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炮灰她選擇種田 第325節
有一天陳惠蘭見她蹲了將近兩個鐘頭還沒出來,以為掉茅坑里了,嚇得她急忙掀開簾子喊:“蘭蘭……” 卻見這妮子蹲在茅坑上奮筆疾書刷習題呢! “……” 是不是這里的味兒特別好聞?能刺激得人茅塞頓開? 不管怎么說,金融專業成了徐蘭明確的奮斗目標。 為了這個目標,她甚至可以舍棄最愛的紅燒rou。 “二姐,從現在起,你別做紅燒rou讓我帶學校改善伙食了,把rou錢省下來,將來讀金融專業恐怕要不少學費。會教人賺錢的專業,學費指定不便宜!否則哪個老師愿意教??!教會徒弟餓死師父??!” 徐茵:“……” 不過,這妮子還真有一股拼勁。 中考時,以紅旗公社第一名的優異成績,考上了縣里唯一一所重點高中,并還在為她的人生目標繼續努力…… 徐茵與丈夫對視一眼,相視而笑。 小妹都這么努力,她這個當jiejie的,怎能懶??? “孩子爹,馬上夏收了,孩子們又要麻煩你了?!?/br> “孩子娘辛苦了,我給你捏捏肩?!?/br> “我給娘捏肩!” “我給娘捶背!” 不一會兒,兩只小的嫌棄地擠開他們爹: “爹,你捏的不對,看我看我,應該這樣子捏?知道了嗎?哎呀算了算了,你還是翻譯你的稿子去吧,別打擾我和銀墩兒給娘捏肩。娘干活辛苦了,爹你別打岔……” “……” 他在這個家的地位,已經這么低了么? 徐茵笑倒在床上。 窗外,烈日耀眼。 卻不及她明媚笑顏。 他低頭,熱唇刷過她敏感的耳垂:“媳婦兒,是時候生個玉墩兒了?!?/br> 想要一個——像極了她的小棉襖閨女。 …… 三年后—— “三叔!” 徐媛媛騎著自行車,后座坐著她三歲的女兒,回老宅拿點東西。 她二婚后到現在,一直住在丈夫單位分的福利房里。 那是筒子樓的單間,攏共就一間房,做飯還是在樓道上搭臺子做的,哪有儲藏間給她堆放雜物。 娘家自從和郭廠長這個親家鬧掰以后,她爹就沒再漲過工資,分房福利自然也輪不到他,迄今還住在逼仄的職工宿舍里。 她哥兩個孩子又經常寄放在爹娘那,以至于給她這個出嫁女留張床位都騰不出空間,哪有地方給她堆放雜物。 不得已,只好把夏天用不到的厚被子、厚衣服以及一些雜七雜八的東西,拉到七星大隊老屋,要用了再過來拿。 徐老三抱著粉嫩嫩的孫女正在溜達,聽到自行車鈴聲,就回頭看了,見是侄女,樂呵呵地說:“是媛媛啊,帶著閨女回來看你爺奶???” 徐媛媛:“……” 她敢說不是嗎?囫圇應了一聲。 這時,從田間走過來一行村民,老遠就跟徐老三打招呼: “老三,聽說你家茵茵找大隊部批宅基地準備擴建蓋樓房了?哎喲這可是方圓十里頭一份,老三,還是你福氣好!” “老三,你家種的桃樹,真這么賺錢?” “那還用說!沒見好幾個公家單位的采購員開著拖拉機直接上門來拉嗎?聽說為了一筐水蜜桃,還差點打起來,是不是真的?” 徐老三換了個手抱孫女,笑呵呵地接話道:“打起來?沒這回事!但搶桃子是真的。誰讓我家茵茵的水蜜桃受到了京里那些領導干部的夸贊,還上了全國的農業報呢!好多單位想要,可數量總共就那些,可不就搶起來了……” “茵茵這孩子,確實能干!那片山地,當年多貧瘠啊,施多少肥都沒用。底下石子兒多、泥少,壓根種不出好莊稼。沒成想到了茵茵手上,種桃子種成了萬元戶,把我們這些老把式臊地喲……” 盡管徐家上下口風緊得很,這幾年,徐老三不像以前那樣動不動顯擺了,去村口大榕樹的次數也少了。說是白天要去桃林忙活,收工后要帶孫子、孫女,沒那工夫嘮閑嗑。 但明眼人誰看不出來:徐茵這兩年,光桃子就賣了個盆滿缽滿,不說還有那三畝劣等水田,不知被她怎么改良了一番,竟然在水稻田里養魚蝦,種出來的大米顆粒飽滿,養出來的魚蝦肥美鮮嫩。 一萬塊怕是早就掙到手了。 不然能買得起自行車、蓋得起四大間的兩層樓房? 徐老三笑著擺擺手,謙虛了幾句。 第417章 七零年代攪家精(本篇完) 徐媛媛推著自行車,扭頭看著她三叔,眉開眼笑地哄著懷里粉雕玉琢的小孫女,漸行漸遠,心里五味雜陳。 沒想到徐茵這個沒文化的堂妹,窩在鄉下都能過得這么好,竟然有錢蓋樓房。 想想自己一家,至今還窩在一間十來平方的單間里,床和衣柜中間只放得下一張桌子,吃飯都只能坐床沿。 