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南方與淮揚地界的襄陽王,有探子來報,有蠢蠢欲動的架勢,若是不能盡快把淮揚兵打退,估計大沐王朝真的要亂套。 崇德帝重文輕武,朝中善武者幾乎都在邊疆守城,其他能夠領兵打仗的只有一群老邁年高的國公、侯爺。 正當朝堂一片死寂,兵部侍郎上前:“稟圣上,臣聽聞翰林修撰葉承穆文武雙全,可承擔主帥一職?!?/br> 眾皆嘩然,翰林修撰那是什么官,考中狀元才被授予的官職,你說一個科舉狀元,還六品官,讓他領兵打仗? 兵部侍郎的腦袋怕不是被糊了漿子吧? 兵部侍郎說出這番話也是捏了一把汗,就怕皇帝震怒,治他個殿上胡言的罪名。 萬一圣上陰晴不定,冒犯了圣意,砍頭都是輕的。 悄悄楷下頭上冒出的冷汗,兵部侍郎手里緊緊捏著笏板,煎熬的等待崇德帝的宣判。 殿上大臣瞬間打破了寧靜,開始交頭接耳,竊竊私語起來。 “這兵部侍郎也太過兒戲,打仗豈是開玩笑的,竟然讓一個剛做了沒幾日的翰林修撰去領兵,說出去,別人只以為我大沐無人?!?/br> 兵部侍郎躬身在下面,離那些大臣極近,聽到不知是誰說的話,內心嗤笑,現在怕外人知曉大沐無人了,剛剛怎么一個個啞巴似的,不主動請纓去前線呢? “唉,看圣上聽完半天沒有說話,就知道這兵部侍郎完了,說誰不好,偏偏說一個無甚官職,還不知道深淺的文狀元,呆會兒說不定雷霆發怒,咱們還是不要出聲,默默站著就好?!?/br> 呵,竟然在這說風涼話,人家狀元就是文武全才,比你們這些酸儒強的不止一星半點,不想說話就閉嘴。 兵部侍郎是楚國公的人,讓葉承穆領兵打仗也是國公爺叮囑過的。 本來兵部侍郎說完內心很慌張,就怕崇德帝怪罪,但聽完那些嘰嘰喳喳的大臣在一旁嚼舌根,恨不得親生上陣和他們對罵。 兵部侍郎早年也是個習武的暴脾氣,只是官場消磨,磨掉了不少硬脾氣,如今倒是被那些只會說大話的文臣氣的要恢復本性。 就在兵部侍郎要暴起的時候,御座上的崇德帝開口了。 原本皇帝聽到兵部侍郎提議的人也覺得荒謬,想斥責他兩句,罰些俸祿便罷。 但轉念一想,主帥也不是必須要上場殺敵,只要會些兵法擺陣即可,楚黎軒不也是一個文狀元嘛! 越想越覺得是這么一回事,當即下旨:“既然兵部侍郎推薦,想來是有些才能的,擢封葉承穆為云麾大將軍,即可啟程,去往江泰,行一軍主帥之權?!?/br> 云麾大將軍是從三品官職,比江泰將軍差了一點,但崇德帝既然說行一軍主帥的職權,也就是說無論官職大小,都聽令于葉承穆。 早朝討論主帥的人選就這么稀里糊涂的定下,葉承穆接到圣旨被告知立刻啟程。 葉柒不放心兒子,直接和葉承穆一起去往江泰。 昨夜,楚國公已經提早告知了他們的計劃,沐澂灝也派了一些人手過來護送,并將一包李神醫根據顏柏的那包藥,研制出來的仿品帶上。 告訴葉承穆,若是時機不妙,就只能走這下下之策。 畢竟葉承穆和楚黎軒還是不同,人家是世代熏陶,從小培養的將帥之子,是葉承穆才練起來的武功和紙上談兵沒法相比的。 不過有老國公暗中派去的軍師,和葉柒及幾位影衛,不在失掉城池和保護葉承穆的安全,還是比較輕松的。 又打了兩個多月,前方戰線已經穩定下來,各地的圍剿也進入了高潮,眼看就要結束。 八百里急報又傳了過來。 “報——北疆傳來軍情,蠻人偷襲北陵關,定北將軍身受重傷!” 事情奇妙的是,這日滿朝文武竟然都在朝上,就連太子也在。 沐澂灝余光看去,發現太子在聽到急報時身子晃了晃,臉色瞬間發白變得十分難看。 第97章 山雨欲來 沐澂灝瞇了瞇眼睛,事情似乎越來越有意思了。 不過,雖然定北將軍深受重傷,但沐澂灝知道副將是楚黎軒的人,北疆應該不會出錯。 只是…… 過了這么久,淮揚還沒有楚黎軒的消息,難道真的…… 沐澂灝暗自搖頭,上輩子亂世成那樣,楚黎軒都好好的,沒道理如今就一個藩王,他還打不過,也許這是一種戰術? 沒心情再想這些事情,只聽著御座上的崇德帝正大發雷霆,底下跪著一群瑟瑟發抖的大臣。 氣的皇帝竟然“咳咳咳”起來,臉紅脖子粗的臉色,和市井中罵街的粗鄙小人一樣。 眼瞅著太子站在最前面,兩股戰戰,險些要站不穩。 沐澂灝暗諷,如今怕成這樣,當初何必鋌而走險,與虎狼謀皮,真是不知所謂! 憑借著楚黎軒給的令牌,沐澂灝調遣人手往府平城派了不少影衛,成功查出太子與蠻人皇室的交易。 也不知是該說這個太子單純還是愚昧,起初兩人相交確實是通過中間人介紹。 太子想要斂財,蠻人需要權勢,兩人一拍即合。 當然,蠻人雖然塊頭很大,但也不僅僅是四肢發達,他們的頭腦并不簡單,不然是如何想出那么多法子大肆斂財的呢! 對方暗地里留了心眼,經過多方試探,打聽到幕后太子的身份,得到了許多大沐的情報,并且借太子之手在府平及周邊幾座城池開設藝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