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節
書迷正在閱讀:辭晚(兄妹)、迷津蝴蝶、上流假象、咸魚在文娛行業里瘋狂內卷、梟鳶、末世后我成了瘋批alpha們的安撫劑、能無限回檔了當然要做救世主、夸夸我的神探祖父穿越爹、我真沒想在過去的年代當學霸、穿成耽美文總受的炮灰室友
何不見從樹上下來,重新回到地上,只能轉而運起靈力,縱身而起,像凡間的武者施展輕功那樣,在林間快速穿行。 由于樹冠遮蔽了大部分的光,除了盤纏在古木樹干上的老藤之外,森林的中下層植物并不算太多,這反而方便了何不見穿行。 在穿行中,何不見發現這些古木不僅樹葉是碧綠的,連落葉都是綠的。 那些經年積累的綠色落葉將地面都鋪成了碧綠色,他沒有在地上發現一片黃色或褐色的落葉。 這片森林的奇異之處不僅在此,他發覺這片森林里最大的異常是沒有動物。 沒有蟲鳴、沒有鳥叫,安靜得可怕。 這種詭異讓何不見感到不安,他寧愿這片森林里生活著各式各樣的妖獸、蠻獸,也不期望這里如此安靜。 何不見只能勉強壓下心中的不安,加大調用靈力,盡量加快自己的速度。 根據靈覺的指引,何不見沿著逐漸抬高的地勢向上走,他預計自己翻過腳下的這座山才能抵達那股馨香的源頭。 何不見以靈力縱身攀山,速度極快,他很快就來到了山巔。 山巔高大的古木漸少,取而代之的是較矮較細的小樹和各色綠油油的雜草、藤蔓。 到了這里,樹木那如綠云一樣遮蔽天空的樹冠終于不再那么濃密,終于有幾縷陽光穿透密林照射了下來,那飄蕩的似有若無的霧靄也淡的幾乎沒有了。 謹慎起見,何不見又扔出一塊下品靈石嘗試了一下,發現有天光的地方,哪怕沒有霧靄也不會被汲取靈力。 何不見這才松了口氣,縱身立于山巔,抬頭看到幾片細碎的天空時,竟然有種柳暗花明的感覺。 何不見攀上山巔的一顆樹,穿過冠層,終于看到了問心秘境內的天空。 藍天之上,幾朵白云緩緩移動,悠然相抱,一輪大日掛在天上,照耀這這片大地。 問心秘境內的天空和靈天沒什么差別,白天也有太陽,何不見運轉“引星落輝決”,也能感應到諸天星辰。 這樣何不見就放心了,問心秘境雖然與外界相隔,但與日月星辰之間的聯系并沒有隔斷。 何不見在冠層之上又一次試著用玉佩聯系越荒州和同宗其他人,結果依舊失敗了。 唉,看來之前聯系不上,不是因為他身處林中和霧靄籠罩下的結果,是問心秘境內的聯絡方法失效了。 何不見又極目向周圍遠望,隨即看到了極其震撼的一幕。 一眼望去,這座山的周圍附近有八座相似的山圍聚在一起,山上全是古木組成的密林。 原本置身其中覺得似有還無的煙霧,在遠眺之下反而是極其明顯的青色霧靄。 算上他所在的這座山,九座大山圍聚在一起,簡直就像一個天然的碧綠口袋。 口袋里除了蒼翠的古木和飄蕩的霧靄外什么都沒有,而他則是那個一頭扎進這個綠口袋的小蟲子。 哪怕他現在暫時能脫離冠層,也不能施展遁術,因為前后左右都是密林覆蓋的范圍。 不過好在這次登高讓他知道了離去的方向,要離開時在森林中縱身穿行就好。 此外,他也知道了那股馨香的源頭在何處,按照地勢和方向來看,就在這九座大山圍聚的中央,只有那里是地脈匯聚、靈氣最為濃郁之處。 何不見從樹干上下來,心中有數后,再次縱身向著大山圍聚的中心處行去。 到達山巔之后便是要下山,這次他再行進于古木參天的密林中,當時遠眺下極其濃重的青色霧靄又變得似有還無。 這可真是……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何不見一路穿行,越接近山下,那股馨香便越是濃烈。 一段時間后,何不見停了下來。 他在碧綠的落葉掩映間,看到了幾塊灰白的骨頭,那明顯是人骨。 這那幾塊骨頭位于一顆古木之下,何不見用靈力掃開周圍的碧綠落葉,看到了一堆已經腐朽得不成樣子的人骨。 人骨中散落的一些法器已經完全沒有了靈性,同樣被侵蝕得不成樣子。 這是之前幾次問心秘境開啟時,進入林中的修士嗎? 何不見注視著那顆離人骨最近的古木,在那上面看到了歪歪扭扭的刻痕。 “迷宮,陷阱?”何不見辨認出了那刻痕,心中頓時一凜。 等等,他剛剛從山巔下來,一路向著馨香最濃郁的地方前進,已經走了多遠的距離了? 不對勁……按照他之前在山頂看到的高度,現在他應該已經下到山底了,為什么他還沒有看到靈泉或地乳。 何不見不再貿然跟隨地勢向下,而是開始回憶之前在山巔所看到的地勢,同時何不見又放開靈覺,感受著那馥郁香味的來源。 迷宮、陷阱…… 何不見突然想到了進入問心秘境之前,在廢墟地面上所刻畫的那些陣紋,他靈光一閃,脫口而出道:“是迷陣!” 與其說這片山脈是迷宮或陷阱,不如說這九山圍聚的盆地是一處天然形成的迷陣。 