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擺攤賣美食 第279節
“好吃,如今月餅也不像粽子那時候,只賣那么幾天,你多跑幾趟買些新鮮的回去吃更好?!?/br> 聽了劉大娘說好吃,這人也不嘗,直接就要了幾盒子回去。 “到時候中秋節了若是無事,可要回咱們鎮上聚一聚,到時候我買了螃蟹來?!?/br> 劉大娘點頭說好,想著螃蟹她嘴里就開始分泌口水,問整理賬冊的林春燕:“林小娘子,可是要做了螃蟹來?” “想做呢,就是不知道誰家賣的螃蟹比較好?!?/br> 光靠著張大舅他們村那邊的螃蟹,遠遠是不夠鋪子里要用的,那些林春燕都還打算留著做蟹黃膏。 “這有什么難?”和劉大娘說話的郎君也不著急走,“我知道那里有賣螃蟹的,都是漁民自己撈的?!?/br> 林春燕一打眼就看出來她是個饕餮,加上看他有幾分眼熟,知道應該很可靠,就問了她從哪里買。 這人也是個熱心的,也不著急拿了月餅回去,親自帶著林春燕走了一趟。 林春燕店里的海鮮水產用的很少,像魚這些也很少做,倒是放了三郎做的酥魚在鋪子里,又不用他們動手,吃起來味道也好的很。 下了船之后,果然看到有人專門撈了各種海鮮在賣,林春燕先看到了不少梭子蟹。 “這可又不少!原先我竟然都不知道?!?/br> 林春燕就像掉到米缸里的老鼠,看到這個想要,看到那個也想要,最后約定好了送貨的時候,林春燕才和這郎君乘船一塊離開。 雨倒是依舊淅淅瀝瀝的,只是江面上有了一層朦朧的霧氣,船晃悠悠的飄蕩著,讓人覺得很是像在畫里一樣。 跟著一塊去的林桃紅也忍不住發出感嘆,也不在船棚里呆著,坐在船頭和船夫一塊說話。 船夫和他們相熟的很,笑著說:“你們可比你們那小舅舅強上許多,我拉他那么多回,他還總是暈船!聽說連帶著他那個小兒也是這樣沒出息?!?/br> 林春燕也以為自己會暈船,她從來到這里之后,還沒怎么做過船,只是沒想到她倒是適應的良好,沒什么特別的感覺。 這樣,她也能出去轉轉。 林春燕心里閃過一絲興奮,聽著林桃紅嘰嘰喳喳的說這話,只讓她小心些,別掉到江里了。 “到時候真掉進去了,我可不會游水救你?!?/br> 林桃紅也害怕了,老老實實坐好,不再斜著身子夠水玩。 船夫哈哈笑了幾聲,“沒事,我會水,到時候小娘子掉下去了,我肯定給你撈上來?!?/br> 又說之前還真的帶過這樣的一對母女,掉下去的倒不是那個小娘子,反而是那個當娘的。 “可把我嚇壞了,也不知道是不小心,還是不想活了想跳河,我把人救上來直接就送到侯郎中那里去了,倒是不知道后來怎么樣?!?/br> 聽的人都是一陣唏噓,就連那個帶路的郎君也想知道后續如何,還讓林春燕回頭打聽著一些。 有了螃蟹,林春燕就讓段夫子寫了告示出來,他們這里會做了蔥姜炒蟹出來,每天限量五十份。 這一告示出來,還真的吸引了不少人過來問,最先過來的就是那趙娘子。 她最喜歡吃蟹黃豆腐,對梭子蟹做出來的美食也期待的很,先訂了三份,其中兩份都是要給書院兩個兒子送的。 張大娘和她說笑:“上次兩個郎君過來,還埋怨趙官人只顧著吃自己的,都不知道給他們送些?!?/br> 趙娘子也跟著吐槽:“回去也找我鬧了一通,男人哪里有那樣細心的,能顧著自己就不錯了,孩子壓根就想不起來?!?/br> 林春燕聽了趙娘子的話,心里卻是一動,問她:“娘子,不知道鄉試什么時候開始?” 鄉試也就是秋闈,是秀才們往上科考的,三年一次,今年他們鎮上這個書院就有人下場。 趙娘子也只知道大概在八月份,他們家兩個兒子都還不到下場的年紀,她也只知道大概。 還是那邊段夫子開口:“就在中秋前,怕是已經開始考了?!?/br> 鄉試得到省城舉行,打算參加的人早早就出發了,林春燕有些后悔沒有趕上趟,也不知道這時候再做了帶著高中的糕點還能不能賣出去。 總得試一試才行。 