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徐耿老不樂意了:“王爺,咱們都認識這么久了,還徐監官的叫,多見外,就叫老徐!” 沐澂灝為徐耿的豪爽笑笑:“恭敬不如從命從命,不過老徐不合適,我還是叫您耿哥吧?!?/br> “行,這個合適,就叫耿哥!”徐耿徹底露出自己的真面目,大碗喝酒,大碗吃rou。 相比于之前文鄒鄒的監官模樣,沐澂灝顯然更喜歡這樣稱兄道弟的作風。 “耿哥,我看你也不喜歡文官那一套,怎么不考武舉,反而從科舉入仕途???”捏了個花生米扔進嘴里,王妃不在身邊,不用拘那么多小節。 “害,當今圣上重文輕武,你又不是不知道。說來不怕你笑話,若不是我家祖上也是讀書人,有那么點底蘊,就是我老娘耳提面命,我都考不出來嘍!” 還有一點沒有說的是,如今天下雖無甚多戰事,但天災頻起,田地里收成不好,還要納稅交公,百姓們堪堪能吃飽,哪里還有余錢去讀書? 士農工商,百姓寧可去從事低賤的商人,做小本生意養家糊口,也不愿入仕種地。 所以考科舉的人很少,寒門里沒有錢,也出不了貴子。 商人賤籍不能入仕,普通百姓沒有銀錢,所以科舉當官的大部分都是官宦人家。 徐耿考官自然就容易許多。 第61章 不醉不歸 沐澂灝微微嘆氣,這天下若不換一個英明的皇帝,恐怕真的會禍亂戰起。 徐耿看著王爺嘆氣,心中一動,小聲說道:“如果有機會,王爺您……想不想做那個位子?” 徐耿是楚黎軒的人,但也不是那種核心人物,他們的計劃不能告訴太多人。 所以徐耿一時猜測,楚世子若是要另尋明主,說不準就是眼前這位! 就算是沐澂灝,如果沒有上一世的記憶,他也不知道,原來楚黎軒是屬意葉承穆做皇帝的。 當然,如果葉承穆執意放棄,沐澂灝如今脾性已改,比崇德帝強上太多,楚黎軒改變主意也是理所應當的事。 可惜,沐澂灝早已沒有那個想法。 搖搖頭,皇位就是另一個火坑,他才不會擺脫眼前的困境再跳進另一個:“耿哥說哪里的話,我這一身武將痞氣,哪里是那塊料,絕無可能?!?/br> 徐耿可惜的咂咂嘴,不死心的繼續道:“怎么會?這賑災不就處理的井井有條!我徐耿當官這么多年,還沒見過哪個官員像你這么厲害的,只用倆月就處理完了?!?/br> 雖然徐耿有什么話都直說,但沐澂灝看的出來他嘴巴特別緊,到現在也沒透露出和楚黎軒的關系。 沐澂灝不怕他知道什么,在外面亂說:“不瞞耿哥,其實這些手段都不是我想出來的!” “哦?那……不知是何方謀士這么有才,老徐我都想見一見了?!毙旃⑾朕垡晦圩约旱暮?,激動的問道。 雖然徐耿早年練武,但是為官這么多年,自然是和那些老學究一樣,特別惜才。 “這人耿哥也認識的?!?/br> “我也認識?到底是誰,老弟就別賣關子了!” “就是工部尚書溫子然,我的岳父?!?/br> “哦,是他呀!”徐耿恍然大悟。 平時上朝時,溫尚書雖然是三品大員,但是存在感實在太低。 滿朝的文武大臣,都沒見他說過幾次話。 至于溫子然是怎么當上工部尚書的,說來也巧,上一位尚書犯事被革職,底下人手良莠不齊。 恰逢前不久皇帝修了個別院,有處牌匾的木雕做的不錯,皇帝詢問誰人所做。 當時摸不清崇德帝是什么意思,一個個也不敢搶著上前,溫子然老實,這活確實也是他負責的,就上前承認了。 崇德帝龍顏大悅,賞了不少東西,這可把一幫同僚羨慕死了,悔不當初。 所以工部尚書被革職后,沒有替補官員,皇帝就把溫子然拉上來了,最關鍵的是,溫子然出身寒門,沒有背靠,深得崇德帝心意。 當時溫子然還只是個小小的水部郎中,從五品的官職,得了皇帝的青眼,一下子就連升數級,當了尚書。 也不乏小人嫉妒,但是溫子然實在是太老實,上朝什么意見也不敢提,只會守著自己那一尺三寸地。 工部沒什么打打殺殺的大事,搗鼓修繕、屯團、水利等工程,不涉及錢、權、兵,只要不是犯抄家滅門的大罪,頂多罰些俸祿就完了。 眾人見沒啥可折騰的,也就歇了那些心思,將矛頭轉而指向別人。 徐耿沒想到這么老實巴交的人,竟然悄摸摸有如此大才,真是人不可貌相。 也難怪,若是溫子然沒什么真才實干,也不會安安穩穩在工部尚書的位置上呆那么多年。 徐耿了然,拍拍沐澂灝的肩膀:“老弟真是有福氣,王妃賢良淑德,岳家也是這般有才干,若不是……”身份尷尬。 唉,徐耿嘆了口氣,敬對方一杯,沒繼續說下去。 沐澂灝知道他要說什么,只笑笑,沒說話。 若是上輩子的他,確實會感嘆造化弄人,然而,死過一次的人,還有什么是看不開的。 “耿哥別想那么多,我都不在意,這嘆什么氣,今兒我們不說這些惱人的事,只喝酒!” “好啊,只喝酒不說事,老徐我多久沒這么痛快的喝了,咱們不醉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