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炮灰她選擇種田 第374節
何必非得搬去墓園、守著親人的墓碑過三年呢! 這……光那個畫面就讓人感到晦氣。 再者說,等她三年后出孝,年紀就整十六了,到時候肯定會有不少與徐家門當戶對的人家上門求親,哪還輪得到她家志謙。 孫母越想越慪氣,可她能怎么辦? 人都跑去墓園守孝了,總不能追去徐家墓園勸說吧? 一想到墓地里躺著徐家的列祖列宗,心里打著各種算盤的孫母,怎么可能不心虛。 最后只好無功而返。 回鳳城的路上,孫母倚著馬車的車廂壁唏噓: “下半年你就要下場院試了,本想著你表妹手頭富裕,即便她不愿隨我們去鳳城住,好歹能問她借個幾兩給你當盤纏,也不枉我們跑這一趟,沒想到……” 孫志謙恍然大悟:“原來娘是為了跟表妹借銀子才非要親自來洛城的?不過娘,院試的盤纏您不用擔心,秀杰兄家境殷實,生辰宴那天我和他打過招呼,到時候盤纏不夠他會幫我的,我倆關系好著呢!” 孫母沒好氣地哼了哼,心說你那同窗再有錢,還能徐家有錢? 一想到徐家那富麗堂皇的七進大宅子,還有城外的萬頃良田,孫母就羨慕得睡不著覺。 偌大個宅子,竟然由個老管家當家。 唯一的主子,跑去墓園守孝,還要在那陰森寒磣的地方待上三年,孫母就覺得這侄女委實拎不清。 可現在縱然她想調|教,也找不到人呀,只得按捺下滿心不忿,暫時作罷。 第483章 科舉文男主的炮灰表妹(6)(四更,求月票?。?/br> 徐茵若知道孫母此刻的心思,一準送她三個字:想屁吃。 她一路順利地抵達城外族山。 到山腳時日頭西斜了,茶山還要翻過兩座山才到,到了以后再準備晚膳,就太晚了,徐奎便來征求姑娘的意見,今晚不如在山腳徐家村的村長家借宿。 徐茵沒意見,順嘴問:“這個村也叫徐家村?” “是的姑娘?!毙炜f,“這個村里的住戶,有的祖上與徐家沾點親帶點故,有的受過老太爺的恩惠,愿意幫徐家守祭田、族山。老太爺就出資修了祠堂、拓了車馬道,他們感恩于老太爺,就把村名取為徐家村?!?/br> “原來如此?!毙煲鹆巳坏?。 徐家村的徐,是老太爺的徐啊。 徐奎去了不一會兒,就回來了。 跟他一起來的還有徐家村的村長。 “見過姑娘!” 村長算是徐家的族人,只不過隔了好幾房。 此前,原身父母下葬,除了老管家父子倆,他是出力最多的。 只是原身自從收到噩耗起,一直沉浸在父母雙亡的痛苦中,對這些人的付出,并未看在眼里。 倒反而鳳城孫家給她修了幾分信,由孫志謙執筆、聲情并茂地寬慰了她一通,就感動涕零,覺得姑母是個好人,一顆心靠向了孫家。 徐茵心下逸出一聲嘆息,鄭重朝村長致謝:“我爹娘入土那日,還多虧村長攜各位叔伯幫襯。今后,各位若遇到什么難處,盡可來找我,能幫的我一定幫?!?/br> 村長憨厚地笑答:“姑娘言重了!老爺、夫人在世時,都待我們不薄。更不說老太爺還有恩于我們,只是出一把子力氣罷了,姑娘無需放在心上?!?/br> 徐茵心想:村長為人倒是不錯,往后有什么活,可以通過他發布。 要把柴山清干凈、種上香料,前前后后需要不少幫工。 這么尋思著,去村長家借宿的路上,徐茵索性提前知會了村長一聲。 “姑娘的意思是,想自己種香料?這香料在咱們這兒也能種?”村長驚奇不已。 他知道徐家歷來是做香料生意的,但徐家賣的香料,聽說是從很遠的地方運來的,有些據說還在海上漂了數個月。 如今聽姑娘的意思,還能自己種,真的假的?那徐家此前的歷代當家人怎么不自己種? 徐茵聽出他語氣里的懷疑,淡淡一笑:“我此前很少經手家里的生意,卻對香料種植有幾分興趣,父母尚在時,我就和他們提過,他們答應等襄城回來,就陪我來茶山住一段時間,規劃香料種植區,只是沒想到……” 村長聞言,嘆了一聲:“天有不測風云??!” 既如此,他自當全力支持姑娘的提議。 “姑娘放心,您需要我們做什么,只管吩咐。咱村田地不多,主要任務就是守著祭田和族山,最近又是農閑,大伙兒都沒什么事做,姑娘若需要人手,盡管開口?!?/br> “我還真需要人手?!毙煲饹]同村長客氣,“我想把茶山附近那座柴山清理出來種香料,您幫我雇些人來,工錢比照城里的短工?!?/br> 見村長擺手拒絕,徐茵繼續道:“您聽我說,往后我這里需要一直雇人,又不只是忙這一天兩天的事。大伙兒愿意來幫我,我已經感激不盡,工錢是一定要給的,否則我讓徐奎去城里雇短工啦?!?