蔣今瑤離開白云鎮之后,并沒有直接去游歷,而是聽了李大娘子的話,又去了一趟汴京。 她從汴京剛出來的時候有多風光,這次回去就有多灰溜溜,見了李大娘子連頭也不敢抬,也知道自個兒做的事情有些荒唐,差點污了師門的名聲。 好在李大娘子對這些都不太計較,她不過三十上下有余,頭上包著一汗巾,耳朵上墜著一翡翠珍珠的墜子,人打扮的又素凈又干練,蔣今瑤從前不覺得如何,這次從白云鎮回來,只覺得李大娘子和林春燕有說不出來的相似。 大概廚藝好的人都帶著幾分的氣定神閑。 李大娘子對她這次魯莽的行為沒說什么,只讓她把在白云鎮發生的事情好好的交代一番,連帶著她說了什么,林春燕做了什么東西出來都交代的清清楚楚。 蔣今瑤不疑有他,原原本本的把事情說了,要把林春燕臨走之前贈給她的那些粽子拿出來說,“的確是我技不如人,這樣多的粽子樣式,我卻是從來都不知道?!?/br> 她學的吃的都是甜粽子,她從來不知道粽子也能做成咸口的,頭一次吃的時候,就被那rou粽子的口感給震撼了一下。 原本她輸的就心服口服,再吃了那些粽子之后,更是佩服的五體投地。 “早就和你說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不能因為自個兒的天分高就不把別人放在眼里,這次也算是一個歷練,你能明白幾分道理就不枉此行?!?/br> 李大娘子聽了那些rou粽子咸蛋黃粽子之后,倒是沒有像蔣今瑤這樣吃驚,她游歷的地方多了,各地過端午的習俗都有些不同,粽子的種類也是多種多樣,有的地方專門拿艾草水來包粽子,有的地方是拿了草灰來包,還有堿水粽,黃米粽…… “叫你回來也沒其他的事情,你既然想著游歷四方,就去好好見識一番,只別被打擊的沒了心性就好?!?/br> 蔣今瑤總覺得李大娘子這次來找她回來有些不同尋常,只是也沒想明白到底是哪里不對勁,想著既然回了汴京一趟,就再往那些平日里相交的達官貴人家里走一趟。 她雖然是廚子,可日常和這些人家來往甚密,她還想著學有所成之后回來,再和這些人家打交道。 李大娘子卻沒讓她去,“虧得你回來的時候沒大張旗鼓,知道你回來的人也不多,你收拾妥當東西直接就離開汴京,最近局勢動蕩,莫要在此多停留?!?/br> 李大娘子最后的聲音很小,可是蔣今瑤還是聽得清清楚楚,臉色猛的變得一白,雙手緊緊地抓住了李大娘子。 要說最動蕩不安的,怕就是李大娘子這里,她可是在趙王府! 誰不知道如今坐在最上面的人年老體邁,下面的皇子個個的虎視眈眈,尤其是趙王和九王斗的最兇,誰知道最后是誰上位。 這時候,遠離京城才是最明智的。 李大娘子回首反握了握蔣今瑤的手,示意她不要擔心,“我有非留在這里不走的理由,若是有一天我給你寫了信,你千萬要回來一趟?!?/br> 梭子蟹才送來沒多久,那五十份就訂出去了一多半,林翠香和趙紫蘭他們都沒有處理過螃蟹,林春燕干脆到灶間給他們做示范。 “你別說,這有好久沒來做飯,還真是有些不習慣?!?/br> 林春燕最近根本沒時間下廚,灶間的一切都交給林翠香和趙紫蘭,好在兩個人已經做慣了這些東西,做起來十分的得心應手。 梭子蟹洗干凈之后,先把蟹鉗蟹殼去掉,從中間將梭子蟹切開。 切開的地方也要沾上打了雞蛋的面粉,放到油鍋里先煎制。 等顏色變得通紅的時候撈出來,再放了蔥姜翻炒出香味,加了蠔油等調料之后,蓋上蓋子悶煮起來。 還有一種法子也是時下人愛吃的,只是要更復雜一些,需要先將梭子蟹放到蒸籠里蒸熟,把蟹殼蟹鉗去掉之后,將里面的rou都取出來。 梭子蟹個頭相對來說比較大,雖然蟹黃比較少,但是rou質很是細嫩鮮美,取出來的rou有不少。 配新鮮河蝦的rou一塊搗成泥,加入一些筍絲之后裹成卷下鍋炸到金黃撈出來,味道就格外的美味。 林春燕做了一遍,用蔥姜炒好之后讓大家嘗了味道,剩下的就讓趙紫蘭和林翠香動手做。 