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炮灰她選擇種田 第751節
【?!嗽跄軟]有追求呢?心有丘壑、眉顯山河!每多一位大祈人吃上新式肥種出來的糧食作物,獎勵能量點50;每多一種新作物在大祈朝普及,獎勵能量點500;獎勵的能量點累積達100000,或有機會開出隨機技能?!?/br> “……” 系統,你可以再狗一點! 她剛想做條安逸的咸魚,狗系統就來發布任務了,這是有多么不待見她偷懶??? 牢sao歸牢sao,任務還是要做滴。 不然,猴年馬月才能擺脫這穿穿不息的小說世界哦。 說白了就是讓她做個新式漚肥法的推廣官兼新作物的普及大使嘛。 她闊以! 只是這任務不是一時半會能完成的。 目前,大小洼村幾乎家家戶戶都跟著里正在漚新式肥。 便是老崔家也派崔季康去旁聽學習了。 看到成果卻要等冬菜、秋糧下來以后。 梅花村那邊,不曉得她爹還有堂表兄弟們有沒有把她的話聽進去。 聽進去了的話,下半年應該會有個稍好點的收成。 只要讓大伙兒看到增產,明年一定有更多的人跟著學,也就有更多的大祈人吃上增產的糧食! 這是個良性循環。 但急是急不來的。 理順思路,徐茵不再糾結,給新屋后院新開的菜地松了一遍土。 她家鴨子開始生蛋了,打小養在稻田吃蟲、長大后又經常下湖塘吃小魚小蝦的鴨子,長得就是快,生的蛋也個頂個的大。 她拿了幾顆鴨蛋跟狗蛋娘換了些芹菜、韭菜、莧菜、白菜等適合立秋后種的菜種。 如今她家的宅基地范圍可大了,前后左右好大一片,不過宅基地砂石多,地力也不及旱地水田肥,小瑾同志耐心地整理了一天,才把后院的菜地開出來。 可惜大小洼村沒聽說哪戶人家種過西瓜,也沒有西瓜種子,有的話她就種西瓜了。 西瓜不挑地,對土壤肥力要求特別低,別說砂石地,便是沒有土壤的沙地它都能成活。 “不是說等我回來弄嗎,你怎么又干上了?” 崔孟瑾砍柴回來,看到他媳婦蹲在后院給菜地松土、追肥,委實無奈。 說了好幾次這些粗活重活都他來,她總是不聽。 媳婦太勤快了腫么破? 先前他還聽到村里一些傳聞,竟然有人說他媳婦懶,這些人是眼瞎了么?后來得知他娘也這么認為,就很無語。 “回來了?”徐茵聽到他的聲音,放下鋤頭走進屋,給他倒了一碗涼茶,自己也喝了一碗。 看到他手里倒提著一只肥溜溜的野兔,樂了:“今天還有這收獲?不錯不錯!” 看來,錦鯉小姑子離開后,山上的野味又回歸誰眼明手快就歸誰的正常步調了。 “這兔子很肥??!中午就吃它吧?你喜歡紅燒還是干煸?” “都行?!?/br> 崔孟瑾看她高興的樣子,唇角不自覺地勾起,捧起茶碗,將娘子給他倒的涼茶一飲而盡。 兔子最美味又下飯的烹飪法,當然是干煸兔丁了。 徐茵摩拳擦掌地下廚去了。 兩口灶眼同時生火,一口灶燜米飯,一口灶炒菜。 崔孟瑾把處理好的兔rou提進來,交給她來腌制去腥,他則回到后院繼續鞣制兔皮。 大洼村的冬天也會下雪,沒有厚衣服過冬,就裹一件獸皮。 最常見的就是兔皮,野兔繁殖能力強,遇到野豬大家第一反應就是跑,但遇到野兔就會撲上去逮,畢竟是肥溜溜的rou和暖絨絨的皮毛??! 崔孟瑾自從腿傷痊愈后,幾乎每天都上山,他想趁冬天來臨前,給媳婦湊一床兔毛被、一身兔皮襖。 陰涼的倉房墻壁上,已經陸續掛了好幾張完整的兔皮了。 徐茵等油鍋燒rou,先把蔥白、老姜、花椒、草豆蔻、桂皮、山奈、八角等香料放下去翻炒,炒出香味后,倒入腌好的兔丁,快速翻炒到兔rou變白,依次放入調味料和干辣椒。 這時候,辣子兔丁的香味已經很濃郁了,順著裊裊炊煙飄出很遠。 第1031章 農門福女的懶饞壞大嫂(27) 離她家比較近的幾戶也準備開飯,聞到這股霸氣的香味,都忍不住吞起口水。 “這是誰家???怎么這么香!” “還能誰家!肯定是村尾那家,也就她家吃得起rou?!?