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炮灰她選擇種田 第703節
章淮瑾中秋要回首都,說是堂兄結婚,伴郎不夠,他被拉去湊數,走之前給她家送了些節禮過來。 因為趕時間,車就不開進來了,省的掉頭麻煩,讓她去路口拿一下。 徐茵想著總不能白拿他的,就提了一壇自己釀的杏子酒,和一籃晚熟的葡萄作為回禮送給他。 兩人沒多聊,互換了節禮,他就離開了。 但架不住村里婦人八卦啊,踮腳看了好幾眼遠去的車屁股,拉著徐茵七嘴八舌地問: “茵茵,那是你對象???是個帥小伙兒?!?/br> “他是哪里人?講的是普通話,不是咱們本地的吧?” “那不是綠恒的章老板嗎?那車我認識,聽我兒子說要好幾百萬呢,原來是茵茵的對象啊,難怪你爸開羊rou館的店面不要租金,合著是女婿的產業?!?/br> “什么?綠恒的老板是明康的女婿?結婚的日子定了嗎?” 徐茵:“……” 當著她面,謠言都能傳這么快? 見勢不對立馬解釋:“嬸子,你誤會了,我和他只是同事?!?/br> “理解理解,現在的小年輕,談戀愛不都是從同事開始發展的嘛?!?/br> “對啊,徐姍的對象不也是她同事?” “你和徐姍年紀相仿,說不定結婚也是前后腳?!?/br> “……” 徐茵解釋了她們也不聽,或者說,她們只撿自己喜歡的聽。 于是,村里很快有了明康的閨女在跟綠恒老板談對象的傳聞。 好不容易從賠本買賣的傷痛中走出來的王翠花,聽說后又想躺回去了。 她趕緊給自己閨女打電話:“姍姍,我女婿什么時候來家里下聘?你都跟他談了大半年了,還不趕緊把婚事辦了,打算拖到什么時候去?” 徐姍語氣冷淡:“我倆不準備大辦,等過年領了證,打算旅游結婚?!?/br> “啥?”王翠花氣得倒仰,“啥叫旅游結婚?意思是家里喜酒不辦了?就你倆出去玩一趟就算結婚了?這怎么行!我不同意?。?!” 她不同意有什么用? 徐姍上次回來就把戶口本拿走了,回頭領了證再還回來。 不過,本來打算年前領證、領完出去旅游的,被她媽這通電話一催,徐姍當即決定提前領證,中秋節期間就把結婚證領了。 王翠花知道后,簡直要氣瘋了。 證都領了,男方家還會給彩禮嗎? 不僅沒給彩禮,婚房因為是男方家出全款買的,沒加徐姍的名字。 哪怕加了徐姍的名字,在王翠花看來,也不及18萬8的彩禮來得實際。 女兒女婿的婚房,她又不可能去住。況且又不是多豪華的大戶型,就一套老小區的二居室而已,面積還沒自己家大。 她要彩禮是為了蓋三層樓的大別墅??!這下美夢破碎! 而且不辦喜酒,她怎么問親戚收紅包? 徐姍這招釜底抽薪,差沒把王翠花氣進棺材。 中秋節過后,經常聽到她在家里破口大罵、摔摔打打,要不是有徐明富父子倆攔著,說不定還會沖去徐姍的工作單位鬧。 …… 徐茵中秋放假沒出門,小叔一家過來住了兩天,一大家子聚在一起,過了個和樂融融的團圓節,吃了頓豐盛的家宴。 之后,她回到綠恒果園,繼續沒完成的嫁接大業。 兩片山頭,一萬多棵果樹,真正經她手嫁接的還不到一百棵,其余都是在她的指導下由工人們嫁接的。 她親手嫁接的果樹,都在一座獨立的小果園內,那里是作為教學指導的實驗基地。 來年春夏,這個果園產的水果,章淮瑾說要論顆賣。 她以為他是說著玩的,沒想到次年夏,果樹陸續掛果,他真的讓人去定做了一批單果的包裝禮盒,一顆果子一個精美盒子。 經過悉心培育、精心澆灌,個頭、品相與徐茵家院子里種的相差無幾的瓊漿玉露水蜜桃,一顆定價168元。 這也就徐茵嫁接的這片實驗果園里的水蜜桃才有的待遇。 所謂物以稀為貴,由她親手嫁接的果樹總共不到一百棵,水蜜桃只占五分之一,十八棵桃樹,每棵樹上的桃子掛果以后,經過幾批優選篩檢,最后只留了一百八十顆水蜜桃,但留下的這些水蜜桃顆顆都有一斤以上,大的甚至達七八百克。 薄薄一層近乎透明的緋色果皮,果rou白里透紅、汁水豐沛,能用吸管直接插著喝,一顆一斤重的桃子,不到一分鐘就能把果rou吸干凈。 章淮瑾定168元一個,還只是給國內親朋的優惠價,國外客戶想問他買,一百美金一個不二價。 這款珍品級的瓊漿玉露水蜜桃,總共不到兩千顆,若非保存困難,說實話他還舍不得賣呢。 好在綠恒生態果園里的水果,個個都屬精品。 實驗園以外的桃林,單樹產量控制在三百斤以內,單顆個頭在400-500g的,定價108元;300g-400g的,定價68元。 最小的也有半斤左右,但半斤的就不是單果包裝了,一盒六顆連禮盒128元。 徐茵家院子里結的水蜜桃,個頭大的比實驗園的還要大,可能是摻了一丟丟的桃源星土壤的緣故,雖然得益的是桃樹,不是桃子,但樹干粗獷、枝繁葉茂,結的桃子養分自然也好。 