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擺攤賣美食 第17節
張大娘無法,外面的胡氏和馬氏已經往這邊看了過來,她只好答應。 “一會兒把雞殺了,你看著做,rou咱們就不買了?!?/br> 外面院子里,話題也從林老爹身上,轉移到了林春燕身上。 “這孩子和之前變得不一樣了?!?/br> 大妗子胡氏先開口說了這話,馬氏就在一旁附和,“這手藝是怎么學的?這香煎豆腐,我嘗著比好些個鋪子做的還要好吃?!?/br> 見目光都聚在林春燕,張大娘很自然的解釋道,“這孩子從小就愿意在灶間忙活,以前我公爹在的時候,她也是干活最多的?!?/br> 家里屬林春燕大,林爺爺以前是灶間的勺子,林春燕每次都被叫去幫忙剝蒜燒火,指不定就被林爺爺教了幾招。 也不知別人信不信,張大娘又說一會兒讓他們嘗嘗林春燕的手藝,保管香著呢。 雞是張小舅給殺的,他的動作很麻利,那雞看起來沒受什么苦,只叫了幾聲,就沒了動靜。 只張大娘不忍的偏了頭,不想再看下去。 少了一只下蛋的雞,就少了好些個雞蛋呢。 雞蛋又能生小雞,再變成母雞生雞蛋…… 張大娘覺得心口疼。 胡氏和馬氏幫著給雞拔毛,林二嬸也在旁邊打下手,三個女人不怎么熟,好在林二嬸口利,能說會道,氣氛倒不僵硬。 灶間只有林春燕,林桃花和剛被林二嬸叫過來的林翠香。 別人都被糊弄過去了,這馬氏還是比較好奇,林春燕是怎么會這灶間的手藝,給雞拔毛的時候還不忘頻頻的往灶間看。 她想看看,是不是張大娘又吹牛。 見林二嬸的目光看過來,馬氏干笑了兩聲,“咱們這幾個大人不進去幫忙,只有幾個小娘子,是不是不太行?” 她一向會說話,胡氏的嘴就比不上她,張家老太太和老大爺從前的時候,更偏向張小舅一家。 后來還是因為張老太爺生了病,這馬氏上前搭把手的時候不多,光會嘴上討巧,就被張老太爺給看輕了。 胡氏那時候非常痛快,走路都覺得帶風。 如今這話又被馬氏說了出來,胡氏就在心里撇了撇嘴,也附和了一句。 林二嬸搖搖頭,“剛才我進灶間問了,不是咱們不想幫忙,是那灶間就那么大點的地方,進去了也伸不開手腳,反而耽誤了燕娘干活?!?/br> 至于林春燕能不能把這頓席面做出來,林二嬸心里也沒多少把握。 她只吃過那瓦罐小酥魚,不過那都是上不了臺面的東西,又如何和正經的席面來比。 張大娘剛才說的話,怕一半都是吹的牛。 第21章 張大娘不愛去拔她心愛雞的毛,見三房只有林三叔一個人過來,李氏沒來,便想著去村里叫她。 不過到底有幾分真心,還是想看李氏的笑話,就不為外人知道了。 三房的屋子在村中央,面積不是特別大,門前種著兩棵槐樹,走到跟前的時候,就在里正家的張小娘子出來。 張小娘子是認識張大娘的,她捧著繡筐,草草地行了一禮,外頭日大,她想早早離開。 張大娘沒讓她走,還走上前拉著張小娘的手,非要問她來這里做什么,是不是學繡活來了。 張小娘子掙脫不開,臉脹的通紅,她是聽說過張大娘的脾性,怕這張大娘在這里發瘋,只匆匆的點了頭,急的眼淚都快出來,推脫家里有事,掙脫開之后就往家里跑,活像后面有什么東西在追。 張大娘上次求了李氏,想把兩個閨女送到她這里學繡花,結果慘遭拒絕,誰知沒過幾天,她反而去教了里正家的小孫女。 李氏這樣做,就像是往她張大娘臉上扇巴掌。 