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炮灰她選擇種田 第1108節
所以,徐茵還打算捐一波校友討論的黑科技頭盔。 正好,上一季度的盈利還躺在她賬戶里,這次就給消防站捐一批物資吧! 最新款的黑科技ar頭盔繼新聞發布會以后其實已經在德國本地問市了,但因為成本高昂,產量不高,暫時沒有出口意向。 徐茵本打算抽個時間飛一趟德國,去當地購買,就是不知道私人采購的話會不會限售。 “德國?”封燚說道,“那不用去了,我有個朋友是當地一家老牌風投公司的控股人,托他買就行了?!?/br> 徐茵驚訝地看向他:“你連德國投行都有認識的人?” 這家伙人脈到底有多廣? 封燚不甚在意:“唔,三年前有過一次交集?!?/br> 那一年美國股市陷入低谷,雖不能跟歷史上最有名的股災相提并論,但也是近二十年股市行情最差的一年。 他趁機攪了一波渾水后提前撤出,順便提醒了幾個風評不錯的同行。 單他一個人太明顯了,那么大一筆錢撤出,難保不被人盯上,多找幾個人一起撤,只會以為他們這些人對股市行情的敏感度比較高。 那幾位對他感激不已。要知道,如果沒有他的提醒,他們和美國那幫金融資本家一樣一夜間破產。 一方面是感激,另一方面也是想拉攏這么一個年紀輕輕就有著如此高敏感、對金融風向把控如此精準的業內精英,毫不吝嗇地把他拉入了他們那個圈子——真正的金融大佬圈,人脈就是這么開拓出來的。 有德國的朋友幫忙,采購這事兒就好辦了! 第二天,封燚的德國朋友就答復說已經聯系上黑科技ar頭盔的廠家了,不過現在庫存商量不多,最多只給100套。 對方可能覺得這么點小事都沒能幫封燚辦好,心有愧疚,于是除了這100套頭盔外,他還托熟人以出廠價拿到了十臺能夠在狹小巷弄間自如穿行的最新款載云梯消防車,將和頭盔一起運來。 徐茵聽說后,和封燚面面相覷。 “這么好的人脈必須好好維護??!” 徐茵翻起墨玉吊墜,最終挑了幾份她認為還算合適的回禮。 極品茶葉、有華夏特色的絲綢制品、精雕細琢的玉器擺件……嗯,都是彰顯華夏特色的,用來送國際友人再合適不過。 分別裝入禮盒交給師兄去郵寄。 封燚面上不顯,私底下讓劉醫生照著這幾樣的品質重新采購了一批,錢無所謂,單純是舍不得拿師妹的好東西去還人情。 徐茵要是知道,一準個大無語:這些東西她庫存不要太多,真沒必要節省。 第1576章 帶著修真記憶回到現代(26) 高校轄區消防站今天特別熱鬧。 無論是在崗的還是輪休的、無論是消防員還是內勤,全都被剛送達的一批物資給吸引到了大門進來的演練場。 “乖乖!全都是進口貨!聽說是轄區內的熱心市民捐的,真的假的?” “何止進口貨啊,還是咱們國內買不到的進口貨!價格還不低,單這頭盔,一套就要一萬多?!?/br> “這里幾套?” “老路在跟物流核對,我瞄了一眼,好像有100套?!?/br> “?。?!” 就算它1萬一套,100套就是一百萬! 所有人都驚了! 這是哪個熱心好市民?他們一定要好好謝謝人家! 何況對方捐的不止這些,還有十輛消防車呢! 別看這批消防車的規格比通用的要小,但這是歐洲那邊專為狹窄巷弄特別設計的最新款。歐洲有些國家城市小、巷弄曲折狹窄,可房子本身還很堅固,為了保留這些古老的建筑,所以特別設計了這款消防車——不僅能在狹小巷子自如穿行,最小的轉彎半徑據說壓縮到了四米,云梯最短可縮至一米,車廂還具有彈性,能應付各種急轉彎,靈活性堪比游龍。 “這車不便宜吧?” “那還用說!關鍵是這車和ar頭盔一樣,目前還沒放開出口,國家出面采購,還要看人家臉色,誰讓人家捏著這項技術呢?!?/br> “這么說,咱們站還是第一個吃螃蟹的?” “那也是托了這位熱心市民的福!” “快快快!老路核對好數量了!要拆箱驗收了!我去拍個視頻,等會兒發到大群里,嘿嘿!” “我也拍!” 除了正在和國際物流負責人接洽的站長,其余人員全都拿起手機,對著剛從集裝箱里卸下來的捐贈物資一通拍,拍完以后抑制不住興奮地發到了本市消防部門的大群里,想讓兄弟站羨慕羨慕。 以往其他站收到轄區內居民、單位捐贈的物資,也都會發上來顯擺……咳,錯了,是讓大家高興高興,說明他們的付出,還是有人看在眼里、記在心上的。 不過大部分都是水果、牛奶、飲用水、方便面等適合當點心、夜宵的食品,像今日這樣的大手筆,別說本市,便是放到全國消防都是頭一份。 