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炮灰她選擇種田 第848節
“會是誰呢?不僅救了咱們,還把咱們安頓在火車上,我媳婦懷里有個包袱,里頭有吃的穿的,盤纏也不少?!?/br> “我家也有,肯定是救咱們的人留下的?!?/br> “咦,我兜里有張字條?”老吳四下摸的時候,從口袋里摸出了一張字條,瞇著眼看清楚字條上的字,徹底松了口氣,“救我們的應該是沈三公子的人,讓我們在海城火車站下車,去城北進步機械廠找一個叫京西的人,他會安頓我們?!?/br> “沈三公子?沒想到是他!” “可惜沈家沒落了,否則以他的才華……” “噓,有人來了?!?/br> 來的是乘務員,例行巡視車廂時,見他們幾個還在睡,抽了抽嘴角,心說這些人可真能睡,上車睡到現在…… 那廂,徐茵感慨自個的迷魂香效果實在太好了,不僅成功迷倒了守衛,三家人也昏睡不醒,費了她老鼻子勁才把人弄上火車。折騰了大半宿,著實累得不輕,換回外地客商的身份回到客棧倒頭就睡。 一覺睡到天光大白,起來聽說進出城管得更嚴了。 “不曉得出了什么大事?!笨蜅;镉嫿o徐茵結算這兩日房費的時候,憂心忡忡,“天快亮的時候,大帥府的方向傳來幾聲槍響,不曉得又處決了什么人,唉……” 徐茵心猜是那幾名地牢的守衛,到底還是沒能避免流血事件。 她心下嘆息,仰頭望著東方火紅的日出,心說快了吧!就像黎明前的黑暗遲早會被紅日驅散,烏云遮不住光明,紅色星火終會燎原! 從日寇和國軍那里收來的武器,她留了幾箱最新式的,帶回去給小瑾同志拆著玩,其余的,于南下路上,用趙世武留給她的接頭暗號,聯絡上了幾支活動活躍的地下小分隊,一一贈與了他們。 留下武器的同時,還留了一箱錢、一箱藥。 錢是從日寇太君以及大帥府順來的,藥是她出門前就準備好的,打算收繳完武器,就支援一波。 四四方方的大藥箱里除了市面上搶的最厲害的青霉素,還有急救所需的麻醉劑、消毒水、紗布等醫療物資。 收到這幾箱東西,小分隊伙伴們驚呆了:什么人這么豪橫?不僅贊助錢,還贊助武器、西藥? 直至箱底露出一頁花箋,正是人群中廣為流傳的那句詩——“此生無悔入華夏,來生愿在種花家”,不禁熱淚盈眶。 徐茵返程途中,喬裝成富家子弟,花錢大手大腳極了,每到一座城,先雇兩個腳夫給他挑擔,然后開始買買買。 看到農戶自己種的瓜果蔬菜:“買!” 看到獵戶打到的山雞、野兔:“買!” 看到鄉下人挑到城里來賣的雞蛋:“買!” 看到地里挖的新鮮野菜:“買!” 窮苦百姓看到她,仿佛看到了財神爺: “公子,這是我家自己種的南瓜?!?/br> “公子,這是我家自己養的鴨子生的蛋,您要是想嘗嘗鴨子,我也可以給您送來?!?/br> “公子,這些是我山上挖的筍曬的干,家里還有些不常見的滋補菌子,您要我也可以給您送來?!?/br> “公子,……” 徐茵干脆讓兩個腳夫替她去農戶家收貨,完了送到她投宿的客棧。 客棧掌柜出于好奇,問道:“這位爺,您收這么多菜干什么?雖然天氣轉涼了,但也放不住吧?!?/br> 徐茵渾不在意地搖了搖裝逼的紫竹扇:“沒事,這是我買回去孝敬我家老太君的,她一直惦記小時候吃過的農家菜和什么野菜、野味,這不馬上要過七十大壽了,我身為長孫不得表表心意?能不能吃無所謂,說實話真做給她老人家吃我還不放心呢,重要的是這份心意!” 掌柜:“……” 這是哪個大戶人家寵出來的敗家子哦! 第1179章 風月女配民國種田(31) 立著南方某個大戶人家嬌慣長大的敗家子人設,徐·囤貨·茵一路買買買。 再一次慶幸這個年代信息不發達,擱后世,她這樣的裝逼cao作,分分鐘上熱搜。 加之她結束一個城的“劫富濟貧”,就搞金蟬脫殼,喬裝成與人設形象截然相反的不起眼小人物偷溜出城,導致想劫財的歹徒跟蹤到一半懵得要懷疑人生:人呢?飛了不成? 徐茵不僅買了一路農副產品,還救了一路的人,每座城的地牢天牢都被她光顧過。 另外還去每個城的孤兒院捐款捐物。 不過據她觀察,也不是每個孤兒院都是好的,有些明面上搞慈善、暗地里凈干些齷齪的買賣。 每到這時,徐茵就一襲黑衣一柄長劍,喬裝成江湖俠客行俠仗義。 以至于她人還沒回到海城,民間就多了一則關于她的打油詩:黑衣俠士力大無窮、寶劍出鞘削鐵如泥。 而城門口的官方通緝令,又多了一副“她”的肖像畫:手握寶劍、胸肌發達的虬髯大漢。 