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擺攤賣美食 第213節
第112章 空氣中的香味越來越濃郁, 幾個人在那里邊學怎么做豬胰子,邊被那香味吸引。 “燕娘的手也太巧了,我瞧這竟然是用荷葉做的雞?!?/br> 從前那些荷葉誰知道還能做飯,就是路過了也不會多看上一眼, 誰知道做出來的飯還這樣香。 不知道是聞了那味道太香, 還是因著好日子就在眼前——剛才梨花可是說了, 做出來的那豬胰子一小塊就能掙上三個銅板,他們臉上都帶了笑。 要知道那一塊豬胰臟, 可以做上十幾個呢。 石榴學得最認真的,她也不敢湊得太前, 只在后面全都記下,等菊苗做好之后, 她在心里盤算了一下,覺得已經大致會做了才松了一口氣,這才敢把目光放在那灶間里。 當初她也不知道洪娘子是怎么想的, 竟然想著漲價, 好好地把林春燕一家給得罪了。 不過好在林春燕他們人都好, 即便當時有吵吵鬧鬧,也都沒有記仇。 她心里只有感激, 就在剛才柳娘子說了那話之后,她分明瞧見張大娘已經動了唇,想要開口趕她。 只不知道為什么,最后又都什么沒說。 “回去了你們也都自個兒試一試, 要是有什么不會的, 盡管來找我們問?!?/br> 梨花也給他們演示了一遍, 她做的里面放的都是帶著干花的,這樣的豬胰子賣得自然更貴, 可成本幾乎沒有什么提升。 走的時候,這群人格外的興高采烈,錢娘子還拿了幾個大錢出來,帶了些田螺小蝦回去。 家里的幾個兒郎都在地里干活,這段時間如何也不能吃得太素。 柳娘子也買了些,張大娘給他們都裝得多多的。 石榴想了想,也從兜里摸出來一個銅板,買了些田螺回去。 她腳步匆匆,還得下地去幫著收麥子。 張大娘就嘆息,“也不容易,原先都和她那婆家說好了,能在家里多留一些日子,可前段時間又反悔,非讓她下半年就嫁過去?!?/br> 哪怕不是買賣,不是去給人做小娘子,很多人都還在苦苦掙扎,身不由己。 林桃紅的注意力卻早已放在那糯米雞上面,見林春燕把放在蒸籠上的荷葉拿了下來,就上前緊走幾步,“可是能吃了?” “是能吃了,不過這時候還有些燙,再等半個時辰的話,里面的糯米又軟糯又有嚼勁,更好吃一些?!?/br> 林桃紅就不催著要了,她自然是要留著肚子吃到最好的東西。 王英娘剛才看了全程,幫著打了下手,這時候就說,“感覺像包粽子似的?!?/br> 甚至比包粽子還要簡單一些,不用一直在那里不停地包。 “是呢,且滋味也好得很?!?/br> 林春燕拿的那一包荷葉就去給趙懷子送去,她那一包的荷葉包得十分大,兩個人吃也是足夠的。 林桃紅跟著她一塊兒去,路上就說起那些救了趙懷子的難民們。 “他們又下山幾回,最后還是懷子叔和里正求的情,他們也算是在咱們村里安家了?!?/br> 到底是救命之恩,趙懷子也不想讓人說他忘恩負義。 那幾個流民就安置在他們家旁邊的一破房子里,聽說目前倒是老實得很。 他們去的時候不巧,王大妮也在,她雙眼通紅,顯然是哭過的。 看見他們了,王大妮有些不好意思地別過眼,急匆匆地走了。 林桃紅的眼睛悄悄地亮了,在屋子里東張西望半天,想知道王大妮來是不是還要嫁給趙懷子。 張大娘就和他們說過,這趙懷子剛受傷的時候,王大妮就沒過來,還是第二天的時候才跟著她那幾個兄弟一塊兒來。 