張大娘心內堵了一口氣,拿回銀錢的那點爽快也蕩然無存,敲了門進去,也沒往屋里去,就在院子里找了個凳子坐下。 李氏雖然在教著張小娘子,但她心里一直惦記著大房那邊的事情,心里也隱隱不安,繡花針好幾次都扎到了她的手上。 林鳳蝶剛給她拿布包扎好,就見張大娘過來了,趕緊推了推李氏。 李氏從屋里出來,叫了聲大嫂,摸不清張大娘什么意思,伸長脖子往她身后看了看,也沒見到林三叔的影子。 “別看了,大家都在我們家吃飯呢,這不是見你貴人多忘事,便來請請你?!?/br> 張大娘說話陰陽怪氣,李氏又怎么會聽不出,眉間輕輕的蹙了起來,臉上的梨渦也不見了。 這一副嬌弱的樣子,張大娘無論什么時候看到了,都覺得心內發堵,又往李氏的心里刺了一刀,直說他們兩房人仗義,把錢都還了回來。 聽了這話,李氏險些沒暈倒,只覺得眼前一陣陣發黑,還好及時的扶住了院內的大樹。 “你說什么?”等那陣黑過去,李氏就迫不及待的問張大娘,因為著急,她的聲音都有些變調,比往日里聽起來尖利了不少。 張大娘也不在板凳上坐著,不回李氏的這話,反而往她的屋子里看了看,只能看見林鳳蝶的影子,又加了一句,“你這挑徒弟的眼光也不怎么樣。 還以為能看上什么天仙似的人,回頭我問問里正家的,是不是她家小孫女的手上干干凈凈,從來沒干過活,一點繭子也沒有?!?/br> 李氏就知道,她剛才肯定是看到里正家的小孫女了,她也不在這件事情上糾纏,仍然是又問了剛才的銀錢的事。 那可是快要兩貫錢,她得繡多少條帕子才能掙回來! “這事你家那口子已經答應了,估摸著樣兒吃完飯就會回來取錢,我來是想請你過去一道熱鬧熱鬧,不過看你這樣子,怕是也不想去?!?/br> 張大娘就要走,李氏豈是個會吃虧的性子,就在她身后夾槍帶棒的說起來,“大嫂,也不知道我還能不能叫你大嫂,畢竟大哥已經給你寫了休書,要是再叫大嫂的話,豈不是對大哥不尊敬,也是給新嫂子難看,往后我就叫你大姐吧?!?/br> 要是放在以往,張大娘立刻會一蹦三丈高,和李氏在院子里吵起來,可今天家里還有不少人等著,加上有了銀錢,她心里痛快,就當做沒聽到。 再說,這又不是官老爺頭上的帽子,人人都想當。 不過走在半路上,被高懸的日頭一曬,張大娘身上出了汗,心里也有了火氣,想到從前李氏總是愛哭哭啼啼的告狀,她就往自個兒的腰間擰了一把。 歲數大了,張大娘的身材自然比不得年輕的時候,腰間也不知道什么時候多了些贅rou,摸起來松松垮垮,可一捏仍然疼得很。 她眼淚出來,才往院子里去,一聲不吭的走到女人堆里。 林二嬸知道李氏的個性是絕不會過來的,剛才張大娘要去請李氏的時候,她就盼著這兩個人鬧起來,好有熱鬧看。 見張大娘這個樣子,林二嬸立刻把手從雞毛身上挪開,神情肅穆,眼睛里卻藏著笑意,“大嫂這是怎么了?” 張大娘的眼眶內,早就沒了淚水,太陽這么大,不一會兒就蒸發干了,當著這么多人的面,她也不好再擰自個兒,有些后悔剛才擰的早了。 她只能干巴巴的說,“三弟妹不過來,還說我已經被休了,以后就不叫我大嫂,該叫我大姐?!?/br> 那邊張大舅和張小舅聽到了,兩個人的神色都不好,林三叔慌忙從凳子上站起來,嚇得手腳都不知道如何放。 張大娘似是不知道他們的反應,拉著林二嬸的手就訴起苦來,“我知道她看不上我,但我畢竟也當了這么多年她的大嫂。 