/br> “這話怎么說?” “她家兩畝地水稻的收成比大壯家三畝地還多,多出的收成換幾斤rou還不是隨便換換?” “我們明年也用孟瑾媳婦想出來的那什么新式肥,她家兩畝水田種出了三畝地的收成,我們家可是有五畝水田,豈不是能多出兩畝的收成?” 有這樣想法的村民不老少。 以至于大洼村最近出現了一個奇特現象: 大家改善伙食不買rou、改買大棒骨了,既便宜又能漚肥; 村里孩子跑去湖塘、河邊撈小魚比以前勤快了,撈上來的魚哪怕小的只能塞牙縫,也一定把肚腸刮得干干凈凈拿去漚肥; 爛菜葉子和果皮、蛋殼也不隨便丟了,和肥水不留外人田一個道理——丟也要丟到自家的堆肥池里去; 山上腐爛的樹葉、野果也可勁往家里撿,把山上扒拉的都快掘地三尺了。 總之,絕不放過任何一個可以漚肥的材料,確保新式肥漚得足足的! 但成效確實很明顯。 各家地里的莊稼,經過幾次新式肥的追肥,桿挺苗壯。 沉甸甸的高粱穗壓彎了枝干;大豆豆莢鼓粒飽滿;狗尾巴粟團團下垂。 蘿卜雖然長在地里,但莖葉肥大,一看就知道長勢很好。 大小洼村村民歡喜得走路都帶風。 加上今年風調雨順,夏季雷陣雨頻發,河湖水位上漲,但始終沒有漫出河堤,田地不缺水,又沒有鬧水災,可見今年的收成要芝麻開花節節高了! …… 崔仲貴最近跟紙扎鋪掌柜的女兒看對了眼,想讓崔氏去提親。 崔氏想等秋收以后。 “這段時間,我和你三弟忙得很。家里的地有你的份,可你人不在家,你小妹又進京了,地里的活只有我和老三干。你大哥想必心里有氣,回來到現在沒上過門,更別提幫家里干活了。好在今年收成好,忙也忙得高興。但你的親事,娘暫時是沒空cao持了。好在離秋收不遠了,你且再等等?!?/br> “今年收成好嗎?”崔仲貴順嘴關心了一句。 “今年能比往年多收好幾石呢?!贝藜究蹬d奮地拉著崔仲貴去地里看,邊走邊說,“二哥你來瞧,今年的高粱、粟米長得可好了,畝產估摸著能比往年多一石??上г奂议_始得太晚了,要是上半年就跟著大嫂施新式肥,稻谷能多好幾石呢!” “這么多?”崔仲貴驚訝得差點滑下田埂。 回過神又問:“什么叫開始得太晚?收成好難道不是因為風調雨順?” “這當然也是原因,但沒有大嫂想出來的漚肥法,風調雨順的年景,也沒有這么好的收成啊?!?/br> 崔季康因這事對大嫂徹底改觀,榮登老崔家唯一一個“大嫂吹”。 不過他性子靦腆,路上即使遇到徐茵,也不知道該說什么,囫圇喊一聲“大嫂”就低著頭匆匆跑了。 恐怕連徐茵都沒想到,這么個靦腆少年會在人前如此力挺自己。 崔仲貴聽完小弟一陣叭叭解說,震驚的同時,心頭感慨萬千。 半年前,誰會料到好吃懶做的長嫂,會有這樣的能耐? 以至于回到米店上工,心情仍有些激蕩。 等顧客少些了,忍不住跟掌柜說起大洼村今年的收成情況。 掌柜的還沒說啥,一旁買米的顧客吃驚不?。骸耙划€地至少增產一石?真的假的?哪個村???” “……” 大洼村出名了! 確切地說,是大洼村集體學會的漚肥法出名了! 外村人都想涌過來學習——究竟是怎樣的堆肥法,竟然能讓畝產增加一石有余! 這么一來,把清河縣縣令驚動了。 徐茵最近一直沒下地。 自從小瑾同志腿傷痊愈后,他一人包圓了地里的活。 家里的活,像砍柴、挑水、給屋前屋后的菜地澆水施肥等重活也都不讓她碰,他忙的時候,也讓她放著等他回來做。 得閑還跟她搶掃地、洗衣服的活。 徐茵:“……” 姐太閑了! 貌似除了做飯,沒什么屬于她的活了。 這也是因為他炒菜沒她好吃,不然怕是也難逃被搶的命運。 沒事可干,她就片了一批篾條打算編兩把躺椅,和小瑾同志一人一把,夏天乘涼、冬天曬太陽。 這天,兩人吃過早飯,崔孟瑾去給大豆地做最后一遍追肥,之后就等秋收了,徐茵給他裝了一壺野菊花泡的茶,還用干凈的油紙包了幾塊桂花糕,餓了能墊墊肚子。 入秋后,山里的野桂花開得可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