趙沐陽的精神頭也比之前好了不少,他聞見林春燕提著的那包荷葉里散發出來的香味,深深地吸了一口鼻子,“燕娘jiejie,這里面是什么?” “糯米雞,還放了一些扇貝和臘腸,回頭你們兩個當做晚飯?!?/br> 趙懷子的傷勢恢復得很快,李婆子也就沒再帶著妞妞過來,家里的事情有趙沐陽就行。 趙沐陽比之前穩重了許多,再聽到糯米雞之后,還是一蹦三尺高,高高興興地看了一眼趙懷子,見他答應了,才提著東西放到了灶間。 林桃紅順道跟著他過去,林春燕見趙懷子心情不好,她也沒在屋子里多待,只說讓他好好保重身體,就也出來了。 灶間里,趙沐陽正小聲地抱怨著,“是我那嬸子不想嫁過來,跑過來和我叔叔發了頓脾氣?!?/br> 林桃紅奇怪,怕屋里的趙懷子聽到了,聲音也壓得很低,“不想嫁就不嫁,誰還能強求她不成?” “自然有人強求她?!壁w沐陽說得理所當然,“她娘家那幾個兄弟都讓她趕緊嫁過來,說上次就和有福哥退了親,如果她不嫁給我叔叔的話,怕是再也找不著好一點的?!?/br> 這些話都是剛才王大妮說的,她不想嫁給一個受了傷的男人,本來感情基礎就不多,只想著退了婚再找。 這也無可厚非,她年紀這樣小,嫁過來了不僅要照顧趙懷子,還有一個半大的趙沐陽呢。 趙懷子雖然心里不得勁,還是早早就同意了退婚。 可偏偏,王大妮的家里人不同意,只說要是不嫁給趙懷子的話,王大妮只能再給那些鰥夫們做填房。 王大妮不知道為什么之前還給自己撐腰的兄弟們,都像是變了副嘴臉。 那些個什么說她命不好的傳言她都能不聽,可非要讓她嫁給趙懷子這事上,讓她心里特別不好受。 今天一沖動就跑來把趙懷子罵了一通,埋怨他好好地為什么要上山打野豬,讓她如今進退兩難。 林春燕和林桃紅出來了,還在為這件事情發愁,“怎么那些個人這樣嘴碎!他們就沒別的事情干嗎,天天盯著別人瞧?!?/br> 一個雙姐兒是這樣,如今王大妮也步了后塵。 “或許是他們沒有姐妹娘親吧?!?/br> 但凡有,站在這些女娘們的立場上多想想,這就能少了多少吃人的流言碎語。 出來沒多久,他們就碰到了那幾個流民,眼見著收拾得比之前干凈了不少,三個大人兩個小孩身上都沾了不少麥穗,見到林春燕還比劃著打了招呼。 林春燕也笑著向他們招了手,猜著他們應該是去幫人收小麥了。 林二嬸家里就種了不少,可光林二叔一個人去割小麥,根本就搶收不完。 林二嬸只好請了幾天的假,先把糧食收了才是正理。 原本還打算然后再拖幾天再收小麥的人家,在聽到董婆子說這幾天快要下雨的時候,也都慌了神。 小麥只要長熟了,最怕的就是下雨,一捂就會發霉。 多半年的功夫就全都白費了,男女老少再也坐不住,哪怕是夜里看不清,也都沖向了田地。 先把糧食搶收在家里再說。 這幾天來買rou的人就不少,也有人累得不行,就托了林春燕幫著做。 比起去年來,他們手里多多少少都多了些錢。 三郎從他們手里收走的魚,林春燕從他們這里收走的綠豆,黃豆,各種果子,秋天的橡子果……都是能換錢的。 錢娘子也不著急做豬胰子了,他們家種的地可不少,家里的幾個孩子累的是倒頭就睡,有時候都走不回來,直接在田壟間睡覺。 錢娘子也發了狠,拿了錢和雞過來,讓林春燕幫著做那糯米雞。 上次那味道香得很,讓她一直記著。 