何不見比照著《真經》中對于迷陣的記載,他越發肯定,這里就是一處天然形成的迷陣。 怪不得,若他并不精通陣法,恐怕就要遇見大麻煩了。 也不知他面前的這位修士是怎么死的,是因為走不出迷陣被困死的,還是貿然飛出樹冠層被吸干了靈力而死的? 主要是,他就算走不出迷宮,難道不能用法器砍倒周圍的巨木,砍出一條路來嗎? 何不見看向那顆刻了字的巨木,腦海中剛升起這個想法,靈覺便傳來了強烈的危機感。 決不能攻擊這些巨木,何不見心中若有所悟。 或許這個修士并不是被困死的,而是因為在巨木上刻字才被吸干了靈力而死的。 何不見暗暗嘆息,以靈力將周圍的落葉覆蓋在灰白的骨頭上,默默誦念《度人經》。 知道這里可能是一處天然迷陣后,對何不見而言就有了方向。 他根據《真經》的記載,結合自己之前登高所見的地勢,推算出了大致方向。 這次他不再跟隨著馨香的指引,而是根據自己的推算,走走停停,不斷修正前進路線。 就這樣在密林中行進了快一炷香的時間后,何不見終于離開了密林,眼前豁然開朗。 “靈泉!地乳!” 離開密林后,九山環聚的盆地竟然散落著大大小小的湖泊,有的小湖汩汩向外冒著清澈的泉水,有的小湖則是乳白色的。 何不見沒想到,這處盆地里居然靈泉和地乳并有! 然而這里最珍貴還不是靈泉和地乳,而是位于正中心的一處只有巴掌大的小湖,那都不能稱之為湖,只能算是一處水坑,但其內的水居然是金色的! 那小小一片金色的湖水上不斷有金色蓮花綻放,復又快速凋零,隨即又有新的金蓮綻放。 “地涌金蓮,這是……金液嗎?” 何不見不敢置信。 金液是煉制玉清金液丹的主材料。 玉清金液丹的最重要功效,便是輔助未結金丹的修士結成金丹、輔助已結金丹的修士彌補金丹瑕疵。 對于沒結金丹的修士而言,無論是什么修為,哪怕是毫無靈力、連感氣都做不到的凡人,服用了玉清金液丹都可以直接結丹。 但這樣依靠外物結成的只是下品金丹,八百年壽數一到便要化為塵土。 這也是凡人間流傳的“煉成金液丹,服之可白日飛升”的傳言的由來,對于毫無修為的凡人來講,金丹真人與仙人無異。 可問題在于,凡人誤解了“金液”的含義,誤以為金液是以水銀、朱砂等等“金”煉化而出的,何其荒謬。 第065章 尋覓 對于沒有服用過玉清金液丹, 依靠妖獸內丹或其他外法成就下品金丹的修士而言,得玉清金液丹便可升為中品金丹。 只要結成中品金丹便可尋一處山脈化為山神地祇,那樣至少有個一千五百年的壽數, 比之正常八百年的壽數能翻近一倍。 而對于中品金丹的修士而言,雖然彌補金丹缺陷升為上品金丹全看心性,但服下玉清金液丹也可明心見性、增加他升為上品金丹的概率。 金液可是連金丹宗師都會出手爭搶的極為珍貴的天才地寶,甚至連結成上品金丹的修士都會出手。 對于結成上品金丹的修士而言,他自己是結成了上品金丹,可誰的師門里沒有結下品或中品的師兄弟與師長呢。 由于對金液的需求很大,靈天之內已經有兩三百年沒發現過金液了,想要得到金液需要去萬界尋找, 沒想到問心秘境之內居然有金液。 何不見志在上品金丹, 未來他和越荒州都用不到金液,但是妙正長老結的是中品金丹,師門內還有其他長老結的是中品金丹,既然看到了就必須取要拿到。 不過何不見可沒有被金液沖昏頭腦,凡珍寶存在之地必然有大兇,外圍的天然迷陣只能算是小難關, 想要拿到金液還要從長計議。 何不見還是如之前的那樣先是投石問路,扔了幾塊下品靈石過去。 靈石滾落在金色小湖旁邊, 靈氣沒有被吸干, 靈石也沒有破碎。 那處巴掌大的小湖不起漣漪,其上依舊有極小的蓮花開了又謝、謝了又開。 沒有危險? 何不見不太信。 這里不處于青靄籠罩的范圍內, 何不見試著運起遁術化為云霧。 在他運起遁術那瞬間,金色的小湖突然泛起點點漣漪, 圍繞著小湖周圍的湖泊突然傳來極大的吸力,何不見的靈力不受控制地向著周圍的小湖流去。 何不見立刻中斷了運行遁術, 然而他體內的靈力還在不斷向外流出。 電光火石之間,何不見沒有再動用遁術或調用靈力,而是轉身大步跑起來,一頭扎進了青靄籠罩的森林間。 果然,他賭對了,回到森林中后,他體內靈力的流失停了下來。 何不見趕緊從玉墜中取出一枚真靈丹吞下恢復靈力。 他明白了,在這群峰圍聚的谷底,一旦脫離青靄的籠罩,修士就不能運用靈力。 還好他投石問路時手里的下品靈石是之前在森林里就取出來,一直袖在手里的。 那難道不使用靈力,直接拿個容器過去盛金液就可以了? 何不見想起剛剛金湖泛起漣漪時,他好像從湖中看到了什么東西…… 不,不行,不使用靈力直接靠過去還是太危險了。 望著林中似有還無的霧靄,何不見想到了一個主意。 他從玉佩里取出了能夠儲存山泉、地乳和金液的容器,選了其中一個容器,以它吸納了不少周圍的霧靄。