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擺攤賣美食 第290節
第151章 胡氏又一次倒向了張牛力他們這邊, 但是張小妹顯然沒有被勸服,“你們說的好聽,這鋪子是給你們兄弟兩個開的,和我有什么關系?” 說著就捂著臉哭著跑掉了。 “這孩子!”胡氏也站起來, 就要跑出去追, 卻被張大舅給攔了一下。 “讓她自己靜一靜吧?!?/br> 兄弟兩個到底不放心, 想了想就跟著跑出去。 張滿糧對家里開這個鋪子能掙多少錢并沒放多少心思在上面,他想像張小舅一樣跟著出去跑貨, 那樣才過得有意思。 張牛力也不想把這鋪子占為己有,這一年多以來的時間, 大部分的貨都是他去青山村來回挑的,和張大娘和林春燕他們接觸的也最多。 別人也許不知道, 但他卻十分清楚林春燕是為什么讓那么多女娘去山上干活。 張大娘也是,即便已經嫁人這么些個年頭,可有時候還是會想起來在娘家過的那些不如意的日子, 時不時抱怨兩句。 張小妹是他一母同胞的妹子, 甚至比他更聰明更有主意, 這個鋪子能開起來,一多半的主意都是她給出的。 憑什么就因為那些個世族觀念, 就把她該得的給堂而皇之地剝奪了。 張牛力想了想,拉住還往前沖的張滿糧,把這些話同她講了。 “我覺得小妹說的對,爹娘那樣的思想肯定是不占理的?!?/br> 張滿糧滿不在乎的說, “我也覺得他們那樣做不對, 要這鋪子都是咱們兩個的, 那燕娘他們家該怎么辦?難不成如今干的這些事情,都要成了別人家的, 那豈不是太荒唐了!” 張牛力還以為要費些口舌才能把張滿糧給說服,沒想到他就是這樣想的,心里很是高興。 兩個人在河邊找到了張小妹,把他們的想法說了出來,“你也就別多想了,要是燕娘那里真的缺人,點名了要你去再說,不然這鋪子等你出嫁的時候,你帶走一半?!?/br> 張小妹很是吃驚,“你們兩個舍得?就算你們同意了,爹娘也不會答應的,他們還指著你們兩個養老?!?/br> 還有他們將來要娶的媳婦,又有幾個人舍得把這樣的鋪子拱手讓人。 “那些話自然是我們兩個來說,你也不用想那么多,要是早些把這些事情說了出來,哪里還能鬧上這么些天?!?/br> 張小妹吐了吐舌頭,到底跟著他們回了家。 下了兩場雨之后,天氣徹底冷下來,林春燕也在外面穿上了用羊毛織成的褙子。 這東西和坎肩兒一樣,穿上去之后護著前胸和后背,十分的暖和。 店里的幾個小娘子都穿著這樣的褙子,只是顏色略微有些不同,看起來倒是整整齊齊的。 原先,大家對這羊毛織成的褙子也沒覺得有多稀罕,可總來鋪子里吃飯的這些人看到了,都覺得這褙子看起來很暖和舒服,人穿上去之后又很利索,倒一時在鎮上風靡起來。 那個一開始就和李氏合作的繡樓差點高興瘋了,原本他收購了這些毛衣和毛線之后,賣的一直就是不溫不火,大家過來選料子的時候,還都是挑了從前見過或買過的。 這羊毛織成之后的毛衣毛褲雖然摸起來暖和,可到底穿著如何,穿出去了會不會讓人笑話,都是不知道的,自然買的人就不多。 但是林春燕他們鋪子里的人一穿上,這褙子好像立刻就時興了起來,縣里的其他繡樓都沒有,只他這一家,有不少人專門大老遠的跑來他這里買。 李氏最近在研究怎么在褙子上打出來一些圖案,她原先繡花就總琢磨著樣式,這些羊毛織出來的東西暖和是暖和,只是除了能染些顏色之外,到底是太單調了一些。 她研究起東西來,也就顧不得其他的東西,全靠著下面的人多織些褙子出來賣。 這一個褙子織好了就能換上幾十個大錢,可以說是相當掙錢,張大娘光靠著沒事的時候在那里織這些褙子,就攢了一筆數目不小的私房錢。 就連金娘子也掙了不少,他也早早換上了褙子,逢人就夸穿著舒服暖和。 不過好些個人家買不起那樣的褙子,但是也想跟風穿,就想著買了毛線回去自己織。 因為這個到底要不要教給他們怎么織的事情,紡織小組還特地召開了一次會議。 別的小組目前都沒有分歧,他們這也是頭一次開會,林春燕也興致勃勃的去參加了,搬著凳子坐在了最后面,只說要旁聽。 