林桃紅也還想吃,那糯米雞打開之后冒著騰騰的熱氣,先是一股清新的荷葉香飄來,不管是外面包著的糯米,還是里面的各種餡兒,都香味誘人,口感十分豐富。 林春燕沒用他們上次晾曬好的那些荷葉,這些可以保存很長時間,林春燕打算到了秋天的時候,再做了糯米雞來。 秋天的時候就要用秋天的食材了,里面可以加入板栗,核桃香榧子等,最是滋補了。 不過老這樣單獨做了太麻煩,林春燕干脆就做了大碗的熬菜出來。 熬菜也是他們這里做席人家里都要做的,先將肥瘦相間的五花rou炒好,加水之后小火慢燉上一會兒,再將豆腐海帶丸子放進去。 這里面的豆腐最好吃的是煎過的,表面微微一層黃咬開之后,里面有十分的軟嫩。 紅燒rou的湯汁本就好吃,里面的豆腐丸子都吸足了湯汁的香氣,格外下飯。 林春燕每次吃的時候,都能吃掉兩大和饅頭,要是到了冬天再熬出來就更好吃了,里面放些燉的軟爛的菘菜,滋味更美。 林春燕打算賣四文錢一碗。 張大娘擔心沒人來買,一碗就四文錢,舍得的人畢竟不多。 “可這里面用了不少rou呢!” 林桃紅覺得不貴,她正好夾起一大塊燉的軟爛的紅燒rou,在張大娘眼前晃悠了兩下,“他們光買rou就得花上好幾文呢,做出來也不好吃?!?/br> 不過顯然,張大娘想多了,像錢娘子這樣狠拿出來錢的人不在少數,大家都想著在割麥的時候吃得好一些。 畢竟每次割麥的時候,就像是打仗一樣,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家,還得把鐮刀再磨一磨,這時候吃上一碗香噴噴的紅燒rou大鍋菜,只覺得身心都被撫慰了。 有人就后悔沒有早收了麥子,早一些收的麥子不掉出來,有那晚一天兩天的,麥子變得熟透了,就容易脫粒。 這時候產量本來就不高,少任何一粒小麥,都是能讓人心疼不已的。 不管是大人小孩,都不分晝夜地干著,就怕哪天突然下了雨。 柳娘子本來想借著學了做豬胰子就不去下地收麥子,和眼見這天一下子就陰沉下來,她也坐不住了,拿了鐮刀就往地里趕。 像她這樣的不在少數,不信董婆子的話的這時候也不得不信了幾分,老天爺真是要下雨了。 家家戶戶都把手上的活放下,有先收好的也不會在家干閑著,都去幫著親近的人一塊收。 多收上來一點糧食,可就是能救命的! 收完了小麥,用不了多久衙役們就要來收稅了。 林春燕也被這樣的氣氛感染,比平日里上山的時候腳步都加快了幾分,不再像平日里那樣慢悠悠的。 他們要趁著下雨之前,再把之前山上的那些蠶豆都給摘回來。 這些蠶豆摘回來之后,林春燕打算爆炒,既能當零嘴也能用來做下酒菜。 二郎和三郎這幾天卻依然去鎮上賣東西,林二叔和林二嬸還覺得兩個人能忙過來,可眼見著就要下雨了,心一下子就慌了,兩個人頭也不抬似的沒命干,就想著趕緊把麥子收上來。 林二嬸累得不行的時候,才直起腰松懈一下,心里不知道后悔多少次,沒讓二郎三郎留下來了。 不過,林二嬸的眼睛很快就亮了,她看到了自個兒的二哥和三哥。 吳二哥最近一直在家里搶收麥子,這一收完就立刻來林二嬸這里,知道他們家怕是還有好些個沒收完。 身后還跟著吳二哥和吳三哥家里的幾個兒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