前幾天我剛和三弟妹說了,要把我家燕娘紅娘送去學繡活,以后也好說親,她推脫我家燕娘和紅娘手上有繭不能教,今兒我一過去,就見里正家的小孫女正在那里學?!?/br> 這事林三叔是不知道的,他只聽李氏說了,要教里正家的小孫女,一個月會有三百文錢。 對他們這些小老百姓來說,三百文錢就已經不少了,林三叔還樂呵了好長時間。 誰知道這中間還有這樣的事情,他心里也有些埋怨李氏,教一個不是教,何況燕娘和紅娘都是他林家的人,既然已經打定主意要教人,多收兩個又怎樣? 日頭高懸,林三叔覺得后背已經出了一層密密的汗,張大舅剛才的眼神就變得有些可怕,那樣子活脫脫的想要打他一頓。 他嚇得直吞口水,急的沒辦法,只能把求救的目光投向林二叔。 林二叔其實也不大高興,他們家還有林翠香呢,之前林二嬸也和李氏提過,不都也被拒了。 這李氏一下子是把他們兩房都給得罪了。 林三叔沒辦法,只好賠起罪來,“是她不懂事,這事我不知道,大嫂莫要生氣了,回頭我就說她?!?/br> 李氏不管是賣繡品,還是教學生,掙的錢都比他種地來的多,林三叔雖然這么說,大家也都是不信的。 不過,兩口子只要有了嫌隙,吵架那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 張大娘給李氏挖了這么一個大坑,之前被李氏拒絕的郁悶一掃而空,只順著他的話,又自憐自愛了一番,“是我家兩個閨女沒那福氣,高攀不上他們三嬸?!?/br> 林二嬸在一旁附和,“是啊,他們三房的人高高在上,總是拿鼻孔看人……” 她向來快言快語,也不是為了幫張大娘,是也同樣想到了林翠香。 院子的氣氛一時又不好起來,始作俑者張大娘卻絲毫沒有察覺,聞到這空氣中越來越香的味道,探了頭去灶間看。 林春燕把剛才的動靜聽得一清二楚,她也不知道還有這回事,以前只以為張大娘是個心里沒成算的,不曾想也為自個兒的兩個閨女考慮過。 倒是她,把張大娘看輕了幾分。 “這是做的什么?” 張大娘聞了一會兒味,忍不住出聲問。 看她那副饞樣,林春燕也沒了之前的厭惡之心,給她指了指已經做好的飯菜。 張大娘順著她的目光看過去,就見這么一會兒的功夫,灶間臺面上就擺了四五個菜。 一盤黃瓜,一盤刺撓芽炒雞蛋,之前煎好的豆腐,瓦罐小河魚,還有剛出鍋的地三鮮。 這地三鮮是用茄子豆角青椒做成的,這時候是沒有土豆的,每每想到這個,就讓人覺得十分可惜。 每道菜都分了兩個盤子裝,這是知道他們要分兩桌坐。 黃瓜翠綠,里面還放著野菜調味,澆了蒜汁,一看就十分的爽口。 “那先端出來吧?!?/br> 林春燕點了點頭,外面也已經擺好了桌子。 幾個大人見她真的端了做好的菜過來,都伸長了脖子看。 第22章 馬氏和林二嬸看的最認真,見一盤盤的才端出來,嘴巴都長得老大。 張大娘覺得有面子,還給他們介紹起來,不過她認識的也不多,只有那瓦罐小河魚見的最多,就讓大家先嘗了嘗。 張大舅和張小舅是客人,輩分又大,他們兩個先動了筷子,嘗了一口之后就開始贊不絕口。 他們也說不出什么花樣來,只豎了大拇指說好吃。 張小舅還朝林春燕喊,“這小河魚夠味道,回頭走的時候這,給小舅帶上些,我用來當下酒菜?!?/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