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炮灰她選擇種田 第971節
“……” 盡管看得出來大姐不差錢,但一口氣花普通工人三四個月的工資買兩只電子表,饒是徐茵都有些意外。 “哦,這是南城絲綢廠的新產品,純蠶絲的,您摸摸,是不是很光滑細膩?戴脖子上很舒服的,不像咱們平常用的絲巾,糙剌剌的。大姐您是個爽快人,我也不多賺您錢,小方巾進價四塊,我賣您五塊,大方巾進價十塊,您也添一塊錢帶走,大姐喜歡哪款?” “大小各一條吧?!?/br> “好嘞!” 徐成杰都看呆了。 他知道這款電子表在南城供銷大樓的標價:十八塊錢加兩張工業券。 就算不要工業券,賣五十也賺大發了! 還有絲巾,是托他老鄉直接從廠里拿的貨,大方巾進價三塊五,小方巾一塊二…… 嘶! 他在心里倒抽一口氣。 等大姐走后,他聲音發顫地問:“茵茵,咱們這樣會不會太狠了……” 徐茵正色道:“哥,咱們從南城把這些東西背過來,不僅花了車票、食宿費,還花了不少時間,甚至還背著被人偷、被人搶的風險。你要記住,做生意和在工廠上班不一樣,別看我們只是倒手買賣,但我們前期投入的本錢、跑的路程、花的時間、費的口舌,這些全都是成本,只不過叫間接成本。由于間接成本不好估量,所以定價的時候,一般會照直接成本的三倍左右定價,而不是只在直接成本上加個一兩塊,如果你真的只賺這一兩塊,相信我,你很快就會堅持不下去?!?/br> 徐成杰:“……” 感覺被meimei上了一課。 第1366章 萬元戶女主的短命堂妹(48) 這之后,徐茵每天上午都陪她哥去擺攤,不過她到九點多就回來了,免得耽誤上班。 徐成杰起初有些拘謹,但別說,大媽大嬸反倒更喜歡他這樣老實本分的,要是個油嘴滑舌滿嘴跑火車的,她們還擔心上當受騙、不愿意湊過來呢。 不得不說,徐成杰的臉和性格,給他的形象加了不少分,他長得一點都不差,身材高高瘦瘦、容貌端正清俊。 之前有些面黃肌瘦,經過這段時間被徐茵押著調理,吃得好、睡得好,與親人團聚后每天心情都很愉快,氣色明顯提升了不少。 居然有不少大媽大嬸問他有對象沒有,羞得他一張俊臉紅成了猴屁股。大媽大嬸被逗得哈哈大笑,越發喜歡在他攤上買東西了。 南城帶來的各種小商品賣的差不多了,季節也到了盛夏,徐茵打算把那些穿著涼快又挺括的真絲襯衫、綢緞褲子以及瑕疵絲綢面料拿出來,讓她哥拿去賣賣看。 頭繩、頭花、發卡、皮筋、針線、絲襪這種小商品只是打前陣,畢竟價格低廉,賺也賺不了多少,等地攤生意做起來以后,真正想賣的還是服裝。 接下來國內很快進入服裝業的高速發展期,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對穿著也開始講究了,即便不能學女主開服裝廠,免得成了她的對照組,但批發服裝來賣也是個不錯的行業。 夏季的褲衩、背心、短袖襯衫和薄長褲,春秋天的秋衣褲、皮夾克,乃至冬天的高領毛衣、毛褲、風衣,從春賣到冬,一年四季都能賣不一樣的東西,但又屬于衣服大類,一旦賣出名氣以后,能留住固定的客戶群。 “茵茵?!?/br> 沒想到還沒開始賣服裝,徐文找上了門,想找徐茵打聽附近有沒有地方可以租房子。 她打算租個門面,雇倆裁縫做衣裳,把她從南方看來的那些時髦款式做出來,趁夏季賺一波。 “裁縫物色了兩個手腳勤快的,布料是問紡織廠買的一批積壓布,款式我也畫好了,等租好了門面,我就開工?!?/br> 徐茵聽得心里一動:“你打算把店開到市里來?” 徐文煩惱地說:“本來是打算開在家旁邊的,可我媽……唉,不幫忙就算了,還總是來煩我,一天到晚催我嫁人嫁人,說我賺了錢也不往家里拿,還不如早點結婚。她也不想想,我做生意的本錢都是我自己掙的,一分都沒跟家里要過,現在好不容易有點起色,她就想問我拿錢,我進貨、開店哪哪都需要錢,哪有錢給她啊。