/br> 徐茵這一招,用遍各個小世界,堪稱無敵手。 這不,村長失笑地應下了:“那我替大伙兒多謝姑娘?!?/br> 徐茵又說:“具體雇幾個人、雇哪些人,都您看著決定吧。我的要求就是把柴山清理干凈,不過最好大家集中一點,按片清理。先清出一片,我就能著手試種,省的耽誤播種時間?!?/br> 村長連連應下。 在村長家借宿了一宿,一夜無話。 次日,徐奎將馬匹寄養在村長家,準備喚人去把放在村里的備用軟轎找出來,抬姑娘翻山。 徐茵一聽,擺擺手:“不必用轎子,我換雙輕便的鞋,自己走吧?!?/br> 想當初逃荒那一世,她推著板車走上十天半個月都不在話下,區區兩座山,難得住她? 何況她還有【逍遙鞋墊】,走再遠的路都不會硌腳。 主要是,她想順便考察一下此地的山,看適合種什么香料。 徐茵心里既有的規劃是沿著山腳種一圈木本香料,譬如檀香、桂花、丁香;山上分幾個區,分別種后世香氛界經久不衰的迷迭香、薰衣草、玫瑰、茉莉、佛手柑、香根草等。 花種她都有,端看能不能種成功了。 再在山頂留出一塊精品培育區,她打算嘗試一把采自修真小世界百花園里的幾款香味濃郁又特別的不知名花。 至于古代香料市場不可或缺的沉香、麝香,除了派人去各地收購以外,她的系統倉庫里就有不少,大部分來自桃源星。 如今想想,桃源星當真是發家致富的好地方啊——息壤般的土壤、蟲獸森林里數不勝數的藥材、無人問津的海產…… 包括沉香、麝香,也都是在桃源星獲取的。 這么一盤算,她接手徐家香料產業,難度倒也不是很大,起碼貨源不用太擔心。 重頭香料她都有。 大不了供應商、銷售商都她自己來。 左口袋的香料,倒到右口袋,再從右口袋倒錢出來? 咳,就是這樣會不會不太好?搞得她成位面倒爺了。 “姑娘?姑娘?” “誒?”徐茵回過神。 紫鳶輕聲喚她:“姑娘可累了?要歇會兒嗎?” 半山腰有一座石亭,和鋪著青石臺階的山道一樣,都是老太爺那會兒讓人修建的,包括這座山上的果樹,也是老太爺讓徐家村的人栽種的。 徐茵就在石亭坐下來歇歇腳。 借著亭子居高臨下的視野,遠眺下方栽種的果樹。 “都是桃樹嗎?” “另半邊種的是梨?!迸阃皝淼拇彘L解釋,“老太爺說,唯有桃花、梨花盛開時最美,因此讓我們種了這兩種果樹。姑娘應該嘗過這里產的桃子和梨?!?/br> 他們每年都會往徐府送,且都是挑個頭最大、品相最好的。 其余就按老太爺吩咐的,給各家分一些,剩下的挑去集市上賣,賣得的錢,修繕祠堂、擴建學堂。 徐茵聽多了老太爺的事跡,覺得他老人家才是真正懂得生活的人啊。 第484章 科舉文男主的炮灰表妹(7) 時值晚春,桃花、梨花都謝了,果子還很小,放眼望去幾乎都是綠色,無非就是淺綠、淡綠、濃綠之差。 翻過桃梨山,還有一座果樹山,種的全是楊梅。 老太爺生前超喜歡喝酒,楊梅熟了,新鮮的吃一茬,剩下的基本都用來泡楊梅酒。 徐府還有一間專門給老太爺儲酒的地窖。 不過他老人家過世以后,原身爹娘對楊梅酒不感冒,加上為老太爺守孝,與香料生意無關的,都放手讓管事去處理。 原身爹院子里的管事徐大,楊梅一成熟,就雇外面的人來挑走了,賣到城里那些達官貴人的府上。光這座楊梅山,就讓他貪墨了不少錢。 “以后,仍然照老太爺在的時候cao作吧!”徐茵穿過楊梅林,對村長說道,“往府里送一些新鮮果子,其余的都釀酒。除了鮮果泡酒,回頭我再給你一份配方,試試發酵的方式釀楊梅酒?!?/br> 村長自是應下了。 徐茵尋思住這里挺好的。再等一兩月,桃、楊梅、梨,陸續成熟,想吃多少吃多少,當飯吃都管夠。 吃不完釀酒、泡酒、做果醬都行。 “果醬?那是什么?”村長聽她這么說,納悶地問,“是像豆醬一樣熬制?” “差不多,您感興趣,我給您個配方,等果子熟了您試試。不過果醬不適合挑去集市賣,要用到糖,成本太高,普通人家未必舍得買。您找人去叩那些個高門大戶的后廚門,他們或許感興趣?!?/br> 村長把她的話記在心上。 楊梅山再往里,就是茶山了。 徐茵仰頭看看建在山頂的徐府別院,抽了抽嘴角: 難怪徐家村里會備有軟轎,養尊處優慣了的主子們,哪個吃得消翻兩座山之后還要爬山頂??? 好在茶山不高,山路也不陡,臺階淺淺一層,走起來不累。 一行人上到山頂,二進四合院在她決定要來住時,管家就差人來打掃干凈了,因此直接就能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