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書迷正在閱讀:今天也請好好裝人、你管這叫嬌弱反派、惡毒炮灰他過于貌美、穿成男頻文里的極品爐鼎(修仙np)、快穿之炮灰她選擇種田、帝高beta特招生(abo nph)、飛機失聯后的第十五年、與影后前任限時復合、和隱形豪門繼承人戀愛翻車后、今天仍不知老婆是首富
文驚訝地看著franz,眼睛里迸發出盛大的光芒。一向對他的鋼琴演奏沒有多大反應的文,卻意外的喜歡上了franz的小提琴。 新老師不得不答應franz留下繼續學習鋼琴。而小提琴班的老師則邀請他轉去學習小提琴,因為他在小提琴上明顯更有天賦。但franz拒絕了,因為母親和父親生前都非常希望他成為一位鋼琴家,所以他不得不遺憾地放棄小提琴,因為很難有音樂家可以同時精通這兩種樂器。 某天,franz發現文偷偷在撥動他的那把廉價的小提琴(從一個舊貨樂器商那里換來的),表情認真且非常歡悅。franz決定讓文代替他學習小提琴,打算多送幾家顧客的牛奶。幾個月后,文終于進入了小提琴初級班。 文是具有天賦的,即便再復雜的曲子,他都能頃刻背誦下來,這是一種極其驚人的才華!他的老師非常高興,但又失望于他是個東方男孩,家里還沒有錢,于是到了后來也不愿認真教他。 文感受到了老師的輕慢,他便自己想了個辦法,每天下課后在維也納音樂大廳附近的小巷口演奏小提琴,他希望,哪怕隨便一位小提琴家能看到自己,好心給自己一些指點,哪怕是帶有善意的譏諷也能讓自己受益匪淺。他想要學習更多的技巧,想要演奏的更好,因為這能讓franz露出特別燦爛的笑容。 但他沒有等來小提琴家,卻被一群曾經得罪過的小混混給打傷,為了保護手指,他只好犧牲了琴。文非常傷心和悔恨,盡管franz沒有責備他,他也一樣難過。文退出了小提琴班,franz十分生氣,但文相當堅決,他決定去學做廚師,先改善兩人的生活,等成年后再學習小提琴。但franz不同意,兩人大吵了一架! 這時候,franz十八歲了(1927年),他得到了一家劇院的聘書,去教授鋼琴。franz的鋼琴技巧越來越高,文卻遭到了更大的打擊,他被同事冤枉在一盤菜里添加了花生導致客人過敏,franz為了將他從警局救出來,花了很多的錢。 文沮喪不已,覺得自己成為了franz的累贅,試圖離家出走,卻被人騙了買到一張假火車票。文不得不往回走,在經過維也納中心公墓時,聽到了一位老人在貝多芬墓前演唱歌劇。他被老人的舉止所深深感動,終于決定回家。 franz因此一個月不和他說話,并再次將他送到小提琴班,而這次文沒有再反抗,重新刻苦地學習小提琴,并下決心再也不放棄了。就這樣,兩人相依為命地繼續生活著…… 一個成為了維也納最有前途的鋼琴家,一個則是當時最年輕的小提琴手。他們因為出眾的音樂才華獲得了較高的社會地位,日子不再拮據,兩人住上了大房子,也有了自己獨有的鋼琴和小提琴。 而他們之間的感情也好像美妙的樂曲一樣,不知不覺滋長和蔓延。但兩人都沒有想要說破的意思,因為當時的社會風氣不允許同性之間的丑聞出現,他們又是貧民出身,沒有貴族背景,一旦出現一丁點的不良言論,樂團都有可能解雇了他們! 為此,他們既甜蜜又痛苦。因為能夠朝夕相對而甜蜜,因為無法言說的情意而痛苦。 平靜的日子如流水般流逝,期間兩人間也爆發過爭吵和矛盾,最后一次分歧則起源于文的政治立場。他被共產主義思想所感染,對于侵犯自己祖國的外國人表現出明顯的排斥和反感。 franz希望他能收斂一些,然而1939年9月1日二戰爆發了,聽聞消息的文想要前往前線,franz卻不肯。 文也舍不得和franz分開,但他的祖國正在遭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犯,他作為一個華國人,無法坐視不管!最終,franz放下了心里的執著,親自將文送上了輪船。 但他們誰也沒能想到——這一別竟是永遠!franz在數年后得到文的消息時,華國已經迎來了解放戰爭,他想要踏上華國的土地尋找文的足跡,然而卻遲遲無法成行。 終于在54年,franz能夠成行了,但他的身體卻不行了,他患上了肺結核,還因為長期的抑郁癥變得脾氣古怪,難以溝通。終日里,他除了演奏閣樓上的鋼琴和小提琴,就是坐在碼頭上,包含期望地遙望著東方…… 他的學生瓦爾將他的傳奇一生編寫成了傳記,并在書的末尾寫到,這位偉大的鋼琴家終其一生都在等待一個人。他精通鋼琴和小提琴這兩種樂器,且都是大師級別,風格能大氣磅礴,可厚重壓抑,卻也能溫柔浪漫,細膩深情。世人都在猜測他一定有一位非常摯愛的情人,但他卻終生未婚。 直到死,他都沒有等到那個人。其實,瓦爾早就在很早前得到了消息,文當年回到華國后立刻參了軍,成為了一名坑日勇士,但40年的時候就已經在一場戰役中被流彈擊中身亡。他臨死前將自己琴盒的鑰匙托付給了政委,而這位政委歷時十幾年的時間才讓鑰匙和琴盒重新回到了一起,并根據琴盒里留下的一行地址,給franz寄了一封信。 這封信被瓦爾看到,卻隱瞞了下來。他不敢告訴老師文的死訊,他害怕一旦franz知道了,就會再也支撐不下去……franz因病離世后,維也納愛樂樂團為了紀念他,將小提琴首席空置了三年。 當雋言看到最后一頁,抬手摸了摸眼角,發現臉頰早已沁涼一片。 他緩了緩,喝了杯水,立刻給路云打了電話,激動道:“云哥,我要把《追音》拍出來!這個故事太動人了,我們應當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