯忙道:“子煥該進去了,莫要誤了時辰?!?/br> 周睿向他們行禮,“太公,外公,爹,我這就進去了?!?/br> 四人應道:“去吧,盡力就行,不用太拼?!?/br> 周睿帶包袱進了貢院。 端王捋胡子道:“子煥才,若能中進士,待喪結束后,我必宴請一回?!?/br> 沈志舟也道:“我誠意伯府也定宴請?!?/br> 端王世子“哼”了一,滿臉不屑。 兩家對峙公堂也沒鬧出個名堂,一直拉扯沒完沒了,若不是因周睿要參加春闈,只怕互撕。 會試分為三場,分別是初九、二五。 士子們提前一天入場。 春闈吸引了所人的目光,不止民間百姓關注,朝廷更是盯緊。 但凡人敢科場舞弊,無異于觸碰天子逆鱗,滅全家不是玩笑的。 宮里的溫顏實在好奇哪位猛人會憑空而出掀官僚們的飯碗,也盯勤。 九日會試過程不作細敘。 考試結束后,考生的試卷要先謄錄一份,再復核彌封。 糊名的試卷都是一樣的字跡,不易分辨考生信息。 彌封官將其送給閱卷官們傳閱。 放榜三月初五才能揭曉。 這期間閱卷官們連家都不能回,禁止外人接觸。 閱卷時,他們會在試卷上做標記,若是認可,則畫圈。 畫圈的試卷會給另外的閱卷官傳閱,幾人輪流審閱。 為了避免遺漏,也會特地從畫叉的試卷里進行choucha,果覺可行,將再次進入復閱流程。 此舉是避免錯批。 因為一旦落榜的士子不服上訪,倘若試卷是符合錄取要求的,負責人則會被朝廷治罪。 這關乎士子們的前程,故而閱卷官數都會盡心盡責,怕自己受到牽連。 緊鑼密鼓的閱卷工作忙碌到月底,三千人的海量試卷才清理差不了。 經過上錄取的士子稱為貢士,此次共二百六一人成功上岸。 這些人天南海北都。 因各地的教育資源不平衡,故而錄取也會相對均勻,不會出現偏袒。 貢院放榜那天人山人海,皇榜跟前擠滿了人圍觀。 人激動放大笑,人黯然離場,也人淚涕橫流。 年寒窗苦讀,只為今朝。 放榜那日端王府、誠意伯府、靖安伯府都差人去看情況。 倒是周睿天晚上跟友人宿醉,稀里糊涂間,仆人報喜訊,說他中了。 周睿忍痛,些茫然問:“什么中了?” 仆人高道:“郎君中貢士了!榜上名!” 此話一出,周睿頓時驚坐起身,衣衫不整要去看榜。 端王府到處尋人。 靖安伯那邊知周睿榜上名,笑合不攏嘴,直夸這個外孫出息。 子監作為大梁最高教育機構,能進去讀書的人自幾分本事。 周睿平時算不出挑,但他運氣好,不但蹦出兩個爹,第一次參加科舉就稀里糊涂中了。 這對端王府說是一件了不的事,果不是因為喪,鐵定風光大辦一場。 要知道能通過硬考取貢士身份的世家子弟可不,占數都是走祖輩庇蔭的道路。 能取貢士,接下一場殿試。 殿試是天子親自考策問,定在了月底,將確定前三甲進士。 宮里的周瑾行知周睿也中了貢士,倒是頗覺詫異,同黃內侍道:“那小子平日里看不顯山露水的,腹中竟也才干,倒是難?!?/br> 黃內侍道:“能進子監,想也幾分本事?!?/br> 周瑾行擺,“這些個世家子弟,真才實的不?!?/br> 畢竟他們的條件擺在那里,出生就是別人的巔峰,哪里用去拼命攀爬呢? 故而數世家子弟都資質平平,也厲害的,但少。 月底殿試需要天子親自考策問,周瑾行心中早答案。 殿試那天設在朝陽殿舉行,會試錄取的二百六一人皆齊聚到朝陽殿,每人一案入坐。 周瑾行親自公布策問考題,僅僅用三百字闡述要何施德政才能聚集民心的策問。 殿里的貢士們絞盡腦汁發揮應答。 周睿坐在桌案前,遲遲不敢動筆。 在所人都奮筆疾書時,他像被定住似的,內心天人交戰。 他想法,但不敢寫。 因為一旦簍子捅出了,估計端王府全家都打死他。 不止端王府會打,誠意伯府靖安伯府估計都會抽他丫的。 內心掙扎地握住筆,周睿猶豫了許久許久,終歸因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那股子莽勁兒,落筆寫下了他心中暗藏已久的田賦法。 他其實曾跟端王提過這茬兒,但被訓了一頓,說他嫌日子太好過作死。 可是田賦法是符合天子出的考題策問的。 何為德政? 益于老百姓的政績政策,而取締丁稅徭役只收田賦,則是減輕老百姓的負擔,自然能獲人心聚集。 閆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