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三十四章 技能的選擇,職業的打磨
一條河橫貫而下。 林可他們的隊伍帶齊了食物,順著這條托比斯大河往下走。 而此時,林可正在和奧夫討論自己的技能問題。 他的身體在今年年初的時候就已經完全恢復了,已經可以使用技能了。 他的職業等級卻沒有其他人高,甚至可以說很低。 主職業:十級的騎士、十級的學者、十級的領袖、六級科學者和六級發明者 而附職業則是一大堆,什么畫師、作者、參謀等等。 因為這是奧夫給他的忠告。 很多時候級別并不代表一切! 作為前世看過很多小說的林可自然知道這個道理,所以他慢慢打磨有些虛浮的根基, 不去追求等級的變化。 最終,他最高等級也沒有超過十級。 而現在,他需要構筑技能了。 他現在主職業的技能都還沒有確定下來,之前是身體沒恢復不能構筑,今年恢復之后倒是時常和奧夫一起討論。 “所以,老師, 我認為我可以從風之力、熱量學、電學和光學上面入手?!绷挚纱藭r也還在糾結。 他的第一個技能位是壓強,在用過湮滅之杖, 見識過遠古魚人大帝那種恐怖的深海壓強攻擊之后,他并不想放棄這種壓強的技能,反而想好好增強。 而除此之外,林可知道熱量學造成的破壞力是很大的,前世科技的結晶核彈,瞬間爆炸的力量極其恐怖。 當然,很多力量到最后都很強,最關鍵的是麗卡告訴林可,在光明和黑暗方面,借助古拉王室的力量更容易突破主宰。 主宰! 主宰級是二十八級之后的存在! 雖然距離林可很遠,但是總歸可以想象一下不是? 而眾所周知,發光的物體必定發熱,發熱不一定發光。 發光的物體,會在物理意義上發熱。 光和熱是相輔相成的,所以光學和熱力學都在林可考慮范圍內。 至于電磁學,這也是強大的力量,正好也是奧夫所擅長的。 “我覺得你的想法很好,我也是這么想的?!眾W夫走在林可旁邊,也在和林可閑聊:“至于力學, 你可以在騎士上進行技能構筑,不過你的發明者和科學者,你有想好構筑什么技能了嗎?” 說著,奧夫拍了拍林可的肩膀:“如果實在想不出來,我們可以去深淵買,買幾個技能回路來學習構筑?!?/br> 技能是可以買的! 就像林可前世看的魔法咒語、仙法之類的一樣,這里的技能是可以買賣的,比方說奧夫就有技能是找古拉王室買的。 不過當初奧夫是沒錢,林可現在有錢了,但是林可又想自己構筑自己搭配最合適的,所以就沒買。 “也行,買來參考也是好的?!绷挚梢矝]拒絕,反正現在錢多。 而且那些技能買了也不是完全沒用,很多時候技能多了也方便,只是不如技能位的技能那么省力且威力大而已。 “老師,關于電磁”林可又開始和奧夫討論電磁學的內容,惹得旁邊的麗卡一陣瞌睡,走著路都快睡著了。 加羅塞他們和人民騎士團的人早就見怪不怪了。 反正他們一群莽夫, 也基本聽不懂。 尼克斯則是開始和洛麗塔竊竊私語,蘇菲和拉米爾交流歌唱發音的心得,拉普拉斯和耶魯在討論下棋。 谷篐 行進過程中,陸陸續續出現了其他貴族的身影。 林可也停下和奧夫的交流,往前前進,精神稍微集中了一些。 這段染血之路上的各個隊伍,是可以互相攻擊的! 當然,并不鼓勵各個貴族這樣做,畢竟在這條染血之路上,是有很多其他種族的! 這條路不受古拉王國保護,路上的任何貴族都可以被攻擊、被劫掠。 因為只有真正經歷血與火的貴族,才算是淬煉成鋼。 貴族們憑借外族的襲殺練兵,外族則是借助這個機會仿佛強盜一樣搶奪財務,甚至可能把人賣出去給其他國家當奴隸。 這條路,充滿了血腥、混亂和殺伐! 而這條路,大概需要走一周左右才能抵達深淵。 這一周時間,對他們而言就是考驗。 雖然有奧夫在隊伍里,但是林可還是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他可不想在這條路上折損人員,連貴族評議都還沒開始就死人,那也太虧了。 于是,林可對身后的人眼神示意了一下,騎士團的一人立刻揚起旗幟。 繡有貴族紋章的赤紅色阿贊恩旗幟,以及寫有中文“大荒”字樣、以紅色為底的大荒阿贊恩旗幟。 同時,除了奧夫之外的人都開始散發出若有若無的氣勢威亞。 這是在告訴這里的智慧生命,他們不好惹! 不管是大隊還是小隊的貴族,都會用類似的方式。 當然,外族襲殺的主要目標也是那些小貴族,像阿贊恩這種則不在考慮范圍內。 所以林可他們有驚無險地行進了一整天,然后在一處小樹林露營。 火光閃爍。 林可冥想結束,開始嘗試構筑幾個已經實驗過的技能紋路。 先是學者的。 他的學者第一技能是流線型氣壓護罩,后來被他開發出了氣壓刃的方法,非常實用。 防護力有了,現在第二技能位林可準備構筑熱力學方面的技能。 熱力學第零定律、熱力學第一定律、熱力學第二定律和熱力學第三定律! 這四條定律,將會構成林可目前的五個技能位之四。 第一技能位的壓強,實際上也是熱力學中少數幾個能直接感受和可觀測的宏觀狀態量。 現在,林可構筑的就是第二技能位,溫度。 熱力學第零定律:若兩個熱力學系統均與第三個系統處于熱平衡狀態,此兩個系統也必互相處于熱平衡。 這是前世在他穿越前,所有熱力學定律的基礎。 這也是很容易就能做出來的研究,林可已經帶著幾個大荒城招募的學者做完了實驗,證明了相關定律。 他的職業反饋也是由此而獲得的,甚至于那些學者也獲益匪淺。 “那么,吸熱?還是散熱?或者” “兼而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