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夸我的神探祖父穿越爹 第259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真沒想在過去的年代當學霸、穿成耽美文總受的炮灰室友、給反派當崽那些年[快穿]、小君后、穿到獸世做祭司[穿書]、獸世養山君[種田]、招財樹今天也在養崽、穿到蟲族和軍雌相親、我死后的第十年、醋缸王爺只想追媳婦兒
最擅長砸人力物力用“窮舉法”的他,也都不敢想用這樣瘋狂的方法,從一群指紋里比對出一個指紋,尋常人可能要花七八天時間,大概率還是無果,有點技術的,也要不少時間,哪里敢這么辦案子? 他先微微給聶尚書捧了一下,緩沖了一下他的情緒,也算給了他點面子,這是他性格,也算是他的為官之道。 聶尚書表情一變。 但不等他說話,王侍郎就話鋒一轉:“但是普通人不行、尋常情況不行,不代表狄世子不行?!?/br> 他淺淺給聶尚書墊了一下,就開始對他的冰糖葫蘆款政績許愿樹大吹特吹:“聶尚書怕是不知,狄世子有一雙能辨微毫的銳眼,被狄世子這雙眼睛送到午門斬首的兇犯,應當比兵部留京任職的人數都多了?!?/br> “被砍掉的腦袋全都掛起來,當燈籠點的話,應該能掛滿整條正陽大街?!?/br> 殿上異常的安靜,感覺好像有一股冷風吹進來,從褲腿往上鉆,直涼到背后心口處。 什么時候的事?他們為什么沒聽說過? 王侍郎繼續說:“除了窮兇極惡,午門斬首的。狄世子所抓死刑犯,關押長達二十年的罪大惡極之人,如今也關滿了刑部牢房?!彼D了頓,給大家透露了一點刑部下半年的工作,“刑部正商議要不要申請新建一處地牢?!?/br> 這里王侍郎用了一點夸張的手法,當然不可能都是狄昭昭一個人做的,但確實是狄昭昭出現后,原本綽綽有余的牢獄,如今已經處于超負荷狀態了。 原本獄卒算是油水多,壓力小,相對清閑的差事,如今個個喊苦,巴不得找個人替自己,趕緊換出來!太累了! 這次連狄昭昭都有點驚呆了。 他竟然已經抓了這么多壞人嗎?他怎么都不知道??! 一個案子砍一兩個,一個案子關幾個,不多??!怎么總的算下來,竟然這么嚇人? 他感覺自己都好像要變成砍頭狂魔了,難聽,嫌棄。 王侍郎繼續說:“聶尚書對震動京城多年的連環酒樓縱火案有印象吧?狄世子當時年幼,就能從燒成炭的房間中辨認出兇手的指印,憑借兇手的足跡,就辨認出兇手慣用左手的特征?!?/br> 這案子過去好些年了,唯一的兇手也伏誅,倒是沒什么風險,也算是脫離了大理寺向外披露案情的保護期。 狄松實也補充道:“原本認定為兩個人同伙作案的錯誤信息,也是他勘破的?!?/br> “對對對,我怎么把這茬忘了?!蓖跏汤梢慌哪X袋,“即使換了鞋,再倒著走,當初尚且年幼的狄世子也能辨認出來,這是同一個人的足跡?!?/br> 王侍郎知道說技術大概率說不通,說了很多人也聽不懂,他從來都是會和人打交道的性子,直接改說真實的事跡,殺穿的一個個案子,揪出的一個個兇手,砍掉的一個個腦袋,無疑是最明晃晃的證據。 “這……”聶尚書唇角囁嚅,只感覺方才的言語和質疑有些蒼白無力。 殿上眾人,也是聽得一陣陣頭皮發麻,感覺天靈蓋都要被沖開。 狄昭昭看了一眼聶尚書,又繼續說起來。 他原本是帶著一點點情緒的,但隨著回憶案情,他的情緒才真的逐漸染上慍怒。 就是這些蛀蟲,為了一點錢財,置邊關將士生命于不顧,那些次等的武器都是發給最底層的兵卒的,尤其會被范澤言安排去一些非核心的、不受重視的區域。 即使不是主戰線,難道他們就沒有守衛這個國家,保護身后百姓嗎?當兵器被迎面砍斷,當箭矢被對方甲胄輕松崩裂,成為敵軍刀下亡魂時,可會瞪大眼睛,死不瞑目? 只因為寂寂無名,只因為不在主戰場上,就只配悄無聲息的死去,甚至還要被人評一句軟弱孬兵嗎? 整個組織下面的人,有三成左右是蕭徽探查出來的,其余有五六成則是依靠他們活動時留下的痕跡,一層層扒出來的。 但凡有交集,交集處必留有痕跡,人類活動的本質就是各種痕跡的交換。 眾人安靜地聽著,也不知是什么默契,沒有人再對狄昭昭提出質疑,覺得他年歲稚嫩,辦事不牢靠,反而屏氣凝神,聽得認真。 聽著聽著,也逐漸習慣了,在心里發顫的同時,竟不得不承認,一點點查出來的東西,還有防不勝防的手段,是極為有吸引力的。 