現在女兒還小,和他們睡在一起倒也湊合,而且年紀小睡著以后雷打不動,兩夫妻做點什么,也不怕吵醒她。 可再大起來呢?就算把書桌搬走、給女兒放張小床,拉上一道床簾,可還是覺得不得勁。 加上筒子樓的隔音本來就差,隔壁吵個架,吵什么內容她在自己屋里都聽得一清二楚。 如果沒有對比,這樣的日子,她倒也不覺得多難。 因為周邊的人,日子和她家都差不多,還有比她家更困難的,像和她丈夫一個車間、但還沒考上高級技工的同事,到現在都只能住集體宿舍。 跟他們的家屬一比,她又覺得有個獨立的單間也很不錯。 可回到七星大隊,聽說堂妹徐茵要蓋樓房了,徐媛媛心里又有些不是滋味。 徐茵這個鄉下人,都成萬元戶、有錢蓋樓房了,自己這個工人家屬,卻還在為每個月的油鹽醬醋煩惱。 丈夫的月工資一發下來,她就要算一筆賬,留出必須的開支,剩下也沒幾塊了,給女兒訂份牛奶還要東省西省……捉襟見肘的日子什么時候才到頭哦…… 那廂,徐老三抱著乖孫女回到二閨女家。 “茵茵,磚瓦啥時候到?確定明天挖地基?” 徐茵正和許承瑾一起設計樓房的格局。 去年秋,她就達成了萬元戶成就。 想著金墩兒今秋上小學了,銀墩兒也能獨立睡覺了,小平房不夠住了。 加上爹娘以后歸她養老,年紀大起來,肯定還是住一起好,方便照顧,就想著蓋間新房。 既然蓋了,直接蓋座八十年代初還比較時髦的二層小洋樓。 她打算樓上四間全都設計成臥室加衛生間的套房,這樣他們夫妻倆、包括三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臥室兼書房,起夜不需要跑茅廁。 樓下給爹娘留間套房,其余就是糧倉、廚房、客廳、餐廳…… 一邊商量一邊畫圖紙,就見她爹帶著女兒溜達回來了,起身迎道: “磚瓦明日到,爹,您年紀大了,就別去現場了,幫我娘燒水、送茶,管管后勤就行?!?/br> “那不行!你這是蓋樓房,地基必須得建結實,我不在現場盯著,那幫小子偷懶怎么辦?我必須去!再說,我哪兒老了?你娘還說我這兩年比以前年輕了呢!” “爹,真不用您盯著,大姐托人捎來口信,她和大姐夫明兒一早直接從城里來咱家幫忙,這下您放心了吧?” 徐桑憑著一手好廚藝,加上徐茵送她的一本食譜,經常被家有喜事的人家請去做喜宴。 攢了點錢以后,這不去年城里放開了,她和丈夫商量后,就去盤了個小鋪子開餐館。剛起步生意談不上紅紅火火,但養活一家老小綽綽有余。 這不,聽說二妹家要蓋新房,徐桑二話不說,明兒起歇業三天準備過來幫忙。 徐老三一聽大閨女和女婿都要過來,這才沒再堅持。 不過,他還是叮囑了幾句:“建材什么的要盯牢了,可別被那些手腳不干凈的偷了去?!?/br> “知道知道?!?/br> “可你們都在忙,誰管建材?要不還是我去盯著?我不干活,我就盯著那些東西,免得人偷……” “……” 行叭,您高興就好。 “許承瑾!許同志!”長跑他們這一片的郵差小胡在屋外喊,“有你的信!” “爹,我幫你去拿?!?/br> 小棉襖玉墩兒,從她爺爺懷里溜下來,邁著小短腿費勁地跨過門檻,脆生生地喊:“叔叔,我來幫我爹拿信?!?/br> “喲!是玉墩兒啊,真乖!喏,這是你爹的信,叔叔再給你一顆糖?!?/br> “謝謝叔叔!” 玉墩兒左手拿信,右手拿糖,眉開眼笑地跑回屋。 徐茵抬起手肘碰碰許承瑾,忍著笑猜測:“咱閨女,該不會是嘗到過甜頭,每次從小胡那里拿信都有糖吃,所以才這么積極的吧?” “那不可能?!?/br> 許承瑾死鴨子嘴硬,堅決不承認自己閨女是個小吃貨。 她可是他貼心的小棉襖! 徐老三以為這又是一封哪個出版社來問女婿約稿的信,笑呵呵地說:“我女婿真有本事!人在家中坐,財從天上來!” 外人都以為他家二閨女之所以蓋得起樓房,全靠她那十畝田地的產出。 殊不知,他們眼中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白斬雞女婿,賺的比二閨女還要多,不顯山不露水就能把四大間的二層樓房支棱起來。 就連徐茵也以為是約稿信,抱起閨女打算去自留地轉轉,讓他安靜看信,沒想到許承瑾一目十行看完,對她們娘倆說:“姥爺的房子退還回來了,你們想去京城玩嗎?有現成地方住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