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炮灰她選擇種田 第33節
“那也不小了?!庇趲煾抵鴮嵳痼@,“水稻放水插秧到現在才多久?我瞅著比咱們湖里養上一年的都大。是不是有什么訣竅?” 徐茵笑而不答。 于師傅手指點了點她:“行,這是你賺錢的門道,我不問了。今兒個過來,真是特地給我送這些的?” “是,但的確也有件事想托您幫忙?!毙煲鹨膊煌蜌?,直接表明了來意。 “借拖拉機?行是行,但要等農場的任務指標完成了才能往外借?!?/br> 這是一貫的規定,否則人人都去外頭掙外快了,農場的地誰來犁? “要不,我幫您犁?只要完成指標就行了是吧?” 她犁得快,省時間,順便也想為自己賺點能量點。 于師傅笑了:“你愿意我是再好不過了。走,上我那兒坐坐,這西瓜也是你家種的?” “是啊,我爹精心培育的,味道可好了,我敢打賭,農場的西瓜沒一個比得上我家的?!?/br> “喲?口氣這么大?” “不信您比較比較?!?/br> 比較的結果,自然是收獲了一批忠實吃客。 和于師傅一個辦公室的拖拉機手都圍過來,問徐茵她家的西瓜賣不賣。 當然賣了! 徐茵問于師傅借了張紙,記下了他們要的數量。 拖拉機隊一個辦公室,合計要了二十個瓜。 和于師傅約好,過兩天農場割完稻子就來幫他犁地,犁完借用一下拖拉機。 “對了于師傅,你們湖里有魚苗嗎?賣不賣?我家下季稻還想再養一批稻花魚,可魚苗還沒著落?!?/br> 于師傅幫人幫到底,帶她去了趟場長辦公室。 沒空手去,徐茵提來的魚和瓜,他分了一半送給場長。 徐茵心里記著趕明再給他補送一份過來。 農場場長正在接電話,對著電話那頭語氣沖得很:“優良品種?啥樣的才算優良品種?我們農場的瓜一直以來都是這個品種,你現在又說不符合,他娘的早干嘛去了……” 氣沖沖地掛了電話,場長平復了一下怒氣,才看向于師傅:“老于來了,找我有事?” 于師傅笑瞇瞇地遞上一支煙:“我這侄女想問問,咱湖里的魚苗賣不賣。我說這事兒以前沒有過,得問問您?!?/br> “魚苗?那確實沒賣過。要魚苗干啥?是哪個村要開魚塘養魚嗎?” “不是村集體,是家庭戶?!庇趲煾抵钢感煲?,示意她詳細說一說。 徐茵就說了稻花魚的養殖經過。 場長霍地一下站起來:“三個來月養到一兩斤?怎么養的?” 徐茵這回沒再瞞著,說了菜籽餅渣腐熟后做的新型魚食。 場長來了興致:“走!正好菜籽榨油后的餅渣還沒處理,你能示范一下具體怎么弄嗎?完了我親自領你去選魚苗?!?/br> 徐茵聞言,十分樂意地陪他去了倉庫。 好幾麻袋的菜籽餅渣,原本都是留著漚肥給田地施肥用的。 徐茵教他們怎么腐熟、和麥糠、麩皮攪拌的比例。 “三天后就能撒給魚吃了,魚很喜歡這種飼料,拿去釣魚的話,一釣一個準?!?/br> “好好好?!眻鲩L高興地拍拍徐茵的肩。 他聽于師傅介紹才知道,徐茵原來就是去年勞動節讓他蝕出五斤豬rou的拖拉機犁地小能手,也是合作單位——六中,近兩年來第一個被保送華大的學生。 第44章 八零極品小姑子(44) “品學兼優,巾幗不讓須眉!”場長朝徐茵豎起大拇指。 “走!這就帶你去選魚苗。我這批魚的祖宗,當初是從各地魚塘精挑細選來的,代代繁殖才有現在滿湖的魚,從來沒往外賣過苗,你是第一個。不過我說話算話,你要多少我都給?!?/br> 就是給的有點心疼。 因為徐茵要了一千條。 她打算三畝水稻田來平均分這一千條,剩下那畝稻田留著備用。萬一魚得了病,需要隔離開來養呢。 場長心疼歸心疼,還是兌現了他的承諾。 不過,他也在想:家庭戶都在稻田里養殖稻花魚,農場那么多水田,何不試一試呢? 而且聽徐茵說,水稻田不僅能養稻花魚,還能養螃蟹、黃鱔。 六月黃螃蟹最應景。 還有稻魚共生的水稻,稻穗結的特別好,既大又飽滿。 