若他們手下有狄昭昭這樣的人才,許多人只想到這一處,腦子就瘋狂運轉起來,腦袋發燙的同時,腦子里不由浮現:政績,政績,政績;升遷,升遷,升遷。 其實當底層的人查清到一定程度,中層的人就藏不住了。 就好像一池魚塘里的魚,把最多胖頭魚都撈起來了,剩下幾只水蛇也就無處藏身,一眼可見了。 “第一個暴露的中層,是這個代號烏頭狼的人,乃太原王家三房庶子,行七,名王之節?!钡艺颜芽聪蚴捇蘸妥娓?,“到了中層,只靠痕跡物證就不夠了,師父抓了一些人,進行了審訊?!?/br> 最底下一層的人,因為人多,且要做事,所以留下的痕跡多,痕跡雜,甚至還有一些固定的規律,好搜集。 相比之下,中層的人就沒這么簡單了。他們人數少,因為大多是指揮人干活,出現的頻次少,留下的痕跡也少,甚至有些遠程指揮。 不過狄昭昭也是才知道,原來師父每次給自己送來的消息,有一半都是祖父派去的人,就地審出來的,師父讓他傳的那封信,就是希望大理寺支援的。 甚至祖父還遠程指導了一些審訊。 “審訊速度非??欤?!” “比我和師父兩個人加起來查探的速度都快,總是我們還沒查出新的線索,或者上一個還沒忙完,審出來的新消息,新線索,新成員就又來了!” 說到這里,狄昭昭就眼睛亮亮地看向祖父。 原本落在狄昭昭身上的視線,也都隨著他的視線挪動,落到了狄松實身上。 平日里不怎么出風頭的狄松實:“……” 狄松實并不是喜歡出風頭的性子,他更喜歡踏踏實實做事,故而前些年寂寂無名。 他至今都鬧不清楚,為什么查了一個普通的拐賣案,忽然就聲名鵲起了。 到處都是說他是個好官的聲音。 他為了震懾宵小,順勢開了幾次公堂。 隨后是不得不給二郎寫序,隨后被那逆子拿去胡鬧??!竟然還讓小童沿街呼喊,簡直讓人面龐發臊??! 再然后,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狄松實回顧往昔,再看看如今場面,看著文武百官都把視線落在他身上。 是二郎和昭哥兒!他仔細回想,每一次名聲大噪,都跟這爺倆脫不開干系。 狄松實忽然感覺,太陽xue突突突地跳。 如今眾目睽睽之下,只能站出來簡單說了兩句:“這案子的審訊其實不難?!?/br> 狄松實說的是實話,人數越多,其實越好審,因為可以相互循環利用證詞,每個人都不知道對方是怎么說的,每個人又都害怕對方把自己供出來。 況且在抓到這些中層之前,已經摸透了許多下層的信息,帶著狄昭昭式獨有的清晰證據鏈。一點點地放出來,足以讓閉嘴不言的人膽寒:是誰被抓了?竟然交代得如此清楚透徹? 膽子小的更是臉色煞白,雙眼一翻,就暈了過去,醒來就渾渾噩噩,什么都交代了。 人數眾多 證據充足,在狄松實這里真沒有什么難審的。即使遇到一兩個嘴硬的,用點審訊技巧也就能攻破心理防線了。 但在外行人眼里,如此盤根錯節的大案,你說好審? 呵呵! 狄松實并不知道旁人心中如何作想,只語氣平古無波,簡單說了兩句:“中層里只有兩個隱藏的深一點,比如這個‘祖母綠’,他每次連面都不露,每次下達命令,就指定一條暗巷,從背靠這些暗巷的賭坊、青樓、酒樓窗戶往下一扔,是從三個與他見過面的中層嘴里發現了他代號的痕跡,最后找出了他的身份?!?/br> 想來他也是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也是怕死的,才如此小心謹慎。 只可惜要下達命令,要派人去監工,不可能完全對干活的下屬放手,更不敢完全放手。知道了這個‘祖母綠’的代號之后,就是從幫他監工,定期給他匯報的船長身上,順藤摸瓜找到了他。 “另一個難點的是‘黑蛇’,此人心狠手辣,查她時,她搶在我們之前,果斷地干掉了所有知道她身份的下屬,以至于差點讓她隱匿離開,她倒也不全是審理出來的,主要的突破點在足跡上?!?/br> 狄松實點出其中關鍵:“蕭常侍在許多人口供中‘黑蛇’曾經出現過的位置,搜集了到了大量的足跡,狄昭找到了相似的一組,并且確定了‘黑蛇’是女人,并且給出了她的身高,年齡,體態等特征?!?/br> “等等?!