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炮灰她選擇種田 第204節
“只要有水用,我可以讓我家小子天天守在水車邊?!?/br> “對,皮猴子閑著也是閑著,給他們派點活干!” 徐茵見他們都能理解,便不再多說。 就在徐茵對著圖紙搗鼓水轉翻車的時候,一群人跑了過來,為首的撲通給她跪下了。 徐茵:“……” 對方一邊嗷嗷哭一邊扇自己巴掌:“是小的有眼不識泰山,得罪了大俠!小的錯了!還請大俠大人有大量,饒小的一次!小的愿意此生追隨大俠,只求大俠救小的爹娘一命!” 徐茵在他喊大俠的時候認出來了:這不就是柴山上打劫不成反被摔的斷眉男么? 這又是唱的哪一出? 陳滿倉認識他,解釋了幾句:“他爹娘快不行了,之前缺糧斷水,就已經虛弱得說不出話了,前些天淋了雨,病得更重。其實我那天就勸他來找你討湯藥了,可不知他咋想的,死活不肯來?!?/br> 徐茵猜道他不肯來的原因,無非是擔心自己認出他、不肯給他湯藥吧。 斷眉男見徐茵不說話,繼續磕頭哀求:“我爹娘快不行了……求大俠救我爹娘一命!只要能救回我爹娘,下半輩子我愿當牛做馬……” 徐茵趕緊讓他起來:“去看看你爹娘可以,但我有言在先,我不是大夫,只是有治風寒的藥,如果他們得的不是風寒,那我也……” “如果連大俠的藥也治不好他們,只能說這一切都是命!”斷眉男紅著眼眶哽咽道。 徐茵無聲嘆了口氣,翻出自己的陪嫁包袱,表示去看看他爹娘再說。 二郎不放心,硬要跟來。 徐茵搖搖頭:“你留在這兒看顧三妹。風寒容易傳染,我這一路小心謹慎的,就怕你倆生病。我之前怎么跟你說的?人多的地方盡量別去。你不聽我的話了?” 二郎只得牽著三妹留下來看家。 家還沒影子呢……倆孩子繼續拌泥漿糊石墻。 這廂,徐茵跟著石峰來到他安置爹娘的地方。 兩位老人家自淋雨后一直昏昏沉沉,連日趕路導致昨晚高燒不退。 徐茵從包袱里拿出一瓶烈酒,讓石峰給他爹娘擦身子降溫。 然后趁石峰忙碌的時候,往昏迷的老人嘴里塞了顆退燒藥,又喂了幾口靈泉水。 “大俠,您是要熬藥吧?火我已經生好了!”此前與石峰一起打劫過徐茵、反被她踹了個狗啃屎的石豐年,陪著笑小心翼翼地湊過來。 徐茵看他戰戰兢兢的樣子,失笑道:“你們別干那種喪天害理的事,我是不會對你們怎么樣的?!?/br> “不干了!不干了!絕對不會再干了!我們那時……嗨!一家老小等著吃喝,要不是走投無路也不會起那等邪念,不過被大俠教訓以后,就收了那心,真沒干了!” “這么說以前干過不少?”徐茵似笑非笑地睇他一眼。 “???沒沒沒沒有!那天是咱們第一次,好不容易仗著膽攔住你們,就被你那啥……真的!我可以對天發誓!” “行了!燒火吧!” “哎!” 退燒藥和物理降溫雙管齊下,石峰的父母很快就退燒了。 徐茵囑咐他們多喝水,要燒開以后的溫水,別喝生水。 順帶給其他災民也普及了一下,生水對身體的危害。 很多人不以為然,覺得有水喝就不錯了,山里的溪水又不臟,燒開喝不費柴啊。 但像石峰、陳滿倉等人,把徐茵的叮囑記在了心上。 寧愿費點工夫和力氣,多跑幾趟柴山,多撿些柴火回來。 徐茵家的柴火,自那天起就沒斷過。 陳滿倉和石峰兩撥人,輪流給她送柴,見她在為水車的木料刮樹皮,主動搶過去干,削下來的廢木料不少還挺結實,就給徐茵圍了個柵欄當院墻。 徐茵沒白讓他們幫忙,時不時熬點藥膳粥送他們喝。 眾人拾柴火焰高。很快,水轉翻車造出來了。 不過因為沒有專業的木工工具,造的比較粗糙,但不影響使用就行。 溝渠也已從河邊一路挖到荒田盡頭。經過行走路段時,徐茵鑿了塊石板出來,鋪在上面,免得孩子們掉進去。 一切準備就緒,她指揮著眾人,把水車組裝起來。 然后示范給他們看。 隨著她車水動作,水車緩緩地轉動起來。 “啪嗒……” “哐啷……” 水車上的小抽斗,一個接一個下沉到河里,又露出河面。 裝滿水的抽斗,上升到一定高度,經過溝渠口時,“嘩啦”,抽斗側翻,水如數倒進溝渠。 太神奇了! 第264章 惡毒女配逃荒種田(15) 盡管一個抽斗的水,進入溝渠后立馬被泥吸收了。 但一斗接一斗的水,源源不斷倒入溝渠,溝渠里的水漸漸滿上來,然后順著溝渠往里流,穿過家家戶戶開出來的劣地。 這一刻,大伙兒激動得嗷嗷歡呼。 “真的來水了!” “我不是做夢吧?” “英雄兄弟,你累了吧?來來來,我來車水,我力氣大!” “哈哈哈!二狗子你要不要臉?論力氣,英雄兄弟才是當之無愧最大的!” “你懂什么!我是怕英雄兄弟累著了!” 徐茵笑著說:“水車有慣性,只要水流速度不減,運轉起來以后,一般不會停下來。但如果你們希望轉得快一點,也可以人力來車?!?/br> “我我我!我來車!” 眾人搶著車水。 這時候,各家的皮猴子想車還輪不上,被他們老子搶著干了。 人力車得快,水車運轉速度就快,源源不斷的水順著溝渠流向遠方。 這一天,大家高興得像過節。 田地灌溉問題得到了解決,徐茵順便把飲用水問題也做了優化。 原先喝的水,都是去山腰接的溪坎水,要爬一段山路。因為山腰以下的溪水,分流了,流量小、很難用容器接。 聽石峰說,翻過后山有一片竹林,她便讓他們砍了些竹子回來,對半剖開,削掉竹節、挖干凈竹衣,一節與一節之間打個孔,用韌性好的細藤條穿起來。 如此節節相連,天然牌“自來水管”從山腰石壁的出水口,一直接到山腳。 大家拿盆盆桶桶過去接水就行,節省了大伙兒上下山的時間。 溪水匯聚到竹節里,潺潺往下流,一天二十四小時不停歇,各家日常飲用的水足夠了。 往往容器裝滿了,溪水還一刻不停地留下來。 徐茵順勢在附近挖了個坑,充當蓄水池。 荒田離溝渠遠的家庭,也可以上這兒舀水澆地。 水池不深,即使有孩子不小心滑下去了,也只到他們腰部。 烈日當空,池水被日頭曬得暖烘烘的,竟然還有孩子上這兒洗澡。 徐茵有點不忍直視。 后來,二郎和他的同齡小伙伴,在河里網到幾尾小雜魚,舍不得吃,養在池子里。 倒不是拿魚當寵物,而是想留到過年吃大魚。 聽徐茵煞有其事地說:魚受了驚嚇長不大,那幫總愛在午后來池子里戲水洗澡的孩子就沒再下過水——人人都想等過年吃大魚。 徐茵摩挲著下巴尋思:這不就成養魚塘了嗎? 可二郎撈回來的幾乎都是小白條,別說養到過年,養到明年過年都長不成他期盼的大魚。 徐茵就悄悄在池子里放了幾尾稻花魚苗,定期拋些魚食進去。 二郎幾個孩子會時不時挖些蚯蚓過來喂,小小的魚塘兼蓄水池,每天都有孩子趴著看。 昨天下了一場淅淅瀝瀝的小雨,屋頂的草篷子濕了,徐茵拿下來翻曬,順便再編些新的草篷。 保不齊哪天又下了,沒有瓦片只能靠草篷子擋雨。 聽說城里有瓦片賣,但價格不便宜。她如今的身份是“逃荒災民”,哪來的錢買瓦片? 可總不能三天兩頭編草篷啊,她想解放雙手! 再說,雨小還好,萬一來個傾盆大雨,鑿穿草篷呢? 徐茵一邊編,一邊琢磨私人燒窯的可行性。 之前找陳滿倉他們打聽過,大伙兒都說沒聽過燒窯會被抓,但主要是這一帶沒聽說有窯坊,即使有也是官家的。 這時,石豐年提著個竹簍興高采烈地跑來: “英雄兄弟,看!我逮到一只野雞,還是活的!給你們添個菜!” “你們去打獵了?” “哪兒??!就是去砍柴的時候發現的,順手打的。這山太小,沒啥花頭。我家后山才叫大呢!進去轉悠個三五天,從來沒空過手?!?/br> 徐茵也是前陣子翻山去砍竹子才知道,這座山上除了當柴燒的樹,真沒什么花頭,野菜野果都少得可憐。 不過即便少,二郎仍舊每天都上山。 他和同齡小伙伴經常約了一塊兒挖野菜、摘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