這要是養殖成功了,不僅多收獲一批魚,水稻畝產還能增個一兩百公斤。 徐茵離開前的一番話,讓場長豁然開朗。 他回到辦公室,低頭寫了一份計劃,寫完松了口氣,抬頭看到地板角落的大西瓜,笑著搖搖頭: “這稻花魚確實是個時興貨,可西瓜……” 農場那么大片土地,還缺一個西瓜吃不成? 不過忙活了半天還真有些口干舌燥,他讓秘書進來把瓜切了,隨手拿了片,咬了一口。 “嚯!這是什么品種的瓜?” 太好吃了吧?。?! …… 徐茵回到家時,臨近傍晚了。 院子里依然圍著很多人,都是來打聽稻花魚的養殖方法的。 看來下半年,徐家村會增加很多稻花魚養殖戶。 這么一來,年底的魚價可能會波動。 不過沒關系,魚價便宜了,老百姓的餐桌上才能頓頓看到魚。 況且,任何一個行業,都是循著“沒人干”到“搶著干”,再到“優勝劣汰、勝者為王”這一市場經濟規律有序發展的。 只要自家的稻花魚肥而鮮美,不怕與人競爭。市場經濟下,品質才是一切的保障。 徐母送走村民,給閨女盛了碗綠豆湯:“怎么樣?于師傅肯借拖拉機給咱們用嗎?” “嗯,不過我得先去幫他把農場的地犁好,他們也是有任務指標的?!?/br> “那是應該的?!?/br> 徐母就是心疼,大姑娘家家的,開著個拖拉機在地里來來回回跑,曬黑不說,人還要消瘦。 “明天殺只雞,給你燉湯補補?!?/br> “還是割稻子那兩天殺吧,給爹和舅舅他們都補補?!?/br> “也行,那明天媽去排隊買點骨頭給你燉海帶湯喝?!?/br> 農忙時節大家都會買點rou補補,因此rou很緊俏,去得早都不一定有,只能搶點骨頭。 “對了,魚苗有去打聽嗎?哪兒有賣?都怪我!沒提前問湖塘村訂,現在去問,湖塘村不賣了,說買的人太多,他們自己不夠養了?!?/br> 其實湖塘村看到徐家村稻魚共生的養殖法,下半年也打算試試,因此不準備賣魚苗了。 其他幾家跟老徐家差不多,都沒什么經驗,直到收獲了才想起下一季的魚苗還沒著落。 好在平陽縣不小,稻花魚養殖一事目前就徐家村及周邊幾個村莊知道,還沒傳開。 附近買不到魚苗,跑遠點還是能買到的,無非就是麻煩點。 這時,徐老爹回來了。 “路上碰到建軍,他說有個夜校同學家里承包了個魚塘,答應賣他一批魚苗,問我們要不要一起買?!?/br> “不用了爹,我正要跟你們說,我跟農場訂好了,一共一千條,是場長和我一起選的,條條都是好苗,還給單獨拉了個網,到時間帶著桶去裝就是了?!?/br> “……” 二老愣了幾秒,才反應過來。 “農場里的魚?那是真不錯!” “我家茵茵真能干,出去半天,交代的幾件事都干成了?!?/br> 徐母高興得又想去外頭顯擺了,被徐茵一把拽?。?/br> “媽,魚苗沒到咱家前你可千萬別往外說,不然到時候大家都涌去農場買了,場長煩不勝煩,干脆連我家那一千條也不賣了咋整?” 徐母一聽有道理,立馬折回來,沒事連院門都不敢出了,生怕一不留神說漏嘴,把閨女好不容易搞到的魚苗給顯擺沒了。 稻花魚是個新鮮貨,不愁沒人買。 徐茵本來想和西瓜一樣拉去縣里擺攤的,結果剛收上來,就被村民們你兩斤、我五條地買走了不少。 有些是買不到rou,拿魚來補身子,畢竟農忙耗體力。 有些是覺得老徐家今年運勢不錯,買條魚回去沾沾好運,說不定下季自家養的稻花魚也能有這么好的收成。 還有幾戶定了農忙后結婚、嫁女辦喜事,本來就要去采購十幾桌的魚。 稻花魚跟野生的沒啥區別,生命力旺盛,養在水缸里能活好幾天,撐到辦喜事沒問題,就問老徐家買了。 同個村,拎個桶上門就行,交通費都省了。 總之各有各的盤算,這倒是便宜了徐茵家。 兩百多條魚,留一部分自家吃或送人,其余不出三天全賣出去了。 回款之快,樂得徐母手舞足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