另外幾張通緝令,一張是東三省兵工廠的彈藥庫竊賊,大概沒照過面,不知竊賊長啥樣,就畫了個蒙面大盜;一張是大帥府的失竊案,同樣不知竊賊容貌,也是蒙面大盜;最后一張通緝的是劫走各地大牢重刑犯的嫌犯,曾被其中一名守衛照過面,肖像畫是個英俊瀟灑、風度翩翩的少年郎。 好吧都是她! 徐茵默默移開眼,有點沒臉看。 連她自己都不知道,不知不覺搞出了這么多身份。 再湊三幅,是不是能召喚神龍了? 好在她每次都很小心,干完一票就換一身行頭,穿戴過的衣服、帽子乃至蒙面巾,都謹慎地收了起來,起碼在這個世界不會再用第二次。 因此哪怕被守衛看到了臉,全城地毯式的搜索盤查也絕對找不出她。 果然,守在火車站門口盤查的軍爺,看她一副羸弱公子哥兒的形象,隨意掃了眼證件,就揮揮手讓她進去了。 最后一站回海城,她就不勞累雙腿了,選擇坐火車。畢竟到了海城火車站,出站前還得換回徐進步的裝束。 “先生!您可算回來了!” 長衫一撩,踏入藥館,豐碌激動地迎了出來。 “是啊,回來了,大家都好嗎?” “我們還是老樣子,倒是先生您清瘦了不少,這一路辛苦了!回頭藥材到了,我帶小路幾個去拉回來?!?/br> 徐茵:“……” 哦對! 她打幌子的藥材還沒準備好。 “不急,最近南邊一直下雨,藥材品質不是很好,現有的貨我沒要,訂了下半年的,到時候直接鐵路托運?!?/br> “南邊也一直下雨???咱們這兒最近雨水也特別多,不知道會不會發大水,要是發大水就糟了,城里的地勢可不高?!必S碌因徐茵的話題發起了愁。 徐茵趁機回自己休息室去了:“我歇會兒,趕了一路火車累死了,下午再去藥廠?!?/br> “好嘞,我絕不讓人打擾您?!?/br> 徐茵從地道回了藥師庵。 這次走的是山腳庵門外的地道口,推開庵門時,掃灑的小尼姑歡喜地蹦起來:“主持回來了!” 她這次離開了整整十二天,可說是最久的一次。 大家聽聞主持回來了,放下手里的活,撣干凈衣袍高興地迎上來。 徐茵:“我不在,沒人來鬧事吧?” “回稟主持,庵里一切都好?!?/br> “那就好?!?/br> 徐茵人在外,其實也挺擔心的,就怕上回來盤查的軍爺,趁她不在上門欺負小尼姑。 “來,讓我試試你們的身手,這些天的早鍛煉沒落下吧?” 徐茵陪她們過了幾招,發現大家的進步都很大,就連周師姑幾個以前不怎么服她、聽管教的,也有模有樣了,看來這段時間大家都沒荒廢。 進步越大、意味著自保的能力越強。 徐茵一高興,打開包袱給大家分發起鄰城特產,素香糕、云片糕、芝麻酥糖、龍井茶,人人有份。 幾樣吃的就讓小尼姑們高興不已,真容易哄??! 坐下來以后,清緣、清塵抱著各自記錄的賬本來請她盤賬了。 徐茵一邊翻看賬簿一邊問了些庵里的近況,確定一切都好,這才放心。 “主持,今年雨水多,我們在山上沒太大感覺,聽說山下有村莊被淹了,來年的米糧恐怕會漲價,我們要不要提前囤一些?” 雖然她們在后山開了地、種了糧,但種的都是玉米、高粱、紅薯之類的粗糧,水稻因為要蓄水,不方便種,所以大米仍然是定期去城里買的。 “有村莊被淹了?”徐茵抬起頭,蹙眉問,“嚴重嗎?” “嚴重倒也說不上,被淹的是地勢最低的谷滿村,清寒去給富源村的人做法事時聽他們在說,前陣子接連下了幾場大雨,谷滿村河道的水漫上了岸,田里的積水排不出去就被淹了。好在前天起開始放晴,河里的水位降回去了,田里的積水也就排出來了。但收成多多少少會受影響,所以我擔心明年糧價會上漲?!?/br> 徐茵贊同道:“未雨綢繆是對的,那就囤上一些吧?!?/br> 她知道民國歷史上有一場特大洪災,但不是今年。 不過,清塵的未雨綢繆提醒了她。 五六年后的那場特大洪災,雖是天災,但也不是全然沒有人禍的因素。 運堤失修,春修夏防嚴重疏忽,每年治理運堤的經費,被上位者層層瓜分,下撥極少,撥下去的那部分也沒有真正用在水利上。 再就是水災發生后,當局對窮苦百姓的求助視而不見,只管自己斂財跑路。 徐茵覺得有必要做些什么,為那場勢必會到來的災難做些準備。 她借著回房休息,回了藥館,把豐碌找來安排了一番,然后出門直奔城外藥廠。 沈西瑾聽說她回來了,摘了勞保手套、勞動服,來到她的辦公室。 “什么時候回來的?”他進去前敲了敲門。 “今天早上下的火車,進來坐?!毙煲鹋萘艘粔夭?,給他也倒了一杯,“最近有人來找過你嗎?” 沈西瑾輕輕笑起來:“我就猜到是你。老吳他們跟我說了,剛被抓進去還沒提審就被人救了,多謝!” 他以茶代酒,敬了敬徐茵。 徐茵摸摸鼻子,沒好意思說她才是罪魁禍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