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回過神來的胖夫人想躬身行禮,被太妃給阻止了:“今日出來陪媳婦逛逛,她年紀小不懂事,瞎說的,夫人不要放在心上?!?/br> 胖夫人搖搖頭:“太妃娘娘,不敢稱您一句夫人?!?/br> 太妃笑笑:“剛剛和我兒媳聊的這么愉快,這么到我這里就這么拘謹了?” 胖夫人擦擦額頭的汗,剛剛也不知道您是太妃??! 胖夫人嚇得沒說話,也不敢轉身直接離開。 氣氛膠著,太妃也不想看布料了,直接拉著溫沫瀾要走。 結果溫沫瀾走是走了,聲音一點沒減?。骸澳稿?,剛剛兒媳也沒說錯嘛,就是這個樣子嘛!” 后面傳來太妃小聲訓斥的聲音,眾人就聽不到了。 整個二樓的人不少,剛剛她們說話的聲音也沒有刻意壓低,導致該聽見的人都聽見了,沒聽見的人也被傳開聽到了。 一時間,安王府窮的連包廂錢都付不起的流言就傳開了。 接下來溫沫瀾沒有央求太妃去別的地方,寧太妃也沒問她,兩人默契的回了王府。 回府后,太妃也沒把溫沫瀾叫過去問話什么的,溫沫瀾心里有些犯嘀咕。 到底是利用人家,還丟了王府的面子,溫沫瀾怕太妃真的生氣,趕緊叫紅櫻拿鑰匙。 把英久也一并拉進小庫房里,挑幾樣東西給太妃賠罪。 太妃回到寧心苑,常嬤嬤沒有跟著她們進同記布莊,跟著的是幾個小丫鬟。 太妃就把在布莊里發生的事情,告訴了常嬤嬤。 常嬤嬤是太妃做姑娘的時候,就是太妃的嬤嬤了,年紀大了腦袋不怎么靈光:“王妃此舉是為了什么?” 太妃喝了一口手里的茶:“沒什么,就是小孩子的一些把戲而已,不會影響到王爺?!?/br> “那就好,只要不影響王爺就行?!?/br> 常嬤嬤看著常年鎖眉的太妃,今日竟然舒展開來,感慨道:“看來王妃真的有一下子?!?/br> “怎么說?”沒想到常嬤嬤會夸對方的太妃,吃驚道。 “您瞧,您現在的表情多生動,以前老是愁眉苦臉的,都不好看了?!?/br> 太妃笑道:“常嬤嬤,你不也是一樣,如今都會打趣我了!” 兩人正說著話,外面一個小丫鬟通報:“太妃娘娘,王妃差人拿了些東西給娘娘送過來?!?/br> 太妃應聲,讓常嬤嬤把東西拿進來,是一個長長的盒子,太妃拿到手里打開一看,里面放著一幅畫。 太妃把畫拿出來,打開看了一下,不由得驚嘆出聲。 常嬤嬤湊近一看,發現竟然是七畫散人的一幅真跡,也很震驚。 作者有話要說: 作者君東施效顰,仿八大山人編了個七畫散人的名。 第16章 謠言 太妃把東西收起來,隨后一想就明白對方為什么這么做了,原來是怕自己生氣。 不過這禮送的確實貼切,太妃心里高興,面上就顯露了出來,常嬤嬤看到太妃這么開心,站在一旁默默伺候。 原本溫沫瀾不知道送太妃什么,才能讓對方開心,想著女人都喜歡珠寶首飾,挑一箱送過去算了。 轉念又覺得這樣太過敷衍,若是太妃就是那種不喜珠寶的奇女子呢! 她還和沐澂灝簽了契約,答應好好照顧對方母妃,如今不能食言。 英久是王府的人,應該或多或少知道些王妃的喜好:“英久,你知道太妃喜歡什么嗎?” 但是英久只是王府的一名影衛,哪里知道主人家的喜好,搖搖頭:“王妃,奴婢不知?!?/br> 沒辦法,溫沫瀾只能自己想,后來還是紅櫻從趙嬤嬤口中問了出來。 原來,先皇在的時候,格外寵愛安王的母妃,就是如今的寧太妃。 寧太妃喜歡七畫散人的畫作,先皇就舉國之力為她尋找七畫散人的真跡。 七畫散人是大沐王朝開國皇帝時期的一位畫師,每一種類型的畫作只畫七幅。比如,山水的畫七幅,花鳥的畫七幅,鬧市的畫七幅等。 寧太妃最喜歡七畫散人的仕女圖,當年,先皇張貼皇榜也只尋到了六幅,還差最后一幅沒找到,就駕崩了。 正巧,溫沫瀾之前清點嫁妝,重新抄寫禮單的時候發現,她的嫁妝里正好有一幅仕女圖系列的畫。 娘親留下來的嫁妝,都是外祖的家產換來的。 外祖是個商人,不可能買回來一幅假畫,溫沫瀾就把畫單獨取了出來,讓紅櫻給太妃送了過去,希望不要介意今天,她利用對方的事情。 對于小孩子的哭哭鬧鬧,太妃本來就不生氣,而且這位王妃說不準就是王府未來沖出牢籠的突破口,她是很高興的。 一時高興就忘了安撫一下兒媳,讓人家誤以為她不開心了。 太妃讓人把自己首飾盒里最里面的那個玉鐲拿出來,包起來讓人給王妃送過去:“就說,是太妃送來給王妃壓驚的?!?/br> 等溫沫瀾收到東西,確認太妃并沒有生氣,這件事才算翻過篇兒去。 * 日子一天天變暖,百姓也有閑心出來嘮嗑聊天,慢慢的那股謠言就傳到了后宮。 太后身邊一個泡茶的宮女,叫采荷,偶然間聽到幾個灑掃宮女的閑聊:“陛下和安王爺不和,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之前安王受了那么重的傷,陛下沒有獎賞對方,還隨便給對方賜婚了一位工部尚書的女兒?!?/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