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節
書迷正在閱讀:辭晚(兄妹)、迷津蝴蝶、上流假象、咸魚在文娛行業里瘋狂內卷、梟鳶、末世后我成了瘋批alpha們的安撫劑、能無限回檔了當然要做救世主、夸夸我的神探祖父穿越爹、我真沒想在過去的年代當學霸、穿成耽美文總受的炮灰室友
話到這里,何不見本以為赤元子還要夸夸他,沒想到赤元子話鋒一轉,道:“真不愧是我赤元子的徒弟?!?/br> 何不見不由得露出些許驚訝,隨后赤元子的聲音大笑起來。 何不見聽到赤元子爽朗的笑聲,也忍不住跟著笑了起來。 “好了好了,”赤元子笑夠了,“不廢話了,成就上品金丹意味著你已跨過了追求大道的第一個門檻,可以正式修習道法,也有資格被稱為真人了?!?/br> “太無宗藏經洞中,所藏的金丹期可修道術有四十九種,其中部分是《真經》中所載的,部分是太無宗先人所創的,部分乃是太無宗門人自外界游歷過程中得來的?!?/br> 何不見不由得問道:“這四十九種道術,弟子能全部修習嗎?” 何不見剛說完,便覺得額頭一痛,仿佛有人敲了他腦門一下。 “貪心鬼?!背嘣拥?,“并不可以,這四十九種道術中有相互抵觸、不能兼修的,你頂多可以修三十余種?!?/br> “不過盡管如此,為師依舊不建議你將三十余種全部修習?!?/br> “修習道術并非是越多越好?!?/br> “修士修行所求的,乃是大道?!?/br> “這世上大道三千,修士不可能窮盡所有,只能選擇一條進行修行?!?/br> “從金丹再向上,便是叩問本心、尋求與自己契合的那條大道,并不斷前行的過程?!?/br> “道術僅僅是大道法則延伸出來的支脈,小技末流爾?!?/br> “然而許多剛剛成就金丹的修士,甫一突破,便被浩繁的道術與驟然提升的力量迷惑了心眼,往往將自己的精力浪費在修習不同的道術上面?!?/br> “浪費了壽元事小,最可怕的便是徹底迷失在了道術中,再也尋不到自己所欲求取的那條大道?!?/br> “靈和,你知道金丹期的五元吧?” 何不見道:“金丹期有五元之境,也即將后天所生的濁精、游魂、妄意、識神、鬼魄這五賊,復歸于元精、元性、元氣、元神、元情?!?/br> “五賊復元,陰克陽反,方能五元歸一,成就元嬰?!?/br> 說到這里,再一聯想赤元子所說,何不見喃喃道:“五賊復元,五元歸一……” “師父,我明白了?!?/br> “金丹期五賊復元、五元歸一的過程,也是尋求自己所愿修的那一‘道’的過程?!?/br> 何不見再次望向這片虛空遠處那些斑斕閃爍的點點星辰,剛剛浮起來的心驟然重新沉了下去。 雖然赤元子并沒有嚴厲地斥責他,只是帶著些戲謔地敲了下他的額頭,但何不見此時已經明白了,他之前的心境是有問題的。 他剛剛突破金丹,就如同高考結束后的學生,難免心浮氣躁,對未來的大學生活有著種種不切實際的設想和雄心壯志。 有著這樣浮躁的心態,再面對金丹期種種復雜、奇異的道術,如果沒有赤元子的指點,他恐怕真會如赤元子所說那樣沉溺于小技末流之中。 “不錯不錯,你能悟到便好?!背嘣有牢康?。 “當然,這也并不是說可以完全忽視道術,在藏經洞中,這四十九種道術你每個都可以細心體味一下,好好琢磨前人先輩使用力量的技巧?!?/br> “隨后再反觀己身,選取與你的‘道’最相合的道術修習?!?/br> “不要忘了,論及使用力量的技巧,陣法也是?!?/br> “你所修習的道術最好少而精,不要忽視了對陣法的修習,畢竟太無宗的主脈是陣法?!?/br> “好了,為師說到這里?!?/br> “下次我們師徒之間再能說上話,恐怕要待你突破化神境之時了?!?/br> 赤元子說完,遠處如星辰般閃爍的光點中,有四十九個光點驟然被拉向何不見。 “多謝師父指點,弟子受教了?!?/br> 何不見謝過赤元子,在半空中盤膝而坐,以靈識探入身前的一個個光點中。 這些四十九門道術當真是五花八門,一一瀏覽的過程中,何不見才明白什么叫做“亂花漸欲迷人眼”。 這時候便能體現出拜入大宗門、修習正統道法和有師父指點的好處了。 若是散修恐怕根本沒機會瀏覽這么多的道術來做借鑒,只能有什么道術修什么。 沒有這樣廣博的涉獵,也就很難尋求到適合自己的“道”繼續修行。 而有手段收集瀏覽大量道術的修士,若無前輩指點,也容易如赤元子所說迷失在“術”之中,而忘了“道”。 許多成就了上品金丹的散修,都是兜兜轉轉了幾十上百年,才能積攢到足夠的經驗或悟到一些東西。 比起他們,何不見與越荒州無疑是幸運的。 何不見將這四十九門道術一一瀏覽過后,于這個寂靜的所在沉入了自己的思維中。 