第960章 自私啃老的虛榮女配(57) 徐母得知綠恒公司比這小一圈的都要賣108元一顆,嚇得都不敢吃了。 挑不出個頭小的寧愿不吃,讓徐茵趕緊拿去賣。 太太太貴了?。?! 哪怕是自家種的,她也下不了口。 徐茵哭笑不得:“媽,院子里的水果,種著就是給我們自己吃的,我現在收入又不低,不差這點錢?!?/br> 話是這么說,可徐母依然舍不得。 她還是頭一次聽說,桃子居然還可以論顆賣。 哦,不止桃子,陸續成熟的杏子、李子、梨……凡是綠恒生態果園培育的精品,竟然都論顆賣。 梨的個頭大,按顆定價徐母還能理解,可杏子、李子這種小果子,再大又能大到哪里去? 直到她發現自家的李子,個個都比嬰兒拳頭還要大,紫黑色的皮又脆又甜,咬一口,果rou爆汁,鮮甜得媲美夏日里的美味冰飲。 印象里酸酸甜甜的李子,竟然這么好吃? 徐母嘖嘆不已。 徐茵自己也嘗了一顆,笑眉彎彎:“實驗園有一款和這個差不多的桃形黑鉆李,出口價漲到25美金一顆,依然供不應求?!?/br> “……” 徐母咂舌:乖乖! 種果樹原來這么有賺頭? 以前一直覺得,山農沒辦法才種果樹,誰讓周圍都是山,種糧食產量低,不得已才種水果,一年下來有收益也是年頭干到年尾的辛苦回報。直到這兩年才真正嘗到甜頭。 “看來文化人就是不一樣?!毙炷笜泛呛堑卣f。 像他們這些沒文化的,種下以后無非就是除除草、澆澆水、施施肥,誰會去鉆研怎么嫁接、怎么培育,怎么讓種出來的果子個大好吃又漂亮,去爭水果界的王中王。 不像閨女,閑下來就捧著果樹栽培的書看,邊學邊用,有個詞叫什么來著?學以致用! 綠恒公司雇那么多研究員、工程師不斷改良生態肥,不也是因為他們有文化嗎? 徐母再一次慶幸,當初閨女死活要去安市讀大專,好多人都說那大專沒什么用,就是讀個名氣,現在本科生畢業都找不到工作,大專文憑跟個廢紙差不多。 虧得她和老徐疼閨女,沒聽那些人的話,愣是咬牙挺了下來,如今回頭看,每年幾萬塊的學費生活費,花得值!太值了! 徐茵哪知自家媽吃個李子,腦子里還有這么多想法,她給小嬸打了個電話,讓她有空來家里拿些水果。 自從家里蓋了房子、嫁接了果樹、栽種了西瓜,每到忙季,小叔的丈人丈母娘會帶著昊昊過來住幾天,幫著采摘、看守,小叔兩口子雙休日也會過來幫忙。 多虧了他們一家,徐茵才能心無旁騖地去綠恒果園上班。 雖說是股東,沒人規定她一個月必須去上幾天班,但綠恒給的太多了,做不到只顧小家不顧大家。 好在她家的櫻桃和瓜果,繼旅博會之后名聲大噪,還沒成熟就被加了她好友的客戶搶著預訂。 尤其是首都那批有錢的大佬客戶,價格都不問,每次聯系她都是直接發紅包、報斤數。 今年大概是從章淮瑾那兒聽說她種了一畝枝頭熟的生態小番茄,剛掛果就訂走了500斤。 購買力令人驚嘆。 如此一來,她家的瓜果根本不愁銷路。 以前是盼著接游客團,如今是不敢接游客團——接了怕沒果子供他們摘,那就鬧笑話了。 好在前進村的果園不少,櫻桃、桃子、杏子、李子、柑橘、梨……足夠旅行社按成熟月份安排采摘項目了。 這兩年,村里的果園,大部分都在她的指導下重新嫁接了果木。不僅櫻桃,其他水果,也一一做了嫁接。 水果的口感得到提升,哪怕新游客起初是奔著“旅博會指定水果供應商”的招牌慕名而來的,只要來摘過一次,就會成為前進村忠實的回頭客。 徐茵把陳嬌那幾個開水果店的親戚朋友介紹給了村長的小兒子,他考出駕照以后,也買了一輛小貨車,定期跑安市送貨。 薌城水果隨著旅博會打出了名氣,安市那邊的水果商們都很樂意從他這里拿貨,前進村的水果如今不缺市場。 越不愁銷路,慕名而來的游客越多,采摘生意一年比一年好,上門的收購商再不敢隨意壓價了,相反為了進到薌城水果,收購商反過來還要捧著果農。 村民們即便不愿意費心費神地接待游客、托村長小兒子運出去賣,直接賣給收購商也不像以前那么憋屈、吃虧了。 村里有了錢,徐茵把燒烤的那一成紅利拿出來支持家鄉建設。 村里陸續建起兒童閱覽室、乒乓球室、籃球場,供村里孩子閑暇時看書、活動,省的總在村口逗留。 而這些孩子在外打工的父母,見村里的發展越來越好,過年回來就不打算走了。舍不得孩子是一回事,既然能在家門口找到工作,又何必大老遠地去外省過顛沛流離的生活? 自家沒果園,就去鎮上找活干,如今光綠恒公司的在建項目就夠他們干好幾年了。 實在不行,當個外賣員,給城里人代購徐氏羊rou館的烤羊rou也是條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