趙紫蘭知道林翠香總覺得自己學的快,也不像之前那樣,什么都要爭個第一做出來,她也和林翠香有商有量,互相探討著怎么做。 林翠香知道她這是照顧自己,心里除了覺得有幾分不好意思之外,就是覺得趙紫蘭她人好。 做出來一鍋之后,林春燕先嘗了嘗他們的味道,又讓他們各自嘗一嘗,再說出哪里要改進的地方。 下了雨的空氣很是潮濕,身上也會因為潮氣太重而有些不舒服,不過好在他們在灶間爐火前,雖然也會熱的出一身的汗,但是怎么也比在潮濕的環境中感到舒服。 第144章 地里的南瓜長出來不少, 不過如今食材不夠豐富,他們家就總是吃南瓜,存在地窖里的南瓜很快就沒剩下多少。 林春燕有些舍不得再吃下去,讓張大娘做飯的時候挑了別的食材做, 地里的苦瓜絲瓜都還有不少, 再不行還能吃豆角茄子。 張大娘不樂意:“那些個東西都不知道吃了多久, 哪里還覺得好吃,再說我看地里的南瓜還在長, 今兒個早上去地里的時候,扒開葉子就發現好幾個瓜?!?/br> 林春燕之前種的胡蘿卜太晚了, 最終沒能長出來苗,這段時間她就很少再去地里看, 不像之前,恨不得一天去看幾次。 聽說還有南瓜,林春燕就跟著張大娘去地里看了看, 果然見又長出來幾個, 心里高興的很。 南瓜既可以在春季播種, 也可以在秋季的時候直接播種,不需要進行育苗, 林春燕就打算再種一季。 張大娘愛吃南瓜,主動的承擔了種南瓜的任務,只拉著林桃紅過來幫忙。 兩個人干了一會兒,頭上就冒了一層細密的汗, 張大娘累的連腰也直不起來, 直罵老天爺這個時候了天還這樣熱。 “哪里熱了?不過是剛干完活才這樣, 是誰之前夜里不蓋被子,拉了一天的肚子?!绷痔壹t擦了擦額頭的汗, 即便覺得也熱得很,也還要和張大娘嗆嘴。 林春燕也沒閑著,原先她以為南瓜就剩這么些了,還是不舍得吃,這時候看見還有,就拿了一個出來,做了南瓜面包。 張大娘看見從面包窯里端出來的面包,一看就是南瓜做的,金燦燦的顏色很是好看,還能聞見絲絲縷縷的甜。 林春燕也很喜歡做面包,把這面包使勁的來回揉搓,看著膜都被揉搓了出來,不僅發xiele壓力,也十分有成就感。 空氣中香甜的味道更是讓她喜歡,那是一種讓人感到安心舒服的味道。 張大娘已經直接拿了面包吃起來,軟乎乎的面包咬在嘴里,里面還帶著些奶味,張大娘就猜里面肯定放了羊奶。 不過除了這些之外,林春燕并沒有放那些干果,只這樣軟軟乎乎的吃到嘴里,就覺得很是好吃。 不過才晴了兩天,老天爺又不給面子,林春燕吃了兩塊面包之后,就去西屋看那些晾曬起來的葡萄,生怕他們因為天氣不好發了霉。 王英娘看她這樣擔心,就說要把這些葡萄干放在面包窯里烤干出來,“就像原先那些獼猴桃干一樣,我記得去年咱們的葡萄干就是用面包窯烤的?!?/br> 林春燕已經記不大清了,只是今年收上來的葡萄更多,要是都用面包要烤的話,還不知道要烤到什么時候。 “再等等吧,興許明天就天晴了?!?/br> 給山上幫忙干活的人做飯的活計交給了林二嬸,大家都知道林翠香如今經常給人做席,手藝那也是挑不出錯,都想著林二嬸的手藝肯定差不了。 為此,林二嬸還特地的跟著林翠香學了幾道菜,打算大展身手。 她娘家有三個哥哥,他們聽說林春燕這里缺人,除了有正經生意要做的吳二哥之外,都來找了林二嬸。 就連雙姐兒的娘也過來,說是想幫著干干活計,她一個人在家里也沒什么事情做。 林二嬸一個也沒答應,自從上次端午節之后,她快有個把月沒回過娘家,這次哥嫂來找她,也是想看看是怎么回事。 林二嬸沒說出來是因為家里老太太說的那些話讓她心里不得勁,只說是因為事情太多沒顧得上,順便打聽了雙姐兒的事情。 算算日子,雙姐兒也懷了快有四個月。 聽到的自然都是好消息,就連吳二哥也沒了之前的那些不痛快,都指著雙姐兒的肚子一雪前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