苯K于有人忍不住打斷了,這實在是有點超出認識,讓人有點不敢相信,“看腳印還能看出一個人的身高和年齡?” “人的身高與腳長存在一定比例關系,如果能看到一個人的腳印,或者是一串足跡,判斷得出腳長,就有一些方法和公式,可以推斷出人的身高,如果想學的話,可以到大理寺了解一下?!钡艺颜焰偠ǖ睾唵谓忉屃艘幌?。 原本他只是模糊有個感覺,但自從小蘑菇送了他那本關于足跡的書后,很多模糊的地方就清晰起來,許多困惑也都迎刃而解了。 小豆丁停更以后,這部分新學的知識,倒是沒有再出現在話本中了。 足跡確實是相對好學一點,有一些現成的比例、公式,還有針對發育中青少年的足跡鑒定方法,比如腳長:身高大約在1:6.876左右,又或者足長乘七減三,足長乘四加六十八等。 步長、步間距也有參考價值,比如誰都能想到,身高更高的人,步長會更大。一串大跨步逃跑的腳印,即使沒有學習任何足跡知識,也不會覺得此人是個矮子,小孩子。這其實也是一種無形中的經驗,生活在人群中就自然會有的經驗,善于觀察的人,類似的經驗會豐富一些。 按理說,只要認真學,能掌握這些知識,積累一些經驗,在場這些聰明人,其實有一半以上都能勝任足跡勘驗的工作,狄昭昭如此表示。 眾人:“……” 他們不由偷偷用余光看向自己的腳,面色復雜,他們也沒回鄉守孝,也沒大病一場,為什么這天下好像忽然變成他們不認識的樣子? 狄昭昭解釋完了足跡后,表示道:“通過身高、年齡等特征鎖定了人之后,其實功勞還是在祖父,因為此刻除了腳印,幾乎沒有證據和人證可以證明她是‘黑蛇’,祖父居然都能讓她交代了!” 狄昭昭覺得這簡直匪夷所思,這要是換了他,他是死也不會交代的??!這可是死罪??! 他微微振奮的聲音,還有烏亮的眸子,簡直是難掩的崇拜。 狄松實輕咳兩聲,威嚴的臉上有點不易察覺的薄紅,壓低聲音:“在朝堂上就不要叫祖父了,稱呼官職?!?/br> 狄昭昭點頭,又看向巨大帛布上:“這二十多人死得很快,我們邊查邊控制,但是對方殺人滅口的速度也很快,幾乎是邊查邊死人。也是這會兒,隱隱窺見了整個組織的構造,得到一些關于上層的信息,同時也是師父被追殺最狠的時候?!?/br> 狄昭昭暗搓搓給師父表功。 師父每次升遷,最后都有人上折子參他。被參是沒法避免的,畢竟他偶爾都想套師父麻袋呢??!既然沒法避免,那只能他多給師父表表功好了。 這一段確實是最忙也最兇險的。 “蕭徽大軍”在這個過程中,其實也遇到了不少風險?!伴W現”也并不是白白閃現,如果只是露個頭,其實也并沒有太嚇人。但若每次有“蕭徽”出現,都直指關鍵證據,有物證消失,甚至伴隨手下失蹤呢? 狄昭昭也給他們請功。 他們冒了最大的風險,來回奔波在案件的最前線,帶回來了許多關鍵的人證和物證,分散了敵方的注意力,當然不能就這么空手回去。 景泰帝即使是昨日聽過,今日再次聽到“蕭徽大軍”的解釋,還是免不了臉上肌rou顫動,幸好坐得高,遠處都注意不到。 他道:“云州虎莽騎兵剛毅勇猛,不畏生死,若將士皆能如此,忠君愛國正直剛強,何愁國勢不昌,失地難收?” 而后,他下旨,將此次跟隨狄昭昭一路功勞最大的“蕭徽大軍”分別封賞,品級連升三級,其余保護狄昭昭的人也都有賞賜提拔。 如此算下來,不算錢財方面的賞賜,只看在云州已經掃清匪徒、難以掙得軍功的情況看,跟著狄昭昭這小半年下來,至少少奮斗十年不止! 江驍騎等早就私下爭論過,到底怎么急行軍、怎么排兵布局才能實現“閃現”的武將,聽著一道道宣讀的圣旨和封賞,大為震撼,有種自己腦袋像敲木魚一樣被“鐺”的敲了一下的感覺。 所以他們當初爭辯的,完全錯了方向? 所以那些讓人聞風喪膽,嚇得對方亂了分寸的突襲,根本不是蕭徽這家伙奇兵出擊,拼了老命奔波趕路,而是狄昭昭帶著一群人輕輕松松實現的? 不少猜錯的人,也都陷入了沉思之中。 許多人來回打量狄昭昭、蕭徽,認認真真將這個小少年看在眼里,不由屏氣凝神,沉思:以后會不會要防的人又加了一個? 看看狄松實,剛直秉正,應該不至于? 又看看蕭徽,心一下又顫了起來,這行事風格,除了像蕭徽這個混蛋之外,還能像誰? 當年,狄寺卿到底是怎么想到,讓孫兒拜蕭徽這個家伙為師的?怎么想的?。?! 蕭徽樂呵呵。 尤其是看到幾個老愛參他的老學究好像牙酸、又好像吃了屎的表情,愈發樂不可支,他就愛看大家牙癢癢又不敢惹他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