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炮灰她選擇種田 第93節
還有這么好的事? 鄭秘書考察完丹鶴村就回去跟董事長匯報了,徐茵和村長面面相覷。 “茵茵,你看他像騙子嗎?” 徐茵:“……” 頓了頓說:“是不是真的,過幾天就知道了。這么大個事,街道辦不會不知情?!?/br> “對對,我明天上鎮里問問?!?/br> 徐茵覺得,這事十有八九是真的。 倘若是騙子,大費周章的圖什么呢? 拆遷又不是集資,是拆遷方出錢出房,而不是村民給他們錢和房。 反過來想,這事要是成了,對丹鶴村的村民利大于弊。 原本這一帶的村民都出去了,打工的打工、遷居的遷居,村子都快成空村了,要是能統一規劃建造個生態療養山莊,不僅能美化家園,讓空村變療養院,興許還能帶動鎮上古街以及周邊城鎮的旅游生意。 不過就算這事成真,也沒這么快,不影響她種一季高粱、小麥。 徐茵回家后跟徐奶奶商量了一下,決定租兩畝村民的自留地種高粱、小麥。 老徐家的自留地,收完草莓仍舊種西瓜。 村里人聽說老徐家想租他們的自留地,當然樂意了。 自留地荒著也是荒著,能賺租金對他們來說就是外快。 沒等徐茵提價格,就一口應允:“多少你看著給就行?!?/br> 徐茵跟村長打聽了一番自留地的承包價格,按市場價跟毗鄰兩戶簽了合同,然后開啟了每天上山鋤地、清茅草的日常。 順便采集草藥,看能不能多點亮幾個中草藥圖鑒。 采回去的草藥也沒浪費,由徐奶奶清理、烘干后炒茶的炒茶、賣錢的賣錢。 忙碌的日子總是過得非???,眨眼寒假就到了尾聲。 村里的種田大戶進入春耕倒計時,徐茵為了跟上他們的節奏,開學前幾天,幾乎天天泡在山上。 無他——草莓到了收獲季節! 為了不拖早春西瓜的后腿,得抓緊時間把草莓收了、大棚拆了、田給肥了。 劉巖訂的五十斤草莓,徐茵按他給的地址分三批寄了出去。 寄走這五十斤,徐茵松了口氣。 同樣是摘草莓、寄草莓,這收了錢和不收錢的就是不一樣。 不收錢,摘草莓就跟玩兒似的,邊欣賞邊摘、邊摘邊吃,愜意又滿足。 收了錢摘草莓,顆顆精挑細選、優中選優不說,還總擔心摘的過熟或是過生,寄到客戶手上口感并非最佳。 搞定了這五十斤訂單,接下來不是自己吃就是送人,就沒壓力了。 沒想到,第三批寄出不到兩天,劉巖又來電話了,問她還有多少草莓,他全要了。 徐茵:“……” 深吸一口氣:“剩下的我不賣了?!?/br> nnd!她上山下山裝監控建大棚引水澆灌漚肥施肥是為誰辛苦為誰忙??? 她種草莓是為了自家人吃,不是為了賣好嗎! 劉巖擰了擰眉心:“小徐,就算不全賣,再勻我五十斤,不,一百……不!還是兩百斤吧,兩百斤行嗎?價錢好商量!” 前面訂的五十斤草莓,兩斤一盒,分到諸位教授、導師手里最少的也有兩盒。 結果都來電話說不夠吃,這個說再加十盒,那個說再寄二十盒……一個個的,都拿草莓當飯呢。 徐茵瞅了眼大棚里剩下的草莓,想了想說:“最后五十斤,不能再多了!” “……” 劉巖不同意也沒轍,掌控權又不在他手上。 早知當初就多訂個百八十斤了,今天也不至于擱這頭疼。 劉巖和徐茵結束通話,又有電話進來了,號碼乍看像他導師的。 他頭疼地接起來:“我只爭取到五十斤,再多沒有了,您老催我也沒用?!?/br> “表哥?!彪娫捘穷^頓了頓,傳來一聲慵懶的低笑。 劉巖怔愣:“你是……明瑾?” “嗯,是我?!?/br> 第124章 重組家庭的拖油瓶(20) 這通電話讓劉巖失了神。 沒想到矜貴如神的遠房表弟,居然也看上了產自山野鄉間的普通國產草莓。 憑他的身份、地位,想吃草莓不得是草莓界的天花板——三千塊一顆的美人姬啊。 