果不其然,這些照片、視頻一發到群里,就引起了熱議。 [臥槽!老周,你們站發財了?我沒看錯的話,這是德國最新的黑科技ar頭盔吧?你們怎么有錢買?] [路站長不是經常在站長會議上哭窮嗎?合著都是假象??!] [集裝箱里卸下來的是真車還是模型???真車么小了點,模型么大了點。] [肯定真車啊,視頻掃過去的時候我都看到老王那張笑成菊花的轍子臉了。] [……] 一時間,大群里熱鬧得堪比除夕發祝福,秒秒鐘刷屏的節奏。就連平時潛水為主、很少說話的同事都冒泡了。 “嘿嘿!告訴你們也無妨!這是我們轄區的熱心市民捐贈的!100套德國產的黑科技ar頭盔,10輛德國產的pj型號最新款載云梯消防車!” 拍視頻發上去的消防員叫趙軍,他發了條語音,以此表達內心的激動、高興、亢奮……順便顯個擺。 [?。?!] [?。?!] [?。?!] 聊天界面突然間成了感嘆號的天下。 之后沉默了很長一段時間。 趙軍納悶地問:“咋都不說話了?我沒騙你們!這些真是熱心市民捐給我們站的!就跟以前你們收到水果、餅干、牛奶、泡面啥的一樣?!?/br> 沒人理他。 趙軍撓撓頭,百思不解。 這時,王站長驗收好全部捐贈物資,和氣地送物流隊離開,正準備組織手下把這些物品造冊入庫,忽聽大門口傳來一陣喧嘩,呼啦啦來了好幾輛車。 從車上下來的不是其他轄區消防站的站長就是副站長,只見他們下車后,直奔演練場。 “老王!有這么好的事怎么不知會我們一聲?” “老王!我們平樂轄區跟你們高校轄區向來友好,有好事可不能忘了我們呀!” “老王,你們站的人員配置都沒100個,用不了這么多頭盔吧?勻我們20套怎么樣?” “王站長,我們站長出差了,不過已經在趕回來的路上了,先派我過來排個隊,我們站不貪心,如果能勻我們10套頭盔、一輛車那就太好了!” “老王,……” 王站長:“……” 特么的這些寶貝老子還沒捂熱,你們咋知道的? 趙軍等人心里一哆嗦:“……” 應該不是他們惹出來的事吧? “老王你別裝了,這些不是你們站自掏腰包買的,是熱心市民送的溫暖!我相信熱心市民捐這批物資的初衷,是希望我們市的消防整體越來越好!對吧?” “是啊老王,你們手下都拍照、錄像發群里了,難道不是讓我們都知道這件事然后過來商討嗎?畢竟你們站用不了這么多頭盔、消防車?!?/br> 王站長:“……” 犀利的眼神朝手下們一掃:哪個王八羔子干的?老子忙著核對、驗收,忘了叮囑你們一聲,你們就不知道低調點嗎? 趙軍等人:“……” 這真的是比竇娥還冤! 以前收到捐物大家不都發大群?各站的宣傳員還會在公眾號推文,表達對捐贈單位和個人的感謝,大家都成習慣了。誰知道這次會不一樣啊…… 最后的最后,這批物資自然是由幾個兄弟單位共享了。 畢竟高校消防站的人員配置確實還沒有捐贈的頭盔數量多,與其把多余的頭盔收藏在庫房積灰,倒不如勻幾套給兄弟單位,最大化地發揮它的價值。 消防車也一樣,同時段用不了這么多小型車,分幾輛給兄弟單位,實現資源共享。 為此,海城消防還上了一次熱搜,引得其他地區的消防羨慕不已。 全國網友都在猜——究竟是哪個熱心市民如此有魄力又有能力,一下捐了價值上千萬的消防物資。 徐茵刷到相關新聞,用小號糾正網友:[沒有上千萬,打個對折差不多。] 因為消防車是按出廠價結算的,頭盔也打了八八折,總共支付了五百八十萬。 夜市街17號一個季度的盈利當然沒這么多,生意再好,可售賣的畢竟是農產品,還主打一個薄利多銷,單季度盈利能有一百萬就不錯了,大頭歸功于飼料廠和肥料廠。 這兩家廠子原本是為了給自己店服務的,沒想到受到各地養殖戶、種植戶的好評,銷量與日俱增,自收購以來,不聲不響地竟然創下了五百萬利潤,倒是出乎她的意料。 沒想到網友圍著她這句評論集體開懟: [你懂不懂消防器材的行情???老子毛估估么,這批物資至少值一千多萬!不懂就別瞎逼逼!] [多看書,少說話!] [國產消防車,貴的都要上百萬一輛,何況這是德國產的特制款,材料沒的說!10輛消防車就一千萬起步了,何況還有ar頭盔。] [有些人啊,自己舍不得捐,還不希望別人多捐。好像別人多捐點就會折他/她的壽似的。] [眼皮子淺唄!] 徐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