也有其他小組的人過來湊熱鬧,孫娘子和丁慧娘都過來了,他們兩個都是想看看如果遇到事情了是怎么解決的,別到時候了再一頭抓瞎。 地點就在李氏的家里,她作為組長,第一個說了自個兒的意見,“咱們當初給繡樓賣毛線的時候就說了,誰要是買了這毛線,就把怎么治的法子交給他們,要不然人家買著毛線回去做什么?!?/br> 不同意的就是董桃玉和霽明他們,為了這個,霽明專門和梅香從府里出來,費了好大的功夫才來到這里開會。 “這法子本來就不難,要是交給他們了,人人就都能學會,咱們還怎么把這些褙子再賣出去?!?/br> 梅香的情緒比霽明他們都要激動許多,她原本就是被賣到府里的,一心想往上爬,可惜時運不濟,最終只能留在老宅里看門。 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留下來,就是因為除了月例銀子之外,再沒有別的打賞了。 可自從學會了織毛衣,她和霽明說著話就能掙上不少個錢,已經比她每個月能拿的月例銀子都要多了,如何舍得把這樣的事情拱手讓人。 對于她這樣激動,在座的小娘子們卻都十分的理解,沒人惱火。 倒是梅香不好意思起來,給大家賠了不是之后重新坐了下來。 翠柳管著紡織組的賬,直接拿算出來的賬同大家說話。 “就像那衣裳似的,誰還不會做了?可那有錢的人,還都是去成衣鋪子買了,或者直接找了繡房里的人來做,價格可是貴的很?!?/br> 這些大家自然知道,沒有一些厚的家底,誰會去繡樓里買成衣?都是拿回來自己做。 董桃玉卻明白了,“你的意思是說,讓我們給有錢人家織毛衣,那些人家就不用再管了,然后再把價格提高一些?” “有錢人又都不是傻子?!膘V明還是覺得不靠譜,“要真是把法子交給他們了,怕是不僅褙子不好賣出去,以后的毛衣毛褲圍巾這些,也都只能把毛線賣出去了?!?/br> 毛線相對來說,就要便宜上太多了,他們能賺的也有限。 就這樣各自說了各自的觀點,后來倒是誰也沒有著急生氣,有來有回幾個場合之后,李氏又開口了,“原先我倒真沒想這么多,想著那些毛線賣出去咱們也是賺的,可聽到你們說的,也發現那毛線賣出去的確賺的比較少,可之前的話我已經說出去了,要不咱們只教給他們最簡單的針法?” 也許有些人很聰明,學了那最簡單的針法之后就能掌握其他的,可畢竟是少數人,大部分人都沒有那樣舉一反三的能力。 “這樣也好,咱們有那么些個針法呢!到時候是買的咱們做出來的褙子,還是自己織出來的就一目了然?!?/br> 林春燕從頭到尾都沒多說一句話,見李氏看過來,只朝她點了點頭,“咱們就暫時這樣試一試,如果有什么問題的話再調整?!?/br> 梅香和霽明他們還要著急回去,走的時候還不忘對大家說,“既然其他的針法已經是保密,那咱們在外面織的時候就要注意一些,別被人看了去?!?/br> 等其他人都走了,林春燕又和李氏說起來外縣的事情,“其實你們也不用太過著急,就算咱們鎮上的人都學會了,沒有人來買這些成品也沒什么大問題,咱們如今的羊毛賣的業務廣泛,一時半會兒還轉不到外地去?!?/br> 李氏這才著實的松了一口氣,隨即眼睛亮亮的看著林春燕,“這么說的話,這些東西在外面賣的是很好?” 林春燕點點頭,“上次我小舅舅回來的時候就說羊毛到了那里就被搶光了,比那些狗火腿豆皮都要好賣呢?!?/br> 孫安元這次帶他們走的是北面,相對來說,那里要比他們這里更冷,這樣保暖的羊毛自然是更受歡迎了。 “那我的兔子皮和兔毛呢?”梨花最關心這個問題了,他們這些組長掙的可不只是每個月那幾百文錢,這些個他們自家開始養殖的東西,林春燕多少都會給他們一些分成。 “自然賣得也不錯,我覺得等下次我小舅舅回來了,也得給大家一塊坐下來說一說?!?/br> 從前的時候,林春燕自然沒有想到這些事情,可這次羊毛的事情讓她意識到,要是早些知道其他地方賣的不錯,也許大家就不會那樣的焦慮。 大家也都盼著張小舅早些回來了。 不過在這之前,林春燕還是先給在山上干活的這些人發了錢。 燒餅婆婆的外孫女叫桑珠兒,頭一次和林春燕見面的時候,說話結結巴巴的,可熟了之后才發現她只不過是靦腆一些,人倒是踏實的很。 