他的道是什么呢? 回想他的過去,他當初突破筑基時,便接引了周天星斗之力。 星辰之力在體外凝結成了他的星珠,在他體內便與靈力結合成了金丹。 星辰…… 何不見想到了元辰掌門轉述了天機上人的兩句話: 羅天之尊者,乃虛無之紀綱也。 萬星群象者,乃天地之變道也。 前一句何不見明白,所指的就是越荒州,也即未來的定虛仙尊。 后一句,“萬星群象者”,想必所指的就是他了。 “變道”嗎? 對于既定的命運來說,穿越過來的他確實是命運長河中的變數。 所謂天衍四九,遁去其一,那個遁去的“一”便是“變數”。 若無新“變”,也就沒有如今的天地眾生,此世恐怕還處于一片混沌之中。 所以,我就是此世最大的“變數”,我之道,是相對于“已定”而言的“變道”。 星辰之力,變數之道,唯此而已! 想清楚后,何不見就很清楚,自己面前的這些五花八門的道術他究竟該學習哪些了。 首先是遁術,他之前的遁術是“薄云化霧遁”,可化為一縷薄霧日行六千里。 這四十九門道術中,光遁術就有八種,各有優點。 何不見最終選擇了“虛空遁變術”。 此遁術可以將自己身形消解于虛空中,再投射到自己所想要到達的地點,一次投射最多可達千里。 以何不見目前的修為,一次性最多可投射十次。 相比他之前飛六千里要飛整整一天,現在他飛上萬里的距離不過幾息而已。 日后隨著他修為的提升,投射的距離和投射的次數都會增加。 虛空遁變術與大挪移術很類似。 但大挪移術更多所用的是對空間的理解,類似于傳送陣,而虛空遁變術更側重對自身的變化。 在何不見的理解中,就像當光以不同角度打在一個物品上面時,既可以投影到這里,也可以投影到遠處。 虛空遁變術結合了自身的變化,移形換影,將本體消解于虛空中,隨后將遠處的投影化為本體。 何不見還學習了“太無鎖仙鏈”,可以以星辰之力組合成鎖鏈,困人、拿人,同時還可收束回自己身上用于防御。 此外便是一些金丹期實用道術: “圓光回溯術”,在圓光術的實時錄像基礎上,增加了以現場氣息、細節為基礎進行回溯。 “萬界追蹤術”,元辰掌門提及的那門可以通過媒介追蹤修士蹤跡的道術。 “匿影無跡術”,用于隱藏自己身形、銷毀自己殘留氣息、避免被他人追蹤的道術。 至此,何不見便覺得已經足夠了,再不濟,他如今也是金丹期了,可以自己琢磨發明道術。 而且正如赤元子所說,陣法畢竟是主脈,《真經》記載了很多高級陣法,如“星辰曜變陣”“森然萬象陣”“斗宿伏魔陣”等,他還可以使用陣法。 在瀏覽了那么多道術后,何不見受到了一些啟發。 比起道術這種學會了依靠自身就可以使用的技巧,陣法要更加復雜。 一個大陣往往能發揮出遠超布陣者自身境界的威力,因為布陣者需要刻畫陣紋,用寶物布置陣眼,甚至有些還需要借助天時地利。 本質上來講,就是抽取陣眼上安置的寶物內的靈力和威力,通過陣紋匯集出超越修士境界的一擊。 那么……何不見在想,他可以不可以將陣紋提前印刻入星珠中,將其隨身攜帶,到交戰的時候直接使用呢? 何不見研究了半天,發現大陣是沒辦法刻入星珠中的,但一些可以發出單次攻擊的小陣法可以刻入星珠里。 嗯,這和符箓很像??! 何不見想到這里哭笑不得,怪不得說修仙一法通而萬法通。 他的“陣紋星珠”,要變成“靈和式符箓”了,他日后可以省一部分買符箓的靈石了。 研究完畢后,何不見對于赤元子的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所謂陣法、道術、符箓等等都是大道衍生出的使用力量的技巧。 等到他的修為提高,日后“斗宿伏魔陣”這樣的陣法,他也可以改造為“斗宿伏魔大法”,變成一種道術。 第107章 閉關 何不見在藏經洞足足呆了三年, 待道術與陣法全部了然于心后,何不見方才離開藏經洞返回紫藤小筑。 回到紫藤小筑后,何不見見到比他早離開藏經洞的越荒州, 跟他講了藏經洞內赤元子對他的那些教導。 越荒州聽完,道:“師父讓我演示了我所領悟的劍訣與劍意,肯定了我的思路,也說我應專于此道。我學習了萬界追蹤術等通用道術后,便先一步離開了藏經洞?!?/br> 何不見點點頭,這便是領悟了劍意的劍修與普通修士的不同之處。 劍意已明,劍修的道便已明確,只需不斷精進、專心向前便好。 兩人短暫交流完, 便攜手去了善功堂, 把之前收集到的同門玉佩和一些亂七八糟用不到的法器、丹藥上交換成善功。 然后再去庶務堂將秦停的尸體交給當值弟子處理,還領了他們進問心秘境這十年多以來沒領的真傳弟子份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