干脆來市里,眼不見心不煩?!?/br> 徐茵點點頭:“來市里好,市里消費群體大,做出來的衣服賣得快。對了,我這有一批瑕疵布,不如我們合作怎么樣?” “……” 就這樣,徐文接手了這批瑕疵布,繞掉瑕疵,做成成衣,由徐成杰拿去擺攤銷售。 平城的供銷大樓幾乎很少賣絲綢面料的裙子、襯衫,徐成杰的絲綢成衣攤,可以說是第一個吃螃蟹的,加上徐文設計的衣服款式比起平城本地的流行款來說時髦許多,做出來的裙子、襯衫令人耳目一新。 徐茵本人沒有介入,而是讓她哥和女主合作。 畢竟那可是未來服裝業的首富、平城首批萬元戶,女主吃rou、她哥跟著喝點rou湯,未來就坦途一片了。 至于她自己,這不是跟瑞福樓綁定了么,瑞福樓離了她能不能正常運作尚且不知,但她家小瑾同志恐怕不行。 這一世的他,長了張挑剔嘴,不是她做的飯菜,鮮少有合他胃口的。 她琢磨著等系統發布的額外任務完成后,差不多也到房改房時代了,她種菜的職工樓很可能會有別的安排,或者拆遷、或者重建,恐怕沒她種菜的場地了,到時候就去城郊租塊地建農莊,除了自己吃得干凈,多的還能提供給瑞福樓。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不過國營飯店那邊就不怎么美好了。 自從徐茵帶著趙師傅跳槽到瑞福樓以后,新來的大廚二廚做菜規矩,老的幾位師傅和洪師傅一樣,都是不愛管閑事的,經理怎么說,他們就怎么做,反正是拿死工資的,飯店盈利也好、虧損也好,關他們什么事,多嘴說幾句沒準還和趙師傅一樣吃排頭,弄得混不下去,何必呢! 其他人埋頭做事不吭聲,只有金秀珠常常給經理出謀劃策,把后世那些排隊都要吃的美味菜肴掛在嘴邊,經理起初還夸她,說整個紅星飯店只有她在真心想辦法。 直到她描繪的那些菜,經大師傅們的手端上餐桌后,吸引的顧客依然寥寥無幾,不像瑞福樓,每推出一道新菜,就有很多回頭客捧場。漸漸的,經理也不愿意聽金秀珠畫那些大餅了。 紅星飯店的生意眼看著一天比一天差,最終還是迎來了改制。 公改私文件下來以后,省城國營飯店的經理拿下了紅星飯店的承包權,一來就先裁員。 陸曉燕是第一批下崗的。 她心態不錯,下崗后倒也沒有垂頭喪氣、哭哭啼啼,手里捏著一把瓜子來找徐茵嘮嗑: “金秀珠也下崗了,不過她家好像出了事,爹媽都坐牢了,她居然一點都不傷心,真是個怪人?!?/br> “金秀珠的父母坐牢了?” “是啊,好像是因為偷盜嬰兒還有拐賣什么的,嘖,為了五十塊錢把偷來的孩子賣了,真是喪心病狂?!?/br> 徐茵:“……” 兜兜轉轉的,那對夫妻的女兒原來就在身邊,只不過和她一樣,芯子換了人。 好在兩人沒什么交集,以前沒有,以后也不會再有。 “你今后有什么打算?”她問陸曉燕,“要不我問問王釗,看我們飯店需不需要招人?!?/br> “別!”陸曉燕擺擺手,“好不容易不用上班了,我想休息幾天。其實當初我也是沒辦法才頂替我爹去國營飯店上班,我是個懶人,只想嗑著瓜子嘮嘮閑嗑,不喜歡一本正經的工作,總覺得憋屈。最好是找個時間自由、能隨時隨地吃瓜子也沒人管我的工作?!?/br> 徐茵看了眼從她嘴里飛出去的瓜子殼,笑說道:“那不如你自己炒瓜子去賣,不單瓜子,花生、核桃都可以,擺攤賣炒貨,時間自由,隨時隨地吃也沒人管你?!?/br> “好主意??!”陸曉燕眼睛亮了。 徐茵:“……” 姐真的就是隨口一說。 第1367章 萬元戶女主的短命堂妹(本篇完) 不過,徐茵仔細想想,這個年代賣炒貨說不定還真有可能賣發財。 時下流行的炒貨主要有葵花籽、南瓜子、花生這些,核桃、栗子包括西瓜子這類炒貨,可能因為季節關系,屬于時令貨,平時不常見。 可就算是流行炒貨,只要炒的好吃、生意也不會差。 常見的擺攤地點一般都是在電影院、大會堂門口,但也可以出其不意擺到居民區附近。 