當時林春燕挑中桑珠兒,并不是提前知道了她是燒餅婆婆的外孫女,只是覺得這個小娘子雖然靦腆,但是人很踏實,不像其他小娘子,看見她過來之后眼睛總是亂瞟,說話的時候也都是帶了一些奉承。 她要的賬房不用多機靈,最要緊的就是人不能有歪心思。 就像曹掌柜發現她買了這村東的山之后,生意是越做越大之外,她相信鎮上的其他人也會發現。 這些人到時候會怎么做,林春燕暫時也想不到,她能做的就是多一些謹慎。 賬房不是他們村的,就更要謹慎幾分。 一說要領工錢,在山上干活的這些人就都沸騰起來,這是他們這些上山干活的人頭一次領到工錢,雖然知道這里的工錢高,可沒到自己的手里,如何能作數。 林春燕暫時把鋪子那邊發工錢的時間和山上發工錢的時間錯開了,這樣也好讓她有更多的流動資金,不至于那樣緊張。 張大娘是唯一臉上帶著幾分擔憂的,那些人在外面排隊的時候,她就已經悄聲的問林春燕,“你手里的銀錢可是湊手?” 林春燕挑了挑眉,故意逗張大娘,“娘,我這手里零錢不太夠,你還能借我些不?” 張大娘一聽,臉上就多了些便秘的神色,想給又有些猶豫,在那里很是糾結。 林春燕忍不住就撲哧的笑了出來,安慰張大娘,“我說笑呢,你當這些不賺錢嗎?不然我找這么多小組做什么,等一會兒了還給你們分紅?!?/br> 張大娘見林春燕不像說謊,也就放心了許多,開始暢享一會兒能分到多少錢呢。 雖然才建成這一個多月,可是山上帶來的收益卻著實不少,加上她鋪子里每天的流水,林春燕覺得當初決定買村東這個山的主意一點也沒錯。 要是當初買了荷花酒樓,雖然生意可能比如今的鋪子上要好一些,可畢竟受眾在那里,好的也有限。 可這青山買回來就不一樣了,光果凍豆腐這一塊就供應了好幾個地方,更別說那些容易保存的豆皮豆干了。 “終于發錢了!”排隊的時候,大家臉上都是笑意盈盈,還有不少人在他們家門口看熱鬧,眼里滿都是羨慕。 “我聽說還按績效來發呢,你們知不知道這事?” “我也是聽那珠姐兒說了,只是不知道是什么意思?!?/br> “我也聽了個大概,就是說讓咱們好好干,每個小組干的好的人都有額外的獎勵?!?/br> 這個獎勵是什么已經不言而喻,除了每天二十個大錢之外,這意思是還會有更多的錢。 好些的人嘴角都快咧到了后腦勺,看見那些人羨慕的神情,更是覺得他們這是總的大運。 要說起來,他們和外面那些看熱鬧的人們也沒什么區別,但是他們那些人就沒有被選中,還只能在地里刨食。 吳婆子也是這樣想的,她已經去找李婆子說了好幾次,可這老貨一開始的時候還同她說說話,后來可能是底氣足了,管起那些養豬的事情,見了她就開始躲。 這讓吳婆子心里很不是滋味,雖然她之前把豬養死過兩只,可那也是不知道橡子果不能生吃,要是知道的話,肯定就不會犯這樣的錯誤。 還有家里的兩個兒媳婦,除了每天上山撿橡子果之外,也只能去山上那些零散的活計,叫她說既然種樹那里還沒開始做,就不該這樣殷勤的每天都上山。 最前面的人已經領了工錢,桑珠兒就在他們的名字下面打個勾,再三核實領的錢沒問題之后,就讓來領的人按上自己的手印。 那些領錢的人都是高高興興的走了,可桑珠兒的心一直緊緊的提著,每個錢在她手里都要過上好幾遍,生怕出一點錯。 沒用多長時間,桑珠兒的額頭上就起了一層細密的汗,林春燕看見了,先讓她去一旁喝點水歇一歇。 桑珠兒卻不肯離開,她學算術學到的第一課,就是不能讓賬本和錢離開自己的視線。 只是眼前的人是林春燕,桑珠兒怕她多想了,趕緊解釋說,“我不渴也不累,等會兒把這些錢算完了再去喝水?!?/br> 對于她這樣的謹慎林春燕很是喜歡,擺擺手說沒事,讓她繼續。 這些領錢的人見了林春燕都要說上幾句感激的話,還有人恨不得跪下來給她磕頭,也有人想推薦自家親戚過來上班的,說的那是天花亂墜。 也有人想推薦自個兒過來,等所有的人都領完錢了才敢進來,把自己會做的都說了出來,“我也不多要,就是他們掙的一半給我就好?!?/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