再不濟也得是上百美金一顆、只銷米其林餐廳的玉籽白草莓吧。 怎會看上如此普通的有機草莓呢? 這與他的人設完全不匹配嘛! 吐槽歸吐槽,劉巖難舍rou痛地把剛提到的五十斤草莓勻了一半寄到明鈺集團總部。 一半還是搬出導師才極力留下的。 否則以表弟那運籌帷幄的談判能力,恐怕自己費了半天口舌問徐茵爭取到的五十斤草莓,連一顆都保不住。 “董事長,明城寄來的草莓到了,需要送到您辦公室嗎?”特助撥內線進來。 電話那頭傳來宋明瑾清冷的嗓音:“拿進來?!?/br> 特助捧著兩個盒子進來,請示以后拿了一盒到董事長專用茶水間用泡茶的清泉水沖洗,然后裝在一個精致的磨砂果盤里送到茶幾上。 他那年輕有為、明明可以靠顏值出道卻偏偏選擇實力出圈的清貴老板,坐在沙發上,手肘支著膝蓋一瞬不瞬看著盒子里的草莓,仿佛在欣賞一件藝術品。 特助雖然好奇,卻沒敢多問,干好分內事就退了出去。 良久,宋明瑾捻了一顆草莓,入口品嘗。 草莓的汁水在口腔里爆開,清新自然的酸甜直擊天靈蓋,讓他不由閉上了眼。 良久,他給秘書打了個電話。 于是乎,留在明城談收購的鄭秘書,這天收到自家老板發來的指令:“三月底前我要看到項目啟動?!?/br> 鄭秘書:“……” 他能怎么辦?盡快談下來咯。社畜是沒有權利說不的。 好在老板給了他足夠談下此項目的價格區間,放出如此優渥、吸引人的拆遷補償價,不信丹鶴村的村民會拒絕。 事實也的確如鄭平所想——沒人拒絕得了他報的價格。 明鈺集團給出的拆遷補償很闊氣,村民可憑自己的喜好,選擇建好以后的療養別墅,也可選擇縣城的小區房。 別墅不用說,樓上樓下、前后院子,面積只會比原住房大。 小區房的話,以明鈺集團給出的置換條件,一套村里頹垣殘壁、本來就沒再住人的老房子,能換兩三套縣城新建的花園小區房。 試問哪個村民不愿意? 到時候賣也好、租出去收租金也好,都是錢??! 更何況,沒拿到房子之前,明鈺集團還會安排過渡房,不愿意住的,按戶口簿上的人頭給一筆周轉補償費。 一戶五口之家,光這筆周轉補償費,每個月就能領三千塊,直到領到房子為止。 這么好的事,上哪兒找去! 簽! 不簽是傻蛋! 于是,都不用鄭秘書催,收到消息的村民們特積極主動地回來簽字了。 個別去外地打工沒能馬上趕回來的,也不用他打電話催,村長還有街道辦都會積極主動聯系,對方騰出時間盡早趕回來辦了手續。 可以說,丹鶴村的拆遷速度,絕對稱得上全國第一。 全村除了徐茵家和村長家選了療養別墅,其他村民都要了縣城的小區房。 徐茵見進度這么快,不禁擔心剛租下的兩畝自留地,不會黃了吧? 可春耕開始,她就肥好田播好種子了,如今都快出苗了。 想了想,徐茵還是聯系了鄭秘書。 鄭秘書聽完都驚呆了,忍不住擱心里瘋狂吐槽: 你說你一個初中生,要這么積極干什么! 人種田大戶收到丹鶴村拆遷的消息,都打電話來求證,得知丹鶴村這個項目,明鈺集團是一定會拿下的,即刻改變了承包計劃。盡管個中費用由明鈺集團承擔,但起碼人及時止損了。 你說一個初中生,不好好上學讀書,跑山上承包自留地,還憑一己之力種了兩畝高粱、小麥,自家一畝地的西瓜也沒落下,究竟咋想的?還有咋做到的? 徐茵:“……” 她以為拆遷沒這么快的。 印象里,哪個開發商不和拆遷戶割鋸式地來回磨上一年半載才定下來? 于是想趁這會兒還有地,趕緊種了,回頭等雙方談妥了,她上哪兒弄這兩畝地去? 沒想到明鈺集團動作如此迅速,這就尷尬了。 鄭秘書也拿不準了,掛了電話直接匯報給大b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