陸曉燕打定主意要做炒貨生意以后,見天地往徐茵這里跑,每次來都會帶兩褲兜她剛炒出來的瓜子、花生給徐茵嘗嘗??谖冻他}炒、五香,還開發出了話梅味、薄荷味。 徐茵嘗過以后,給她提點意見,她再回去改進。 直到徐茵都夸松脆入味、咸淡適中、好吃得讓人一嗑停不下來,陸曉燕摩拳擦掌地準備去出攤了。 真的要出攤了,這姑娘反而有些膽怯了,拉著徐茵討主意。 徐茵就讓她哥帶帶她,反正她哥擺攤的地方基本都是居民區,在大廠職工樓、干部家屬院等幾個人流量比較大的巷弄口來回跑,幾個月下來,穩住了一波回頭客,生意還是不錯的。 陸曉燕就跟著徐成杰擺起了攤,兩人一個賣服裝,一個賣炒貨,你忙的時候我幫你,我忙的時候你幫我,都閑的時候,嗑嗑瓜子嘮嘮嗑,不知不覺竟然處成了對象。 徐茵得知后,吃驚得下巴差點掉地上。 這結局是她萬萬沒想到的。 她以為憑陸曉燕的眼光,應該瞧不上她哥,她家是平城本地的,父母都是國營單位的職工,家里就她一個孩子,打小受寵,她人雖然胖,但胖得很可愛,曾經有一段時間,徐茵以為她和王釗看對了眼,因為兩人經常湊在一塊兒嘮嗑,后來才知道,她把王釗當姐妹,王釗把她當兄弟,彼此都不來電。 至于怎么和她哥看對眼的……這大概要問倆當事人了。 不管怎么說,她哥有了對象是好事兒。 薛桃花兩口子聽說后,特地來市里看了眼未來兒媳婦,一看陸曉燕身材豐腴氣色好,滿意地直點頭:屁股大好生養,是個不錯的姑娘! 徐茵:“……” 照你們這邏輯,你們閨女大概要嫁不出去了。 女方家長對徐成杰也很滿意,小伙子高高瘦瘦,前額飽滿、五官俊朗、一表人才,關鍵是他和自個閨女一樣,都是擺地攤的,誰也不會瞧不起誰。 但擺地攤有一點不好,風里來雨里去,遇到雨雪天氣,那可真麻煩。 不出攤吧,生意沒有等于收入沒有;出攤吧,寒風凜冽雨絲貼臉的,受罪。 女方家長念在閨女好不容易找著一個對她好、而她也喜歡的對象,一咬牙,把養老本拿出來,在街邊買了間門面,中間用置物柜一隔,東半間給毛腳女婿賣服裝,西半間給他們閨女賣炒貨。 天氣晴好的時候,小兩口依舊喜歡出去擺地攤,他們老的有空就過來替他們看鋪子;天氣不好就窩在店里,能做幾單生意做幾單,沒壓力。 徐成杰和陸曉燕結婚后,房改房政策也下來了,兩人在鋪子附近買了間帶院子的房子;等手頭寬裕以后,兩人把隔壁的鋪子也盤了下來,兩間鋪子一間賣服裝,一間賣炒貨,中間挖了個弧形墻洞,可以互通。 來買服裝的顧客,得知老板娘是隔壁炒貨攤的老板,免不了帶點炒貨回去;來買炒貨的顧客,聽說隔壁服裝店也是老板家的,多少會照顧一二。 兩口子忙于生意,有了孩子沒人帶,兩邊父母則都想帶孫子(外孫),最后商量輪著來。 為此,徐西橋兩口子也搬來了市里,起初在徐茵的宿舍住了一段時間,覺得離兒子家太遠,等房子可以自由買賣后,湊夠錢在兒子家附近買了間老平房,無意中成了平城第一批住上商品房的住戶。 這間老房子,讓老兩口晚年衣食無憂,因為若干年后,平城老城區拆遷,他們這間帶個十幾平米小院的老平房,置換了三套兩居室,一套一樓帶庭院的自住,兩套三樓的出租,租金養老那是相當滋潤,每個月花不完還能貼補子女的小家庭。那是后話了。 眼下,商品房買賣剛推行,各地的房地產公司也剛成立,活在當下的人們,并不知道十年、二十年之后,房價會漲的那樣瘋狂。 徐茵雖然知道,但沒有瘋狂去囤房,經歷過那么多小世界,她對房子的概念沒有一開始那么強烈了,有的住、夠生活就行。 倒是國營飯店和糧油廠合建的職工樓隨著幾家單位的改制,是第一批實行房改房政策、提前進入商品房市場的。 她開出來的菜地,還沒等來任務完成的“?!甭?,就要提前結束了。 可惜了那些被她撒了種子在角落、長勢極好的花花草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